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通志 - 第 58 页/共 731 页

马头廵检署在甘罗城 清口驿丞署在县治二里   盈贮漕米仓在县署西半里明初知县孔克动建   国朝康熙间知县管钜重建   预备仓四明初知县郄贵建知县卢宁重修一在呉城乡朗石堡内一在呉城乡安羊堡内一在移风乡高秋堡内一在金城乡鱼沟堡内常平仓在县西北雍正六年建   养济院在县治东明洪武七年建   【儒学】教谕署 训导署俱在学宫内敬一亭侧山清里河上营叅将署在县运口   桃源安清中河河营守备署在县治   安东县知县署在大城坊化龙桥明洪武三年建县丞署在县治东 主簿署 典史署俱在县治东南   收银房 大库 小库俱在县二堂旁 耳库架阁库在县仪门内侧 狱在县仪门内侧长乐廵检署在县北一百里 五港廵检署在本港   大益仓在县治东南明知县李贯建   国朝雍正七年知县蔡璠重建知县孙显武増修   便民仓在清河县界   常平仓在县大门西雍正七年知县蔡璠孙显武相继修建   养济院旧在县城外东北明知县张瑾建天啓六年知县刘君聘移建城内   【儒学】教谕署 训导署俱在学宫内明伦堂西南山清里河上营游击署在县治   山安上河营守备署在县城   山安下河营守备署在县佃湖   桃源县知县署在古桃源元至正中创建寻燬明洪武元年即旧基重建 县丞署在县治东中河主簿署在重兴集 北岸主簿署在崔镇南岸主簿署在县治西 典史署在县治内县库在县二堂旁 架阁库在县仪门内左狱在县仪门外西   三义镇廵检署在县三岔口 古城驿丞署在本驿   常济仓在县署南知县殷亮建知县赵经増建预备仓四俱在县治明知县陈宁建知县赵经増修   常平仓在县治雍正九年建   东金庄仓在县治三十五里   仁义仓在县治北三十五里   三镇仓在县治东三十里 崔镇仓在县治西养济院在县治西南明洪武二年建知县赵经重修   【儒学】教谕署 训导署俱在学宫内   河标左营游击署   桃源南岸河营守备署   桃源北岸河营守备署俱在县治   扬州府   两淮盐法察院署在府治东北抵钞库巷西抵通衢   分廵两淮盐务道署【在府治三江营雍正十年建雍正十三年移驻泰坝】两淮都转盐运司署在府治张家巷即汉江都相董仲舒旧宅【附】明李鋭三门记【两淮盐司自唐以来代有之司治设于城东闗南陬或曰城昔广司建厥中后改作而隔诸外夫盐司钱粮渊薮也而乃寄诸城外是犹珠玉委于道傍可乎哉予承乏来官是司顾司外通衢东南北皆有隙地可作门以为保障乃命工会料规画周悉请之台宪皆许可于是搆甓瓦木植聚羣匠而作之门凡有三上覆以楼楼橹相望宛若小城经始于仲冬丁未落成于腊之庚子适有客过余相与登楼而眺客曰伟哉此举真百年良图诗谓未雨彻桑易谓设险以守其无愧哉余曰吾子其肇锡嘉名余得以奉教焉客唯唯南曰迎薰北口拱极东曰宾阳余问其防客语余曰昔者舜弹五琴歌南风诗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觧吾民之愠兮子能砺尔操存平尔政事商而寛之灶而抚之海隅市防无愁叹声兹非迎薰之谓乎语曰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能殚尔心力夙夜匪懈以事一人所谓处江湖之逺则忧其君兹非拱极之谓乎曰日者众阳之宗人君之象子居是官也凡涣汗之颁布天语之叮咛洞洞属属奉行惟谨所谓天威不违顾咫尺者兹非宾阳之谓乎是非特名门亦所以朂吾子也子能顾名思义身体而力行之后之继子者接日警心奋发不怠盐政其庻乎余揖而谢曰命之矣遂与举觞酣饮而罢因书以为记】   泰州盐运判署旧在泰州北闗后改建东台通州盐运判署旧在通州西城后改建石港淮安盐运判署在安东县治东城坊 经歴署在运司署二门内   扬州钞关署在府南门外   知府署在通泗桥西北明洪武三年建   清军同知署在府治左   江防同知署在瓜洲镇   水利同知署在泰州东台塲   河通判署在高邮州   监掣通判署在仪徴县   粮河通判署在泰州 经歴署在府治前 检校署 照磨署俱在府署西偏 广陵驿丞署在南门外   大积库在府川堂右 銮驾库在府仪门东军器库在府川堂左 狱在府仪门西南军储仓在府治东   义仓在广储门   【儒学】教授署 训导署俱在学宫内   