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实录道光朝实录 - 第 351 页/共 848 页

○太宗文皇帝忌辰。遣官祭昭陵。   ○以万寿复沛恩施。晋封郡王衔贝子玛呢巴达喇、为贝勒。命郡王多尔济喇布坦、在御前行走。赏亲王车登巴咱尔、郡王僧格林沁、贝勒托恩多、贝子济克默特、半年俸银。   ○己丑。万寿节。遣官祭太庙后殿。   ○遣官祭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   ○遣官祭孝穆皇后殡宫。   ○遣官祭显佑宫。东岳庙。城隍庙。   ○上诣安佑宫行礼。   ○诣绮春园皇太后前行礼。   ○御正大光明殿。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员、蒙古王公、外藩使臣等、行庆贺礼。   ○御同乐园。赐王以下、文武大臣、蒙古王公、外藩使臣等食。   ○以万寿复沛恩施。赏大学士曹振镛双眼花翎。开复大学士托津等失察假照案内处分、及赏还顶带有差。   ○庚寅。太祖高皇帝忌辰。遣官祭福陵。   ○谕军机大臣等、据杨芳奏、于七月初八日。自喀什噶尔起程回任后、来京请训。赍缴参赞大臣关防一摺。固原地方。攸关紧要。该提督回任后。著毋庸来京请训。所有参赞大臣关防。著于参将游击内、酌委妥员。赍送来京。赴军机处缴收。将此谕令知之。   ○免江苏清河县低洼田地减则旧欠额赋。   ○辛卯。上奉皇太后幸同乐园。进膳。并赐王以下、文武大臣、蒙古王公、外藩使臣等食。   ○以万寿复沛恩施。加大学士长龄太傅。赏伊犁将军玉麟子二品荫生恒昌、及岁时以员外郎用。   ○壬辰。上诣安佑宫行礼。   ○遣官祭黑龙潭昭灵沛泽龙王之神。玉泉山惠济慈佑灵濩龙王之神。昆明湖安佑普济沛泽广生龙王之神。密云县白龙潭昭灵广济普泽龙王之神。   ○遣官祭圆明园惠济祠。河神庙。   ○谕内阁、上年户部堂官。失察蔡绳祖等私办假照一案。吏部等衙门。按照在任年月久暂。及失察名数多寡。分别议以降级调用。朕因人数过多。一时简用之人。加恩酌降顶带。分别留任。本年因系朕一旬万寿庆辰。特降旨将各该堂官顶带赏还。并将降留处分。悉予开复。各部院堂官管理事务。理宜督饬司员。严查弊端。假照一案。书吏营私舞弊。自嘉庆二十一年、至上年破案时。已及十有余载。如果历任各堂官。留心查察。烛破其奸。随时惩办。何至经年累月。书吏等肆无忌惮。所获赃私。难以数计。酿成如此重案。且彼时如王开云、心龄阿、盛唐、柏凝、刘光三等、均有条奏之件。该堂官等。亦应及时警省觉察。严加防范。乃平日既漫不经心。而于有人条奏议定章程之后。犹复视为具文。并不严饬司同。实力奉行。似此因循疲玩。相习成风。实于官常吏治。大有关系。不可不亟加成风。实通谕各部院堂官。嗣后务当振作有为。痛改因循积习。除奸剔弊。督率司员、于应办公事。认真稽核。毋许仍前怠玩。任听书吏等。骫法营私。致干重咎。傥司官中有不实心任事者。即著随时劾参。不得有意姑容。迟俟三年京察届期。方行甄别。经此次训谕之后。各该堂官。如仍不知振刷精神。尽心乃事。或存推诿之心。或存附和之意。扪心自问。能无愧乎。若仍任听书吏作奸犯科。一经发觉。必将各该堂官、照部议分别办理。不稍宽贷。朕综理庶政。一秉大公。各该堂官总当激发天良。随时警惕。毋谓宽典之可以屡邀也。   ○又谕、前因各关监督徵收税课。累年亏缺银两。降旨严定章程。不准于回旗后、呈请缴银扣俸。均令依限完纳。限满不完。革职监追。