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通志 - 第 38 页/共 164 页
附额徴
实徴草场地租银一百一十两七分三厘四毫以上楚雄府属共额徴银一万六千六百六十五两二钱七分九毫八忽六微六纤四尘八渺二漠共额徴夏税秋粮麦米谷一万四千六百三十四石一斗七升六合二勺一抄一撮三圭八粒二颗七粟
起运布政司项下银钱一万三千四百一十四两五钱六厘九毫八忽六微六纤四尘八渺二漠
额设官役俸食银三千五百九十一两二钱四分【内除额徴钱三银三千二百五十两七钱六分四厘存畱坐放外尚有南安州不敷银两赴司支领】
其夏税秋粮听粮储道拨贮
姚安府【姚州大姚二州县】
民赋
原额田地二千九十顷八十四亩四分九厘八毫六微五纤七尘二渺八漠【系康熙三十年旧志额数内尚有荒芜于垦复科徴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新增垦复及额外田地一百五十七顷七十四亩一分四厘六毫六丝五忽八微九纤四尘五渺七漠【内成熟田地已经归入实徴项下其近年报垦田地俟限满科徴之年归入成熟数内】又雍正六年自首抵补军丁田地四顷七十三亩三分五厘三毫七丝四忽
实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二千八十九顷七十六亩三分六厘七毫八丝二忽七微八纤三尘三渺【内成熟地九百八十五顷三十二亩五分九厘七毫八丝二忽七纤二尘五渺一漠 成熟田一千一百四顷四十三亩七分七厘七微一纤七渺九漠】
实徴夏税折色六钱麦一千六百二十四石七斗七升三合三勺七抄八撮九圭七粒五颗二粟
实徴抵补军丁夏税麦折米二石三斗三升八合九勺七抄七圭六粒四粟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银八钱共折徴银一两八钱七分一厘一毫七丝六忽六微八尘三渺二漠
实徴秋粮本折米二千四十七石六斗八升四合七勺四撮三圭四粒七颗一粟
实徴抵补军丁秋粮米一石五斗五升二合三勺一抄八撮四圭三粒七颗四粟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银八钱共折徴银一两二钱四分一厘八毫五丝四忽六微四纤九尘九渺二漠
实徴条编银三千四百八十五两三钱一厘八丝七忽六微九纤八尘三渺七漠
实徴抵补军丁条编银五两一钱九分九厘八毫二丝六忽四微二纤六尘四渺
实徴摊丁银一千九十七两七钱六分七厘九毫二丝九纤三尘二渺七漠
明官民田地【一千一百二顷五亩五厘二毫三忽】夏税额徴【一千五百六十六石九斗一升三合二勺七抄一撮 起运布政司库折色一千一百三十七石九斗二升一合九勺三抄一撮 存畱各州县仓折色四百五十八石九斗九升一合三勺四抄】秋粮额徴【二千四十二石九斗二升六合三勺 起运布政司库折色一千一石六斗一升六合一勺五抄一撮一圭四粒五颗 存畱各州县仓本折米一千四十一石三斗一升一勺四抄二撮八圭五粒】附额徴
实徴差发银四百四十六两二钱七分二厘二毫七丝一忽六微五尘
实徴海湖无耗租谷三百八十四石六合
实徴戸口食盐银七十八两四钱六厘
实徴抵补军丁谷折银三十四两三钱
地租银二十七两三钱四分全荒无徴
屯赋
原额田地七百一十九顷四十亩四分二厘四毫五丝二忽【系康熙三十年旧志额数】又楚雄府拨归原额田地一百二十二顷七十八亩三分三厘一毫六丝【二项额内尚有荒芜于垦复科徴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康熙七年及二十六年奉裁姚安中屯定逺三所分归并州县康熙三十四年奉文分别改徴 仍照旧额徴收成熟屯田地二十二顷一十一亩六分七厘一毫四丝三忽四微 改照河阳县民赋上则原额屯官马料等田地八百二十顷七亩八厘四毫六丝八忽六微】
新增垦复田地一百四顷三十六亩四分九厘八毫五丝【内成熟田地已经归入实徴项下其近年报垦田地俟限满科徴之年归入成熟数内】又雍正六年自首抵补军丁田地一十五顷八亩九分四厘七毫九丝二忽六微
实在雍正十年成熟屯田地五百八十顷三十三亩二分八厘九毫八丝七忽五微五纤九尘六渺五漠【内照旧徴收成熟屯地一十八顷五十八亩三分五毫五丝二忽四微 改则徴收成熟屯地并垦复共地一百二十三顷九十七亩七厘二毫七忽 照旧徴收成熟屯田三顷五十三亩三分六厘五毫九丝一忽 改则徴收成熟屯官马料并垦复共田四百三十四顷二十四亩五分四厘六毫三丝七忽一微五纤九尘六渺五漠】
