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 第 607 页/共 1860 页
○谕军机大臣等、雅尔哈善摺奏浙省完欠钱粮一摺。内开未完银二十八万八百余两。前次浙省。自张若震任布政使时。所有额徵钱粮。俱系年完年款。并无宿逋。朕以该省官民。能敬事急公。曾降旨嘉奖。今仅一二年间、何以逋欠如此之多。如系灾歉。宽缓尚属有因。但该抚摺内、并未声明。若经徵怠玩。致长抗欠刁风。则甚不可。著询问雅尔哈善、令其将该省未完银两缘由。查明据实覆奏。
○辛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壬子。谕、八旗满洲官员。向来止许居住内城。间有年老退闲者。尚可于近京之田园祖茔地方、就便居住。至南城外、乃汉大臣官员所居。并非满洲官员应居之地。近闻满洲官员内。竟有移居南城外者。甚非所宜。著八旗都统、严行饬禁。其现今居住者。概令迁移入城。再著派御前大臣、侍卫、即行前往会同巡城御史、将现在南城外居住之满洲。俱系何项人员。即行查明奏闻。
○户部等部议覆、闽浙总督喀尔吉善等奏称、台澎兵饷。向例两次赴省领运。重洋冒险堪虞。请于春季风色平和之时。将全年俸饷、一次领运。台饷、存贮府库。仍照向例派拨防守。澎湖饷、存通判库内。应由澎协派员一。兵四十名。常川防范。台府库贮。责成该道盘查。澎湖通判库贮。责成该道、府、遇有新任自厦赴台者。道经亲盘。均应如所请。自下年甲戌为始、准全领运。从之。
○癸丑。谕、据李因培奏称、顺天属邑飞蝗。皆自滦州玉田而至等语。顺属飞蝗。既来自永平。则永平一带、极宜加意扑捕。毋使滋蔓。若仅以驱逐为事。必于禾稼有损。总督方观承、现在永定河守汛。李因培既系署侍郎事。即著以钦差驰驿前往该处。督率道、府、营、县、等官。上紧搜捕。务期净尽。勿致飞扬四出。贻害田禾。其地方官有不实力者。即著参处。
○谕军机大臣等、据高斌、张师载、所奏清黄汛水盛长、工程平稳情形一摺。内称山盱仁、义、礼、旧三滚坝。已过三尺五寸。令布政使富勒赫等。前往加谨守护。将智、信、二坝。相机启放、以资减洩等语。殊未明晰。朕南巡阅视河工。经相度审定。于三滚霸之外、增建智、信、二坝。原为宣减盛涨之计。应以乾隆十五年、滚坝过水三尺五寸。天然霸仍未开放为准。智、信、二坝。石面加封浮土。必三坝已过水三尺五寸。犹不足以减盛涨。则启智坝之土、仍不减。乃次及于信。以示节宣之度。今三坝虽据称过水三尺五寸。而智、信、二坝。一时齐放。殊与前降谕旨不符。想高斌等、亦必因水势过盛。有万不获已情形。然其摺内、何以并未详晰奏明。可传谕高斌等、令将实在情形。及与下河一带民舍田庐、有无妨碍之处。作速据实奏闻。
○又谕、方观承奏称、前报缺雨之顺德府属、邢台、得雨七寸。唐山、得雨一尺其余州县、及盐山、南皮、并广平府属。尚未报到等语。看来近京一带地方。
○已得优渥沾足。田禾可以无虞。其远郊州县。恐未必尽获沾沛。目今将交七月。秋禾被旱者、既难补种。未损者、急赖沾濡。所有顺德、广平、等属。从前奏报缺雨州县。未知近日曾否续得透雨。可传谕方观承、令其速行查明。据实奏闻。
○是月。直隶总督方观承奏、裁掣老少盐牌。改给养赡钱文。原为靖私疏引起见。天津士民。恐改行引盐。商人王志德、得以垄断。遂创为浮议。有云盐臣吉庆、与王志德同宗者。有云运使卢见曾、与王志德亲厚者。经臣晓谕、盐价照牌盐之旧。定以每觔小制钱五文。民间仍可食贱。众情乃知此举。盐政非为瞻顾商人王志德而设。而芦商中、又多与王志德不睦者。有素不安分之武举金国英等、敛钱欲将盐价刊碑。并称不许查拏越境私销。经天津府详斥监禁。照棍徒例办理。目今私盐、已除十之七八。老少贫民、每月朔支领钱文。咸称得所。得旨、如此则吉庆不但无私。尚属担当办理。岂可信浮议而启愚民挟制官长之渐乎。
