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 第 530 页/共 1860 页
○丁未。上诣大高殿、寿皇殿、行礼。
○诣皇太后宫问安。
○是日立春。顺天府进土牛春山宝座。
○以湖南布政使张若震、西安布政使周人骥、对调。
○戊申。谕、八旗另记档案之人。屡经稽查。朕皆加恩、定以仍留本任、停其升转等例。原以除该管旗员勒索。并伊等徼幸钻营之弊。今查出之镶黄旗蒙古另记档案之主事巴达克图等员。部议革职。朕思八旗似此自行检举后。或升任。或补用。人数不少。若不彻底清查。只将现在查出者治罪。未经查出者幸免。固属不合。若尽查革。致失生计。朕心深为不忍。著传谕八旗满洲蒙古汉军。令其将各旗另记档案之人。查奏造册。咨送吏、户、兵、三部。此内现任文武官员。俱著加恩免其革职。各留本任。其停止升转。及伊等子孙不准考试为官。仍准挑前锋、护军、马甲之处。俱著遵照原定之例行。现议参革之蒙古镶黄旗主事巴达克图等员。即著照此办理。如另记档案之文武官员内。实有奋勉出色者。著该处声明请旨。此朕法外之恩若仍不据实声明。妄思徼幸。该管大臣含糊保荐者。发觉、一并从重治罪。断不宽贷
○安西提督永常等奏、准噶尔入贡使臣额尔钦尼吗、已至哈密。所带人畜过多援定例责拒。现俱愧惧认罪。遵受节制。乏弱牲只。恳照上届之数挑变。剩者赶回不敢例外干求。并下次不以为例。得旨。永常所奏。自属办理正道。从来夷人贪利见小。乃其常技。我国家全盛之时。施恩字小。与前代和戎陋习逈殊。驾驭远人。理应词严义正。方为得体。前此夷使多带货物。每藉口于未谙定制。是以格外求宽。今尼玛自上次入贡已与申明约束。现在复求充使。更不得以未奉成约为词。宜及此时办定成规。以塞无厌之请。所有酌令按数变价。及余数驳回之处。著即照摺内所请。据理妥办。不必因意在柔远。过存迁就之见。致启干请之渐也。寻陕甘总督尹继善、奏报上次办理贸易。夷目所带皮张等项作价十八万六千余两。兑给内地缎茶线等项。作价十六万七千余两。外给现银一万八千余两并将酌定嗣后交易议单呈览。谕军机大臣等。伊继善所奏准噶尔交易一事。朕从前以为银数太多。未免繁费。不可不为撙节。盖我大清国势强盛。许远夷互市者。不过寓绥怀之略而已。其权操之自我非前代和亲边市可比即示之裁制。亦属当然。今详览尹继善所奏。彼此原不过以货物相准所费银亦有限。即令彼沾受微利。感悦而去。亦足见天朝字小之恩。若照该督所定议单之数。未免过于裁减。如以为出自官商所定。彼固未必遵信奉行。即重以奏闻请旨。彼亦必具奏恳求。多费唇舌。再或坚执成议。令彼失所利赖。设或铤而走险。攘窃边储牛马。以激我兴师。其能置之不问已乎。偏师一出。较之交易之费。何啻什倍。是交易虽有小费。所全实多。朕意该督所定实属过严难行。若定以此番交易为大局。令其不出范围。或尚属可行。俟彼使到日朕自酌量降旨传谕。再行传谕该督。又朕观准噶尔每次熬茶。费至一二十万金似亦非仗此交易以济其用。即尹继善所奏。亦未必如朕向所谕、从国势远大起见。或虑及该省一时难于售变耳。若然、则何妨奏明折价。以供赏恤。何惜此数万皮张羊马、以安边圉耶。
○是日起。上以祈谷于上帝。斋戒三日。
○己酉谕、此次南巡。在京吏部事务。著大学士来保暂行兼管。
○又谕、据直隶总督方观承奏称、土默特贝子哈木噶巴牙斯呼郎图。不按原议年限。驱逐种地民人。及故纵属人。勒索科派各情节。著贝勒罗卜藏。侍郎刘纶。侍读学士麒麟保。驰驿前往。逐一查明具奏。其理藩院议奏、该旗贝子。勒取山租。禁止采取柴炭一摺。著即一并查办。事竣之日。罗卜藏即回该旗。员外郎岱通、现在任满来京。有应行询问之处。并著该侍郎等带往询问。
○又谕曰。两淮盐政吉庆。数年以来。办理事务。颇知黾勉。著赏给奉宸院卿衔、以示奖励。
○庚戌。上诣南郊斋宫斋宿。
○户部议准、原任湖广总督永兴奏称、芦洲地亩。滨临江湖。坍涨靡常。定例五年遴选道员。督州县大丈一次但未定丈竣限期。往往逾年始经题报。无论应升应豁。赔漏不均。即业户久稽。亦妨民事。请嗣后届期、令州县于十月水涸后确查。岁内册报委道。开印日督同履丈、限四月内丈竣移司。于六月内汇题。违限分别参处。再查坍没地亩。印官竟有从未履丈。即据报请豁。委道亦祗按册抽查。恐有坍少豁多之弊。应责令州县官清查入册。仍前草率。委道查参。扶同、一并议处。从之。
○辛亥。祈谷于上帝。上亲诣行礼。
○奉皇太后南巡。车驾发京师。
○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赐扈从王公大臣、并直隶大小官员等食。
○谕军机大臣等、朕此次巡幸江浙。闻士民父老。念切近光。其阛阓通衢。人烟辐辏之所。瞻仰者既足尉望幸之忱。而朕亦得因以见闾阎风俗之盛。诚恐地方有司。因虑道路拥挤。若致先期拦阻。用是特行申谕。如经过村巷。果属湫隘难容。自应量为晓谕。令其散处路傍。毋致喧扰。若道途宽广。清跸所经。无虞拥塞。不得概行禁止。
