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 第 477 页/共 1860 页
○是日起。上以夏至祭地于方泽。斋戒三日。
○壬子。谕军机大臣等、顾琮所奏漕船尾帮过韩日期一摺。祗将本年粮船全入东境数目日期具奏。其上年粮船于何时过韩。较今年迟早何如之处。并不声明。甚属糊涂。看来今年雨泽调匀。运河水势深通。自应遄行无滞。此时始过韩庄。殊觉稍迟。盖顾琮因已系暂署之员。又闻漕督员缺。已将瑚宝补授。遂尔漫不经心。任其迁延迟滞。著传旨申饬。
○又谕曰。昭通总兵岳钟璜具奏、伊前在开化营中。见有一二欠妥朦胧办理之事。著将原摺钞寄舒赫德、新柱、阅看。伊二人现在查验滇省营伍。岳钟璜所奏欠妥之处。是否确实。令其留心稽察。滇黔戎政。向来所闻不一。有谓其诸事废弛者。亦有谓其较胜川广者。该处地居边徼。武备尤为紧要。若果怠玩阘茸。有名无实。自当一面据实直陈。一面饬谕该将弁策励悛改。加意训练。毋得仍蹈前辙。但绿旗优劣。祗可与绿旗相较。自不能悉如北省营兵之精壮。设该兵丁技艺马匹钱粮等项。尚无甚弊。亦不必豫存成见。过于吹求。著一并传谕知之。
○又谕、据岳钟璜奏称、初到开化。一查营中。即有一二欠妥朦胧办理之处。现在细查密访。总以循序渐进。因地制宜为主等语。外省习气。凡初到新任。必将该处庶政废弛。前任缺失。胪列具奏。以见其留心整顿。及至一二年后。已之所行。亦复如前。而后来者。又摭拾其长短。以指摘之。所谓后人复笑前人者。往往如此。岳钟璜今已调任昭通。其所奏开化营伍事宜。应听接任官办理。但伊所见以为一二欠妥朦胧未协者何事。应如何料理。著一一查明备悉陈奏。如不过循袭外省故套。并非确有闻见。亦无妨据实入告。不必有意回护。著传谕知之。寻奏、臣到开化即查臣标余丁。原额一百八十五名。现止七十一名。余系旗队及各衙门头目分食。又书识、亦多缺额浮粮。前奏因未确查。不能明指其事。嗣查该二项并不遵旨办理。业经密奏在案。但查余丁。现据各将备、于四五月召补齐全。书识、除已给工食外。其未给者。请照湖广总督那苏图条奏、量给工食。清出名粮。召募足额。得旨。览奏俱悉。
○癸丑。上诣北郊斋宫斋宿。
○谕、稽古明禋肇祀。郊坛各以其色。地坛方色尚黄。今皇祇室乃用绿瓦。盖仍前明旧制。未及致详。朕思南郊大享殿。在胜国时。合祀天地山川。故其上覆以青阳玉叶。次黄次绿。具有深意。且南郊用青。而地坛用绿。于义无取。其议更之。至两郊坛宇。虽岁加涂塈。而经阅久远。应敕所司省视。所当修整者。敬谨从事。大学士会同各该衙门。详考典章。具议以闻。嗣议奏、明代南北两郊分祀。而皇祇室编次绿瓦。遍检礼书。并无考据。查天元地黄。绿乃青黄间色。今北郊坛甎壝瓦。及牲帛帏幄。色俱用黄。乾隆十三年议定笾豆成式。地坛祭器亦用黄。宁神与歆神。不当有异。应请易盖琉璃黄瓦。庶与黄中之义相符。至。坛宇经阅久远。金碧不鲜。甎甓损缺。及垩赤间有漫漶之处。均应及时修整。奏上。命和亲王弘昼、礼部尚书海望、王安国、工部尚书三和、总理其事。
○谕军机大臣等、潘思榘所奏请除赏恤微员路费弊窦一摺。乍阅之似为慎重公项剔除积弊起见。及究其归宿。不过欲免该员赴省亲领之劳。以博下僚家属感激耳。潘思榘所见。往往如此。夫以物故无力之微员。优给回籍路费。俾免于流落。乃朝廷格外殊恩。即弊窦种种。该抚藩等宜加意厘剔。而支领给发。自应仍由藩司衙门查办。乃以往返守候为苦。而委之州县草率了事。成何政体。且赴司亲领。尚有稽查。可杜假冒中饱诸弊。若一由州县给发。更无凭察核。滋弊益不可问。将国家之仁恩善政。举成具文。该抚独未之思耶。此摺著钞寄总督喀尔吉善令其查明。饬该藩司详慎给发。至所有诸弊。应作何清理之处。一并具摺奏闻。
