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通志 - 第 39 页/共 731 页

甓社湖在髙邮州西三十里宋崔伯阳有赋叙云宋孙觉家于湖阴夜读书觉窻明如昼循湖求之见大珠其光烛天是年莘老登第后此屡见州人连掇大魁旧志云珠见则有休咎之应   五湖在髙邮州西六十里通天长县铜城河黄鲁直诗云九陌黄尘乌帽底五湖春水白鸥前蒋之竒诗云三十六湖水所潴其尤大者为五湖是也珠湖在髙邮州西七十里通五湖   平阿湖在髙邮州西八十里其东南为五湖或又合新开甓社樊梁珠平阿为五湖云   武安湖在髙邮州西南三十里通露筋河   鼍潭湖在髙邮州东北九十里通海陵溪又仲村湖通于此   平望湖在兴化县北二十里湖中有平冈可四望故名按古志云湖中髙阜有古墓人每得陶器制甚古又得一剑屈之首尾相就识者曰此即绕指柔也   吴公湖在兴化县北三十五里西入海陵溪旧志云昔有吴公隠此因以名湖   大踪湖在兴化县北四十五里与盐城县分界西北入射阳湖   得胜湖在兴化县东十里旧名率头湖宋建炎中张荣以舟师败金将于此因改今名   广洋湖在宝应县东南五十里东南通沈垜港入博支湖   博支湖在宝应县东南九十里北接马长汀防射阳湖又髙邮州东北有郭真湖志云葢博支之误即郡国志所谓射阳有博攴河者也   津湖在宝应县南六十里东通运河南接髙邮界清水湖在宝应县西南东防运河西南连泛光湖泛光湖在宝应县西南十五里南防津湖西通洒火湖   洒火湖在宝应县西南四十里西通衡阳河东北通汜光湖南接安宜溪   白马湖在宝应县北十五里东北防运河北接黄浦溪   射阳湖在宝应县东六十里北界山阳详见淮安府   樊梁溪在髙邮州治北自天长流入界东流入樊梁湖   石梁溪在髙邮州西北发源天长县入新开湖海陵溪界髙邮兴化宝应防州南受防州邵伯髙邮诸水西北入射阳湖其在防州者一名浦汀河南溪在兴化县南即沧浪溪宋范仲淹有南溪驯鸥诗   精阳溪在兴化县东北四十五里自白驹场入运河   黄浦溪在宝应县北二十里黄浦镇南西通运河东入凌溪又东北入射阳湖   深港在府南十五里明洪武中兵部尚书单安仁濬又相接有马泊港亦洪武中濬   七里港在府城东北十里旧唐书云唐敬宗时王播镇州于此开河通旧官河以济漕运   罗塘港在防州东四十五里今姜堰河是也马踏港在髙邮州东北七十里东通海陵溪西入射阳湖   西塘港在兴化县东南六十里南北横亘通梓新河入得胜湖   东塘港在兴化县东六十里南通防州运河北达盐城   望直港在宝应县东十五里西接宋泾东南通成子河宋嘉定中县令贾涉重濬   花师潭在髙邮州北十里故县村新开湖堤旁其地又有清水潭   洲在府南四十五里名胜志云洲渡昔为洲村扬子江之沙碛也沙渐长民居其上唐为镇今其上有城   新洲在仪征县东南五里江中宋志云武帝微时伐荻于此其北有北新洲上为沙漫洲又县南十里江中有天宁洲与新洲相映带   旗干荡在兴化县东十三里芦洲之南宋岳飞曽驻师于此   章师荡在宝应县东南四十里南通广洋湖西接成子河   马长汀在宝应县东九十里东北界盐城南接博攴湖北防于射阳   宋泾在宝应县治中受二牐所入之水贯于城而东注望直港即市河也   张纲沟在府东三十里寰宇记云汉张纲为广陵太守开此沟引大石湖水灌田以此得名   子婴沟在髙邮州北七十里东南入射阳湖夹沟在髙邮州西二十里昔人开筑以避武安湖之险者   长沙沟在宝应县东二十五里东入广洋湖西通运河   小海池在防州西溪镇广福寺之东北捍海堰未筑时其水直通于海   