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 第 512 页/共 1860 页

○庚戌。孝懿仁皇后忌辰。遣官祭景陵。   ○上诣雍和宫行礼。   ○至静安庄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临奠定安亲王。   ○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幸圆明园。   ○辛亥。上幸西厂射虎。   ○幸静宜园驻跸。   ○谕、据湖广总督永兴奏称、查讯朱荃落水一案。据宜昌府知府阿尔布、安陆府同知黄修忠等、研讯朱荃家人赵成。供出朱荃上年十月。在邛接到家信。当即焚毁。又于十一月十六日。家人朱二持讣到署。朱荃亦不令声张。历考嘉定等三郡一州。贿卖生童九名。典史李荣秀、及宜宾县高知县、范教官等过付。朱荃婪得银两。及肉桂三斤。又出京时道出山西。蒲州府知府李为栋、系四川巴县人。馈送朱荃银两貂套等物。按试时、将李姓童生二人。并取入学等语。朱荃匿丧情节。并贿卖童生。供证确凿。殊堪发指。朱荃虽称落水自戕。所有查出贿买生童。及伊弟家人等。俱不得纵之漏网。著将永兴原摺抄发。现在湖广之家人等、并伊弟朱华、朱英、俱解交四川总督策楞、严审定拟具奏。其告病之蒲州府知府李为栋、如未回籍。即著山西巡抚阿里衮、就近审明具奏。   ○又谕、湖北按察使刘方蔼、著来京候旨。所遗员缺。著德文补授。   ○又谕军机大臣等、据直隶总督方观承奏称、六月二十八日、至七月初一日。大雨连绵。唐河、猪龙河、均各漫溢。淹及唐、完、满城、保定等处。直属今年被水地方。初意仅止附近永定河之固安、永清、武清等邑。今据该督续奏、大雨河涨。又有被淹州县。现今入秋气爽。溽暑已过。田禾分数成色。俱已可定。村庄田地。于积水稍落。亦可清查。著传谕该督方观承、将通省被水州县几何。成灾几何。不成灾几何。并约略通计直省年景。可得几分收成。作速详查奏闻。以慰朕宵旰忧劳之望。   ○旌表守正捐躯之直隶定州民庞喜文妻刘氏。   ○壬子。谕、朕恭奉皇太后懿旨。皇贵妃摄六宫事那拉氏、孝谨成性。德著椒涂。乾隆十三年。值孝贤皇后大事。内治需贤。即谕皇帝、宜敬循祖制。以娴贵妃那拉氏继体坤宁。皇帝秉礼准情。不忍遽行册立。粤从权制。册命娴贵妃那拉氏为皇贵妃。摄事六宫。阅今三载。嫔嫱效职。壸政茂脩。兹逢皇帝四十大庆。所当举行册立皇后典礼。以惬予怀。以符成命。钦此。朕惟宫庭为基化之原。人伦攸始。皇贵妃摄六宫事那拉氏、自皇考时。赐朕为侧室妃。二十余年以来。持躬淑慎。礼教夙娴。暨乎综理内政。恩洽彤闱。用克仰副皇太后端庄惠下之懿训。允足母仪天下。既臻即吉之期。宜正中宫之位。敬遵慈命。载考彝章。册命皇贵妃摄六宫事那拉氏为皇后。于以承欢圣母。佐孝养于萱闱。协赞坤仪。储嘉祥于兰掖。所有应行典礼。大学士会同礼部、内务府、详议以闻。   ○大学士公傅恒等奏、册立典礼。择于八月初二日举行。臣等酌拟于本日恭上皇太后奏书。初三日恭上加上皇太后徽号册宝。其中典礼繁重。应否统于初四日合颁恩诏。得旨、依议。恩诏著合为一道颁发。   ○准噶尔部人伊拉衮、博罗勒岱等、来降。命赏给安插如例。   ○癸丑。谕、上年各省丰收。所有漕粮。现已全数过津。著于最后帮次内。截留十万石。即令原船运回天津。存贮北仓。以备将来直隶地方或有赈恤之处动用。或留补常平未足额数。该部即速行文仓场侍郎等、妥协办理。