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 第 339 页/共 1860 页

○又谕、朕闻福建浦城关税。从前题定额徵银二千七百余两。后于乾隆三年、更定税则。委员监收一年。以为定额。缺少银五百四两零。嗣后连年短徵。盖因该关夫脚难于雇觅。以致商货稀少。经徵各员、无力垫补。遂成悬欠。著将此项税银五百四两零。加恩豁除。令其尽收尽解。其乾隆三年以后。节年缺额银两。一并加恩。免其赔解。该部即遵谕行。   ○谕军机大臣等、委送战船到津之参将、向来俱照豫行保举例、注册升用。今福建督标水师营参将刘使、送船到津。该部带领引见。朕看其人平常。未必能胜副将之任。尔等可寄信与马尔泰。令其将该员平日居官如何之处。据实奏闻。寻奏、刘使于水师船务。虽素称熟练。然年力衰迈。恐不能胜副将之任。得旨、如此则不可以副将题补。若彼俸次应升。亦宜声明摺奏。   ○又谕、前据张广泗奏称、奸民夏长荣、谋为不法一案。其微露逆迹之时。有黔省兵丁王燕、陆士湛、深知信息。乃更改名姓。诡为投顺。骗得伪劄。禀明该管千总拏获王燕等此事可嘉。著寄信与张广泗。应加提拔奖赏。以示鼓励。   ○又谕、前有湖北麻城县民人雷响来、在刑部出首李开花夥党。聚集四川、谋为不法一案。刑部已密行川省。确查虚实办理。尔等可密寄信与庆复、纪山、令其悉心根究。固不可株连无辜。亦不可听地方官希图省事。有意寝息。致留后患。   ○辛卯。户部议准、盛京户部侍郎双喜奏称、盛京内仓、每年额徵地米。不敷支放。查辽阳、开原、广宁、三城地米。徵额甚多。除支给俸米等项外。余米听各城酌量存粜。原非额贮之款。请将三城地亩、就近各移三万晌。赴内仓交纳地米二千三百余石备用。从之。   ○又议准、御史范廷楷奏称、直省各属地丁钱粮。向例遇蠲免之年。仍收耗银。以资办公。但经徵之员。因耗银非正项可比。任意多收。查旧例徵收正项钱粮。听民自封投柜。兼委佐贰、教官、等监收监拆。该管上司。仍不时稽察。今徵收耗银。亦应照例办理。从之。   ○又议准、山东巡抚喀尔吉善疏称、济宁、胶州、宁海、平度、邹县、汶上、单县、武城、曹县、郓城、诸城、掖县、潍县、高密、即墨、蓬莱、黄县、福山、栖霞、招远、莱阳、文登、等二十二州县。临清卫、前因仓储充裕。未经议请捐收监谷。近年陆续借粜。额贮不敷。请酌定额捐谷十二万石。令各处生俊、即在本籍投捐。其应捐银谷数目。悉照东省减二收捐、及本折兼收之例办理。至曲阜等处、原经议有捐额。停止未行。请仍同济宁等处一例收捐。从之。   ○又议准、署河东盐政众神保覆奏、山西、陕西、河南、三省。行销河东引盐。山西、陕西、两处秤斗兼用。河南止用觔秤。向系地方官与商民按照秤斗银钱。酌量售销。并未议定价报部。相沿行之甚便。即可久远遵守。毋庸另议贵贱两价。以滋纷扰。至灵宝县监价。商人现请量减销卖。亦应著为定例。并请减每年公费杂项银六百八十余两。以补商利。从之。   ○礼部议准、福建巡抚周学健疏称、闽省正音书院。原为教习闽人通晓官音而设。但闽省士民甚多。一馆之内。止可容十余人。正音固难遍及。况教习多年。乡音仍旧。徒为虚糜帑项。请裁四门正音书院。责令州县教职、实力劝导。俾通晓官音。从之。   ○兵部等部议覆、湖北巡抚晏斯盛奏称、各处在配军流人犯。向交地保收管。该犯与牌甲错处。每至诱惑善良。且挟制地保。苛求无状。请嗣后各省收到军犯。除老病废疾。