○甲寅。夏至。祭地于方泽。上亲诣行礼。
○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上幸静宜园驻跸。至丙辰皆如之。
○谕军机大臣等、原参革宁夏道阿炳安侵冒城工一案。查原估宁夏等三城工费。共一百二十余万。而阿炳安开销仅及其半。即云出于撙节。亦断无节省过半之理。如系他人估计。而阿炳安承办。则节省实多。如即系阿炳安所估。则是有意浮开。转借节省之名。以为冒销之地。其居心狡诈。殆不可问。况该省官员甚多。委办自不乏人。何以三处城工。皆委阿炳安一人办理。其中不无情弊。著传谕总督尹继善、巡抚鄂昌、令其查明原案。并将宁夏等城工原佑何人。及该抚等疏内所称多有损裂之处现在情形若何。是否坚固。逐一具摺奏闻。至阿炳安业经身故。其应赔之项。亦已交清。朕不过欲悉其颠末。以见外省工员藐法营私之弊。且陕省现有应办城工。该督抚等、亦当以是为鉴。留心稽察。
○乙卯。谕军机大臣等、东陵后千松背山。原系风水内地。因将红桩火道。向内迁移。遂属风水地外。但该山究为官地。闻有附近民人。私行砍树烧炭。殊属非是。尔等可寄信布兰泰、令伊严禁管束。仍著查明具奏。再陵寝周围山势。各处树株疎密情形。令伊绘图呈览外。并将千松背距红桩远近。及抵密云行宫若千里之处。一并绘图粘签呈奏。
○户部议奏、八旗俸饷事宜。一、在京八旗文武官。例按春秋二季支俸。俸档过部后。如有升放。向不扣除。而新任俸银仍领。实属重复。请嗣后俸档过部后。补放外任。其俸银即于本季裁。由兵丁请授外省。亦照例裁下月钱粮。一、八旗官兵。指俸认买入官人口。向未定坐扣年限。嗣后除交现银外。价十两至三十两者。限一年坐扣。三十两至六十两者。二年。六十两以上者。三年。一、各省经制文员。并绿旗武职。于俸档过部后。升调京职。若照在京文员。给新任双俸。未免过优。嗣后各省经制文员。照新任应得之俸、给单俸。绿旗武职。给新任俸禄。一、由各旗官学生补放人员。向系月支膏火银两。无米。与原饷不同。至由各部院缮本贴写笔帖式补放者。月支银米。并非原饷。应均照例给新任俸禄。一、革职留任。并闲散人员。奉旨署理职任。臣部以该员等所办事务。与现任实授者。并无区别。照例一体给随甲以资办公在案。以上数条。应请纂入则例。从之。
○工部议覆、河东河道总督顾琮疏称、中牟县汛九堡大堤外。对岸滩嘴。挑出河心。遏溜南趋。势甚危险。请建木龙。挑开大溜。并建土埽各工。应如所请。从之。
○免甘肃皋兰、狄道、靖远、金县、陇西。安定、会宁、通渭、西固、盐茶厅、平番、灵州、中卫、等十三厅州县。乾隆十二年分。旱灾地亩银五千五百二十两有奇。粮五千二百二十石有奇。草四千六百二十束有奇。
