浙江通志 - 第 633 页/共 787 页

实性寺 绍兴府志在县西二百步剡山之麓唐乾元中建号泰清院防昌中废晋天福七年重建宋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后归并下鹿苑寺明永乐十一年复建治三年再修嘉靖初废周通判震遂佃为宅后复捐为寺【彭富实性寺记寺剏自唐有赐田饶甚嘉靖中邑令吕章以私恚毁寺徙祝圣牌伽蓝像于下院三峯庄僧亦寓栖以供额租然寺之名卒不可没而寺之隙地为周君震佃而得焉遂治为宅居三十年矣周君后为衡州别驾归谓其子梦秀曰晋唐名贤如王内史陆宣公皆舍宅为寺予乃佃寺为宅负不义之名汝必复之而平湖陆司寇胥峯与周君同年厚善闻而义之移书赞决防冡子大理卿五台自南容寄归俸金以供甘旨公遂捐金以助赎寺之废田而归之僧万厯二年冬周君寝疾防其族而属之曰吾愿及见寺之复也于是周生立以其宅并益买傍近地请复为寺以状来上予瞿然嘉叹判而复之乃为之记属新嵊令谭君礼勒之石】   龙藏寺 嘉泰防稽志在县北四十五里梁天监二年建号龙宫院【寳庆防稽续志院有巨井深浚水色绀寒疑有蛟龙居焉又有老松如龙数百年物也】唐防昌废咸通十四年重建浙东观察使李绅少年寓此肄业有绅所为碑存寺中宋大中祥符元年改赐今额嵊县志元末废明正统十三年重建嘉靖间废僧能明复兴【李绅龙宫寺诗并序此寺摧毁积嵗贞元十八年予为布衣来游有僧曰修真自言居龙宫寺谓予言异日必当镇此为修此寺时以为狂易之言不之应至元和三年予以前进士至越此僧已卧疾使门人相告曩日所言必当镇此修寺之托幸勿见忘僧言寺有灵祗相告尔予问疾已不能对及后符其言而询其存没则僧及门人悉殂谢召僧防真以俸钱为葺之累月而毕以成其往愿也诗云银地溪边遇衲师笑将花雨指潜知定观元度生前事不道灵山别后期真相有无因色界化成兴灭在莲基好令沧海龙宫子长防金人旧浴池】   圆超寺 于越新编在剡山初号灵鹫庵宋祥符间改今额明永乐年僧法济复建有挟溪亭俯山堂【王十朋挟溪亭诗逺水从台婺同归古嵊州巍亭压山顶千古挟双流释懐让圎超寺诗香阁俯孤城登临敞竹扄水流双涧白烟散万家青花雨迷莲座松阴防石屛何当来借住重着息心铭】   明心寺 嵊县志去县三里唐显徳七年乡民苏老濵建宋建隆二年陈承业又舍宅増建号黄土塔院治平三年赐今额山巅有归鸿阁归云亭   国朝康熙九年僧自度重兴   下鹿苑寺 万厯绍兴府志在剡源乡宋元嘉二年建号灵鹫寺唐防昌中废咸通十四年重建宋治平元年改今名山有龙潭潭泄水下为飞瀑对瀑为玉虹亭有隐天阁   金庭观 明一统志在县东南七十二里嘉泰防稽志旧传王右军舍读书楼为观初名金真馆后改金真宫宋齐间褚伯玊居此【真诰上虞吴昙者得许承一瓢赠伯玉伯玉亡授弟子朱僧标厯代寳之可受一斛唐先天间遣女道士诣观投龙因见此瓢遂持以进】观之东庑有右军肖像及墨池鵞池绍兴府志唐髙宗时赐名金庭观宋宣和七年改崇妙观【张説金庭观诗元珠道在岂难求海变须教不秋他日洞天三十六碧桃花发共师游释小白宿金庭观诗羽客相留宿上方金庭风月冷如霜直饶人世三千嵗未抵仙家一夜长】   桃源观 嘉泰会稽志在县城内东北四十步唐武徳八年置号太清观后废汉干祐三年重置改今额嵊县志明洪武十五年置道会司于殿左嘉靖二十三年提学副使阮鹗檄知县吴三畏建慈湖书院于道会司所后废里民改作吴公祠   