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 第 534 页/共 1860 页

○遣官祭海神庙。并吴越王钱镠祠。唐臣陆贽祠。宋臣岳飞祠。明臣于谦祠。故尚书徐潮墓。赐钱镠祠扁、曰忠顺贻庥。陆贽祠、曰内相经纶。岳飞祠、曰伟烈纯忠。于谦祠、曰丹心抗节。   ○谕曰。孙灏从前革职之案。尚无实在劣迹。且年力犹属壮盛。著加恩以少詹补用。   ○又谕曰。举人华希闵、年谕八十。著给与知县职衔。仍著赏给缎疋。   ○是日御舟驻跸北望亭。   ○己丑。御书紫阳书院扁、曰白鹿遗规。   ○吏部等部议覆、福建巡抚潘思榘奏、文武委署人员。文职是否离籍五百里以内。武职是否本籍。向未定回避例。请照补授官弁定例回避。查文职委署。曾经部咨。与题补一体回避。无庸议。委署武职。应如所请。除水师人员外。陆路候补及世职等员。概不委署本籍。现委者、令各该督抚酌调。从之。   ○兵部议准原任湖广总督永兴疏称、随州之随阳店等处。各应设汛。每汛置兵四名。于宜昌、襄阳、均房、等镇营兵内抽拨。将德安营千总、移驻随州。随州外委、彻回德安营。从之。   ○是日驻跸苏州府行宫。翼日如之。   ○庚寅。谕、朕命驾时巡。周览风俗。观民察吏。惟日兢兢。三吴尤素所廑念也。粤自我皇祖圣祖仁皇帝。巡幸东南。先后六举。历今四十余年。盛典昭垂。衢谣在耳。顷者入境以来。白叟黄童。扶携恐后。就瞻爱戴。诚意可嘉。朕已叠沛恩膏。广敷渥泽。惟念大江南北。土沃人稠。重以百年休养。户口益增。习尚所趋。盖藏未裕纷华靡丽之意多。而朴茂之风。转有未逮。夫去奢崇实。固闾阎生计之常经。而因时训俗。以宣风而布化。则官兹土者之责也。其尚励乃实心。以行实政。无忝教养斯民之任。凡兹士庶。更宜各敦本业。乃屏浮华以节俭留其有余。以勤劳补其不足。时时思物力之艰难。事事惟侈靡之是戒。将见康阜之盛益臻。父老子弟。共享昇平之福。朕清跸所至。有厚望焉。   ○辛卯。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谕军机大臣等、据驻藏副都统班第奏称、珠尔默特那木扎勒立心叛逆。勾通准夷。寄书前去。私立假号种种偝逆。恶迹显露等语。从前驻藏大臣傅清、拉布敦、奏。珠尔默特那木扎勒有猖獗之心断不可留。请乘机擒翦朕尚意珠尔默特那木扎勒、未必至于此极。令伊等详察确实再行办理。嗣后傅清拉布敦将珠尔默特那木扎勒诛戮。朕犹以伊等虽为国除逆。要是并无筹画。草率举事。以致捐躯。今观班第所奏。则珠尔默特那木扎勒。逆迹已露。实属时不可待。而傅清拉布敦即乘机办理。可谓奋不顾身。尽忠报国者矣。前朕降旨。以珠尔默特那木扎勒之子达尔扎策凌年幼。令解送来京。今珠尔默特那木扎勒偝逆之罪。既已显著。应照叛逆之律办理。以为众戒。著将班第奏摺。及珠尔默特那木扎勒、与准噶尔私通书札。一并寄与总督策楞等。令其将朕此旨、晓谕藏内之人。将珠尔默特那木扎勒之妻子。即在彼处诛戮。以彰国法。   ○又谕曰。湖广总督阿里衮、参奏署巡抚布政使严瑞龙、狡诈贪劣各款著钞寄河南巡抚鄂容安。即行驰驿前赴楚省将所参各款。