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通志 - 第 123 页/共 700 页
学田地二十八亩八分零又董寺村地四十二亩邑人范鄗鼎置
社学七所
义学一所
相观书院在县治东北即千佛寺防议呉廷翰改建澄瀛书院在土峰门外天启六年知县赵京仕建丽泽书院在县治东北隅即泗州寺明嘉靖十三年分守防议道呉廷翰改建
讲学书院康熙二十年知县朱璘建复置水田十亩赡来学者杨义记
元孔天鉴藏书记洪洞三歳大比秀造軰出取数居多故程能西府则老郑爲之魁较艺上都则二郭取其乙祖庆以妙龄驰誉居善以老成擢试济济蔼蔼前后相望吾见其进未见其止也【附録】
浮山县儒学在县治西元至元中建大徳间修明洪武二年县丞徐秉彛増修正统成化间知县李安李鼐嘉靖间典史何继远増修万厯初知县左桐拓基展修孔天孕记知县张检躬复修
国朝顺治间知县李景栋杨名世重修康熙五十五年邑举人张大统重新陆张烈记
崇圣祠
名宦祠在防门内左
乡贤祠在防门内右
射圃【废】
义学二所
赵城县儒学在县治西南明洪武七年县丞凌文质建正统间知县何子聪修万厯间知县张鉴张汝钰郭峻继修
国朝顺治十六年知县安钖祚倡修康熙四十四年知县徐容重修
崇圣祠在明伦堂东
文昌祠在文庙东北
魁星楼在櫺星门外
名宦祠在防门外东
乡贤祠在防门外西
射圃在学前
学田水地三十亩平地二亩零中坡地十六亩零
国朝顺治二年知县秦兆嘉置
社学在北门内
云龙书院在北门内旧名罗云书院废后复建改今名
太平县儒学在县治西北元至元八年主簿任兴嗣重修王恽记曰县有庙学具法宫而虚两序乃爲室东西各五楹至正十八年燬于冦十九年达噜噶齐安圗创始二十年知县冯衡落成郭晋记元末复废明洪武三年更建七年县丞毛煜缮完之十七年知县沈士亷景泰问知县岳嵩治间知县尹琭正徳间知县盛琛万厯三年知县武成继修
国朝顺治十五年知县卢易重修康熙十七年知县呉轸増修三十八年知县李清铠四十年教谕牛敬修増修雍正三年知县刘崇元重修
崇圣祠在正殿后
文昌祠在文庙东
名宦祠在防门外东
乡贤祠在防门外西
射圃【废】
学田赵将李牧墓旁地六十二亩三分五厘零唐郑王绍恩墓旁地三十亩九分零万厯七年知县黄榜请永爲学田
社学旧设二十七所今存城内学东一
谦益书院在县北
龙门书院即文中子祠康熙五十六年知县张学都拓基前构堂翼以号舎复置地三十亩零
岳阳县儒学在县治西元延祐三年知县郭防主簿糜嗣祖建明洪武十五年知县金铭増修天顺间知县王用成化间知县岳让继修正徳间知县元思永重新之王云鳯记万厯间知县王恊梦复修
国朝顺治十二年知县郭竒勲康熙八年知县李丕先二十九年知县卢振先继修
崇圣祠在明伦堂西北
名宦祠在防门外东
乡贤祠在防门外西
义学二所一在南关一在崇圣宫前邑士公建
曲沃县儒学在县治西旧在治东南宋庆厯四年知县宋琚建金太和三年知县张翚修燬于兵元大徳四年知县完顔从塘主簿贾天衢王徳宁改建今所七年地震圯知县赵英重建至正九年知县阎得中修明洪武七年知县朱武天顺六年知县王聪重修成化二十一年知县刘玑増修正徳隆庆间知县侯秩杨时宁万厯崇祯间知县何出光张文光増葺
国朝顺治十四年知县刘国正重修康熙十六年知县周钺四十年知县潘锦继修
崇圣祠在文庙东
文昌阁在文庙左偏
名宦祠在明伦堂东
乡贤祠在明伦堂西
社学八所洪武八年建成化间知县刘玑重修又蘓村一
国朝康熙四十三年邑人贾鸣玺建自爲记
义学在文昌阁后又康熙四十一年乡城共建九所
翼城县儒学在县治西门内旧在治南后唐长兴三年建爲浍所浸宋天圣八年文潞公彦博令翼城改建今址自爲记曰将搆新宫而县西北隅适有废庙俗传爲汤王行宫独存正殿岿然中立而虚其正位乃即遗搆踵故谋新翼以东西二室増之屏树闬闳凡屋壁之间堵数盈百金天会八年知县杜徳机元至元十年知县赵思忠三十年知县刘源胥葺治之至正十五年黎城主簿沙班敬升监翼重新之郭徳濬记明洪武五年县丞薛大昉天顺间知县王珏继葺治十五年知县张忠更爲新建焕然改观伦文叙记
国朝顺治十四年知县胡献瑶重修上官记康熙五年知县郑之衡四十年知县马文镛继修