国朝顺治十二年知县吴用光重建为观   新昌县   寳相寺 寳庆会稽续志在县西南五里南明山之阳嘉泰会稽志齐永明中僧防凿石造弥勒像建寺号石城梁天监十二年像始成【于越新编防始到夜闻钟磬仙乐之音又时现佛像炜煜可骇由是啓愿凿百尺弥勒像像成端严伟特名闻中外其最异者像自石中凿出今佛身之后石壁之上有自然圆晕如大车轮正当佛首而四方濶狭一同无毫厘差佛身髙广则咸平僧端辨尝记之云像髙一十一丈广七尺深五丈佛身通髙十丈座广五丈有六尺其面自发际至颐长一丈八尺广亦如之目长六尺三寸眉长七尺五寸耳长一丈二尺鼻长五尺三寸口广六尺二寸从发际至顶髙一丈三尺指掌通长一丈二尺五寸广六尺五寸足亦如之两膝跏趺相距四丈五尺壮丽殊特四八之相罔弗毕具天下鲜可比拟】唐会昌五年建三层阁改寺曰瑞像阁宋大中祥符元年赐今额嵗久倾圯淳熙元年僧智髙新之万厯绍兴府志先是梁开平中吴越王镠造阁三层东西七间髙一十五丈又建屋三百余楹后镠之孙俶又列二菩萨夹侍阁前髙七丈厥后像壊元元统二年僧普光更为坐像二髙六丈五尺又以铜丝为网防于其前明正统中燬惟存僧房十数间而已   天姥寺 于越新编在天姥山周广顺年僧徳韶建傍有接台馆官使来往宿此   兴善寺 成化新昌县志在十都太康十一年西域僧幽闲建宋治平三年赐今额【卢纶兴善寺后池诗隔窗栖白鸟似与镜湖邻月照何年树花逢几世人岸莎青有路苔径緑无尘愿得依僧住山中老此身】   千佛寺 成化新昌县志在三都齐永明中建开运三年赵仁爽重建名千佛院宋大中祥符间改七寳院明洪武十五年复名千佛   清虚庵 万厯绍兴府志在桃源观西宋乾道间晦庵先生游水还访梁平叔同宿于庵   真圣观 成化新昌县志在县三都石鼓山东岳行宫前宋绍兴十四年知县林安宅建寳庆中知县赵时佺重建中有石太傅遗像   台州府【临海县附郭】   天宁寺 赤城志在县东南一里巾子山下唐开元中建旧传有小刹七至是合一赐额开元宋景徳中更名景徳崇宁二年诏天下建崇宁寺州以此寺应诏加万夀二字政和元年改为天宁绍兴七年改广孝十五年又改为报恩光孝寺干徳九年火僧徳光有权踵新之【尤袤报恩光孝寺僧堂记淳熙三年秋七月叅政观文钱公施其私财于台州报恩光孝禅寺复建僧堂明年九月十二日经始又明年六月二日堂成中为大屋七间凡为屋之楹大小二十有四规橅雄壮悉倍于旧公之孙承议郎前知处州军州事象祖题其榜曰选佛合道俗以落之又明年长老惟禋命其徒了性持书求文于锡山尤袤而记之曰天台为邦仙圣所游佛法之盛冠于东州有大丛林旧名景徳众妙庄严近在城域乾道癸已郁攸扇灾绀壁穹堂化为飞灰时大比丘徳光长老立志坚忍誓必再造规创后壁架虚凿空商工度材施者景从惟光之名进于帝听有诏自天命主灵隐袤时假守睹是胜因求继光后实难其人万口一词曰有权可乃屈致之权不拒我于煨烬中啓大法筵逺近皈依辐辏骈阗有大法施观文公钱与是比丘有大因缘私自念言安聚衲子以有伽蓝为一大事前此僧堂独未建立起寺之废莫此为急我当布施为众士先捐三百万于指顾间权谓其徒监寺了性汝敏而勤命总其政权来权藏四众嗟惜予选惟禋嗣其法席乃立斯堂其大七楹髙广深防冬温夏清伟哉斯堂肇自钱公不逮其成而公已终惟公有孙衔训嗣事爰设几榻至于涂塈数有成壊时有废兴法力愿力无为不成惟三比丘与二居士徃昔灵山并受佛记作此胜事刹那顷中化瓦砾为梵帝宫中山崇崇与堂无穷我为斯文相其皷钟】台州府志元复改名天宁明洪武中僧宗泐奉诏来寺临济禅宗遂盛于台崇祯中宗泐十三世裔僧破顔建雨花堂华严楼于寺后   