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通志 - 第 250 页/共 731 页
黄家港墩 黄家港【水师右营左哨把总驻此】
新墩 新河口墩【以上京口水师右营汛】
渔防港墩 界河口墩【以上京口水师左营汛】常州之有靖江跨江而北若赘旒然以弹丸之地当江海之冲然东则狼山控其下西则圌山扼其上皆险而可据靖居其间故不为敌之所利明初尝屯重兵以断淮徐南侵之路焉邑本名马防沙在江之中流天啓间沙渚涨塞遂北属泰兴其接壤之西北有永定营隂沙等处为丛杂之地防上流者当守永兴团太平等港防下流者当守永庆团青龙等港邑中诸墩台旧在内地
国朝顺治十三年始移筑江边以便瞭望康熙六年复增建焉凡列汛二十有四自靖江而东北为通州如臯县界
靖江县界汛
界河口 西夹王墩
东夹王墩 大港墩
缪清港墩 宣家嘴
衙前港墩 翟家墩
芦塲墩 陈公港
天港墩 澜港税房【水师左营左哨头司把总驻此】
澜港墩 蘓家港
防港墩 西蟛蜞港
东蟛蜞港 天生港
陆助港 和尚港
安宁墩 龙潭墩
张国墩 太平墩【俱水师左营汛】通州如臯之地西南接靖江隔江与江隂石牌范港相对自前明以来专意海防至于江洋之责则列舰聨营为游徼而已
国朝顺治十六年海防泊南沙于是始议建立墩台设兵廵哨康熙九年规制大备其石庄港天生港游龙河皆前明寇盗之薮自此东南为通州与蘓州常熟县相对江濶八十里有蒲沙褚家沙明设把总于此又东为狼山镇狼山据江海之汇屹然与福山对峙势若扃钥今设总兵府建左右中三营镇其地凡列汛二十有七自狼山以东为大江出海之口详见海防志
如臯县界汛
百姓圩 佘李小圩
芦塲沙 鹅阮庄
张家台 沈家圩
佘家圩 沙扬庄【水师左营左哨二司把总驻此】
刘家湾 杨家台
天生港 冒家圩
李家圩 宋家圩【俱水师左营汛】通州界汛
阮家圩 李家港
灰川港 九圩港
复兴沙 任芦港
芦泾界港【俱水师左营汛】芦泾港
任家港炮台 姚港
花毛港 黄泥山炮台【以上五汛互见海防】狼山【俱狼山左营汛】
大江南岸
池州府东流县上接江西九江府界
池州之江自东流始西以马当山与江西之彭泽分界为上流之门户东下响水矶以江中莲花洲之半北与安庆之望江县分界又东以雁镇为要地宋置雁军又东至贵池之黄湓李阳河古石城虎林之险恃此池口内通秋浦达于府城而王家套武梁洲则跨北岸之地错处于桐城三江口老洲头之间又东至铜陵之大通河铜陵与无为州相对唐杨行密自无为州渡江驻兵铜官即铜陵也铜陵之东荷叶套丁家洲老观嘴张湾潭皆夹江也凡三县列汛三十有七过此入太平府界
东流县界汛
官塲 响水矶
香口 乌石矶
东流河 吉阳
黄石矶 髙家嘴
渡船口【俱安庆营汛】
贵池县界汛
黄湓 殷家汇
紫岩塘 宝赛矶
李阳河【安庆营右军千总把总驻此】乌沙夹
中夹口 冰冻湾
池口 流波矶
仙姑庙 郭港
梅埂 五埠沟【俱安庆营汛】铜陵县界汛
大通 江心荷叶洲
洋山矶 横港【以上安庆营汛】
江中洲头 扫把沟
铜陵河口【游兵营左哨二司把总驻此】长山矶
丁家洲 老鹳嘴
紫沙洲头 钱家湾
清水沟 张湾潭
【以上游兵营汛】
太平府所属三县皆滨大江六朝时以此地为南州其戍防视东西二府为尤重盖其地多险要繁昌之要荻港瀂港其险则板子矶明黄得功筑炮台于此三山矶晋王濬舟师自武昌趣于此芜湖以防港为要以□矶蟂儿墩为险而当涂之险要为最有四合山为伏戎之地有东梁山北对西梁山号曰天门梁周铁虎立栅于此以备江州唐辅公祏连铁锁于此以断江路采石矶北对横江渡隋平陈宋平南唐明常遇春破完顔布哈皆由此而入又有牛渚矶慈姥矶和尚港亦皆险要凡三县列汛二十有五过此入江宁府界
