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县志康熙本 - 第 22 页/共 25 页
嘉靖四十年,上杭李占春倡乱。溪南饶表、肖碧,太平黄九、叶游仙,四处蜂起相应。势甚猖獗,放火劫掠,人民被杀者万余。间有窜寨投城者。又染瘟疫,遍野骸骨,斗米价至一钱八分。后蒙署印黄同知发禀赈贷,民赖以宁。
嘉靖四十二年,饶平贼罗袍五千余徒,由箭竹隘突至城下。城外并乡落男妇被杀者七百余人。时非积雨溪涨不得渡,城几危矣。
万历二年六月二十六日夜,电光异常,大雨,洪水遽高数丈。自深溪、黄田,沿溪一带,田业冲坏者二百余亩,家资概行漂流,全家溺水死者计一十六家,外又五百余人。跃龙桥墩冲毁五座。此永定未有之变也。后蒙抚按题赈,民得存活。
万历戊午年五月,洪水遽高数丈,飞虹桥冲去,近溪人家溺死者甚多,田被冲坏者不计,米价至一钱八分。亦一时之大变也。
崇祯十七年二月二十九日,贼由围大埔半月,从金丰路突临城下,众至万人,放火焚去东门桥及东南城外一带房屋。知县伍耀孙督衿王芝兰、民童傅一严守。自朝至三更时,贼众知奸细巳除,遂遁至湖雷村掳掠六日而去。乡兵追杀,遇贼伏兵,芝兰、傅一被害。
崇祯十七年六月二十日,广寇张秤锤数千袭城,杀掠无算,妇女掳去千余人,城内一空,千古未有之惨。幸丙戌冬,知县赵廷标随国朝大兵入关莅任,多方招徕,抚循安辑,哀鸿方得更生。
顺治戊子夏四月,突有巨寇十三营,共扶伪藩,由延而永,煽惑四乡,众至数万,困守孤城,自夏徂秋。知县赵廷标间道请兵援救,更用奇计使自相攻击。渠魁授首,余党始散。兵燹之后,继以凶年,斗粟千钱,人民易子析骨,惨不堪言。知县赵倡捐俸资,告籴邻封,施粥赈济,得留孑遗。
顺治戊子冬十月,广寇江龙,统贼万众,突至城下,四面竖栅攻城,危同累卵,男妇惊惨。知县赵诣睢阳庙,沥血盟天,誓众死守。贼不能破,乃用寿木暗藏炮火,隐穿地道以进,知县赵设法决水以淹之。贼用云梯爬(校注:原文为“扒”,校改为“爬”。)城,知县赵于垛中悬栅以堕之。相持日久,城中粮尽,几危。时值迎春,知县赵广设鼓吹,盛张台阁,大开城门,迎日东郊。贼众咫尺聚观,疑有设伏,骇愕不敢逼近,且疑素有储蓄,方宵遁去。知县赵侦知,密遣兵马同乡勇,间道倍行,暗伏东西两山,一齐夹攻,各寇败窜。追至龙磜塞,杀夺无数。贼魁胆落,不敢再觎。县…………(校注:以下原文缺一页。)
康熙乙卯(校注:四字根据民国志校补。)……南城楼、县署鼓楼、东门桥及民居数百余间,男妇拘系杀戮者,俱各数千计。至十六年,知县颜佐准士民郑九畴等公呈,通详督宪郎姚,累咨广东抚院,释回其直隶、江南、山东、浙江各省援剿官兵掳去者,列疏具题,恩准查发回籍。有观音阁禅僧寂尚,收拾被难骸骨伍拾余担,巡检刘杰、贡生郑孙绶、生员卢鸿声、郑九畴,同义民吴兆华、赖麟玉、黄森柏、吴渤坤等,择地于西郊官山,募资筑塔安葬,逐年春秋,僧人仍具斋蔬纸钱祭挂。
康熙三十三四五年,连岁凶荒。三十六年二月内,米价腾涌,采买乌有,饥民采树皮、草根而食。且永邑山多田少,丰年常仰给于江粤。值上流遏籴,署事连城县知县赵,痛陈饥馑情形,蒙府宪王念切民瘼,给照护米到县,永民得甦。
南郊印星台一河,系永邑往粤孔道,原架木桥。因康熙三年洪水冲去,康熙二十五年,知县徐印祖捐俸搭建浮桥,以济利涉。兼此地有台堤,关锁水口,士民感其修砌台堤、建造浮桥,建立碑亭志德。而浮桥未满匝岁,被水冲去,碑亭现存。康熙二十八年,知县吕坊之捐俸倡建石桥,又于西关建迎恩石桥,惜升任太速,尚未竣工而去。
总论
论曰:按河头城地方,万山丛叠,每为江西、广东、福建三省寇贼聚集之地。先年,于河头城设兵一营,正为杭、永两县门户,使此处有兵防守,则寇贼必不敢入。即入而有兵跟其后,亦不至有城破之惨。惟河头无兵,故贼肆志,后有桑梓之虑者,河头一营当急为计也。
又
永邑金丰一里,介在僻远,值有乱机,先叛后服。如苏荣、李天成、谢新、丘寿、张方浪、罗郎子、朱以太、温丹初、翁申闻等,据险嵎,恃坚垒。两兵宪赵公祖讳映乘、卫公祖讳绍芳,铜兽俯临,驻军原野,或悬首葇街,或系颈阶下。今朝廷文教广敷,厥俗丕变,尚赖文士先播宪灵,俾豺狼狐鼠,毋乘机为孽地方,幸甚!郑孙绶识。
兵制卷之九终
●卷十 续 增
学 校 志
书 籍
《文庙礼乐志》【康熙三十一年宪颁】
《四书解义》
《易经解义》
《书经解义》