寻直隶总督方观承奏、查今年被水各处。多系一隅偏灾。各该处仓谷。约计足资拨用。惟固安、永清、霸州、武清等处。被水村庄较多。又天津、宝坻、保定、三县。被灾稍重。此数处、皆与天津水路相近。如需米数多。即于北仓拨用。不致多费运脚。并现在赈粜动缺仓谷。亦可筹补。现查从前截留章程办理。俟有需用处。请旨遵行。得旨、十万石足乎。抑尚觉少欠乎。速奏来。   ○又谕曰、四川总督策楞查奏、朱荃卖书渔利。勒索告病告顶生员银两。并自奏平时未能觉察。请交部严加议处等语。朱荃蔑伦匿丧。据报失足落水。朕知其必有营私舞弊之处。严谕究查。策楞始将其前后婪收赃款覆奏。但未究明贿卖生童劣迹。现据湖广总督永兴等审据朱荃家人供称、共卖生童九名又收受李为栋银两貂套等物。即将李姓童生二名并取入学。赃私累累。策楞何以全无知觉于事先。并未究出于事后。从前学政多簠簋不饬。后经责成督抚。不时查察。一经弹劾。审实即按律正法。其风始戢。近来督抚。渐有顾惜情面之意。并不实在留心体访。以致该学政等无所忌惮。故习复萌。竟敢公行贿卖。不法已极。此风断不可长。策楞身在地方。朱荃所为。狼籍如此。本俟定案时严治策楞失察之咎。今既自行检举。若因此即稍为宽宥。益无以为督抚查察不实之戒。除现令该部严察议奏外。所有朱荃之弟、及伊家人、俱解交该督。并案内贿买生童、及经手说合各犯。逐一秉公严审。嗣后督抚于地方学政。如不时加确查。据实参奏。经朕访闻。或臣工奏劾。必将该督抚严行议处。断不姑容。著通行各督抚知之。   ○大学士九卿议奏、上年十一月内、谕以守令久任之议。行文直省督抚。各就情形定议。覆奏到齐。再行详议画一。今将各该督抚所奏情由。细加详核。佥称三年准调五年准升之例。仍应遵行。其员缺果关紧要。非干员不能胜任。而年例未符者。亦遵照部议。将人地实在相需之处。奏明请旨。是各督抚意见。与臣等原议。均属相同。毋庸另议。其两广总督硕色、广西巡抚舒辂奏称、题缺过多。量为酌改。应如所请。原定在外拣选之广西庆远府理苗同知、宜山县、河池州、思恩县、四缺。广东曲江县、惠来县、琼山县、三缺。均改部选。照所拟字样注册。庆远府知府一缺。亦改为请旨简用。照腹俸陛转。郁林州直隶州。亦照原议改归部选之例。归于月分铨选。并通行各督抚。将现在题调各缺。再加详核。如有繁简相殊。今昔或异。可归部选者。酌改具题。臣部即照所拟注册。再嗣后凡经题升题调之员。概不得藉称员缺更为紧要。复请更调。江苏巡抚雅尔哈善、山西巡抚阿思哈、广西巡抚舒辂、云南巡抚图尔炳阿、所奏相同。均应如所请。至直隶总督方观承所请、于繁缺人员请调者。如三项调四项之类。仍须阅俸三年以上。舒辂所请、凡俸浅奏请升调者。俟边俸满日。将所少之俸补足。方准升用。湖南巡抚开泰所请、业经实授之员。按其题准署任之日。统计三年五年。亦准调补升署。贵州巡抚爱必达所请黔省同知通判。亦照州县阅俸。一体分别题调各等语。均无庸议。从之。   ○甲寅。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回圆明园。   ○以编修汪廷玙、为河南乡试正考官。礼部员外郎李玉鸣、为副考官。御史张湄、为山东乡试正考官。刑部主事段汝舟、为副考官。编修庄有信、为山西乡试正考官。左中允窦光鼐、为副考官。   ○乙卯。中元节。上诣。安佑宫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   ○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园寝。   ○谕、朕恭承慈命。继册中宫。庆典既成。礼宜躬率皇后。祗谒先陵。以展孝忱。以资福佑。兹于八月十七日、自京师启程。恭诣景陵行礼。旋由海子、西至泰陵行礼毕。取道保阳。巡幸豫省。所有应行典礼。所司敬谨豫备。   ○正蓝旗满洲都统等奏、二等子爵达克萨哈革职遗缺。正在办理承袭。有列名之监生那禄呈控等语。得旨、那禄系有分之人。已拟取伊名。复妄行控告。情殊可恶。著不必带领引见。嗣后承袭有分者。该大臣等。办理不公。尚可控告。若已入应袭之列。复行妄控者。即照此办理。   ○补行乾隆十二年分陕甘军政。卓异官一员。不谨官一员。才力不及官一员。分别升赏、处分、如例。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六十八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六十九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 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十五年。庚午。七月。丙辰兵部奏、臣部原议、内地陆路武职。不得题补本省。或地处险要。或逼近边疆。如无籍隶他省者可题。准照豫保之例。都司以上、于本籍五百里外。守备、于隔府别营题补。原以边地苗疆而言。乃各省督抚未详例意。将内地陆路。俱援此题请。若逐案指驳。员缺久悬。请嗣后除云南、贵州、四川、广西、陕西、甘肃、湖广等省、险要苗疆营汛。仍准通融办理外。内地各省。概不准援此例。如违例题请。将该督、抚、提、镇、议处。从之。   ○旌表守正捐躯之陕西长安县民薛栋妻李氏。   ○丁巳。谕曰、兵部查奏八旗、及驻防将军统领、副都统、并绿旗提、镇、副、参、降革原案内。所有公格、尚崇璧、巴兰泰、陈伦炯、史载贤、杨大凯、沈力学、陈汝键、吴英汉、何启贤、韩之桂、杨泽厚等、十二员。著该部行文各该旗籍、咨取来京。带领引见。酌量录用。   ○又谕曰、丁忧总兵官马良柱、前于建昌镇任内。奏请入籍成都。经该部议驳。朕因其亲老。暂准在蜀居住。今应循例回伊张掖原籍。但念伊于军前曾经出力。武职大员内。凑明于外省入籍。亦有特旨俞允者。马良柱现经离任。将来遇缺补用。未必仍在川中。著准于成都入籍。   ○又谕曰、原任总兵官马良柱、服虽未满。业已逾年。著留京教习健锐云梯营兵丁。俟有总兵缺出。令其署理。   ○又谕军机大臣等、总督方观承覆奏、今岁直属年景一摺。据称上年报水四十一州县厅内。成灾者十处。轻灾不赈者十七处。而通省收成。仍实有八分。今年被水共有四十八处。虽被水较大。而偏灾情形。略与上年相等。大势无碍丰稔等语。此时成灾与不成灾。尚未确查。每询问外来召见人员。俱称沿途河水泛溢。积潦未即消减。将来西成光景。果能如昨岁分数。诚为过望之喜。惟冀速晴耳。又闻直属有米价昂贵之处。有称较山西更贵者。未知确否。或因阴雨泥泞。驮运维艰。市肆增价以偿脚费。亦事之所有。但恐穷民因此益加拮据。该督亦宜留心查察。详悉奏闻。一并传谕知之。寻奏、臣途次经由之唐、沙、磁、滹、泜、洺、等河。悉已消落。闻保定以北。连晴以来。道路田间积水。亦日消涸。至直属粮价。向每于秋收前必增长。缘陈粮渐少。新谷未登之故。今年加以阴雨泥泞。四乡米粮入市者稀。又或增价以偿脚费。诚如谕旨皆致贵之由也。