及摺内有名犯证。会同该督。逐一秉公确查研审定拟具奏。至鄂容安接到此旨。于何时起身。于何时可以到楚。速行奏闻。以便临期颁发明旨。   ○又谕曰。阿里衮参奏严瑞龙一摺。款迹昭彰。阿里衮据实参奏。甚属可嘉。严瑞龙著革职看守。已谕令河南巡抚鄂容安、前赴楚省。会同该督、秉公确审定拟具奏。严瑞龙任所赀财。照唐绥祖之例。即行查办。不可少令其隐匿寄顿。其湖北巡抚印务。即著阿里衮暂行兼管。至楚省吏治废弛。从前督抚屡经更易。永兴诚实有余。初莅外任。又不甚谙汉文。诸务未及整顿。阿里衮既洞悉其弊。著督率属员。实心办理。务使玩愒因循。观望迎合。种种陋习。竭力剔除。以崇实政。至德文本属年轻。未经历练。楚省臬司。诚难胜任。所奏甚当。已将明德调补。并谕该督知之。   ○又谕曰。湖广总督阿里衮、参奏严瑞龙贪诈各款原摺。并朕所降谕旨。俱著钞寄永兴阅看。令其将严瑞龙平素居官如何。所参款迹。曾否闻知之处。据实覆奏。寻奏、严瑞龙久任藩司。有练达名。初见亦觉老成。言论且以廉隅自励。后渐觉其遇事取巧。即如参巡抚唐绥祖劣迹。面询时。指款直陈。迨令列款具禀。则迟之又久。禀覆后、旋即补参。巧诈可见。至其贪劣各款。未先察觉。实属遇闇。报闻。   ○调福建按察使明德、为湖北按察使。山东按察使德舒、为福建按察使。湖北按察使德文、为山东按察使。   ○是日、驻跸灵岩山行宫。翼日如之。   ○壬辰。春分。朝日于东郊。遣恒亲王弘晊行礼。   ○上阅兵。   ○谕、朕闻常州府属之武进、阳、湖、二县。开抵役田租银一项。原系前明时虚田领价。后因本户逃亡。株连亲族。各将已产开抵。实非前明原置之田。亦非当日领价之户。小民条粮役租。力难并输。以致积年拖欠。朕省方所至。民隐勤求。清问既周。倍深轸念。著将武进、阳湖、二县开抵役田。除应办条漕、仍照民田一例完纳外。其新旧租银。概予豁免。以除民累。凡尔百姓。尚其永承乐利。各相勉于孝弟力田。以仰副朕格外加恩之意焉。   ○又谕、江苏之淮、徐、等属。上年秋禾被水已经加恩蠲赈。所有余剩应徵漕米麦豆等项。缓至今冬带徵。但念该地、上年被水稍重。即使今岁秋成丰稔。而灾歉之余。民气正宜培养。若令新旧并输。小民生计。难免拮据。著将淮安府属之清河、桃源、安东、大河卫、徐州府属之邳州、宿迁睢宁、直隶海州、并所属之沭阳、等八州县一卫。本年应行带完乾隆十五年、灾蠲余剩漕项米麦豆石。俱分作三年带徵。以纾民力。该部即遵谕行。   ○又谕、江南扬州府属之兴化县。积淹荒废田亩钱粮。久经停缓。后归冬勘办理。于乾隆九年起。按年勘报豁粮。其元年至八年。原缓未完银米麦石。仍应分别催输。荒户殊属拮据。朕翠华南巡。广敷惠泽。著将此项原缓未完银米麦石。一并查明。加恩豁免。以苏民困。该部遵谕速行。   ○户部等部议覆、署浙江巡抚永贵奏称、行销浙盐之浙属温、台、宁波、等府。并江南之松江府。经前督李卫。于雍正六年。奏令文武官员。收买余盐。立法未周。应更详定章程。一、浙省办销帑盐。向听各镇协营。自赴道库、支领帑本。经灶收盐。并无文员监察。请嗣后温、台、二处之黄岩镇、乐清协、宁海营、俱会同黄岩等各该县具批。