国朝顺治中巡道狄应衡建凖提阁僧超慧修葺寺中今又分九院曰钟巽曰含辉曰挹翠曰芗林曰映帻曰云岫曰彤云曰西爽曰梧凤东南为三官堂旧有古塔在寺门外东相传梁岳阳王詧得释迦舍利建塔七今所存止此【旧志称铜钟一干化癸亥所铸又有佛牙二株沉香观音像及宋时累朝所赐宸翰今佛牙香尚留其一余俱无存】   兜率寺 赤城志在巾子山周广顺三年吴越王建旧有胜光和尚居之称胜光安国寺宋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台州府志寺寻废明为张志淑书院后亦燬【林宪宿兜率寺诗一榻江色近夜气欲空蒙柔橹晩潮上寒灯深树中四山杳烟雾月华忽凌空我亦众念息影空玲珑春江泼天明萧寺踞山坞荒阶下鸟雀古木飒风雨徐行石苔花徙倚望江渚日暮山更寒檐头铃自语】   国朝顺治间僧僦其地结茅俗称上兜率寺其南旧有髙霞馆明太宰何寛读书处后归周鼎新顺治间舍为寺僧灵文改建今称下兜率寺   永庆寺 嘉靖浙江通志在府治北【大固山】旧名延夀【一名白云延夀庵】宋太平兴国二年郡守钱昱建久废明   一统志寺中旧有归云阁及翠屏一览二亭【张景修一览亭诗衙城直上有烟峦亭在重厓絶壁问几个白头忘嵗月一生青眼看江山秋风落木楼台出暮雨笼沙鸥鹭闲珍重京西绣衣使作书题榜许追攀】   国朝康熙六年释思文重建   石佛寺 台州府志在府西一百步旧名妙胜院赤城志相传开基时得石佛三躯塑之殿故名宋绍兴十五年重建【寺有钟乃显徳二年钱王女所铸】   国朝康熙六年僧了元重修   府经堂 台州府志在大固山府城隍庙下俗称府经堂赤城志旧名净名庵后改嘉祐院僧长吉尝游京师得参政宋庠以下一百四十五人所书般若经建堂以实之复自刺血书维摩经附焉【宋祁赠长吉上人诗名髙身愈隐孤锡倚岩扃园布黄金地台藏白马经庵云吞暝烛涧月泻虚瓶坐想溪桥路莓苔又几青蒋堂游嘉祐院诗老被诗名系此身思山深处避人羣寳台千尺隔江见清磬一声归路闻岩上开扉灯照月庵前扫地雪和云终焉此是清凉处净住无惭相国文】   国朝顺治十五年僧镜如三昧重修   紫阳道院 台州府志在府城内宋元丰间紫阳真人张平叔居此名紫阳楼后改建元坛庙   国朝雍正十一年奉   勅发帑鼎建更名紫阳道院十三年   御书万法圎通四字扁额   栖霞宫 临海县志在治西北大固山下台州府志旧名白云庵唐中和中建道士王干符朱霄外主之霄外以道术为钱忠懿王所知遂葺庵为观与天庆观号东西二宫宋大中祥符中赐今额元丰三年建岳殿于其西有五岳真形图在焉   国朝康熙六年总镇马士秀建玉皇殿于岳殿西泰安宫 台州府志在大固山东麓祀泰山碧霞元君   国朝康熙十一年卫守备陈梦重建   临海县【城外寺观】   湖山寺 临海县志在东湖上宋熙宁四年郡守钱建淳熙十一年重修【彭应祖湖山寺诗苍厓翠壁压城头城下芳湖静不】   【流境僻藕花侵座吐窗虚松影落衣稠千家砧杵寒烟夕一郡楼台海气收借问六桥隄上客何如此地即瀛洲】   国朝康熙十八年僧照星复建   祚圣寺 台州府志在白云山下旧名白云按传灯録唐欣禅师尝受业于此沈佺期钱台州刺史序云懐白云之兰若盖指此也宋干兴元年重建大中祥符元年改祚圣院   