如监追后、仍延宕不交。即著永远监追。兹阅户部单开、嘉庆道光年闲。浒墅、淮安、两关历任监督徵收数目。虽间有奏报多收。甚属寥寥。而亏缺者甚多。似此任意短少。年复一年。伊于胡底。溯查嘉庆四年。钦定浒墅关盈余银、二十三万五千两。嗣于嘉庆九年。加增银一万五千两。共银二十五万两。淮安关盈余银。十一万一千两。嘉庆九年。加增银二万两。共银十三万一千两。今朕酌量裁减。著将浒野关盈余银。减去二万两。每年徵收银二十三万两。淮安关盈余银、减去二万一千两。每年徵收银十一万两。自此次裁减之后。不特将嘉庆九年加增之数。全行减去。并较嘉庆四年原定之数。格外减少。该监督等各宜感激朕恩。共发天良。认真徵收。总期于新定数目。有赢无绌。方为不负委任。傥或仍前玩视。以致额外亏缺。必将该监督等照前定章程。分别革职监追。及永远监追。严行惩办。决不稍有宽贷。懔之慎之。   ○谕军机大臣等、本年江苏地方。因大雨时行。河湖浸溢。江涨添长。民田庐舍。被灾甚重。前经降旨、谕令白镕于被灾处所。沿途留心查访。嗣复派令穆彰阿、朱士彦、前往江南。周历灾区。悉心履勘。因思安徽地方、被灾情形亦重。著派朱士彦、白镕、于江苏查勘完竣。前赴安徽、履勘被灾地方。现在办理情形若何。据实具奏。如地方官有不实心查勘。或从中侵蚀者。即行指名严参。傥查有吏胥营私舞弊虚冒。以致实惠不有及民。并著据实奏明。从严惩办。以副朕轸念灾黎至意。穆彰阿、著不必前往。仍遵前旨、于十月底到京。将此谕令知之。   ○癸巳。上奉皇太后幸慎德堂。进膳。   ○遣官祭昭忠祠。   ○旌表守正捐躯直隶安肃县民张明先妻郑氏。   ○甲午。以捐修江苏金山卫文庙。予绅民钱熙载等、议叙有差。   大清宣宗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成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五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稽察内七仓大臣稽察会同四译馆事务加一级随带加六级军功加三级纪录五次臣花沙纳经筵讲官文渊阁提举阁事兵部尚书总管内务府大臣镶白旗满洲都统稽察内七仓大臣管理宗人府银库左翼幼官学宁寿宫圆明园等处精捷营御茶膳房御药房太医院造办处事务随带加十八级臣阿灵阿副总裁官经筵讲官兵部尚书随带加六级纪录二十次臣周祖培等奉敕修    道光十一年。辛卯。八月。乙未。谕军机大臣等、据步军统领衙门奏称、江苏沛县民人唐儒恂、呈控户书刘步洲、任维城等、冒报灾民数目。侵用赈银折银入己一摺。已明降谕旨、交穆彰阿等审讯矣。据唐儒恂所控。沛县自嘉庆十九年起。历年被灾。户书刘步洲、夏发祥、张蕴灵、雇伊缮写八年冬闲并九年春闲被灾赈册。刘步洲曾向其说知。与夏发祥同办口粮。每一里、冒报一千余户至二千余户不等。共查灾民二万六千五百五十二户外。冒报一万六千一百五十户。所有冒赈银两。侵吞入己。伊曾向刘步洲等劝说。以后不可冒报。不料十年三月。仍任意冒报。伊复向阻。刘步洲转说洩他密弊。将其殴辱。至本年四月。有本县生员朱道轩、在户书任维城家。拣得道光三年四年冒销赈济清单一纸。任维城侵使制钱四千七百八十一串。六月内。朱道轩赴本道呈告。未为究办。现在本省被灾。伊恐刘步洲等、又复冒赈。特来京控告等语。事关户书捏报灾民数目。侵硌赈银。虚实均应严究。著穆彰阿等、亲提审讯。如该民人所控属实。即将舞弊书吏。严行惩办。以除积蠹而重赈务。穆彰阿、十月初旬起程回京。