实徴夏税本折麦七百三十三石五斗八升二合八勺六抄九撮二圭六粒四颗七粟
实徴夏税折色五钱麦二百一十石七斗二升六合四勺四抄折徴银一百五两三钱六分三厘二毫二丝
实徴抵补军丁夏税麦折米六石六斗八升三合一勺九抄二撮一圭二粒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银八钱共折徴银五两三钱四分六厘五毫五丝三忽六微九纤六尘
实徴秋粮本折米三千三百七石六斗八升三合五勺六抄一撮三圭三颗六粟
实徴秋粮本色谷一百二十九石四斗三升五合九勺七抄四撮七圭八粒九颗一粟
实徴秋粮折色米七十石二斗四升各折不等共折徴银二十一两五钱九分四毫
实徴抵补军丁秋粮米一十九石五斗一升九合二勺六抄一撮八圭七粒二颗六粟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银八钱共折徴银一十五两六钱一分五厘四毫九忽四微九纤八尘八漠
实徴条编银二千六百二十六两九钱五分八厘三毫四丝六忽一微三纤六尘四渺九漠
实徴抵补军丁条编银三十一两一钱六厘八毫一丝五忽五微八纤五尘七渺三漠
实徴军舍丁银五百五十八两八钱四分八厘三毫六丝三忽四微三纤五尘五渺五漠
附额徴
实徴草场地租银五十四两二钱四分二厘九毫原额商税银九十六两全荒无徴
以上姚安府属共额徴银八千五百六十九两四钱三分二厘一毫四丝五忽五微三纤三尘一渺三漠 共额徴夏税秋粮麦米谷八千二百二十七石一斗六升六合四勺八抄八撮六圭七粒九颗七粟
起运布政司项下银钱六千九百九十五两七钱八分四厘一毫四丝五忽五微三纤三尘一渺三漠
额设官役俸食银一千七百二十两六钱【内除额徴钱三银一千五百七十三两六钱四分八厘存畱坐放外尚有不敷赴司支领】
其夏税秋粮听粮储道拨贮
永昌府【保山永平腾越三州县】
民赋
原额田地二千四百九十二顷二十四亩七分二厘四毫一丝一忽一微五纤三尘八渺五漠【系康熙三十年旧志额数内尚有荒芜于垦复科徴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新增垦复及额外田地二百五十一顷二十二亩三分八厘八毫五丝三微【内成熟田地已经归入实徴项下其近年报垦田地俟限满科徴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实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一千八百三十四顷二十三亩一分一厘四毫一丝一忽一微四纤四尘四渺七漠【内成熟地三十九顷二十七亩二分七厘三毫三丝二忽四微五渺一漠成熟不分等则地三十一顷五十六亩八厘八毫九丝四忽四纤七尘七渺 成熟田一千七百】
【六十三顷三十九亩七分五厘一毫八丝四忽六微九纤六尘二渺六漠】
实徴夏税本折麦一百九十二石三斗八升三合九勺九抄九撮八圭九粒二颗二粟
实徴凤溪施甸长官司枯明二寨夏税折色六钱麦一百一石二斗五升四合一勺六抄
实徴秋粮本折米五千六百八十九石九斗八升三合八勺八抄九撮二粒六颗三粟
实徴凤溪施甸长官司耿马土司枯明二寨秋粮折色七钱米七百五石七斗九升二合六勺七抄
实徴条编银四千七百四十二两三钱七分六毫一丝九忽三微一纤一尘九渺七漠
实徴摊丁银一千八十六两八钱九分一厘六毫九丝八忽八纤二渺七漠
明官民田地【二千三百五十六顷六十八亩七分一厘零】夏税额徴【五百五十九石一斗二升三合三抄二撮八圭 起运本府库折色麦一百七石四斗二升六合 存畱各州县仓本折四百五十一石六斗九升七合三抄二撮八圭】秋粮额徴【七千九百七十六石五斗三升五合一勺八抄二撮九圭七粒起运布政司库折色三千四百五十六石五斗三升六合九勺九抄七圭二粒二颗 起运本府库折色一千八十九石七斗一升三合五勺八抄二撮八圭五粒七颗 起运本府仓本色一千七百八石一斗七合四勺三抄七圭五粒 存畱各州县仓库本折一千七百二十二石一斗七升七合一勺七抄一撮八圭九粒一颗籽粒银四百七十六两八钱俱存畱府库】
附额徴
实徴观场田租银七两五分八厘
实徴新增天成等各甸寨土司折色地亩银二百八十二两四钱二分九厘六毫一丝一忽六微六纤九尘二渺五漠
实徴差发银七百五十九两三钱四厘二毫
实徴鱼课鱼钞米银六十八两五分【遇闰加银三两六钱五分】实徴均徭籽粒丁差铺陈水利灰窰山租共银一百八十二两九分
