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府志 - 第 180 页/共 477 页

古州学大东门外,古青郊地。旧州学建此,后屡为山水所败,改建城内。《乾隆府志》 石头浦在县北二十里,旧经引《方舆记》:宛陵石头浦遗迹存焉。旁有山,石 壁嵌峻, 下临溪流,泓澄可爱,是为峡石山。《嘉定宣城志》。石头浦附在峡按:旧本作陕,今据诸志改正。石山。《洪武宣城志》 奉真堂在圃西南,堂内有小池,泓深莫测。《方舆胜览》 〔元〕 参云亭在叠嶂东,贡奎有诗。《乾隆府志》 彰教寺创建所在亡考。邑人贡师泰有《和陈公辅游彰教寺》诗云:“春风延客为 开关,天 雨空花紫翠间。欲向云中问鸡犬,苍苍松柏暗丁山。”汪泽民诗云:“春来游戏日相关,带 雨看花紫翠间。闲读唐碑访遗迹,石麟残缺卧丁山。”自注:魏王徐知证墓在焉,今丁山在 郡城西南隅。同上 南湖书塾在府城东六十里南湖。贡氏《萃美集》云:元广陵侯浚置,张养浩诸 人题咏。《江南通志》 书堂寺邑人何儒行有《从硖石归访书堂寺》诗:“为寻丞相迹,引到野僧家。” 创建未详。《乾隆府志》 南水门在城东南五十步元妙观之东,俗传开此门不利,遂废,惟存斗门以泄水。 《洪武宣城志》 〔明〕 落叶桥在城北兴国寺前,明相传洪武过此,适一叶吹落 ,因以名桥。 凝虚院在玄妙观西偏,张邋遢曾居此。 税课司在阳德门内街南。洪武知府胡乾建,设大使,掌甲兵吏各一人,巡捕八 人。凡商 侩屠市皆有常税,以时权之而输于府,民间贸田宅契券,请司铃印,以备奸伪。嘉靖辛亥, 户 部议请推收税亩,县官征解,用备边储,印契归县。甲子,知府罗汝芳议省冗员,奉文裁 革。其旧址嘉靖后改俞忠愍祠。 织染局在府治西街东,明初知府杨观建。成化知府刘重修,后改中察院,今为 宣州卫公 署。明初设局大使、副司吏各一人,堂长九人,络丝匠九十八人,染匠四十五人,线匠一 十五人,络纬匠九人。凡岁币有常数其赀府给之,使督其成,纳府帑上,于台使覆视,印记 入 贡。若朝旨有需非额造者,则府为他市以供。局自弘治后,匠户凋耗,岁币皆官为市易。嘉 靖知府屠应坤议,从局织造,遣富人贸丝,捐资有至数百金者,匠丁不娴业,陪出催值,胥 切病之,去任乃已,仍今商领织充贡。隆庆,知府钟一元议请裁革官吏,其堂长、匠户量 征丁银充价如故,匠丁银详田赋。 鱼潭河泊所府北三汊河,知府黄容祖建,设大使一人,掌记、攒典各一人。凡业 鱼有恒处 亦有额课,以时征之。其输于工部者,为生铜、熟铁、鱼线、胶、翎毛;输府则以钞,居工 部之半。初并以银折,后部议铜、铁、胶半折,翎毛全折,少易于前。嘉靖甲子,裁革鱼潭 所 。隆庆二年,续革南湖所,其课以府幕职司之。今改属县南湖课额,宣城五之三,建建:脱“平”字,应为建平,今郎溪县。 五之二,二所各以渔户轮充催首,征解于县课,银数详田赋。 南湖河泊所明守黄荣祖建,在府北马山埠,距府六十里。 和丰仓府治西南。初在城北门外,明天顺中,知府沈性建。弘治,知府范吉、知县 方溢移入城内春归台东北高埠上。国朝顺治八年,李日改为营房,仓废。 宛陵驿旧在北门养济院北。正统间,知府沈性建,驿丞一人,驿吏一人,廪给库 子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