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府志 - 第 178 页/共 477 页
初,胡绶为郡刑曹掾,允弼为宣城令,并文恭孙。豫章罗竦记,绍兴末,胡景修判宣州,复
徙二石置东序,故宇仍名绍堂,教授吕广问记。《乾隆府志》
绿阴亭县丞厅西,靖康初,丞罗靖建。同上
惠泉城东南,宋建炎州守李光因寇围城,凿池潴水以饮兵民,人感其德,故名。
同上
宣诏亭守沈晦建。同上
颁春亭守沈晦建。同上
露香阁在府治,下临东池。《舆地纪胜》。旧名凌虚。叶侯清臣
、孙侯锡皆有诗。绍兴
中,朱侯翌扁今名,且赋诗刻柱间。《方舆胜览》。又有翠寒楼亦在东池
上,嘉定己卯,
守洪汲建,疑即此阁易名。《康熙府志》。按:《嘉靖志》,翠寒楼其下
为露香阁,则即阁之上建翠寒楼,明矣,非易名也。
合同场即茶场,绍兴中建。《乾隆府志》
澄江亭在县城,取“澄江静如练”之句,今名澄江阁。《舆地纪胜》
。在宣城县北三里
。宋绍兴中,太守秦梓取谢句而名。《大清一统志》。郡治北,宛水上
,秦梓建。开禧初,守陈修,更名“练江”。《乾隆府志》
坡仙石碣城北广教寺双塔中,苏轼书。《乾隆府志》
金牛洞南湖北,即云山洞。有巨人迹仰印石上。四壁石乳下悬,魏良臣有洞记,
庐维屏于
洞口题“云窝”二字。洞中石刻句云:“翠谷阴中神变化,碧天深处吼风雷。”又每岁有牡
丹艳放石间,不植自生,无定所亦无定数。余详云山。《乾隆府志》
贡院在郡治西,郡守朱翌建。始通判余召虎,后守凌景夏成之,翌为记,久废
。同上
敬斋在府治西。《舆地纪胜》。绍兴中,楼侯立。
《方舆胜览》
水阳驿久废。旧志:王给舍宅。《乾隆府志》
资深堂郭祥正《感怀赠李公择》诗:“君来宣城幕,众谓得良牧。
我适游昭亭,林中骑白鹿。时趋资深堂,遇君亦休沐。”《舆地纪胜》
平云阁郭祥正《赋平云阁》诗:“宣城多名山,诗人旧经历。独无平云篇,疑怯
作者敌。”《舆地纪胜》
秋水阁郭祥正《题秋水阁》诗:“偶登秋水阁,静吟秋水篇。白云散林麦,苍山
落檐前。”同上
列岫亭郭祥正《列岫亭》诗:“谢公遣句惜埋沉,更作新亭一百寻。宿霭拥山眉
敛翠,夕阳浮水带横金。”同上
古宛陵郡坊在府治西,乾隆年间废。《采访册》
片云石在敬亭山麓,里人尤复摹“片云”二字。《乾隆县志》
西园宋时邑人林宋放陪郡守游此时,从者汪珍、倪应渊等十九人,以“飞盖游西
园”为韵,并有诗。《乾隆府志》
耕坞一名望稔亭。耕坞,淳熙中,陈侯置。尝于此,佣工种禾麦,以候农时之
早晚,且
结茆为小亭,扁曰“望稔”。又别置竹篱茅舍,今存。《方舆胜览》。望
稔亭,旧志云“耕坞”,在城北。《乾隆府志》
隐岩在府治,有假山《舆地纪胜》,旧小亭曰“望仓”。郡侯
于此察廪人出纳,后好
事者植竹其旁,号“翠葆”。淳熙中,陈侯叠石为假山,中刳为曲径,以通幽步,号“
隐岩”。其小亭扁曰“揖青”。《方舆胜览》
柏枧飞桥城东南七十里,柏枧山下,跨岫为梁。宋淳熙中,梅文明鸠族人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