○浙江巡抚雅尔哈善奏、永嘉县南龙外洋。有遭风番船一只。头目一人。查系吕宋国职官。应照例抚恤。现咨闽省。并派巡船护送至厦门。遇便附送归国。报闻。
○闽浙总督喀尔吉善等奏、延建邵道禀报、邵武县访得县属禾坪里、有杜国祥、杜奇、罗家球等、倡立铁尺会。当将杜国祥拏获。建宁县访有民人江茂等、与邵邑杜奇等、结连铁尺会。当将江茂等拏获。讯据供出会夥罗家球等九名。亦已拏获。并起出铁尺二根。伪劄稿一纸。内杜奇一名在逃。现在严缉务获。报闻。
○又奏、厦门地方、安海渡船被盗。闻同安县属桕头村、有林笃、林协等、素驾小艇。在海为匪。兵役至该村访缉。见村外有二艇。内藏十余人。即林笃林协匪船。当将二人擒获。余竟上岸纠众拒捕。将二犯带锁夺回。旋据兴泉永道禀报、带领兵役。前往桕头村。所有拒捕奸民。并匪犯林协等十三名。匪船二只。俱已拏获。臣思林姓、聚族滨海而居。庇护盗贼。其间必有一二巨憝。现饬随究随拏。务得倡率拒捕之首。置之重法。得旨、是。速行定罪严处、以警刁风。
○署山东巡抚杨应琚奏、营制军械。当以鸟枪弓箭为先。大刀长枪。原非所亟。乃山东各营。如沂州一营、以此项占兵额至八十名之多。竟有不能施放鸟枪弓箭者。即他镇亦未免滥充。应请嗣后一体改为枪箭。而大刀等项、兼习者听。但不许以此应募入伍。得旨、甚是。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四十一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四十二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
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十八年。癸酉。秋。七月。甲寅朔。享太庙。遣諴亲王允秘、恭代行礼。
○兵部议覆、陕西固原提督齐大勇奏称、各营设兵。马、步、守三项相兼。查延绥镇属之鱼河、归德、盐场、三堡。现未设马步名粮。在营守兵。进身无阶。请将波罗协抽出马兵十五缺。步兵十五缺。以马步各十缺。拨换鱼河堡守兵二十缺。以马步各五缺。拨换归德堡守兵十缺。定边协抽出马步兵各五缺。拨换盐场堡守兵十缺。嗣后波罗协、遇马步兵粮缺出。停其召募。照依指拨名数。陆续先尽鱼河堡。次归德堡。各在守兵内选拔。所遗守兵粮缺。送归波罗协召募补额。其定边协有马步粮缺。亦照波罗协之例办理。应照所请。从之。
○乙卯。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军机大臣等、苏昌所奏、动支耗羡银两一摺。已敕部知之矣。但摺内所开西洋贡使巴哲格进京。往回盘费一项。该贡使既经给与勘合。自有供应。自京接引之郎中官柱等又称、该抚送与豫备途次盘费。并未收受。何以尚至开销银一千余两。即系实在支用。亦应俟该贡使回国之后。一并报销。交部查核方是。现在尚未回至粤省。何以此时即行开销具奏耶。若以此项系在十七年耗羡款内。必须分年奏报。则将来摺内原可声明。即此可见其办事并不用心。著传旨申饬。并令将此项动用之处。另行明白回奏。寻奏覆、西洋贡使巴哲格进京。随从官役甚多。沿途供应。恐难足用。查雍正四年。西洋贡使麦德乐赴京。于填给勘合外。复于火耗项内、支银一千一百两。致送使臣。以备沿途廪给不敷之用。臣因援例致送。饬司于十七年耗羡内支取。按照年款开销。是臣愚昧拘泥。至前项银。因该贡使已抵粤。据伴贡同知禀称、往返均未动用。如数缴还贮库。入十八年耗羡款内。得旨、若非此旨。则不成已奏销之项乎。
