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雀山汉墓竹简 - 第 6 页/共 16 页
……所以智(知)敌,所以曰智。故兵无321……
《银雀山汉墓竹简(壹)》: 25: .《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孙膑兵法
58 篡 卒
篡(选)卒322〔背〕
孙子曰:兵之胜在于篡(选)卒,其勇在于制,其巧在于埶(势),
其利在于信,其德在于道,其富322〔正〕在于亟归,其强在于休民,
其伤在于数战。孙子曰:德行者,兵之厚积也。信者,兵323明赏也。
恶战者,兵之王器也。取众者,胜□□□也。孙子曰:恒胜有五:
得主剸(专)制,324胜。知道,胜。得众,胜。左右和,胜。
粮(量)适(敌)计险,胜。孙子曰:恒不胜有五:御将,不胜。
不知325道,不胜。乖将,不胜。不用间,不胜。不得众,不胜。孙子曰:
胜在尽□,明赏,撰(选)卒,乘敌326之□。是胃(谓)泰武之葆。
孙子曰:不得主弗将也。327……
★ ★ ★ ★ ★ ★
……□□令,一曰信,二曰忠,三曰敢。安忠?忠王。安信?信赏。安敢?
敢去不善。不忠于王,不敢用其328兵。不信于赏,百生(姓)弗德。
不敢去不善,百生(姓)弗畏。 二百卅五329
《银雀山汉墓竹简(壹)》: 26: .《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孙膑兵法
59 月 战
月战330〔背〕
孙子曰: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战□□□人不单(战)。天时、地利、
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央(殃)。是以必330〔正〕付与而□战,
不得已而后战。故(抚)时而战,不复使其众。
方而战者小胜以付磿者331也。孙子曰:十战而六胜,以星也。
十战而七胜,以日者也。十战而八胜,以月者也。十战而九胜,月有332……
【十战】而十胜,将善而生过者也。一单333……
★ ★ ★ ★ ★ ★
……所不胜者也五,五者有所壹,不胜。故战之道,有多杀人而不得将卒者,
有得将卒而不得舍者,334 有得舍而不得将军者,有复(覆)军杀将者。
故得其道,则虽欲生不可得也。 八十335
《银雀山汉墓竹简(壹)》: 27: .《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孙膑兵法
60 八 阵
八陈(阵)336〔背〕
孙子曰:知(智),不足将兵,自侍(恃)也。勇,不足将兵,自广也。
不知道,数战,不足将兵,幸也。夫安336〔正〕万乘国,广万乘王,
全万乘之民命者,唯知道。知道者,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
内得337其民之心,外知敌之请(情),陈(阵)则知八陈(阵)之经,
见胜而战,弗见而诤。此王者之将也。338
孙子曰:用八陈(阵)战者,因地之利,用八陈(阵)之宜。
用陈(阵)参(三)分,诲陈(阵)有蜂(锋),诲逢(锋)有后,
皆侍(待)令而动。一,339守二。以一侵适(敌),以二收。
适(敌)弱以乱,先其选卒以乘之。适(敌)强以治,先其下卒以诱之。
车骑与战者,分340以为三,一在于右,一在于左,一在于后。易则多其车,
险则多其骑,厄则多其弩。险易必知生地、341死地,居生(击)死。
二百一十四 八陈(阵)342
《银雀山汉墓竹简(壹)》: 28: .《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孙膑兵法
61 地 葆
孙子曰:凡地之道,阳为表,阴为里,直者为刚(纲),术者为纪。
纪刚(纲)则得,陈(阵)乃不惑。直者毛产,术343者半死。凡战地也,
日其精也,八风将来,必勿忘也。绝水、迎陵、逆溜(流)、居杀地、
迎众树者钧(均)举344也,五者皆不胜。南陈之山,生山也。东陈之山,
死山也。东注之水,生水也。北注之水,死水。不留(流),死水也。345
五地之胜曰:山胜陵,陵胜阜,阜胜陈丘,陈丘胜林平地。五草之胜曰:
藩、棘、椐、茅、莎。五壤之胜:青346胜黄,黄胜黑,黑胜赤,赤胜白,
白胜青。五地之败曰:溪、川、泽、斥。五地之杀曰:天井、天宛、天离、
天(隙)、天347。五墓,杀地也,勿居也,勿□也。春毋将,秋毋登。
军与陈(阵)皆毋政前右,右周毋左周。 地葆 二百348
《银雀山汉墓竹简(壹)》: 29: .《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孙膑兵法
62 势 备
埶(势)备349〔背〕
63 孙子曰:夫陷(含)齿戴角,前蚤(爪)后锯(距),喜而合,
怒而(),天之道也,不可止也。故︱天兵者自为备,
圣人之事349〔正〕也。黄帝作剑,以陈(阵)象之。笄(羿)作弓弩,
以埶(势)象之。禹作舟车,以变象之。汤、武作长兵,以权象之。
凡此四350者,兵之用也。何以知剑之为陈(阵)也?旦莫(暮)服之,
未必用也。故曰,陈(阵)而不战,剑之为陈(阵)也。剑封(锋),
唯(虽)孟贲351【之勇】,不敢□□□。陈(阵)蜂(锋),
非孟贲之勇也敢将而进者,不智(知)兵之至也。剑首铤,
唯(虽)巧士不能进352【□】□。陈(阵)无后,非巧士敢将而进者,
不知兵之请(情)者。故有蜂(锋)有后,相信不动,适(敌)人必走。
蜂(锋)后353……□不道。何以知弓奴(弩)之为埶(势)也?
发于肩应(膺)之间,杀人百步之外,不识其所道至。故曰,
弓弩埶(势)也。何以354【知舟车】之为变也?高则355……
何以知长兵之权也?(击)非高下非356……□卢毁肩。故曰,长兵权也。
凡此四357……所循以成道也。知其道者,兵有功,主有名。358
□用而不知其道者,【兵】功。凡兵之道四:曰陈(阵),曰埶(势),
曰变,曰权。察此四者,所以破强适(敌),取孟(猛)将也。359
……埶(势)者,攻无备,出不意360……中之近361……也,视之近,
中之远。权者,昼多旗,夜多鼓,所以送战也。凡此四者,兵之用也。
□皆以为用,而莫(彻)其道。362
★ ★ ★ ★ ★ ★
……□得四者生,失四者死,□□□□363……
《银雀山汉墓竹简(壹)》: 30: .《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孙膑兵法
64 【兵 情】
孙子曰:若欲知兵之请(情),弩矢其法也。矢,卒也。弩,将也。发者,
主也。矢,金在前,羽在后,故犀而善走。前364【重而】后轻,
故正而听人。今治卒则后重而前轻,陈(阵)之则辨(办),
趣之适(敌)则不听人,治卒不法矢也。弩365者,将也。弩张(柄)不正,
偏强偏弱而不和,其两洋之送矢也不壹,矢唯(虽)轻重得,前后适,
犹不中366【招也】……□□□将之用心不和367……得,犹不胜适(敌)也。
矢轻重得,前368【后】适,而弩张正,其送矢壹,发者非也,
犹不中昭(招)也。卒轻重得,前后适,而将唯于369
……兵□□□□□□□犹不胜适(敌)也。故曰,弩之中谷(彀)合于四,
兵有功370……将也,卒也,□也。故曰,兵胜适(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