即将此案交朱士彦、白镕、审办。将此谕令知之。寻朱士彦等奏、唐儒恂所告虚诬。并究出捏写呈状主令控告之赵雪轩。分别首从。按律问拟军徒。下部议。从之。   ○兵部尚书兼镶白旗满洲都统松筠、因病解任。调工部尚书兼镶白旗汉军都统穆彰阿、为兵部尚书。兼镶白穬满洲都统。未到任前。以户部尚书禧恩、兼署兵部尚书。讯理藩院尚书富俊、为工部尚书。未到任前。仍以都察院左都御史那清安署理。以户部右侍郎博启图、为理藩院尚书。调兵部左侍郎桂轮、为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未到任前。以户部左侍郎敬徵兼署。转兵部右侍郎那丹珠、为左侍郎。调盛京礼部侍郎铁麟、为兵部右侍郎。以已革直隶总督那彦成、为盛京礼部侍郎。调镶白旗蒙古都统宝兴、为镶白旗汉军都统。以正黄旗满洲副都统高喀鼐、为镶白旗蒙古都统。吏部尚书文孚、署管理三库事。   ○丙申。上诣顷春园问皇太后安。   ○以贝子绵偲、署哀白旗满洲都统。正白旗汉军都统奕绘、署镶白旗汉军都统。调镶红旗汉军副都统桓格、为正黄旗满洲副都统。以内阁学士驻藏大臣隆文、为镶红旗汉军副都统。镶黄旗护军统领苏清阿。为右翼前锋统领。调镶白旗护军统领安福。为镶黄旗护军统领。以正白旗蒙古副都统奕纪。为镶白旗护军统领。   ○丁酉。谕内阁。大学士九卿会议。整饬各部院注销章程一摺。各部院办理事件。每月两次造册。赴科道衙门注销。载明已完未完各若干件。科道月终题奏。如有遗漏逾限者参处。各部又设立督催所。查催各司所办事件。以防积压。其现办事件。按季具奏。各部院复于年终赴河南道照刷文卷。由河南道汇题。必注明有无漏办难结事件。似此层层稽核。立法至为周祥。承办各员。果能依限办竣。认真查察。何至有积压未办之事。任令该书吏于注销时、混行填写。且各司收文均有号簿。每件之下。必注明收文办稿呈堂行文各日期。如果细心查阅。自不至遗漏迟延。据大学士等奏称、若有专员稽核。自更有所责成。著照所议、令各部院于各司中、拣派满汉司员各一人。专司查核。于文书收发。逐件清厘。填写注销时。再为详细核对。掌印主稿司员。仍不时留心稽察。不得以派有专员管理。即置之不问。其督催所司员。又将各司事件。按限查催赶办。恐日久视为具文。该道道等。必应认真稽察。于每月注锁事件、年终照刷文卷之时。逐条磨对。傥有未完事件。书吏捏填已完者。著随时参奏惩办。以防延搁而杜弊端。   ○以前任乌里雅苏台将军彦德、署理藩院右侍郎。   ○以太仆寺卿梁中靖、兼署光禄寺卿。   ○以镶白旗汉军副都统联顺、兼署正蓝旗护军统领。署镶红旗蒙古副都统国椿、兼署镶红旗汉军副都统。   ○给湖北江夏、武昌、咸宁、嘉鱼、汉阳、汉川、沔阳、黄陂、孝感、黄冈、黄梅、广济、江陵、石首、公安、监利、十六州县被水灾民一月口粮。   ○戊戌。秋分。夕月于西郊。遣定亲王奕绍行礼。   ○以雨泽愆期。命于黑龙潭。觉生寺。设坛祈雨。   ○谕内阁、据镶红旗汉军都统等奏、参领阎龄等、因秋操划拉地界。率行科派各佐领下兵弁、摊扣钱文。查出传帖共三十二件。此项差使。应派拨领催等自行承役。何得藉口顾夫。任意摊扣。虽非侵蚀入己。实属办理不善。管理枪管印务参领阎龄、管理炮营参领傅廉泰、均交部严加议处。此案系前任副都统桓格、先行查出。惇亲王、吉伦泰、查明参奏。著加恩一并免议。   ○又谕、据镶红旗汉军都统等奏、查出枪营炮营各参领、科派秋操划拉地界之费。于各佐领下兵弁摊扣钱文。已将该参领等交部严议。因思镶红旗汉军、既有此弊。恐此外各旗。亦不免有藉端科派兵弁之事。必当认真查察。