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通志 - 第 99 页/共 700 页

县志县东有文峪沙汾三河而繇文峪以迄西境五六十里无帯水焉此永頼一渠米令所以为文邑计至深逺也   唐武徳二年汾州刺史萧顗引文水县文谷水入汾州溉田   唐志开元二年文水县令戴谦于县东北五十里凿甘泉渠二十五里凿荡沙渠二十里凿灵长渠千畆渠胥引文峪水传溉田数千顷   泌水在北八里龙泉村北溉稻田十数顷东南注文峪河猷水在东北二十里武陵村溉稻田后涸河南庙碑盘纡之泉渀湃之流浇灌民田三十余疃【记隠泉水利也】   国朝雍正七年大雨青髙村至尹家社汾河溢自辟引渠二道袤二十五里时以县境青髙等地河渠纡曲中阻干滩不能顺流间值水涨冲激为患议行开濬而引渠天成河流无阻濒河居民甚利之   雍正七年山西布政司蒋泂折奏从前汾河形势惟文水县地势低洼河身淤浅是以议开引渠二道正河一道今年六月内汾河水发河道改流文水县自青髙村至尹家社各开引渠二道旧时漫流已为沃壤而东城村欲开之河今寛濶十余丈或数十丈众水防同河身长二十五里直逹归漕经年累月人力不能成功天然防濬   明康海学记文水庙学古昔与邑建于东河之上宋元符间邑人避水患而并迁于西山之下歴金元迄今不易其地此亦宜备考【附録】   岢岚州   岢岚州僻处深山多系旱地无设立渠道   旧志水池明治间参政汪藻于南门内甃池引河水注其中又于西城内开大池导河水潴之嘉靖四十年监司王遴修故道引水入城开渠凿池民便之   国朝康七年知州赵瑾复濬渠导水入城而故池已湮塞矣   龙王堂水东郭北山下距城二里明嘉靖辛酉监司王遴引水入城民甚利之   明兵备道署前碑四山罗列孤城绕一水汪洋万戸通   岚县   岚县僻处深山旱地无渠道   旧志緑水河在县东门外   葫芦泉在县北十里圣母祠前 二水载在通志而县志不言溉田至緑水河又云雨止随涸虽泉流涓涓细微难引沿溪之地亦无资其灌溉   兴县   兴县多系旱地无渠道   旧志通惠泉在县北闗岗下古砌石丈余三穴涌水味甘冽引入城中可溉园圃   五龙泉在城东五龙祠旁上下五泉皆清而甘可防茗   县南濒蔚汾水夏秋水时骤涨旧有堤明嘉靖丙辰堤溃知县王完重修后复溃万厯四十七年知县毛栢重修繇南闗火神庙起缘南濠至西城外隅止砌以巨石缘堤廛舍获安而水繇南山犹时北冲东闗   国朝康熙二十年水冲西闗下街二十一年二十三年冲东闗二十六年三十四年又冲东闗三十九年又冲西闗   康熙四十七年知县栾廷芳详兴邑借蔚汾一河以泄万山之水其河从岚发源至兴逹于黄河延袤百余里河身旧循南山之麓去城一里有余而今二十余年六受水害民房漂溺千有余间盖缘河从东来至城东水磨沟村左有石硬折而南流至南山之麓复转而西南山之旁出一枝横挿河内里老称此山在数十年前仅一山嘴挂落水面不过丈余故河流至此稍折仍依故道西行自康熙十年河流湍急而支山曲处适当水冲狂澜专注沙土漂缩所以现在河身较前南徙十有余丈而向日丈余之支山亦遂长十余丈夫以如矢之急湍而遇十有余丈之横山迎头砥激怒势自张是以河身转而西北直抵闗厢旋冲旋塌此歴来受害之始末也今就形势相度应将砥流支山凿平数丈使寛河面以杀其逆转之势于北岸建石堤一道以抵其北来之冲又将旧河身挑濬深广使归故道以通其宣泄之路至南闗对面山下原有石隘梗塞水口今宜稍加刬削俾水势顺利而北岸亦筑石堤一道仍寛留河面以畅其出口之涂则河流不致横溢城垣不虞坍塌矣遂于闰三月肇工挑濬淤平旧河身袤三百六十三丈三尺凿河南岸东首顶流乱山石嘴二尖角形东袤八丈西袤六丈西首石山角一弓形袤六十丈遂筑防城堤袤四百五十九丈面濶六丈底濶八丈内东首石堤袤一百二十五丈西首石堤袤一百三十丈堤外加筑小石堤袤四十丈五月竣工   雍正八年火神庙侧修小石堤一草市口修小石堤一以防南闗   津梁   阳曲县   汾河渡在城外西南十里路通太原等县夏置船济之冬春置土桥   镇逺桥在镇逺门外   迎泽桥在城南门外明廵抚李景元建按察使李维桢记   国朝顺治九年廵抚刘遇重修   拱极桥在拱极门外顺治九年廵抚刘遇重修承恩桥在承恩门外   宜春桥在宜春门外顺治间廵抚刘遇重修   迎晖桥在迎晖门外   振武桥在振武门外   阜成桥在阜城门外   窊流桥在汾河东十里   南屯桥在西南一十五里汾河上   三交村桥在北十里   莎沟桥在北七十里成晋驿   南社村石桥在西北十里   南寨村石桥在西北二十五里   蒲淤河石桥在西北三十五里兰冈村   太原县   赤桥在西南七里晋水北渠上智伯引水灌城初名豫让桥宋太祖凿卧龙山血出成河故更今名   南神桥在西南十里晋祠镇南街晋水南渠上   北神桥在西南十里晋祠镇北街晋水北渠上   清跨桥在南八里东荘清水河上有楼   榆次县   张庆桥在西南二十里巨石为梁下为水门四虽洪流巨浸不能冲毁给事中张国儒记   流村石桥在北二十里省会通衢工作坚致   什贴桥在东北四十里桥跨深洫永无水患   万春桥在南二里下累石为洞中平如砥   龙白村桥在东北三十里省防通衢   杨梁桥在南十五里明崇祯间建左应选撰碑   永济桥在西十里明万厯二十五年建   太谷县   永济桥在南门外明成化间建正徳十三年重修后移故址东南   济民桥在西门外明嘉靖十九年建   利渉桥在北门外   通济桥在东门外   祁县   团栢桥在团栢镇北明万厯间建   涧村桥在东南二十里   贾令桥在北十五里   东六支桥在东北十五里   上段桥在西二十里   徐沟县   北闗阁外水桥在北门外象峪水经流其下   涡河桥在县北   南门石桥在南门外康熙三十九年建   清源县   米阳渡在东五里米阳村汾水濶约八十歩   交城县   交河桥在古交村康熙四十七年建   南河桥在南八里秃尾河上   通济桥在东门外   广仁桥在北门外   东郭桥在东闗外   迁安桥在县西北由此登石璧寺有碑记   文水县   朝阳桥在东门外知县樊从简以石构   连城桥在南城外康熙十一年知县傅星新以石构乐成桥在环岫门外   通济隍桥在拱辰门外   岢岚州   岚漪桥在南门外岚漪河上   通济桥二一在州东一在城西   岚县【津梁无】   兴县   合河津西北七十里唐置合河闗乃西夏与宋驿道渡口也   利渉桥东作门通惠泉经流桥下明嘉靖三十七年知县王完石砌   通惠桥街市中通惠水上今名利渉桥   下石桥北闗龙王庙前五龙泉经其下   上石桥北闗栖霞观左枣沟水经其下   山西通志卷二十九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山西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山西通志卷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