真空寺 明一统志在府城西南九里旧名叠石云峯寺 临海县志在县西南十里旧名正道宋宣和中燬绍兴二年重建【上有放生池相传有僧马祖下山见人持鲫鱼螺蛳将入釜僧乞归置放生池至今池中鱼无鳞螺无尻亦异迹也】明崇祯间郡守傅梅邑人陈函辉请藏经存寺僧湛明重建殿宇   国朝康熙十三年毁僧寂光复修之   慧门寺 台州府志在县西北二十五里旧名灵龟五代时建宋治平三年改额后圯   国朝顺治七年僧明择建康熙三十六年妙明重修【寺有   八景鉢孟石饮龙池天马山文笔峯仙人梯玉笋岩丹霞壁飞练泉】   普济寺 赤城志在县东蔡岭宋熙宁中建寺侧有井井上有秀野亭地多梅花   龙华寺 台州府志在县东四十五里旧名兴福天福六年建宋绍兴六年丞相范宗尹乞为香灯院改报恩衍庆院后废   国朝康熙四年僧徳现重建   保夀寺 临海县志在县东南五里旧名普明寺宋干徳二年建祥符中赐额保夀寺东有塔宋僧徳韶所建名白塔故亦称白塔寺   国朝康熙间郡守髙培捐募重修【旧传寺有四景隔江唤渡临江钓月云中   塔影山外樵歌】   惠因寺 台州府志在县东南一百三十里宋元嘉四年僧应俊建宋大中祥符元年赐名惠因绍兴三十二年太师钱忱乞为香灯院加崇亲二字其后孙象祖还诸朝复今额   国朝顺治十八年迁遣废康熙九年展复僧性玉重建白莲寺 台州府志在县东北四十五里宋庆厯五年僧本如建魏国大长公主请今额嘉定十年宁宗书扁以赐【按智顗教起天台佛垅白莲能仁宗而阐之号东掖两山云】明崇祯五年僧超觉重建【章得象白莲寺诗闻説新庵号白莲五峯环绕布金田虎溪社共何人继佛垅灯从几代传岚色排空长似画松枝偃盖不知年劳生已作归休计愿解尘缨结净縁】   净明寺 赤城志在县东南五十里旧名弥陀庵圣僧懐玉诵佛处宋治平三年赐今额【陈公辅憩净明寺阅藏经诗三载工夫三载经非禅非道亦非僧但凭方寸行诸善也是如来最上乗】   兴化寺【原名灵鹫】 临海县志在县东四十五里赤城志旧名隐然唐光化二年骆延夀建宋治平二年改灵鹫寺中有古塔智者大师所创台州府志明末仅存废址僧印明始构佛殿延灵岩储禅师主之改名兴化   国朝康熙元年僧思文继席大阐宗风经营缔造増屋二百楹内建藏经阁俨然东南巨刹云   隆恩寺 台州府志在县东南一百二十五里旧名明恩宋大中祥符九年县人周圜舍基建先是唐武徳初有蓊萼禅师卓庵于此宋治平三年改今额   国朝顺治十八年迁遣废康熙九年展复重兴   能仁寺 台州府志在县东北四十五里旧名承天宋元符二年建有九祖阁罗汉堂政和七年改今额嘉定十四年宁宗书寺扁及藏额八字因创阁奉焉侧有普同塔绍兴中僧法照掩遗骸处明崇祯五年僧莲岳重建   广福寺 台州府志在县东九十里旧名资瑞唐元和六年僧重济建宋隆兴元年改今额   国朝顺治十八年迁遣废康熙九年展复僧涵霖重建金仙寺 台州府志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旧名雉溪宋庆厯元年建治平三年赐额   国朝康熙九年僧尔光重建   崇梵寺 台州府志在县东南一百二十五里宋太平兴国二年建初僧智顗于寺南北建放生池造阿育王塔号普光塔院治平三年赐今额   国朝康熙十九年僧寂星重建   鸿祐寺 台州府志在县东一百六十里旧名资福天福八年建宋治平三年赐额   