以杜弊端。著通谕二十四旗都统等。于所管旗务。加意整饬。并严饬所属各员。均当以阎龄等为戒。不可蹈其覆辙。傥有似此任意摊扣之事。经该管都统等查出。或被人纠参。必将该参领等从重惩办。不稍宽贷。并著查旗御史。一体认真稽察。不可有名无实。如未能查出弊端。别经发觉。定将该御史等一并议处。   ○顺天府以宗室乡试中额请。得旨、取中八名。   ○以刑部左侍郎贵庆、署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吏部左侍郎宝兴、为京营右翼总兵。   ○己亥。谕内阁、朕本年阅看三旗侍卫弓箭。因思我朝自发祥以来。列圣垂训。八旗兵丁。均以弓箭为重。必应永远遵行。于平时勤加训练。使知激劝。方足以成劲旅而资捍卫。现在八旗都统副都统。均系朕宗支亲属。及信任大臣。如果认真整顿。俾兵丁咸能得力。即养育兵闲散人等、亦均知所观感。八旗营务。自然日有起色。该都统等尽心职守。克副倚畀。不独朕知人善任。深为嘉悦。即该都统等、亦觉与有光荣。近因承平日久。武备渐就废弛。各都统等、于挑选披甲时。往往计及于兵丁家口。并不视弓箭之优劣为去取。殊不知兵饷之设。原以养有用之兵。并非养赡贫乏户口。各旗披甲。均有应行练习差使。与养育兵之调剂生计者不同。顾名思义。自不应以技艺平常庸懦无能者、滥行挑补。虚糜帑项。且遇缺挑选。随时可以整顿。并非另立操练章程。何难实力奉行。各省驻防兵丁。固须悉心校阅。八旗拱卫神京。关系尤重。不可不加意讲求。著通谕八旗都统等、嗣后遇有披甲缺出。务当认真考验。必须弓力较强箭有准头者。方准挑补。不得藉口调剂。以致有名无实。并著查旗御史。于各旗挑缺时。留心查察。如该都统等。意涉瞻徇。所挑之兵。仍有弓箭平常者。即行据实严参。其各省驻防挑缺时。并著该将军等、一体遵照。均以弓箭为重。以副朕讲明武备训励旗人之至意。   ○谕军机大臣等、朱桂桢奏、暹罗国王遣使呈进例贡一摺。据称、暹罗国本年例贡之期。该国王郑福、如期遣使赍捧表文方物来粤入贡。并因去年京旋副贡使在途病故。蒙恩赏给银三百两。该国王虔申谢悃。已于七月十一日验明安顿。候奉到谕旨。即照例委员伴送使臣起程。令于年底到京等语。本年暹罗国届当例贡之期。该使臣现已到粤。著该督抚。即派妥员。伴送使臣起程。务于封印以前到京。毋稍迟误。至另片奏、暹罗国王、因署台湾彭湖通判乌竹芳眷属、遭风飘至该国。恤给资粮。附载贡船来粤。应否量予恩赏等语。该国王因内地官员眷属遭风飘收到境。拯救资赡。附载回粤。甚属恭顺。自应降敕褒奖。照例赏赉。令该贡使于回国时赍回。该督抚既先行知照该国王。以示奖赏。将此谕令知之。   ○广东巡抚朱桂桢奏、查办会匪情形。得旨、严密查缉。固不可累及无辜。亦不可畏难苟且。此中机要。全在任封疆大吏者。权其轻重。消患未萌。慎勿留为后患。勉之慎之。   ○以理藩院尚书博启图、为阅兵大臣、   ○庚子。谕军机大臣等、前降旨、令穆彰阿于十月初旬起程回京。该处应办事件。有朱士彦、白镕、在彼查办。穆彰阿接奉此旨。著即起程回京。其派查工程。及办灾情形。并交审控案。均著交朱士彦、白镕、会同妥办。所有随往司员。俱著交朱士彦等随带。该尚书等于派查事件。及交审控案。务当认真访查。秉公办理。据实具奏。如有不实不尽之处。别经发觉。该尚书等不得辞其咎也。将此各谕令知之。   ○礼部议准、安徽巡抚邓廷桢疏报、采访泾县贞节妇女俞保奴等、四千四百六十口。请建总坊旌表。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