城守营游击署 中军守备署俱在府城 守备署在三江营   京口协标右营游击署在瓜州城内   瓜洲营守备署在瓜洲镇   河下营守备署在瓜洲   扬州衞守备署在府城   江都县知县署在旧城内儒林坊明洪武七年徙建 县丞署在城隍庙东 典史署在县治西库在县堂西 狱在县仪门西   洲镇廵检署在本镇 万寿镇廵检署在张网沟 邵伯驿丞署在县北四十五里本镇官河东岸   预备仓三一在城东五十里大桥镇一在彜陵镇一在城南十五里子桥   广储仓在广储门内西街   保仓在南门内大街   盐义仓二一在东闗一在广储门内雍正五年建便民仓在便益门外   养济院在县北门外明洪武间知县丁师尹建督理漕务王公度重修   普济堂在瓜洲镇牐口雍正五年僧见省募建育婴堂在小东门外顺治十二年邑人蔡挺建   【儒学】教谕署在明伦堂西   甘泉县知县署在小东门内太平坊   国朝雍正九年设建 主簿署 典史署俱在县署旁   库 狱俱在县署内   邵伯镇廵检署在本镇 上官桥廵检署在陈家集   预备仓三一在西门外一在邵伯镇一在丰乐乡育婴堂在县北门外雍正十二年邑民闵廷佐募建   【儒学】训导署在学宫旁   仪徴县知县署在城内西北即宋真州治明洪武初即旧址建 县丞署在县治东 典史署在县治东南   库在县堂左右 都钱库在县仪门内左 军器库在县仪门内右 狱在县仪门外东江口廵检署在县东南十里   广实仓即旧常平仓在天宁桥东南康熙间知县陆师建   节贮仓在资福寺前明工部主事许孚逺建预备仓四一在新城銮江桥一在城西三里一在五里坝东一在朴树湾北明知县王士亨建普济堂在县东八字桥雍正十二年知县许惟枚捐建   育婴堂在城内天宁桥   【儒学】教谕署在尊经阁东南 训导署在尊经阁西南竒兵营游击署在县治南门外江口   中军守备署在县城   守备署在青山头仪徴卫守备署在县城   高邮州知州署在城内东 州同署 州判署俱在州治东 吏目署在州治西   州库在州署后堂旁 广储库在州署堂右架阁库在州署堂左 狱在州署仪门外西时堡廵检署在州治东北一百二十里 界首驿丞署在城北六十里   军储仓在南门内   广储仓在州西高公桥预备仓在州治南市河西   东西南北仓四一在三垜镇一在江静村一在车逻镇一在北门外   养济院旧在州西熙和巷明洪武间建   国朝康熙四十七年知州李之檀移建南市桥   育婴堂在州西大街顺治十三年邑人张阳等建   【儒学】学正署在明伦堂西北明学正施之藩修 训导署二所在明伦堂东前为修业斋后为进徳斋   河上营守备署在州治   兴化县知县署在城北明洪武元年知县徐士诚建 县丞署在县治东 典史署在县治西库楼在县堂左 架阁库在县堂右 兵器库在县堂东偏 狱在长清仓南   安丰廵检署在县北六十里安仁乡   永兴仓在县西   养济院在北门司徒里又有济生堂在东门东作里   育婴堂在南门升仙里康熙八年知县陈洪谏捐建后屡加修葺里人刘天禄捐置田一百二十亩   【儒学】教谕署在明伦堂后 训导署在啓圣祠前寳应县知县署在城内西北宋乾道间建后燬明洪武十一年知县刘维则重建管河县丞署管河主簿署俱在县治旁典史署在县治西库在县堂后 狱在县仪门外西   衡阳廵检署在县西南一百二十里 槐楼廵检署在县南二十里   预备仓在县治西   养济院在嘉定桥北街   【儒学】教谕署 训导署俱在学宫内   泰州知州署在城东北即古海陵县基明成化景泰中先后创建 州同署在州治西北 州判署在州治西 吏目署在州治东   后库在州后堂旁 甲仗库在州堂左 架阁库在州堂右 狱在州仪门外右   海安廵检署在州南一百里 西溪廵检署在州东一百二十里 宁乡廵检署在州北六十里盐义仓在城西门雍正五年建   兑军仓在北门外   预备仓在州治西北常丰仓在州治西北雍正二年増建   普济堂在州北门外便民坊雍正十年建育婴堂在州东门内文利坊雍正元年建   【儒学】学正署在明伦堂东 训导署在学宫旁泰州营游击署 中军守备署俱在州城   徐州府   分廵淮徐道署旧在徐州城内雍正十年移驻迁县   知府署在府城北卽旧知州署   河务同知署在府城内   宿虹河务同知署在宿迁县   邳睢灵璧河务同知署在邳州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