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通志 - 第 249 页/共 731 页
江南通志卷九十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江南通志卷九十五
武备志
江防
大江北岸
安庆府望江县上接湖广黄州府界
安庆为呉楚交防之地其江西自湖广黄梅县流入宿松界小孤山矗立波涛间号海门第一闗元余阙命水军戍守所恃以为安庆藩蔽者也而北岸之属县治者少故叙江防者自望江始望江古设大雷戍晋刘裕之战卢循陈徐度之御王琳皆于此而懐宁县为今安庆府治三国呉魏相争迭为重镇
国朝则以廵抚坐镇复以副将协守焉葢江至安庆势最冲险而诸要地皆密迩宜守上自小孤下至桐城之三江口六百丈凡三县列汛二十有六过此而东入庐州府无为州界
望江县界汛
黄家 桃树滩
雷港 卞家套
江心莲花洲 路灌沟
土嘴【俱安庆营汛】
懐宁县界汛
洲头口 光洲
张家港 花园
王宣夹口 桑园
前江沟 鸭儿沟【俱安庆营汛】桐城县界汛
柘家湾 铁板洲
三江口 新开沟
殷家沟 邱家埠
下埠头 武梁洲【系池州府贵池
县跨江汛地】 六百丈
老洲头【以上俱安庆营汛】
蔡家窑【游兵营汛】
庐州以无为一州南与铜陵繁昌芜湖三县对江势至此洲夹愈多従此南渡繁昌可以避三山七矶之险而又以巢湖相为表里故呉魏争衡此为守御之隘明万歴时操江御史董尧封奏以庐州府同知兼管江防并改无为同知移驻泥河重其防也自泥而上起灰河下至裕溪凡列汛十有六过此入和州界
无为州界汛
灰河 土桥
胡家沟 鱼口
紫沙洲尾 白鱼池
泥 薛家湾
□港 板桥
新洲夹 牛门沟
蟂矶 中路
田家沟 裕溪【游兵右哨把总驻此以上俱游兵营汛】
和州与太平府相对南北互为险梁山廹接南之博望山横锁大江中所谓天门也
国朝特设游兵营驻防焉而横江可直渡太平则尤为津口之要害昔蘓峻之登牛渚侯景之袭姑孰韩擒虎之克采石俱取道于此长江惟和州以重险扼其中而上下不得以径过攻守所必争至针鱼嘴之内通州治姥下太阳石跋芝麻诸河之缘江为薮皆要地凡列汛九过此入江浦界
和州界汛
西梁山总汛【游兵营游击驻此】
窑头 姥下河
太阳河 牛路
针鱼嘴 石跋河
芝麻河 陈桥洲
【以上俱游兵营汛】
江宁之江浦六合两县本古棠邑地唐宋以来或属江都或属真州自前明割属畿郡立浦口营遂为江宁防江之要地
国朝设守备雍正二年更设把总添水陆汛各六廵防视昔加密自浦口而上属江浦下至二套口旧属六合今改属上元六合之汛自埠始埠为滁水出江之所经昔北魏主焘屯兵步宋人为之戒严及南唐齐王景达设栅于步即埠也自此下至沙洲属六合凡三县列汛十有九过此入扬州界
江浦县界汛
响水套 公子洲
西江口 黄垄
杨四庙 浦口【以上俱竒兵营汛】上元县界汛
浦山 髙埂头
急水沟 王家沟
大蓬门 黄厰河
二套口【以上俱竒兵营汛】
六合县界汛
埠 田家桥
段腰 西沟
福龙洲 沙洲
【以上俱竒兵营汛】
扬州之仪征江都二邑南临大江仪征上接六合平分黄天荡太子洲之险东沟至青山嘴波涛倾仄明呉臣袭贼于此而胥浦桥则宋邵宏渊引兵之所据也仪澂之下江口有新洲明盐枭又多集于其间是以
国朝于仪徴立竒兵营以驻防而分巡焉而江都则又立洲营盖江都为通漕出江之口南与金焦相对最为要地自此下歴十余港至三江口江势益濶北有宝墖湾南有江江防考所谓第一重门户者也则又为京口水师之所巡凡二县列汛四十有三又东过复业新洲入通州泰兴县界仪征县界汛
东沟【竒兵营右哨千总驻此】白茅墩
梁山嘴 青山
王家沟 一戗港
黄泥滩【竒兵营把总驻此】江口
旧江口【竒兵营把总驻此】巷连港
侯庄墩 马港
何家港 何家港墩【俱竒兵营汛】江都县界汛
花园港墩 花园港
瓜洲城【即本营汛 本营守备驻此】 大炮台【水师右营右哨把总驻此】
新港墩 新港
倒流港墩 卞家港
朱明港 草龙港墩
深港 黄港墩
蔷薇港墩 沙河港
小史家港 大史家港墩
八港 梁家港墩
孙基港 孙基港墩
徐家坝墩 徐家坝
缪家嘴墩 三江口墩
三江口【水师右营左哨千总驻此】
复业新洲墩 复业新洲
嘶马墩 王家嘴墩
【以上俱京口水师右营汛】
通州泰兴县隔江与丹阳武进二邑地相对
国初设周桥守备而永生洲分为南北两营嗣并为防兴营至康熈十一年始属京口水师防汛盖自周桥坍于江而常州之靖江又壅江来属泰兴之江止于县西二十五里入境经县西南三十里入靖江遂别开一河为两县之界名曰界河界河之上有得胜港明初尝败张士诚于此有黄家港与武进孟渎河对岸有新河港元置千塘巡司于其地凡列汛二十自此至孤山南入靖江界东入如臯界泰兴县界汛
朱潭窝墩 詹徐庄墩
五洲 陈吉庄墩
赵李庄墩 口岸墩
口岸汛 得胜墩
冯家港墩 李家港
蒋家港墩 过船港
野港墩 洋防港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