由道详准。领帑贮库。俟收盐给灶时。营员会同各场大使、移县领发。买卖余盐。亦令会同该场大使。较准官秤收发。一、黄岩盐务。向由镇臣经理。请嗣后委该镇中军办理。听巡抚节制。其各处司廒。巡缉收盐之弁。令该副参等、详明巡抚。给发委牌。一、各处办理帑盐、银盐。向例、岁底文武互盘结报。恐有瞻徇。请嗣后黄岩场协办之黄岩镇中营帑盐。长亭场协办之宁海营帑盐。令台州府、会同黄岩镇盘报。长林场协办之乐清营帑盐。令温州府、会同温州镇盘报。浙江提标中营所办银盐。令两提督。率同宁波府、松江府、盘报。台、温、二处。令温处、道、宁绍台道、盘报。崇明场令太仓州盘报。仁和场令杭州府盘报。青村、下砂、袁浦三场。令松江府盘报。那移亏空者。将该文武、及盘查道府。分别参赔。一、商灶盐价。借欠未清。请嗣后每商领盐。以四百引为率。先纳课。后领盐。实在贫灶。先清前盐。再领后帑。滥者参处。一、黄岩镇收发盐觔。向无专责。请嗣后于大陈、石浦、石塘、等处。令该镇委弁专理。该抚于引盐余利内。酌给饭食公费。余银、统归帑盐赢余造报。一、各处办盐地方。失察私盐。应将副参等、照兼辖官例议处。委办之弁。照专汛官例议处。拏获私盐者。按所获起数议叙。一、各处经费。向听各员自行收支。并不报部核销。请嗣后各府协营。据实开报。虚糜者查删。均应如所请。惟清理经费一节。俟该抚等查酌删定。咨部核议。从之。   ○加驻藏副都统班第、都统衔。   ○补行直隶乾隆十二年军政。卓异官七员。不谨官一员。才力不及官二员。分别升赏处分如例。   ○癸巳。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遣官祭关帝庙。   ○准噶尔使臣额尔钦等入贡。觐于苏州府行宫。   ○赐扈从王公大臣等、暨准噶尔使臣额尔钦等食。   ○吏部议准、山东巡抚准泰咨称、各省吏攒役满。送院考试。向因无关铨选。凡丁忧事故。俱不造册咨部。嗣经定例、两考不到者除名。应饬各州县。凡吏攒有丁忧患病等事故。均取印甘各结。申司造册咨部。服阕病痊日补考。册咨查对。从之。   ○调四川永宁道博齐喜、来京引见。   ○是日驻跸苏州府行宫。   ○甲午。孝昭仁皇后忌辰。遣官祭景陵。   ○以浙江嘉兴协副将黄正纲、为江南松江镇总兵官。   ○是日御舟驻跸南斗圩。   ○乙未。遣官祭历代帝王庙。   ○上阅兵。   ○赐扈从王公大臣、并浙江大小官员等食。   ○谕、朕省方观民。南巡江浙。群黎士庶。踊跃趋迎。就瞻恐后。绅士以文字献颂者载道接踵。爱戴之忱。有足嘉者。朕已叠沛恩膏。随时赏赉。缅昔皇祖圣祖仁皇帝时巡所至。优奖士类。一时硕学通才。多蒙鉴拔。方策所载。称盛事焉。兹之于于而来。皆棫朴作人。久道所贻也。夫胶庠之秀。志切近光。其积学有素。文采颖异者。加之甄录。良合于陈诗观风。育才造士之道。顾工拙既殊。真赝错出。理应试之。无使鱼目碔砆。得混珠玉。其如何分别考试。著大学士傅恒、协办大学士梁诗正、侍郎汪由敦、会同该总督、学政、详议具奏。寻奏、江苏、安徽、进献诗赋之士子。经该学政取定者。俱令赴江宁一体考试。浙江进献诗赋取定者。令在杭城候试。