臣前已通饬各属。如粮价稍昂。即将仓谷零星平粜。照市价少减。一俟四乡赴卖粮多。即行停止。省城自有官粜。市价已定。臣沿途所查。粮价虽昂。谅亦不至比山西更贵。且米贵之地。亦惟城市贫民拮据。故官粜最为有益。得旨、览奏俱悉。   ○旌表守正捐躯之湖北襄阳县民熊兆生妻李氏。贵州镇宁州民杜士宏妻刘氏。   ○戊午。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曰、御史罗源浩奏、请除抽收税课不实之积弊一摺。琐碎难行。甚属混缪。其谓今岁近畿与江南宿迁等州县。水灾叠见。蠲赈所费。实为浩繁。办理恐虞掣肘。从前间以开捐为灾赈。终非长策。若将税课一一彻底澄清。则国帑增多。灾赈有藉等语。近畿、江南、今岁雨水虽多。致有漫溢之处。然不过一二偏灾。朕令直隶总督方观承比较查奏。今年有四十八州县。上年亦有四十一州县为数相仿。上年近畿固未为非稔岁也。淮、宿、等处。本积水之区。赈恤具有成规。并无需用浩繁之处。从前如乾隆七八年江南水灾。十二年山东饥祲。以其地广灾重。赈给至盈百万以外。曾允开捐。不过一时权宜之计。初非赈恤偏灾。必待取偿捐纳。以为长策。当此国家全盛之时。仓有余粟。库有余帑。何至皇皇焉惟掣肘是虑。以至搜括榷关。累及商旅耶。如罗源浩所云司榷者侵蚀。朕不能保人人必无。亦不谓人人尽有。沽名博誉者。漫谓此时功令森严。人皆畏法。不敢作弊。此语朕亦不信。惟于贪吏舞弊婪赃。严惩不贷耳。有如朱荃之贿卖生童。明福之赃私巨万者。畏法奉公之语。可信耶。不可信耶。但国家办理庶务。祗可整肃纲纪。有犯必惩。毋纵之漏网。致滋玩弛斯已矣。若谓设防立禁。苛察细碎。遂可杜绝弊窦。不知防一弊即生一弊。果如罗源浩所奏、一一行之。又安。能尽除积弊。不过苦累商旅而已。罗源浩此奏。必出于观望。谓朕近年意在去弊恶侵。不知去弊恶侵。乃行政之要。而视司榷者尽为不可信之人。以致束湿周防。累及商旅。朕何忍耶。罗源浩本应议处。念其愚渎。姑宽之。内外诸臣。当感动天良。洗心奉职。不忍欺隐。不敢营私。朕所愿也。其有愍不畏死。侥幸尝试之徒。因此旨而肆无忌惮。朕惟执法绳之。断在必行耳。慎之戒之。罗源浩摺并发。   ○己未。谕、朕此次巡幸豫省。著和硕履亲王、和硕和亲王、大学士来保、协办大学士阿克敦、在京总理事务。其月选之文员内、通判、州县、等官。武员内、八旗护军校、骁骑校、及外省送到之补放水手官、骁骑校、等官弁。并年满千总。著王、大学士、照从前之例验看。可传谕该部知之。   ○给事中岱图奏、请将八旗参领等官、及部院衙门旗员、均定期射箭。得旨、所奏是。八旗官员定期射箭。原系旧例。不但参领等当勤加演习。即看箭之大臣。亦当身先习射。以为官员兵丁表率。朕于引见武职官员。且常亲射。况旗员乎。嗣后射箭之期。令参领等官习射外。该旗大臣亦著射箭。违者、令查旗御史参奏。至部院旗员。从前亦令射箭。因伊等各有本衙门应办事件。渐致废弛。然满洲旧习。岂可竟弃不讲。应令其于闲暇之日。不时演习。不必定期。倘有自耽安逸。竟不习射者。经朕查知。决不宽贷。将此通谕八旗知之。   ○以健锐营左翼翼长阿巴齐、为正黄旗蒙古副都统。   ○庚申。谕曰、朱荃在四川学政任内。匿丧赶考。贿卖生童。并勒索新生规礼。赃私累累。已据四川、湖广、浙江、各督抚等、研讯伊弟、及家人等。供据确凿。实近年来学政所未有。伊乃大学士张廷玉儿女亲家。其敢于如此狼籍婪赃。明系倚恃张廷玉为之庇护。且查朱荃为大逆吕留良严鸿逵案内之人。幸邀宽典。后复夤缘荐举。