仍归原配各州县、收入养济院外。其余即于通省府、厅、州、县、佐杂、各衙门。匀派当差。日给口粮。应如所请。至所称军犯止照省分充配。不必限定州县。免致多寡参差。查充军例有五等。道里远近不一。若苐照省分遣发。恐起趋避之渐。请照军犯应遣府分。转行该处督抚、于该府所属州县。核明里数。匀拨充役。从之。   ○刑部议覆、江苏巡抚陈大受奏称、民人钱永兴、殴死胞兄钱永生、应拟斩决。但钱永兴、家无次丁。援例、请留承祀等语。查钱永兴、虽因被兄赶殴。情急格挡。然呈凶肆殴多伤殒命。非邂逅失手者可比。与奏请承祀之例不符。应毋庸议。又御史孙灏等议、钱永兴殴兄致死。实由伊兄起衅。与寻常承祀者有间。情尚可原。且子嗣既无。族人俱绝。应援例准其承祀。得旨、九卿议奏。近来御史等、于公事往往以两议相尚。此风不可长。孙灏等著饬行。   ○以广东高廉道黄岳牧、为贵州按察使。   ○壬辰。上自圆明园、奉皇太后启銮。幸多伦诺尔。   ○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谕、乾隆八年、朕恭谒祖陵。经过之州县、蠲免钱粮十分之三。今年直隶地方。间有雨泽未能沾足之处。前已降旨缓徵。此次出口行围。所有经过地方。不令丝毫扰累。但安营除道。未免有资民力。朕心轸念。著将近京一带。及宣府等处、车驾经由之州县。本年应徵额赋。蠲免十分之四。其如何分晰办理之处。著总督那苏图、速行酌量筹办。并将朕谕、宣谕官民等知之。寻奏、直属宛平、大兴、昌平、顺义、怀柔、密云、热河、喀喇河屯、四旗、多伦诺尔、独石、张家等口、万全、宣化、保安、怀来、延庆州、延庆卫、等州县卫厅。俱系行围经过地方。查各处安营除道。均属阖境轮拨。其额徵银两米豆草束榛栗等项。亦应阖邑摊免十分之四。并照例将入官旗地余绝地亩租银。同额赋一体蠲免。得旨、所奏俱悉。   ○是日驻跸南石槽。   ○癸巳。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是日、驻跸密云县。甲午。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谕、朕降旨通免天下钱粮。可否将耗羡一并豁免之处。著大学士张廷玉、讷亲、密议具奏。   ○是日驻跸要亭。   ○乙未。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谕、前岁朕临幸奉天。目睹收成丰稔。米价平减。而直隶适当需米之际。是以降旨该督。令其前往贩运。原以一年为限。后限期将届。又准臣工条奏、展限一年。目下直隶庆云等州县、收成歉薄。雨泽尚有未能沾足之处。若果海禁稍弛。商贩流通。米粮充裕。于民食自有裨益。著将奉天海禁。再展限一年。该部即遵谕行。   ○又谕、口外二沟地方。现存米一万余石。今年热河一带缺雨。恐米价一时昂贵。著保祝率同恒文等、将二沟存贮米石内。酌拨数千石。即速运赴热河。交地方官酌看情形。以备平粜之需。使米价不致高昂。即于随从人等、亦属有益。该部即遵谕速行。   ○谕军机大臣等、从前供应陵糈。原系山东、河南二省、分年轮办。后缘八沟等处米粮充裕。其运送陵寝。较为便捷。因准臣工条奏、将口外购买之米。运抵蓟粮。而豫东二省应办之粮。运送通仓备用。朕此次出口。见古北口外一带。雨泽未能沾足。收成不无歉薄。闻八沟尚属有秋。朕意将来收成之后。