统俟驾临杭州。江宁、酌期请旨。派大臣监试。届期。学政等恭请钦命试题。收卷进呈。并令各该督抚。饬备士子茶饭。从之。   ○又谕曰。协办大学士梁诗正之父梁文濓。著赏给缎四疋。貂皮六张。进诗之原任太仆寺卿张映辰。编修梁启心。著各赏给缎一疋。貂皮二张。   ○以福建陆路提督吴进义、浙江提督谭行义、对调。   ○是日御舟驻跸嘉兴府北教场。   ○丙申。上诣皇太后御舟问安。   ○遣官祭昭忠祠。   ○赐准噶尔台吉喇嘛达尔扎敕书。诏曰。据台吉奏请、差人前往西藏喇嘛处。递贽见仪。恳赐恩准等语。曩者尔故台吉噶尔丹策零。为父策妄阿喇布坦既殁。奏请往藏熬茶。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勒。为父噶尔丹策零既殁。亦以熬茶奏请。此皆欲追报先人。是以俯从所请。并加恩沿途赏给牲畜路费。特派大臣官员照管。彼时朕即降旨、尔台吉因有此大事。朕方允行。否则断然不许。所降谕旨甚明。今尔并非有如此大事。何恩之当报。乃欲差人往藏耶。不但无换一台吉、即遣人赴藏一次之例。即中国亦岂有屡派官兵照管之理耶。尔所请遣人赴藏之事。断不可行。至所奏喇嘛学经一节。因尔旧台吉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勒、奏称准噶尔地方。所有西藏喇嘛。大半物故。恳准少派数人。至藏学经。以广黄教。朕念差人。至藏学经。则事不可行。而尔地黄教就衰。亦殊可念。因为尔等计。中国大庙内。原有自藏选来高僧。是以许尔处将可以学经之聪慧喇嘛。或十人。或二十人。送至京师。习学数年而回。可以阐扬黄教。此朕念和好日久。周详曲体之特恩。初非敕令尔处夷人。来为僧徒也。今乃谓尔处喇嘛。未曾出痘。不能赴京学习。恳将精通经典喇嘛。准请四五人。到尔处教习。夫学习文艺。有就学。无往教。尔处既称无可赴京之喇嘛。应即行停止。今尔使臣额尔钦口奏。又谓台吉令伊等奏恳、自藏延请四五喇嘛。教习数年。再令回籍等语。此又与尔奏书有异。朕今念尔护持黄教之意。准尔所请。令高等喇嘛、前往教诲。但既命往之后。尔毋得藉称命往之喇嘛平常。捏词再来渎奏。是以令尔使回巢后。明白宣示。尔再遣来使请。并将不行此等伎俩之处。抒诚具奏。然后令喇嘛前往。此亦有关中华声教。朕岂肯令漫无德行、不能训导之人充数耶。尔固不必虑此。再交易一事。乃朕优恤远方之大惠。前既定以年岁。约以章程。即当永远遵照。而近年来贸易者。货物每次加增。较前数倍。边疆司事之臣。屡请驳回。朕念其携货远来。若不准销售。则亏损实多。姑准量为交易。而该使该商。皆谓不知从前议定成数。又谓非能自作主张。归当告知台吉。伊等果归告与否。固未可知。然恃朕迁就加恩。因而屡增无厌。将来必至定数之外。一一驳令带回而后已。今特明切晓谕。嗣后肃州贸易。毋得过乾隆十三年货物之数。使臣前来。以尼玛上次带来货物为准。如逾此数。即由边境驳回。不准贸易。尔其晓谕使臣商人等。俾知敬谨遵行。朕亦敕谕疆吏。照此办理。今后不得仍以不知成例为辞也。   ○谕、据总督策楞参奏、泸州州同董恭。办理拉里粮务。上年即捏病规避。