《孝经解义》【以上皆康熙三十三年部颁】
秩官志
知 县
国 朝
颜 佐 河南河内人,由武举。康熙十六年任。
徐印祖 奉天人,由恩生。广东康熙二十三年任。重建文昌祠,升云南石屏知州。
吕坊之 山东曲阜人,由贡监。康熙二十八年任。重建县堂,升奉天承德知县。
吴 琪 顺天大兴人,由进士,康熙三十二年任。
吴 梁 河南许州人,由举人。康熙三十七年任。力持清操,躬行礼让。专务以德化民,召天和,屡丰年。太平诸里多致嘉禾,有四穗五穗者,不事鞭扑,岁课自登。府宪王匾奖曰“催科不扰”。其联句奖曰:“抚字催科,二事并行原不悖;风行草偃,两情相信自能通。”又勤于课士。已卯,贤书俊者四人,副榜一,武俊一。永置邑所未有,则振兴文教之功也。
署 县
国 朝
胡以涣 奉天人,本府同知。康熙二十二年署。重修文昌祠,升绍兴知府。
孔兴谟 山东曲阜人,邵武府通判。康熙二十七年署。
杨 岱 四川新繁人,上杭知县。康熙三十一年署。儒雅恺悌,士师而民母之。
赵良生 江南泰兴人,连城知县。康熙三十六年署。洁己爱人,兴文造士。诸如均平赋役、化民息讼,舆人颂之矣。若救荒而谷不腾,完逋而民不扰,则尤为稀遘云。
教 谕
国 朝
郭亨都 龙溪人,由壬子举人。康熙十八年任。升兴化教授,重修(校注:原文为“新”,校改为“修”。)文庙。
廖南彦 宁洋人,由岁贡。康熙二十二年任。
李基益 海澄人,由甲子举人。康熙三十一年任。讲艺课士,精勤祀典。下帷吟咏,雅范超群。四十年,偶得微疾,遂坚请休,致当道慰留数回(校注:原文为“四”,校改为“回”。)。迨四十一年春,乃得解组。通庠恋慕,设位学宫土地祠左,以志不忘。郡绅黎士弘称其“朴而雅”。邑孝廉詹捷又称“见机勇决,亮节高风”。
训 导
国 朝
徐光鼎 浦城人,由岁贡。康熙二十二年任。
吴道嵩 诏安人,由岁贡。康熙二十八年任。
陈道法 松溪人,由岁贡。康熙三十三年任。清修力学,庠士爱戴。设位与前教谕郭万完同祀。
薛 容 福清人,由岁贡。康熙三十七年任。
署 学
国 朝
蔡祚周 漳浦人,由拔贡。康熙十八年署训导事。助修文庙,考正从祀神位。
林荃佩 闽县人,由丙寅岁贡。康熙四十一年任。道貌亲人,诚心诱士。斋头苜蓿,淡泊自甘。囗握春风,引掖不倦。到任两载,以年老告归。通庠仰其曲型,立碑学宫土地祠左,与前教谕李基益同祀,以志不忘,并拟诸二疏之高致云。
典 史
国 朝
沈一龙 浙江会稽人。康熙十八年任。
叶之花 陕西三原人,康熙二十五年任。
王士奇 顺天大兴人,康熙三十一年任。
巡 检
国 朝
兴化司
陈永锡 浙江会稽人。康熙十八年任。
陈隆遇 直隶隆平人。康熙二十年任。丁艰去。
朱得元 江南吴县人。康熙三十三年任。
太平司
郝思鸣 山西文水人。康熙十八年任。
倪佳印 直隶大兴人,康熙二十一年任。
范世芳 浙江会稽人。康熙三十五年由国学,本年五月考选主簿,四十一年改选斯任。
三层司
沈渐陆 直隶东安人,康熙十八年任。
丁乙大 江南无锡人。康熙二十三年任。
胡凝道 河南杞县人。康熙二十五年任。丁艰去。
冯世泰 直隶真定人。康熙三十五年任。
防 守
国 朝
丘 垣 龙岩人。
林 惠 漳浦人。
詹飞虎 长泰人。
黄得胜 海澄人。
选举志(校注:“选举志”条目原无,依前例校补。)
举 人
国 朝
卢 清 康熙庚申补科,由县学中式第二名。授北直雄县知县。
吴利见 康熙辛酉科,由县学中式。授贵州新贵县知县,调补陕西泾阳县。
熊昭应 康熙辛酉科,由县学中式。兴麟长子。授浙江奉化县知县。丁忧回,候补。
卢为骥 康熙辛酉科,由县学中式。考授知县。
吴廷芝 康熙丁卯科,由府学中式。利见长子。考授知县。
詹 捷 康熙庚午科,由府学中式。天颜孙,甘棠子。考授知县。
廖冀亨 康熙庚午科,由县学中式。考授知县。
廖 均 康熙庚午科,由府学中式。
赖际可 康熙癸酉科,由县学中式。考授知县。
林馪春 康熙癸酉科,由府学中式。考授知县。
黄策麟 康熙丙子科,由县学中式。考授知县。
梁高标 康熙丙子科,由上杭中式。
王芬露 康熙己卯科,由县学中式。考授知县。
熊孙鹤 康熙己卯科,由县学中式。铨元孙。考授知县。
张成章 康熙己卯科,由县学中式。考授知县。
熊孙兰 康熙己卯科,由县学中式。考授知县。
恩拔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