○又谕、苏昌奏报、广东地丁巳未完数目一摺。据开十一、十四、十五、等年。未完银八十余两。至七百七十余两不等。十六年未完银一千五百余两。十七年未完银至一万二千八百余两。从来清厘钱粮之法。全在平时留心经理。地方大吏。果能督率所属。清厘积弊。则民间逋负。何致日多一日。今该省十七年所欠数目。较之十五年以前。不止相悬什百。即谓历年旧欠。因陆续带完。是以为数渐减。亦不应就十六十七两年之间。相较已增至倍蓰。苏昌于此。其何所辞咎耶。著传旨询问。寻奏覆、查十七年未完民欠一万二千八百余两。内惟东莞、博罗、二县。因本年春间。办理要案。未克专力催徵。以致共欠六千两。高要县并无别事。亦欠二千五百余两。加以别县积欠。共一万二千八百余两。地方官不善徵比。咎固难辞。而臣平日督催不力。更无可辩。应请将臣交部严加议处。得旨、汝竟糊涂不解事也。
○吏部议覆、国家旧定律令章程。难遽议改。惟内外文移。琐屑烦苛。一事而屡更不定。一案而数年不结。积习相沿。诚非政体。应请敕内外各衙门。凡一切文册。务归简便。其间有文法未协。而事理可通。字句舛错。而案情无误。无关弊窦。酌其轻重。随时办结。不得动加驳诘。再查各衙门现行事例。有无关轻重。可以裁归简易之处。在内令各部院参酌。于两个月内、将应删条款。会同九卿科道详议具奏。在外令各省督抚详酌。于接准部文日。四个月内、分别列款具题。凡应行酌减事件。敕令会同九卿科道议奏。至教养为守令专责。请嗣后各省守令内、实有留心民事。著有成效者。令该督抚遇有保题卓荐等事。即于此项人员拣拔。从之。
○刑部议覆、江苏按察使许松佶奏称、原配充军逃犯。例按脱逃次数。各照原配充军、计次调发。其免死减等遣犯逃回。向例分别定拟。如无行凶为匪。递回遣所枷责。因属外遣。无可加调。是以不计次数。解回配所。不再议调。是免死充军之逃罪。较原配充军之逃罪反轻。未为允协等语。查免死充军人犯。较原拟充军人犯、情罪本重。例内不计脱逃次数。仍发配所枷责示惩。似属反轻。但如该按察使所奏。免死军犯脱逃。照原拟军犯计次调发。亦无区别。请嗣后免死减等发边卫充军人犯内。有逃回者。照原拟充军人犯逃回之罪。按次递加。初次逃回者。照原犯充军二次逃回例。枷号两个月。调极边卫充军。再犯者照原犯充军三次逃回例。调发极边烟瘴充军。如怙恶不悛。逃至三次者。改发宁古塔等处当差。仍通行各省。并移律例馆补载。得旨允行。
○以青州副都统格木德、西安副都统色克慎、对调。
○丙辰。谕、户部侍郎事务。现在办理乏人。着阿里衮暂行兼管。
○丁巳。谕曰、哈达哈等查奏、居住正阳门等、三门城外之满洲官员兵丁。竟至四百余家。此内年老退休。及闲散无职事之人。在僻远闲旷之地尚可。至现任职官。每日应入署办事。护军近列羽林。各有差使。倘遇暮夜转唤。隔城殊为未便。且内城自有各旗分地。尤当恪遵定制。其离亲族而潜往者。徒以近市喧嚣。阛阓庞杂。非溺于酒食游戏。即私与胥吏往还便易耳。著将现任官员。交该部察议。兵丁人等。交该管大臣责处。至宗室更属不合。交宗人府严加议处。其管理宗人府王公、及八旗都统、并护军统领等。平时漫无约束稽查。著一并交部察议。所有现在居住南城外闲散人等。著军机大臣。会同步军统领。酌量分别。除闲旷处所。仍听其居住外。其余官员护军等。并勒限令其陆续入城居住。嗣后八旗都统。严行禁饬。凡满洲人等。毋得复在南城外居住。年老退官者仍听。寻议、臣等遵旨。将南城外旗人。应否居住地方。酌量分别。查正阳门以南。天桥以北。崇文门以西。宣武门以东。一带地方。市廛庞杂。在彼居住之官员兵丁。应勒限令陆续入城居住。其余闲旷之处。八旗告休、及闲散人等。尚可暂准居住。现任官员、及护军等。应勒限令移进城。仍交该管大臣查禁。毋许复住外城。报闻。