酌量采买米石。就近运赴口外一带缺雨之处。以备借粜赈恤之用。其应运蓟粮仍按旧例办理。可寄信大学士张廷玉、讷亲、会同总督那苏图、定议奏闻。如那苏图已经赴任。即令大学士等寄信前去。令其即速筹办。   ○又谕、畿辅未得透雨之州县。将来如果成灾。应如何接济之处。前已传谕高斌、令其会同在京总理事务王、大学士、与那苏图、豫行定议。今朕出口。路经密云古北一带。殊觉天时亢旱。恐致成灾。其接济之方。亟应筹画。可即寄信大学士张廷玉、讷亲、会同二王及尚书高斌、总督那苏图、速行妥议。将运至密云古北口粮石。即行酌量情形。或借、或赈、或平粜。一面办理。一面奏闻。如此时那苏图已经赴任。即行寄信会商。务俾近边贫民。不致失所。宣府一带、亦应筹及。   ○又谕、给事中图尔泰等摺奏、赵罗氏、及赵昇争产一案。请交与刑部查审等语。朕思此等细事。原系该巡城给事中自应办理之事。何必另交刑部查审。况摺内所指副都统鄂齐尔之处。尚非重大事情。其虚实亦在未定。伊又不在京中。审讯殊属未便。可寄信大学士张廷玉、讷亲、令该给事中就近传唤各犯审明。据理完结。原摺并发。   ○是日驻跸两间房。   ○丙申。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上行围。   ○谕军机大臣等、本月二十六日。朕至常山峪行宫驻跸。未刻得有雨泽。可寄信询问王、大学士等。是日京师曾否得雨。亦著随本奏闻。   ○又谕、王、大学士等、会议摺内。应行办理者。即便办理。不必奏闻。如有必须奏闻之处。著随本奏闻。不必专发。天气炎热。驿站马匹。恐致伤损。   ○总理事务王大臣等议奏、查直属缺雨之州县。是否成灾。八月初间。始可定局。臣等豫为筹办。其旱象已成者。自不可泥秋灾不出九月之例。办理稽迟。应即令地方官悉心查勘。除收成约有五分者。应请缓徵。并于开春借给口粮接济。其不及五分。虽得雨亦难挽救者。即行查明户口。造册请赈。至贫民现在乏食者。并不得泥急赈之期。即为酌给米石。再一州县内、祇有数村被旱。其成灾重者。应一体急赈加赈。灾轻之处。即无庸急赈。仍查明分数口数。按月给赈。至庆云县、已经成灾。除急赈一月外。再照成灾分数。按月加赈。并从宽给与口数。所有需用米谷。如本处仓贮不敷。其距北仓路近。水运可通者。即动拨存贮。或漕米不便远拨。于附近州县、酌拨应用。得旨、朕未经过之处。如所议。至口北一带。昨见甚属亢旱。想已成灾。故有旨谕王大臣等、将运密云之米。今已无需应用。宜于口内外、或借、或赈、酌量妥办。可查照前旨速办。   ○又议奏、京仓现存黑豆。除应给各处驼马牛鹿需用外。止余三万余石。目今直属。虽节次得雨。而豆田恐有歉收。自应豫筹。但远赴豫、东、二省、及奉天等处采买。未免烦费。查宣化府属、现存屯豆十一二万石。若运至京师。以资动拨平粜。较为便易。得旨、依议。既有余豆。可于宣府、兼宣顺适中之地。豫行平粜数千石。则回銮时、众不苦刍秣之需矣。亦行令那苏图妥办。   ○又议奏、自京至马兰峪、经过地方。现奉谕旨、令臣等查明道旁地亩数目。并业主姓名。分晰造报。遇有恩蠲钱粮。易于办理。臣等公同酌议。请将马兰峪经由道路。丈量脩筑。为常年清跸之地。如有丈用民间地亩。照例给价。并将两旁种植柳株。以表观瞻。至热河一带御道。其两旁地亩。向因该处民人、有垫道安营等事。屡蒙恩恤。亦应令督臣那苏图、约略将二三里内地亩。勘明造册。以便临时查办。得旨、依议。又批、此一路向有种柳。