崇圣祠
名宦祠
乡贤祠
射圃【废】
学田南河下小水地四十三亩各乡平坡地一百六十亩洪武间奉诏开设
翔山书院在城东北隅明崇祯间知县李士淳建扶风书院在城西门外知县马文镛建
丽泽书院在县治西北
汾西县儒学在县治西元至正十八年知县梁济建明洪武八年知县洪彦升修成化正徳间知县杨罄张大成万厯间知县孙延卿毛烱増修
国朝顺治十四年知县李色蔚教谕王俊民典史薛宗孔修康熙十三年知县蒋鸣龙续修
崇圣祠在文庙西北
名宦祠在防门左
乡贤祠在防门右
灵石县儒学在县治西南元大徳十一年知县韩敦武建明洪武十六年知县李尚文修景泰间知县范宁増修正徳间寇燬知县孙璲重修万厯三年复圯于水知县白夏大修之孔天孕记崇祯九年知县赵一龙复修
国朝顺治初知县赵希普李广生继葺康熙八年训导孙进再修
崇圣祠在文庙西园内
魁星楼在学宫东南隅
名宦祠在防门外东
乡贤祠在防门外西
射圃在教谕宅后
静升里文庙元至正二年乡民南塘等请于县令冉大年捐赀公建殿庑门亭如县学制张允中记后乡民王斗星捐修
霍州儒学在州治西南元至元二年学久废知县韩奭卜于旧趾西北地广三十举武其袤倍差功未竣知县贾琪继成之段成已记大徳七年地震圯知县李伯渊营讲堂十年监州实喇布哈建殿宇学舎延祐七年知县范渥治两庑至治二年知县白贲缮完之臧洪记明洪武二年改邑爲州三年设立学校规制益备三十年同知马士能増修宣徳七年学正曹端修明伦堂建颁书阁自爲记成化间知州张玘治间州判周盛嘉靖三年知州宇文镛三十四年知州杜学易先后増修三十六年知州禇相重修刘煦记四十二年知州李春崇祯间知州丁时学继修胥有记
崇圣祠在文庙西
文昌阁在文庙东南
魁星楼在文庙东北
名宦祠在防门左
乡贤祠在防门右
射圃【废】
社学在太清观左雍正二年知州唐麟翔建
霍山正学书院在太清观东明万厯间知州褚相建颁书阁明学正月川先生曹端建并爲记曰端先正霍州学乃与诸生即讲堂后作重屋贮之逮再正是学白之司土筑而复之防爲雨水所圯再筑之包以石完固整齐号爲石址建阁于上
潞安府儒学在郡治西南金申良佐兴学赋云见之碑刻李唐以来已有之明昌间节度李晏重修毛麾记曰正殿中峙长廊翼舒殖殖其庭髙门有伉殿次起堂以待横经问道燕谈仁义中门东西两序对爲厅事以俟谒奠之官更衣望揖至于生徒斋馆贮藏库廪一一备具莫不栋宇雄壮丹垩鲜华元初燬判官崔亶始建大成殿至元十二年州守陈伯福増广缮葺至正间知州张景岩同知王思温继修明洪武九年同知张三同撤旧更新孔克表记治间知州马暾复侵地塞径途増饰完整嘉靖七年陞州爲府知府宋圭孙国继葺万厯乙未知府刘复初始建尊经阁于北文昌魁星义阳王三楼于东翁正春记后知府张廷相合建文昌魁星楼于巽方傅新徳记
国朝顺治十三年知府杨晙重修十五年生员赵维煌张其祥重修
崇圣祠
名宦祠
乡贤祠
射圃在义阳楼东
社学在圣泉寺东西各一所康熙五年知府萧鸾建文昌书院即共学书院也在县学西万厯间知府陈儒建焦竑记崇祯间冀南道王所用更恢廓而崇饰之易其额曰文昌书院西爲射圃上建校射亭四楹
国朝康熙三年知县于公允复兴举之置田六十亩十二年知县姜愃复修心水书院在圣泉寺康熙五年知府萧鸾建缪彤记
长治县儒学初在府学东明嘉靖间同知葛大纪建隆庆万厯间知县刘四科増魁星阁置祭器书籍张主敬増门楼高十防后知府刘复初以地临深坎改卜永丰仓前邑人又以衢巷丛狭复议改建万厯四十三年知府陈儒始徙于城东南隅旧演武塲之址规制完美自爲记天启甲子知县刘斌建奎文楼程正已记
国朝顺治十三年知县王功成修康熙三年知县于公允重修更置名宦乡贤两祠东西向王鼐记
崇圣祠在正殿后
文昌阁在儒学北
魁星楼在儒学东南
名宦祠在防门左
乡贤祠在防门右
学田一顷一十八亩三分
各乡文庙四一在西火鎭宋绍圣间建一在长治故县元末至正间建一在县北寨村明隆庆时建一在北董鎭明万厯年建
社学六所一在县治西润徳坊一在五龙庙左一在华阳庙侧一在北门内西一在西关厢一在南门内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