○丙辰。谕、前因川省军兴。一切供亿输挽。有资民力。曾经降旨、将该省乾隆十三年、并本年分地丁钱粮、概行缓徵。复令该督策楞、将办过夫米各州县。于凯旋之日。查明等次奏请。候朕加恩。今据策楞分别查奏。其列在一等之茂州等一十四州县。地居冲要。差务殷繁。承办夫米最多。应加恩蠲免一年钱粮。列在二等之温江等四十三州县厅。办米出夫稍次。或有派往出口站夫。或当北路孔道。差务亦重。应酌免一年钱粮十分之七。列在三等四等之州县。或粮由舟运。人力稍省。或办夫而不办米。办米而不办夫。如乐山等二十二州县。应酌免一年钱粮十分之五。隆昌等五十三州县。酌免一年钱粮十分之三。至乾隆十三年钱粮。既经缓徵。所有急公完纳之户。即照伊等完纳分数。仍准展限缓徵。以示奖励。其本年缓徵者。目今军务虽竣。仍令该督相其缓急。毋致催督扰民。如此则全蜀办公出力之良民。咸得仰邀恩泽。元气渐舒。该督等应督率所属妥协办理。并出示晓谕。俾闾阎均沾实惠。以副朕优恤劳民之至意。该部即遵谕速行。
○又谕曰。前锋统领特库年迈。伊系内大臣。著在御前行走。不必管理前锋统领、向导营事务。都统公嵩椿、著兼管前锋统领。努三、著补授正蓝旗护军统领。兼向导处行走。法丑、著补授镶白旗蒙古副都统。
○谕军机大臣等、总兵王廷极具奏营伍事宜三条。率皆摭拾陈言。非有积弊必当剔除。良法必当举行者。王廷极之为人。好议论。喜作为。而又不中窾要。此奏不过潦草塞责。以具文了事。全无济于实用。即如所奏营伍诸弊。悉由将弁办理不善所致。定例原不如是。王廷极身任总兵。理应加意训练。整饬戎行。期于事事均有实效。方为不负委用。今所奏如此。惟图见己之长。而于事理种种不合。此等居心。殆不可问。著传旨严行申饬。
○免安徽阜阳、颍上、霍邱、凤阳、怀远、定远、泗州、盱眙、来安、并凤阳中、长淮、泗州、滁州、等十三州县卫。乾隆十三年分。水旱灾田地银一万一百七十两有奇。米一千三十石有奇。豆二十石有奇。
○丁巳。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幸圆明园。
○谕军机大臣等、大学士等会同兵部议覆新柱奏请购买川黔马匹一摺。所议甚为妥协。办理营伍事宜。凡有变通于常例之外者。必须实有裨益。且无窒碍难行之处。方可酌议更改。今楚省营马。向来俱赴口购买。即浙闽等省。亦皆买用口马。而新柱乃欲购之川黔。不过轻信属员一面之辞。辄思更张成例。于事转多未便。嗣后筹办诸务。应加意详审。期于妥协可行。不得任意轻举。著传谕知之。
○户部议覆、升任湖北巡抚彭树葵奏称、请将常平仓谷。分别府厅州县卫。酌派匀贮。应如所请。除盐驿道、安襄郧道、荆宜施道、俱与府县同城。无庸收贮外。其地方最大之江夏等四州县。各贮一万石。武昌等二十大州县。各六千石。咸宁等十二次大州县。并谷城、东湖、二县。各五千石。崇阳等八中州县。各四千石。通山等九小州县。各三千石。长阳等十最小州县。各二千石。来凤等三县。各一千五百石。武昌等十卫所。各五百石。武、汉、二府。各四万石。黄、荆、二府。各四万石。安陆府、二万石。襄阳府、一万五千石。德安府一万石。郧、宜、二府。各四千五百石。施南府、四千四百三十五石。施南府之分驻同知通判。各一千五百石长乐县分驻之县丞。一千石。通计派贮额定谷五十二万九百三十五石。其旧存谷不敷派贮之额。若将谷拨补。徒费运脚。应令逾额之州县。将本年平粜价银酌拨。秋成买补足数。从之。
○戊午。户部议覆、陕西巡抚陈宏谋疏称、查潼关裁县改厅。地当孔道。事务较繁。原有皂隶等项人役。请照旧酌留。并于民壮内。留二十五名。其余十六名均裁。至该县典史原管监狱捕务。既裁归巡检管理。人役亦应并隶巡检衙门。应如所请。从之。
○旌表守正捐躯之福建侯官县民项仁贵妻林氏。
○己未。谕、朕此次木兰围场。著果亲王、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随朕前往。