○以阻黎庶瞻就之诚。著即传谕各督抚知之。
○又谕、朕从前将已故额鲁特王色卜腾旺布之子朋楚克、车凌旺布之子丹拜等。俱加恩授为扎萨克贝子、公、衔。扎萨克台吉。各于游牧地方为生。恐伊等未曾练达。不能约束属下。故差公达什林沁、驻彼照应。今达什林沁在彼三年有余。想伊等已皆晓事。达什林沁著回原处。
○是日驻跸黄新庄行宫。
○壬子。上诣皇太后行幄问安。
○是日驻跸涿州北大营。
○癸丑。上以上元节、诣皇太后行幄进宴。
○赐扈从王公大臣、并直隶大小官员等宴。
○谕、朕南巡江浙。经过畿辅。虽一应供顿。俱令动支公项。而安营除道。未免有需民力。朕心深为轸念。著将直属所过州县。本年应徵额赋。蠲免十分之三。交该督方观承、确查妥办。务俾小民得沾实惠。
○又谕、直隶州县内、上年间有被灾之处。当谕该督方观承、照例加意抚恤。复经降旨。将十二月内应止赈各户。加恩展赈一月。贫民虽不致失所。但今东作方兴。被灾贫民。未免仍属拮据。朕巡行畿甸。轸念维殷。著再加恩将七八分灾之极贫。九十分灾之极次贫。各加赈两个月。六分灾之极贫。七八分灾之次贫。各加赈一个月。令该督方观承、转饷各属。俾得均沾实惠。以资力作。该部遵谕速行。
○又谕、直属上年偏灾州县。现在降旨加赈。有需用米石之处。著将河南本年运通粟米。截留十万石。交总督方观承、酌量办理。该部遵谕速行。
○顺天府行乡饮酒礼。
○是日驻跸五里屯大营。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八十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八十一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
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十六年。辛未。正月。甲寅。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是日驻跸赵北口行宫。
○乙卯。上诣皇太后行幄问安。
○是日驻跸关张铺大营。
○丙辰。驻跸太平庄大营。
○丁巳。驻跸红杏园行宫。
○戊午。上诣皇太后行幄问安。
○谕军机大臣等、据总督方观承奏称、奉天暂开海禁。业蒙恩准。臣遵即酌定米数。咨商盛京将军等。已经咨覆准买十万石。在宁远州钓鱼台海口籴运。随据商民呈请、愿赴锦县采买。应请听其自往。不必豫为申禁等语。著照所请、传谕将军阿兰泰。令其勿拘定钓鱼台一处海口。如果锦县易于赴买。即听其买运。毋庸禁阻。以从民便。
○又谕、据广东琼州镇总兵李有用奏称伊母年已八十。琼州远隔海洋。不能迎养等语李有用著调补福建漳州镇总兵。所遗广东琼州镇总兵员缺。即著马负书调补。
○工部等部会议、御史胡蛟龄奏称、淮、徐、海等属州县。滨临河湖。居东省下流。为众水所归。频遭水患。宜仿江南圩田法。多为沟洫容水。其海州、赣榆、沭阳、并接壤之宿迁、桃源、清河、安东、阜宁等县。乾隆十一年。曾劝民修筑之圩岸。令督抚严饬有司。实力奉行。查圩岸之最大者。莫如六塘、沭山两河。骆马全湖之水。俱由两河、分注入海。乾隆八年以来屡经加筑。惟十三年水小。淮、徐、海、各属有收。水大仍漫民田。是圩岸之制。唯上游无异涨之水。低洼偶遇霖潦。可资防护。海州、赣榆、沭阳宿迁桃源清河、安东阜宁、俱在黄河以北。且浮沙平衍。不宜禾稻惟恃春麦。夏秋东省水溢、六沭交涨。非圩岸所能为功。至从前办理海州等州县圩岸情形。海州东南乡之莞渎等镇。沭阳二十字桥、钱家集、并桑墟、苗寨等镇。宿迁之河北等镇。安东之西溪、东路、大飞等镇。筑圩挑沟。俱经工竣。赣榆之南乡等镇。阜宁之埝头。丁溪、等里。亦经勘明建圩。其不通水道。及卑洼容水之地。未议修筑。桃源、清河、并无水田。逼近河湖之处。水势汹涌。纵筑圩岸。亦难抵御。请嗣后除桃源、清河、无庸修筑外。其旧有河形、及支河曲港。令地方官、农隙督民随时挑挖。以备霖潦。海州、赣榆、沭阳、宿迁安东、阜宁、前成圩岸。仍督民岁修。并多挑沟渠蓄洩。已勘未成者。随时次第举行。六、沭、两河旧圩。岁督民夫修补。得旨。览奏俱悉。
○以福建盐法道丁廷让、为广东按察使。
○是日驻跸小店大营。
○己未。谕、朕南巡江浙。道出青齐。该省去腊以来。雪泽沾足。麦秋丰稔有望。虽一切安营除道。俱由官办。而当兹春融土润。正当有事西畴。朕省方问俗。念切闾阎。著将经过山东州县。本年额赋。蠲除十分之三。交与巡抚准泰、详悉查明。照例办理。务俾得沾实惠。该部遵谕速行。
○又谕、朕此次南巡。所有经过直隶、山东、江南、浙江、地方各营汛兵丁。有派办差务者。著查明赏给两月钱粮。以昭恩赉。
○是日、驻跸吴家庄大营。
○庚申。上诣皇太后行幄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