○以休致奉国将军德敏子顺昌、故奉国将军永玒弟永庄、均照例袭职。
○戊午。谕、旗员步射。所关甚要。屡经朕降旨申饬。八旗大臣。当必稔知。自应将官员鼓励练习。本日正蓝旗满洲引见人员。射箭撒放多不合式。伊等所司何事。而听其流弊若此。著晓谕八旗王大臣等。嗣后旗员。若仍蹈前习。朕惟伊等是问。
○补行云南省十七年分军政。卓异官四员。年老官二员。才力不及官二员。分别升赏处分如例。
○己未。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曰、奇通阿之公爵。系伊祖父出师奋勉。故特施恩赏给者。虽非世袭罔替。但念伊祖父勤劳。仍可承袭。而奇通阿现又已袭亲王。伊并无同胞弟兄。若将此公爵。令伊子承袭。未免过优。将此著该衙门存案。
○军机大臣等议覆、陕甘总督尹继善条奏、安西等处边防事宜。一、挑选精锐官兵。分委大员查验。一、牧养马驼。宜严饬经管将弁。加意调习。一、口外路径。查勘水草。一、防兵宜酌带鸟枪。一、防所多贮铅药。一、甘肃两州。宜分贮银两备拨。应如所请。从之。
○庚申。谕军机大臣等、前命李因培驰驿前往永平一带。督率地方官扑捕飞蝗。今已数日。未见摺奏。不知现在飞蝗。曾否悉就扑灭。不致为害田禾否。何以尚未奏到。甚为悬念。可传谕李因培令将近日扑捕实在情形。作速奏闻。恐伊家人赍奏行走。不能迅速。嗣后凡有奏报。俱著由驿递驰达。可一并传谕知之。
○壬戌。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前经降旨截留南漕二十万石。分贮天津水次各仓备用。但恐该旗丁等、以非抵通交纳可比。于米色斛面。或至任意搀和短少。希图朦混兑收。而州县印官。不能亲身经理。胥役人等、又往往藉端勒索。于中渔利。此等弊端。均所不免。著该督方观承。即饬天津道董承勋、亲往监看。严加稽察。嗣后如有截漕省分。俱著该督抚等。专派就近驻劄之道员、监看稽察。不得但委之州县佐贰。以致滋弊。著为令。
○广东巡抚苏昌疏报、广、潮、连、嘉、四府州属。共开垦水田沙坦六十六顷五十五亩有奇。
○癸亥。孝懿仁皇后忌辰。遣官祭景陵。
○谕、武职兼衔。乃沿明代旧制。其中升衔升任。条例纷繁。即以叙录军功。不可不留此勋阶。以为奖赏之地。然与现任职事何与焉。徒使胥吏得以高下其手。且外省参游。遇升衔调任。畏其迁移繁费。至有营求督抚保奏留任者。是升衔本以鼓励戎行。而日久转为苦累。亦何用此虚文为也。嗣后武职中之大衔小衔。应作何删除更定。一归简易。止就现在官职。分别年分、论俸升转之处。著该部详悉定议。其军功给劄议叙。作何分别阶级。及漕运河工。从前照军功议叙者。应行改为加级纪录之处。一并酌定具奏。寻议、参、游、都、守、各缺。悉按等级推升。必须多寡相称。查各省参将。一百六十三缺。游击四百五十缺。都司三百四十八缺。守备八百十八缺。向例加署都司衔之守备。即升游击。是守备尚可两途升用。今加衔既删。守备祇升都司。则都司缺少。守备人多。未免迟滞。臣等酌议。请于各省游击。除分防要地。未便更易外。酌改都司八十缺。其应何营更改之处。令各督、提、酌定报部注册。所有应改各缺。其现在人员。仍照原官升转。俟升调离任后。陆续改换。则守备之缺。倍于都司。都司之缺。多于游击。升途更宽至水陆分途升用。祇于本营内较俸。不必加衔。军功议叙人员。向系按功加等次。兼衔给劄。推升时照京俸一年。作半年算。应将此项人员。升补实缺。无庸给与虚衔。运粮卫弁。向有加衔加级不同。以省分之远近。运次之多寡为量。原照军功例。从优奖励。应请将加衔改为加级。准其随带。其河工武职议叙。俱系加级纪录。并不加衔。应毋庸议。得旨、著即施行。