冒玷清华。本属衣冠败类。大学士张廷玉、以两朝元老。严鸿逵之案。缮写谕旨。皆出其手。岂不知其人。乃公然与为姻亲。是诚何心。设在雍正年间。伊必不敢如此。即在伊平日谨守远□礻□(□□古)□之道。亦不当出此。而漫无忌惮至于如此。其忘皇考圣恩为何如。其藐视朕躬为何如。张廷玉若尚在任。朕必将伊革去大学士。交刑部严审治罪。今既经准其回籍。著交两江总督黄廷桂、于司道大员内、派员前往。传旨询问。令其速行明白回奏。再降谕旨。张廷玉深负三朝眷注之恩。即其不得行私而欲归之一念。即已得罪天地鬼神。朕尚欲全其晚节。今乃种种败露。岂容冒叨宠赉。所有历来承受恩赐御笔书籍。及寻常赏赉物件。俱著追缴。至储麟趾参奏朱荃、交部严察议奏时。朕曾以其事问梁诗正。伊并不将朱荃之事详悉陈奏。观其词色。转若储麟趾不应参劾者。且有功令森严、无人更敢作弊之语。现在朱荃、明福、作弊至于如此。何谓无敢作弊。其意岂欲朕信臣下之无敢作弊。遂不加觉察。可以自便已私耶。及部议时。若非朕洞鉴情节。饬令大学士傅恒、详悉查办。一任梁诗正等朦混。则储麟趾可以诬参议处矣。部中定稿。彼此议论。堂司官皆所共闻。令梁诗正抚心自问。尚不足以服其心耶。梁诗正、著交部察议。朱荃平日为人。及匿丧纳贿诸罪状。与夫张廷玉以国家旧大臣。而与叛案中有名人结亲之处。汉大臣御史中、宁不知之。而张廷玉在任时。无一人参奏者。足见朋比瞻顾之习。终不悛改。储麟趾尚能据实参其匿丧一事。较之挟诈行私。及摭拾浮言者。为称职矣。储麟趾、著交部议叙。朱荃在词林中。尝考列一等。或系张廷玉阅卷。或派大臣同阅。若非张廷玉授意嘱托。则阅卷大臣揣摩迎合。且京察大典。张廷玉列朱荃于一等。朕于引见时降为二等。至保举试差人员。汪由敦力保朱荃。明系瞻徇。朕于引见册内。记其人终不妥。近曾以示汪由敦。可见营私交结伎俩。在朕前自不能掩。此等师生朋比之习。不可不严加惩创。汪由敦、著交部严察议奏。寻吏部议处具奏、得旨、梁诗正著革职从宽留任。汪由敦本应革职。但念其其人尚勤慎。学问亦优。著在兵部侍郎任内效力赎罪。刑部尚书、著刘统勋补授。工部尚书、著孙嘉淦补授。储麟趾、著纪录二次。余依议。   ○又谕军机大臣等、据贝勒允祁奏称、永济库恩赏银两。其新旧欠项。业于上年参奏。经内务府议交该督、严饬州县作速完纳。节次咨催。迄今未经咨覆等语。此等事件。自应即为催徵。何以节年任其因循迟滞至此。虽直隶事本纷繁。兼办大差。该督方观承、一时不能兼顾。因此拖延。亦应乘时整理。大抵直省此类积案。亦不止此一事。如民典旗地案件。辗转至今。即高斌、那苏图、任内之事。前后交承。亦尚有存留者。盖事繁尤宜检点。若不加振励。则久而所积愈多。愈难清理。可传谕方观承、令其悉心查明。上紧赶办。以清积案。毋得沉搁。致开废弛之渐。   ○又谕军机大臣等、朱荃匿丧赶考、贿卖生童一案。先经湖广总督永兴等、讯据伊在楚家人。一一供吐。今据永贵审据朱荃之弟朱英等供称、于贿卖书籍外。勒索新进诸生规礼。及补廪出贡等银。约有四五千两等语。朱荃赃私狼籍至此。实堪发指。前已传谕该抚、将朱华、朱英、并曾经随任之在籍家人等、一并解川。交该督策楞、严审定拟。著该抚遵照前谕。遴委干员。将所有人犯。严行锁解赴川。并在楚解往各犯。归案质审定拟。   ○辛酉。上御勤政殿听政。   ○谕曰、梁诗正不胜翰林院掌院之任。其员缺、著刘统勋兼管。刘统勋现在出差。著孙嘉淦暂行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