详请更换。及藏内珠尔默特、那木扎勒伏诛之后。又复畏葸庸懦。以追捕叛党之兵。辄疑为复讐之众。妄行请兵。张皇虚谬。且扣克军饷。冒领名粮。放债渔利等情。董恭身在边隅。职司粮务。乃临时怯懦。即思托病规避。又复妄请发兵。讹言动众。贻笑番邦。种种罪状。莫此为甚。其扣克渔利。尚其罪之小者。夫人臣食君之禄。无论职分大小。皆有致身之义。时当有事。即捐躯徇国。实分所当然。如傅清、拉布敦、之奋不顾身。为国家殄除恶逆。自足光耀伦常。标名青史。若董恭之狡诈退缩。视国事漠然如不相涉。惟思便其身图。其心实为可诛。岂以其身属文员。辄思退避。竟可置君臣大义于弗论。非立置重典。无以示戒。董恭著即于藏中正法示众。并宣谕中外知之。   ○是日御舟驻跸石门镇。   ○丁酉。谕军机大臣等、准噶尔夷人交易一事。每岁加增。固属无厌。而为数太少。亦属难行。前见尹继善所定交易之数。较之上次。未及其半。伊等历年已加增至数倍。何能强之骤减。朕即料其未能奉行。昨召见夷使。果称总督曾有字来。原非奉旨事理。未便遵行等语。观此、则其不能遵奉可知。朕今谕该台吉。肃州交易。以十三年来数为准。来使交易。以尼玛来数为准。不得出此范围。可寄知尹继善。令其遵照办理。在此数内者。许其交易。多者驳令带回。总在不离大数。货物内此多彼少。许其折算相当。如此则伊等不至受苦。其心自平。而后来亦有节制矣。   ○又谕曰。福建巡抚潘思榘、条奏承追亏空。请定章程。以杜隐匿规避一摺。刑部定议覆奏。俱照该抚所请。严定条例。以重考成。此所谓似是而非。实不协于政体也。向来侵盗贪婪。限满之后。不过永远监追。希图遇赦。久而终得幸免。以致贪吏公然视国帑为私藏。或任意花销。或暗侵肥橐。其不肖之甚者。竟有宁置身于圜扉。潜为子孙之计。此实官邪所必儆。国法所难容。若不加痛惩。则入心坏而吏治黩。于国是大有关系。是以降旨宣示。至再至三。凡系侵贪之案。限满不能完赃者。必抵于法。乃辟以止辟之意也。然严令已申。分赔著追例。亦向有明文。惟在执法者实力奉行。则凡有人心者。必知侵蚀不但不能肥己。适足以杀其躯。而并丧其所有。愚者之所不为。即贪黩成性。下愚不移。宁以身徇。此亦百中之一。而明正其罪。用肃刑章。法如是足矣。若又因此蔓延于众。亦但觉其繁苛耳。即如从前律例所载。何尝不责令分赔。而旧习相蒙。侵那屡见。可知法立而不能行。虽严设科条。何裨政体。朕惟因时立制。弊去太甚。而令在必行。初非以空文为治具。倘更波及他人。于奸贪之吏。转开脱卸之端。更属无谓。潘思榘此奏。亦因朕近年办理侵贪之案。不容宽假。遂以此为揣摩。该部自应持平酌议。务崇政体。乃有意迎合。即为准行。是不知朕之经理庶务。宽严期于协中。从不存畸轻畸重之成见。揣摩迎合。举无所容也。此摺无庸议。著发还。并谕中外知之。   ○是日御舟驻跸塘栖。   ○是月。江苏布政使永宁奏报、遵旨往督淮、徐、海、三府州属展赈情形。并清河县开赈日期。得旨。览。此非他处可比。朕回銮所目睹之处。稍有未协。惟汝是问。且汝此次大不如在直隶。汝其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