○又谕曰、马燝署理顺天府府尹以来。并未见有实心出力之处。今夏顺属蝻孽萌生。且有飞蝗为患。马燝身任地方。不能先事督察防范。及奏请前往督捕之后。又不实力办理。以致滋长日久。延及海子东门内外。经朕察知。特派御前侍卫。带领营员。前往扑捕。势甚蔓延。此皆马燝从前懈怠玩忽所致。著革职。以中书在军机处效力赎罪。
○兵部议覆贵州镇远镇总兵唐开中奏称、武举会试未第。向例具呈兵部。咨回本省。分发各营效力。给与马粮。随千把一体差操。原因武举未谙营伍。令其效力学习。但贪图近便。多请分发本籍协营。而部臣亦准照所请分发。查协营大小不一。马粮多寡不同。分发大营。则马粮易给分发小营。则马粮无多。祇敷该营递文护饷之用。倘有缺出。必先给武举。则营中少一当差之人。若挑补兵丁。则武举亦难枵腹效力。势必酌量改拨。但与其改拨于到营之后。不若厘定于分发之先。请嗣后未第武举。有具呈随营学习者。由兵部发回本省。令该督抚提镇。酌量营分大小。就近分发。应如所请。从之。
○工部议准、河东河道总督顾琮疏称、运河厅属汶上县汛何家口。旧有滚水石坝一。减水石闸一。年久朽塌。河溜迁移。不能洩水。请动项兴修。于旧坝迤南。另建滚水石坝一。从之。
○甲子。上御勤政殿听政。
○谕、顺天府府丞员缺。著申甫补授。李因培未回京之前。顺天府府尹印务。即著申甫暂行护理。
○谕军机大臣等、据李有用奏称、同安县林笃等、行窃贩私。纠众拒捕。打伤兵役一案。先后拏获各犯共三十余名。又林姓族房。交出林对一名。俱交该道厅严加审讯等语。闽省滨海地方。民风刁悍。伊等率多聚族而居。平日以贩私行窃为事。遇兵役查拏。往往纠众拒捕。恣行不法。此等恶习。必宜严加惩儆。今林对一犯。虽据族人交出。焉知非见官兵搜捕甚严。希图卸罪。其是否此案正犯。殊未可信。可传谕该督等。即将现获各犯。隔别研讯。究贩私行窃共若干人。纠众拒捕又若干人。其主谋倡率之犯。尤宜追讯明确。务得正犯。逐一按名捕获。分别速行严办。以示炯戒。不可少存将就了事之意。以致刁民或有漏网。此昔到日。仍著速行回奏。寻闽浙总督喀尔吉善、福建巡抚陈宏谋奏覆、同安县林姓、在厦港行窃。经外委带兵。先获林对一名。林姓族人。拥集拒捕。该犯脱逃。嗣拨兵赴村搜拏。林姓将林对交出。并获盐犯林孕等、究出贩私林超等各犯。并经拏获。是此案贩私人犯。原系搜拏拒捕时并获。非同时拒捕之犯。而林对一犯。则系官兵初次首获。后被脱逃。官兵等指名向林姓族人根要。始行交出。非族人自行交官。臣现饬员、将现获四十余名。逐一研究。得有拒捕确供者十余名。余尚未质究确实。得旨、览又批、此非开脱而何。朕前用此舞文之笔、可乎。
○又谕、据巡视北城给事中常福等奏、六月二十二、至二十六等日。北城所属之白家疃、韩家川等、村落。有飞蝗蚂蚱。询问乡耆地户。皆称自北飞来。又七月初七日。白家疃谷子地内。蝻子萌生。现在协同该州悉力捕除等语。北城所属村地。白家疃以北。俱与昌平毗连。所有飞蝗。明系该州查捕不力。以致长翅延飞。霸昌道王检等。在彼督率。何以并未实力扑灭。容其滋蔓若此。现在特派御前侍卫富德、五福等。前往查察督扑。著传谕方观承将现在如何办理情形。及曾否净尽。有无遗留蝻孽。作何扑除。不致贻害之处。一并据实确查奏闻。
○以翰林院侍读梁锡玙、充日讲起居注官。
○以詹事府詹事于敏中、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