实徴腾冲龙川江驿站银五百五十两七钱
实徴地租籽粒馆客站赤银七百九十两五钱九分八厘
打牛坪租谷银四两金荒无徴
武侯祠租谷一十四石全荒无徴
实徴新増自首额外差发银一百九十八两五钱一分
屯赋
原额田地一千六百四顷三十五亩二分二厘一毫一丝四忽【系康熙三十年旧志额数内尚有荒芜于垦复科徴之年归入成熟数内康熙七年及二十六年奉裁永昌腾冲二衞并永平御分归并州县康熙三十四年奉文分别改徴仍照旧额徴收成熟屯官马料様田共田地五十六顷八十三亩四分八厘七毫六丝 改照河】
【阳县民赋上则原额屯官马料様田共田地一千五百四十七顷五十一亩七分三厘三毫五丝四忽】
新增垦复田地二百六十九顷二十六亩四分八厘四毫四丝【内成熟田地已经归入实徴项下其近年报垦田地俟限满科徴之年归入成熟数内】又雍正四年六年自首抵补军丁田地六十七亩七分
实在雍正十年成熟屯田地五百七顷二十四亩二分七厘三毫五丝【内照旧徴收成熟田地一十四顷九十六亩二分二厘四毫一丝 改则徴收成熟屯地一十一顷一十四亩八分一厘五毫四丝 照旧徴收成熟屯田様田马料共田四十一顷八十七亩二分六厘三毫五丝改则徴收成熟屯官公样马料并垦复共田四百三十九顷二十五亩九分七厘五丝】
实徴夏税本折麦四十一石四斗二升二合五勺六抄三撮八圭
实徴夏税折色五钱麦一百五十石四斗七升五合七勺折徴银七十五两二钱三分七厘八毫五丝
实徴抵补军丁夏税麦折米二石三斗六升二合五勺九抄一撮九圭二粒八颗六粟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银八钱共折徴银一两八钱九分七丝三忽五微四纤二尘八渺八漠
实徴秋粮本折米三千六百二十三石九升三合三勺八抄五撮三圭四粒五颗
实徴秋粮本色谷一百石四斗九升九合七勺五抄九撮九圭九粒
实徴本色豆一石一斗五升九合二勺八抄五撮六圭一粒
实徴秋粮折色米二百九十六石七斗九升二勺九抄五撮各折不等共折徴银一百三十二两六钱五分一厘五毫八丝二忽
实徴秋粮折色二钱五分谷三十一石三斗八合折徴银七两八钱二分七厘
实徴抵补军丁秋粮米一十六石二斗七升三合二勺三抄九撮六圭五粒四颗照每年折徴之例每石折银八钱共折徴银一十三两一分八厘五毫九丝一忽七微二纤三尘二渺
实徴条编银二千二百一十一两三钱七厘七毫二丝五忽八微六纤九尘一渺
实徴抵补军丁条编银一十两七钱八厘九毫六微八纤一尘二渺一漠
实徴军舍丁银一千五十一两九钱二分二厘四毫三丝四忽五纤二尘七渺一漠
附额徴
原额草场地租银二百八十二两三钱六分二厘九毫四丝【内尚有荒芜于垦复科徴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实徴草场地租银一百一十六两八钱三分八厘二毫三丝三忽
以上永昌府属共额徴银一万二千二百八十九两四钱四厘五毫一丝九忽九微三纤二尘五渺九漠 共额徴夏税秋粮麦米谷豆一万四百五十五石五斗八升九合七勺一抄三撮六圭六粒三颗五粟
起运布政司项下银钱一万三百六十一两三钱五分九厘五毫一丝九忽九微三纤五渺九漠
额设官役俸食银二千七百八十二两二钱四分【内除额徴钱三银一千九百二十八两四分五厘存畱坐放外尚有保山永平二县不敷银两赴司支领】
其夏税秋粮听粮储拨贮
鹤庆府【剑川州维西通判中甸州判】
民赋
原额田地二千九百七十七顷九十八亩七分九厘四毫九丝八忽二微三纤一尘【系康熙三十年旧志额数除拨归永北府田地外尚有荒芜于垦复科徴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新增垦复田地八顷九十六亩三分七厘六毫九丝七忽【内成熟田地已经归入实徴项下其近年报垦田地俟限满科徴之年归入成熟数内】
实在雍正十年成熟民沐田地二千八百三十九顷七十九亩一分四厘二毫二丝八忽二微三纤一尘【内成熟地一千七百七十顷六十亩二分三毫四丝三忽九微九纤 成熟田一千六十九顷一十八亩九分三厘八毫八丝四忽二微四纤一尘】
实徴夏税本折麦三千三百一十七石九斗六升七合七勺四抄七撮九圭一颗八粟
实徴秋粮本折米三千九百二十八石六斗五升三合八勺八撮五圭二粒一颗
实徴条编银三千二百七十五两三分五厘四毫六丝五忽三微五纤四尘八渺八漠
实徴摊丁银一千四百四十七两一钱七分一厘四毫九丝二忽九微三纤五尘五渺五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