今存少半。应令那苏图酌办。   ○户部议准、盛京户部侍郎双喜奏称、奉天所属各城杂税。向系银钱兼收。每年徵解钱积贮库内。日久未能流通。查黑龙江、支放兵饷。向有兼用钱之例。请将各城所收税钱。照例搭放兵饷。余剩仍贮库。以备次年之用。从之。   ○户部等衙门议准、吏部郎中金洪铨奏称、黜奢崇俭。风俗攸关。各处地方官、及仕宦之家。宜遵照钦定礼书。首先节俭。以为齐民表率。其地方随时奉到上谕。应于每月朔望。宣讲圣谕广训之后。一体讲解。俾愚民共知感化。至孝子、节妇、有贫苦不能自存者。请于存公项下。按月酌给口粮。以资养赡。再四民之蠹。莫如闲民。并令地方官、留心查访。凡系闲民集处之地。严行惩治。从之。   ○免湖北荆门州、乾隆七年、水冲沙压田地、额徵银三百一十九两有奇。并乾隆八九年未完银两。悉行豁除。   ○以太仆寺卿鼐满岱、为太常寺卿。   ○是日驻跸常山峪。   ○丁酉。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是日驻跸喀喇河屯。   ○戊戌。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上行围。   ○谕、此次随围官兵。应于波罗河屯拨给官马。即命哈达哈、亲往放给。务须妥协办理。   ○是日驻跸避暑山庄。至壬寅、皆如之。   ○己亥。谕军机大臣等、宣化一带。未得透雨。朕心轸念前已降旨令王、大学士等寄信与那苏图、豫为筹画。不知近日得雨与否。可寄信询问令其将目下情形。及如何办理之处。即速具摺奏闻。   ○是月、升任直隶总督兼理河道高斌奏、永定河、伏汛已过。工程平稳。得旨、伏汛甚小。恐秋汛过大。宜加意防之。   ○署两江总督协办河务尹继善奏、上江之宿州、寿州、凤阳、临淮、怀远、虹县、灵璧、凤台、颍上、阜阳、泗州、五河、及凤阳、凤中、宿州、三卫、下江之安东、桃源、清河、阜宁、沛县、铜山、萧县、睢宁、邳州、宿迁、海州、赣榆、沭阳、及大河卫、本年四月间。雨多水长。麦田被淹。业经借给耔种口粮在案。嗣因五月底至六月中旬。雨水连绵。复有续报被水者。现饬各州县、查明被灾轻重之处先赈恤一月。得旨、是。据准泰奏、情形相同。应加意抚恤。   ○又奏、上下江地方。自六月望后、至七月初间。大雨时行。有从前被淹涸出之地。补种秋禾。复被水淹者。有前未被水。而今秋禾淹损者。查上江之宿州、灵璧、虹县、凤阳、怀远、泗州、下江、邳州、睢宁、海州、沭阳、赣榆等处被灾最重。其余州县、大势较轻。现将乏食贫民。先行抚恤。俟勘明成灾分数。酌定赈济月分。另题办理。得旨、览奏俱悉。被灾之处。加意抚恤。毋致小民失所也。   ○江苏巡抚陈大受奏、江省蠲免钱粮、酌议事宜三款。一、江省地丁漕项。向未分别徵收。今地丁全数蠲免。而漕项仍应完纳。恐吏胥朦混浮收。应饬各州县清查定额。分晰应免应完之数。晓谕粮户。一、地丁耗羡、向随正项输纳。今正项已蠲。而耗羡照旧徵收。虽属零星小数。其火工票钱、反致多用。请令花户于完纳漕项时。带完耗羡。即附填串票。不必另给。亦不得耗外加耗。一、吴中佃户抗租。久成锢习。况业户现邀恩免。顽佃尤得藉词赖租。今酌议业户收租。照蠲免之银。酌减分数。如业户邀免一两者。应免佃户五钱。得旨、所议尚属留心。行之则仍在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