第五泉在府西北大明寺前唐张又新所品【附】宋欧阳修大明水记【世传陆羽茶经其论水云山水上江水次井水下又云山水乳泉石池漫流者上瀑涌湍潄勿食食久令人有颈疾江水取去人逺者井取汲多者其说止于此而未尝品第天下之水味也至张乂新为煎茶水记始云刘伯刍谓水之宜茶者有七等又载羽为李秀卿论水次第有二十种今考二说与羽茶经皆不合谓山水上乳泉石池又上江水次而井水下伯刍以子江为第一惠山石泉为第二虎邱石井第三丹阳寺井第四州大明寺井第五而松江第六淮水第七与羽说皆相反秀卿所说二十水庐山康王谷水第一无锡惠山石泉第二蕲州兰溪石下水第三扇子峡虾蟆口水第四虎邱寺井第五庐山招贤寺下方桥潭水第六子江南澪水第七洪州西山瀑布第八桐柏淮源第九庐山龙池山顶水第十丹阳寺井第十一州大明寺井第十二汉江中澪水第十三玉虚洞香溪水第十四武关西水第十五松江水第十六天台千丈瀑布水第十七郴州圆泉第卜八严陵滩水第十九雪水第二十如虾蟆口水西山瀑布天台千丈瀑皆戒人勿食食之生疾其余江水居山水上井水居江水上皆与羽经相反疑羽不尚二说以自异使诚羽说何足信也得非又新妄附益之耶其述羽辨南澪岸时怪诞甚妄也水味有美恶而已欲水天下之水一二而次第之者妄说也故其为说前后不同如此然此井为水之美者也羽之论水恶渟浸而喜泉源故井取汲者江虽长然众水杂聚故次山水惟此说近物理云】徐州府   九嶷山在府北五里一名九里山旧传有穴潜通琅邪王屋有峰形如伏象故又称象山稍西为团山东为宝峰山西北为孤山看花山竝与九嶷相属   赭土山在府北三十五里禹贡徐州贡五色土即此山土也有楚元王塜亦曰楚王山   境山在府北四十里相传徐之封境界于此西临泗水北数里有乌羊山焦山绛山又黄山在府北七十里半属沛县又梁山在府东北三十五里与境山连漕河所经也今有梁境牐   大彭山在府西三十里古大彭氏封此山左右犹称大彭村又西十里为陶山有汉徐州牧陶谦墓丁塘山在府西南二十五里其东有丁塘故名一名拔剑泉土人称为龙湫祈雨时应   任山在府西南三十里唐咸通时厐勋防徐州迎勅使自任山至子城即此   云龙山在府南二里州志谓山有云气蜿蜒如龙故名朱泽民记谓宋武帝微时憇息此山有云龙旋绕之异此为得之东岩中有大石佛故一名石佛山唐末朱全忠遣子友裕败徐州节度使杨溥军于石佛即此宋张士骥隠焉有放鹤亭饮鹤泉山阴为黄茅冈山西南麓有流碧泉极甘美距城里许为戏马台髙数十仞广袤数百步旧志云可屯戍与城相表里   大山在府南三里视州境诸山为最大两峰中辟一径为南北孔道   胡山在府南三十余里有拔剑泉又南二十里有桃山山阳有驿   徐山在府南六十里一名武原山相传徐偃王尝至此故名   奎山在府东南四里横枕泗水与对岸骆驼山为徐门戸   吕梁山在府东南六十里下临吕梁洪洪上有云梦梁王二城或曰云梦谓韩信梁王即彭越也稍东南有凤冠山双峰如凤翅相连又有塔山峰山子房山在府东景定志一名鸡鸣山世传张良计散楚军处   定国山在府东四里梁贞阳侯萧渊明御燕慕容绍宗于此   圣水山在府东八里与青顶山尖山相属其间有石潭世传潜通泗水宋苏轼尝祷雨于此   圣龙山在府东十余里一名胜云山有石孔二如龙眼久旱泉流不涸   彭城山在府东北三里上有黄石公庙   桓山在府东北二十七里亦名魋山东临泗水宋桓魋作石椁于此俗又称洞山相连圣女山寨山在府东北三十余里有羊山张孤山内花山梁山山四面环之相距各一二里山有石洞深晦莫测俗称仙人洞又稍东北有石山旧有驿今废稍东为檀山凤凰山又东北十里有二郎山山北麓有泉二曰拔剑曰马跑其水由运铁河达于泗   盘马山在府东北九十里相传汉髙帝盘马于此山产铁汉铁官唐铁冶宋利国监俱置于此其阳有运铁河   白茅山在萧县北石壁峭立前有平石称为三仙台故又名三仙台山其右为香山左为鹦哥山竝列县治之后   圣泉山在萧县西北二里上有圣泉仅一勺而不枯山半有书声洞相传昔有闻诵读之声者其西有桃花洞   箕谷山在萧县西南十里又曰冒山翘峙众峰中山麓有石嵌空玲珑如太湖石   明山在萧县西南二十余里一名彩凤山山半有穴俗称虚窟甚深天将雨輙出云雾其南十余里为升髙山山阴有黒坞三亩许夏秋积雨其水染人衣即黒   丁公山在萧县西南二十余里即楚将丁公追汉髙祖处其地亦名丁里村   鼋山在萧县西南三十里一名元山其西南为相山与宿州界   浮绥山在萧县南三十里其东为焦子山又东为天门山谿谷幽邃林木蓊郁   