○又谕、向来大学士有兼理部务之例。大学士史贻直、著兼理工部事务。
○户部议准云南巡抚图尔炳阿疏称、阿发厂矿砂衰竭。难供开采。应封闭。从之。
○庚申。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遣官祭关帝庙。
○刑部等衙门议覆、署两广总督岳浚奏称、广州府属澳门地方。有李廷富、简亚二、两人。潜入夷人家。被哑吗嚧、口□□哆呢、捉获殴毙。乘夜弃尸入海等语。查外夷贸易内地。自宜遵守法纪。而哑吗嚧等敢于逞凶。应令该督缉获惩治。并该夷目有无贿纵。严审定拟。得旨。此案哑吗嚧等、致死民人李廷富、简亚二、弃尸海中。虽据供因获窃殴毙。而夷人等复为之质证。安知非扶同袒徇。另有致死别情。乃该督硕色等、仅照律拟以杖流。且令彼国自行安插。经部两次驳诘。诚为允当。但念该夷目向来尚属守法。而逃回之哑吗嚧等、既远隔重洋。势难追获。姑从宽免其提缉。照该督等所议完结。嗣后遇有此等案件。务宜详细研鞫。执法惩究。不可徒事姑息。以长夷人骄纵之习。致滋事端。
○工部等部议准、署江苏巡抚觉罗雅尔哈善疏称、抚标左右二营。并无汛守。请将原设巡船十只裁。从之。
○旌表守正捐躯之河南太康县民陈克明妻张氏。
○辛酉。上诣黑龙潭祈雨。
○直隶总督那苏图奏、总河缺裁。所有河标将弁。拟将添设者概裁。由别营改隶者仍归原营。其原设门皂各役工银。应充饷。现饬藩司查详。候核定另题。再河臣衙门。原设书吏二十名。应酌留十四名。裁六名。向有公费。奏明于岁修银内平余、及道厅捐廉项下给发。今查该道厅每年捐解抵给。尽足办公。其扣存余平究属帑项。不应抵给书吏公费。请贮道库。遇些小粘补工程。及例不应销之项。奏明动支。报闻。
○以正蓝旗护军统领辅国公嵩椿、为镶黄旗汉军都统。
○壬戌。钦差户部尚书舒赫德奏、臣由黄螂所沿金沙江而行。于黄草坪。见江滩北岸。有木扎数筏。查北岸悬崖峭壁。一线可通。皆凉山生苗地界。毗连阿都沙吗、陆格、陆耀、所辖诸夷。与中国隔绝。不应内地民人。在此舣筏。随询据称系江西、湖广、人。领票入山伐木。于水口滚放扎筏出卖。有在内停住一二年者等语。此等商民。深入猓地。年久人多。难保无勾结煽诱情事。查此一带苗界。系四川建昌所属。前项停住商人。应作何著令速归。并嗣后给票采木、查禁私越之处。请敕该总督查酌。具奏办理。奏入。下策楞、岳钟琪、议奏。寻奏、查建昌所属之雷波卫。地方辽阔。其犭□羿子村等三处。产本最多。乾隆四年。有商民在村贸易松杉。欲由金江运往重庆。必须于渝关上税。当向藩司衙门请照准砍。即由管理渝关之重庆府给照前往在案。惟该处距凉山生番四百余里。向未设汛。稽察稍疎。不免滋事。应出示严禁。并通饬各该衙门。嗣后概不得给照。行令建昌道、每年巡查一次。得旨。著照所议。实力行之。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四十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四十一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
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十四年。己巳。五月。癸亥。上御乾清门听政。