繁昌县界汛
荻港河口【游兵营左哨千总驻此】板子矶
黑沙洲头 旧县
髙安桥 三洲
教化渡 洋夹沙
三山 螃蠏矶
瀂港
芜湖县界汛
防港 蟂儿墩
□矶 寡妇矶【俱游兵营汛】当涂县界汛
四合山 东梁山
青草沟 采石上口
鲫鱼洲 采石下口【游兵营左哨头司把总驻此】
思贤港 和尚港
烈山港 白庙
【以上俱游兵营汛】
江宁省防之地西北二面恃江为限列栅置戍自古而然衡其大势上流则自横江采石以取新林下流则自广陵京口以趋石头他若车家渡宣化渡浦子口皆为津济之冲要
国朝特防重兵设总督将军以资弹压而六合江浦二邑介在江北仍属本府以为外卫焉其中上则有慈姥矶烈山港下三山之险魏主宏伐齐诏于慈姥山置一军烈洲置二军三山置二军即其地东为大胜河内通板桥新林浦与白鹭洲相对东北为新江口直江东门又东北为草鞋夹与江北浦口城相望此江宁县界也自此而下入上元界至焦家嘴江形自北而东其势委折两岸独阔为自昔防守要地又东为燕子矶直观音门与江北六合之二套口相对峭壁悬絶又东为黄天荡有太子洲港丛杂又东至龙潭港入句容界由龙潭而下为老鹳嘴与隔江青山嘴相对又东过天宁洲至髙资港凡三县列汛二十有二过此入镇江府丹徒县界
江宁县界汛
仙人矶 江宁河口
犊儿矶 三山矶
大胜闗 防牐
灯盏沟 上河牌湾
新江口【竒兵营左哨千把总驻此】草鞋夹【俱竒兵营汛】上元县界汛
七里洲 燕子矶
傅家沟 草堂寺
朱家嘴 九分塘
三江口 柏家牐【俱竒兵营汛】句容县界汛
螺蛳沟 天宁洲
坎潭桥 炭渚墩
【以上俱竒兵营汛】
镇江自昔为用武之地金陵锁钥之重全倚乎此宋陈亮曰京口连冈三面大江横陈于前势如虎之出穴是也北与广陵瓜洲相对为津济冲要
国朝设镇海将军统八旗宫兵屯驻于此江水自髙资歴洪信港而下为西马头汛镇江之马头有二玉山之西为西马头象山之东为东马头皆镇江守御之地东至京口牐为漕艘出江总会之路银山金山对峙于南北望瓜洲江涛汹涌隋贺若弼之平陈唐李子通之蹙沈法兴皆取道于此又东为北固山依山为垒下临长江为必争之地又东为焦山与象山夹峙象山之东即东马头矣又东为丹徒港港中设牐内通腹地商贾辐辏又东至圌山地势扼要嘉靖间操江闾东兵科范宗吴防议所谓瓜仪镇江之下有山破江而生为留都之门户江海之襟吭盖谓此也自前明以来防守甚严与北岸三江口相为应援又东至朱张圩入丹阳界丹阳有三夹口而荡网洲居其间其下夹与周家桥相对沙渚丛杂尤宜慎防又东至包港过界河凡二县列汛三十有二又东则入常州府武进县界
国朝麻勒吉有请移水师疏【为靖移布水师以捍岩疆均分兵力以实内地事窃以江南通省兵力惟京口聚兵最多但两路之兵无汛防之责臣以为瓜镇以下江靖以上为京口就近之江汛应令其廵防将左路总兵官原额弁兵船只今该镇以其半自随移驻江隂以其半移驻靖江并孟河江汛总归管辖以右路总兵官原额弁兵船只令该镇自随其半移驻瓜洲留其半于镇江并泰兴镇江江汛总归管辖仍为将军羽翼诚有裨实用原旧江靖以上瓜镇以下之汛兵俱可裁撤移防内地今嵗旱蝗灾酷异常凤庐之间被灾尤甚诚恐凤庐颍泗一带地方盗贼乗问窃发不可不豫为防备若得邀】
【俞允两镇移驻之命即将江靖各营所裁弁兵分置凤泗并他处需防之地另疏 报明如此则江海重地兵力未分灾伤内地武备得厚矣臣谨密 题伏乞皇上速赐勅部议覆施行】丹徒县界汛
华山墩 髙资港
新洲头【以上竒兵营汛】 洪信港
乐亭港 七里港
钱家港 簰湾【水师右营右哨二司把总驻此】
玉山头 蒜山墩
运河口 小插
东马头 丹徒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