国朝顺治十八年迁遣废康熙九年展复僧妙晟重建石门寺 台州府志在县东北二十五里梁天监三年建天福八年改真如院   国朝顺治八年僧真透重建康熙二十年郡人冯苏奉云南苍山铜观世音像建阁殿西自为记   大安寺 台州府志在县西北四十里旧名普安唐大厯元年建宋干宁三年改今额   国朝康熙七年僧妙防重建大殿法堂饭僧堂东西廊   房   上妙寺 台州府志在县东南六十里旧名防安梁干化二年建宋治平三年改今额   国朝康熙十八年重建   荐福寺 台州府志在县东南九十里旧名实际唐兴元二年建宋大中祥符间改今额   国朝康熙三年僧碧月重修   显孝南山寺 台州府志在县西五里日山旧名永明宋嘉祐八年建嘉定三年丞相钱象祖奏改今额   延庆寺 台州府志在县西八里旧名龙山梁天监初建唐会昌中废开平中改龙潭寺宋大中祥符中改今额   国朝康熙十五年僧善友重建   定光寺 台州府志在县南二十二里旧名胜光塔院又名香严唐会昌元年建宋治平三年改今额   国朝康熙十三年僧照瑞重建   定业寺 台州府志在县南二十五里唐光啓四年建景福二年名白岩宋大中祥符元年赐额明万厯三十九年僧绍庵重建   国朝康熙十五年僧照心建塔院于寺左   慈云寺 台州府志在县东北三十五里旧名兴夀周显徳三年建宋淳化中改名云溪治平三年改今额   国朝康熙二十年僧法润重建   净土寺 台州府志在县西三十二里旧名丹山五代时建宋治平三年改今额   国朝顺治十年僧普应重建   善济寺 赤城志在县东南金鳌山本祥符塔院西有如画轩下瞰长江前挹海门诸峯台州府志宋建炎中髙宗航海泊此赐今额【潘朝英如画轩诗春潮暮落海门山百艇齐飞牡蛎滩分得鱼虾归野寺满江鸥鹭夕阳闲倦客登临力已疲髙僧故索小窗诗江山最好君知否春去秋来烟雨时】   昌国寺 台州府志在县南二十五里旧名佛窟周广顺二年建宋大中祥符中改昌国院   国朝康熙十九年僧了鼎重建   法海寺 台州府志在县南三十五里宋太平兴国七年建治平三年赐今额   国朝康熙二年僧通顺重修   显恩寺 台州府志在县西四十里旧名显名宋淳熙二年开府曹勋乞为香灯院改称显恩褒亲院后燬   国朝顺治十四年僧莲心重建   普安寺 台州府志在县东南四十五里旧名寳藏萧梁时建宋治平间改普安院   国朝康熙十七年僧觉际建法堂饭僧堂钟楼禅堂东   西两廊   延恩寺 台州府志在县东七十九里旧名涌泉太康中建因任旭女弟卓庵诵莲华经俄有泉自地涌出生莲花故名其后圣僧懐玉飞锡于此湼槃真身尚存祈祷多验唐咸通中赐额延恩明末僧道竒募建   无碍寺 赤城志在县东南一百三十四里旧名栖道梁时嘉法师建隋改摄静五代时僧灌顶尝升座讲经时海寇拥兵入见持帜防者甚盛身皆丈余乃骇而窜宋治平中改今额【寺有佛像旧传章安客舟江浒挽之不下遇一僧云必吾挽乃可因以指撮取舟遂行继共载至回浦僧忽堕水须臾浮出一石乃此像也】台州府志明嘉靖间废佛像碑记尚存   国朝顺治中僧圆镜复建   法轮寺 台州府志在县东三十五里梁大同中建宋崇宁五年改今额   国朝顺治三年僧伏明修康熙十六年僧圆延重建安福寺 台州府志在县西北四十五里旧名云水庵宋建隆中建治平三年赐今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