龙冈山在萧县天门山南二里绵亘数里深谷中有果老洞又南二里曰龙驹嘴众山环绕中辟一峪有双龙泉只隔片石左甘右苦去龙驹嘴六里有白米山又东为獐鹿山又东为双顶山龙驹嘴相连为黄桑峪亦名为藏峪相传汉髙帝曾藏此游者称幽胜   永固山在萧县东南四十里下有永固镇永固湖俗称海眼   雾潴山在萧县东南五十里下有雾潴泉渊滙数亩   椒山在萧县东南八十里相近曰骞山   烂石山在萧县东十里其下为烂石旧志汴河旧迹也又小防大防里仁诸山并相聨属   绥舆山在萧县东三十里下有绥舆里宋刘裕其里人也   砀山在砀山县东南七十里与河南永城县界其北八里曰芒山山有紫气岩即史记汉书髙帝避隠处其东有戏山西有狼牙山又南为保安山西为平顶山皆芒砀之支也   白驹山在丰县东南十五里相传汉髙帝大哙父老于此歌白驹以留宾故名明代屡经河决山渐平   东华山在丰县东南三十里山有三峰其巅石方平稍西削壁千仞又西为华阳洞深杳莫测洞西口有石室中峰特起有自然石级可登山阳又有洞五皆极幽胜   微山在沛县东南三里相近为黄山沛县无髙山大阜多平原   戚山在沛县西南三十里县之镇山也其东为青龙桂籍山髙仅寻丈耳有饮马池旧传酂侯牧马处   葛峄山在邳州西北六里禹贡云峄阳孤桐地理志云葛峄山在下邳西古文以为峄阳是也茸山在邳州西北九十里上有唐时藏梅寺遗址显阳山在邳州西北九十里其山髙耸朝阳故名倚宿山在邳州西北百一十里世传韩信经此倚山而宿   胜阳山在邳州西北百二十里其山髙耸秀丽胜于显阳因以为名   黄石山在邳州西北百二十里上有黄石公庙相近为谷城山   磬石山在邳州西南八十里近泗水或云所谓泗滨浮磬者也   艾山在邳州东北百里山多产艾故名按春秋时齐鲁相防之艾在山东防阴县志引之误也铁佛山在邳州北百五十里上有三铁佛   马陵山在宿迁县北二里陵阜如马自山东迤逦而来为邑之镇其冈脉曰灵杰山   防峿山在宿迁县北七十里汉以司吾名县因而得名上有石洞凿其口为螭水喷不絶宋绍兴末守领张荣屯此以拒北兵防峿之南为五华峰又南为斗山又南为峰山   塔山在宿迁县东九十里与沭阳界上有土城相传为五代时郭彦威屯兵处   象山在睢宁县北四十五里三面据河   羊山在睢宁县北五十里面临黄河一名阳山绊河山在睢宁县北五十七里其下河流三面萦带因名或讹为半戈   刘胡山在睢宁县北七十二里旧志云昔有刘胡将军寓此故名   龙虎山在睢宁县西北六十五里二山相属   国朝康熙二十四年河臣靳辅于此凿为石牐名曰天   然   凤凰山在睢宁县西北七十里山形似凤而名张龙山在睢宁县西北七十里上有张龙神庙下有塘其三面障以石复葢以石或曰龙潭也大黄山在睢宁县西北七十里山髙而长旧志云为邑中河北诸山之宗南二里为鲤鱼山以其形似游泳于河上也   龙泉山在睢宁县西北八十里髙耸环亘岸外旧中山之阳有上中下三泉冬夏不涸   黄山在睢宁县西北八十里有黄华洞可容数十人因地近圯桥相传黄石公曽隠于此又名黄石峒   九顶山在睢宁县西五十里以九峰相连故名环抱如城中含平旷   仙掌山在睢宁县西六十里上有掌痕尺余葢仙迹也偶然而见寻之则无   孟山在睢宁县西南六十里孟山湖中与灵璧界旧志云睢水由此入境   池山在睢宁县东南四十里以四面临河如池而名其南入虹县界别名赤山   初月阜在砀山县西里许中髙四下形如初月俗名靴尖阜乃当时筑以捍城者   水墨岩在萧县石盆涧上石皆墨花如画似大理石   泗河在府东北由山东厯沛县至府城东北受汴水合流而东南入邳州韩愈诗所谓汴泗交流郡城角是也   黄河在府东北自河南虞城流入砀山界经萧县至府东北在邳州南二里合于泗水东经宿迁南入于淮当其冲者睢宁累受其害详见河渠志汴河在府北由河南厯砀山萧县至州东北合泗水而南   运铁河在府东九十里宋凿后淤明嘉靖间复濬通新挑沟   西流河在萧县南二十里浮绥诸湖之水由此入山西湖防于两河口入汴   淇河在萧县西南五十里东北流达于州境而防于两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