○谕、朕此次行幸热河。著履亲王、和亲王、大学士来保、协办大学士陈大受、在京总理事务。其月选之文员内通判州县等官。武员内八旗护军校、骁骑校、及外省送到之补放水手官、骁骑校等官。并年满千总。俱著王、大学士、照从前之例验看。可传谕该部知之。
○又谕、向来侵亏仓库实犯之案。秋审朝审。概拟缓决。该犯明知其必不正法。虽有二年之限。从无交完。以致帑项虚悬。而各省侵亏之案。亦不一而足。无以儆贪风而申国宪。是以于乾隆十二年。命大学士九卿详核议定条例。分别情节。入册候勾。其中有应入情实者五案。朕特再予限一年。或能完项自赎其罪。尚可昭法外之仁。今据刑部查奏。自定例以后。各省参劾侵亏之案渐少。而五案中现在全完者一案。完及七分者二案。其余二案。亦俱有交完之项。是该犯等尚知所儆惕。急图完公。应酌量加恩宽宥。著刑部存记。所有全完之吴浩一犯。入于可矜减等发落。其余著于勾到时。将完过分数声明。候朕临时酌夺。嗣后俱照此办理。
○钦差户部尚书舒赫德奏、履勘金沙江。从前新柱、尹继善等、会勘议修。自新开滩至黄草坪五百八十余里。实有益应留之工。其从前奏停。经滇督奏开之蜈蚣岭等十五滩。则有损无益。现仍须陆运。滇督办理此事。竟有附会错误之处。奏入。谕曰。舒赫德奏履勘金沙江工程一摺。所见甚属公正。该处情形。朕早已料及。在张允随因鄂尔泰、立意兴举钜工。遂尔附和。固难辞咎。但念伊久任苗疆。办理诸务。尚为妥协。若因此事遽加严谴。未免可惜。且此案所有糜费帑项。例应著赔。今从宽令张允随在任弥补。既可陆续清还。亦于事理允协。前已详悉降旨。传谕舒赫德。伊具奏时尚未接到。可再行传谕。令其接到后遵照办理。
○旌表守正被戕之湖北竹溪县民王伯海妻萧氏。
○甲子。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军机大臣等、据武进升具奏查拏邪教一摺。内称营员禀报江西关缉闽省斋犯五十余名。现在已获二十一名。其宁化斋犯。业经勒令开荤还俗。斋堂尽行拆毁等语。邪教党羽。如有纠合匪类。图谋不轨。自当严行查究。毋令漏网。若乡曲小民。持素奉佛。念经礼忏。所在有之。伊等既非行踪诡秘。藉端诱众。祇宜随其习俗。未可概绳以法。盖此等愚民。虽防微杜渐之说。亦有所不必用。如虑其滋弊生端。凡属持斋之人。悉令开荤。经堂悉令拆毁。非惟根株难于净尽。而查办纷纭。胥吏地棍。转得因缘为奸。是欲息事而反以滋事。殊非安静地方之道。但办理此等案件。贵乎得中。其失之太过者。似乎加意整顿。而张大其事。或致惊扰闾阎。种种未便。其失之不及者。或又因循养奸。置民风于不问。则过犹不及。要皆倚于一偏。此案情由。尚未据该督抚等具奏。而查拏教党。何以专属营员。州县并未承办。著传谕喀尔吉善、令其查明。奏闻。并即妥酌料理。固不可因噎废食。而任意疎纵。亦不可喜事苛求。而株累乡愚。总以宜民善俗。闾阎宁谧为要。寻奏、江西查拏宁化、长汀、二县斋犯一案。人犯众多。臣恐地方官以严友辉拒捕为戒。即密谕汀州知府查拏。先后接据现获聂应等二十一犯。节批两司速饬确讯。除严玉等三犯。已归拒捕重案。余一十八犯。久经开荤还俗。并无斋堂经卷。应援恩赦、免关解审。因系严友辉案内牵连查出。应归邪教汇案完结。是以未奏。至关拏教党。皆系文员承办。节次讯供有案。营员禀报提臣。自不复叙及。实非专属营员。得旨。览奏俱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