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 第 338 页/共 1860 页

○己卯。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幸瀛台丰泽园。   ○还宫。   ○庚辰。孝懿仁皇后忌辰。遣官祭景陵。   ○上诣雍和宫行礼。   ○幸圆明园。   ○谕曰、马兰镇总兵布兰泰患病。著派太医一员。前往诊视。   ○户部议准、长芦盐政伊拉齐、会同升任直隶总督高斌覆奏、长芦所属滦州、迁安、乐亭、丰润、宁河等五州县引地。自设立老少牌盐。奸徒收买发贩。以致私盐充斥。官引壅滞难销。若照闽省之例。折给老少钱文。停其自行负卖。则影射囤积之弊既除。而贫民计日得钱。可资度日。又无负贩往来之苦。实属均有裨益。至各州县现存老少若干名。务须查验确实。每名日给大钱二十四文。令商人按月照数捐交。嗣后如有新补贫难老少。一例折给。其沧州、盐山、等州县、有应照此办理者。并令查明具题。从之。   ○又议准、四川巡抚纪山、会同川陕总督公庆复疏称、开采铜矿事宜。一、乐山县属之老洞沟、宜宾县属之梅子凹、出产铜矿。均应开采。请各委佐杂干员、管理厂务。其一切发价、运铜等事。即交各县就近经管。一、报采各商。土著流寓不一。应令地方官查验殷实良商。取结保送。所有抽收课耗铜觔。照建昌厂之例办理。一矿厂夫匠众多。应设头目分隶。更择干练者一二人为商总。稽查私铜漏税诸弊。一、厂员公廨、请于盐羡银内动支修建。至月费向分三等议给。今铜矿新开。上中下一时难定。请暂照中厂之例。酌给月费银二十两。一、厂商奸良不一。炉灶私卖。弊所不免。应令厂官责成巡役稽查。从之。   ○辛巳。稽查右翼宗学右通政熊学鹏奏、右翼宗学、共设满汉教习九人。凡在馆学生、满汉文艺之优劣。教习人员、训课行走之勤惰。皆应不时考核。今稽查右翼宗学。系臣与光禄寺卿沈起元、二人。俱系汉官。于繙译素未通晓。请再派满洲文臣一员。公同稽查。得旨、著派开泰。   ○壬午。谕军机大臣等、朕闻山东德州以南。有数州县缺雨。喀尔吉善、未曾奏闻。不知近日得雨否。若尚未得雨。喀尔吉善、作何筹画办理。可寄信询问。令其即速具奏。   ○户部议覆、山东巡漕御史沈廷芳、条奏漕务四款。一、除佥丁包运之弊。一、定卫缺铨选之法。一、押运领运员弁、铸给关防。一、停运随帮千总、支给廪工。以上各款、或系现行事例。或与定例不合。未便更张。应毋庸议。得旨、依议。巡漕御史沈廷芳条奏漕务四款。俱经部驳。从前巡漕御史回京之时。往往将不能行事件。勉强条奏几款。以图塞责。如果系应行之事。自应尽心竭力办理。何得于回京时。以章奏为虚文。而不思实效。沈廷芳著饬行。   ○兵部题、闽粤南澳镇总兵官何勉、以老病乞休。得旨、何勉老成历练。效力有年。屡经请休。著解任调理。俟病痊之日。来京请旨。所遗南澳镇总兵员缺。著陈林每调补。该部知道。   ○刑部尚书盛安奏、湖广民人熊宗正、殴死无服族祖熊建候一案。现在按律拟绞。尚未具题。乃御史万年茂、会核时。以年未及岁之犯。向例于按律拟抵外。题请免死收赎。今熊宗正、年仅十五。未经一体声叙。请敕交廷议。查十岁以下杀人者。例应拟罪请旨。十岁以上者。向无此例。谨将从前办理同异缘由。并此次不行援案题请之处。逐一声明具奏。得旨、刑部专司刑名。其办理各案。前后互异之处。必有缘由。万年茂既未深知。又未向该部详查。但据己见。即行陈奏。未免急遽。此案现交九卿议覆。著将盛安所奏、一并交九卿妥议具奏。寻奏、查雍正十年、丁乞三仔、殴死丁狗仔一案。因丁乞三仔、年仅十四。先被丁狗仔欺凌起衅。又系拾掷土块误伤。是以得从末减。今熊宗正殴死熊建侯。起衅既由于该犯。且又执持凶器。虽年齿尚幼。而情罪较重。未便从宽。请嗣后十五岁以下杀人之犯。令该督抚、查明实与丁乞三仔情罪相等者。援照声请。听候上裁。从之。   ○江苏巡抚陈大受疏报、靖江县、乾隆九年、新涨折实平田、十二顷九十七亩有奇。又新坍折实平田、三顷五十四亩有奇。分别升蠲额赋有差。   ○署广西巡抚托庸疏报、临桂、义宁、来宾、象州、宾州、并郁林、等六州县、首报乾隆九年、垦熟民屯水田、二顷八十六亩有奇。   ○以大学士公讷亲、兵部右侍郎开泰、充经筵讲官。   ○癸未。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户部议准、署广西巡抚托庸疏称、粤西各处铜厂。因官买余铜过多。商人未能获利。以致开采寥寥。鼓铸不敷。请将各厂所出铜。止以三分抽课。余铜七分。听商自卖。俾得踊跃开采。课铜亦可充裕。从之。   ○补行引见考选御史之吏部员外郎王显绪等二员。得旨、王显绪、乔履信、俱著记名。入于从前记名人员内。以御史用。   ○甲申。上御勤政殿听政。   ○谕、从前石林口冲决。用过修筑工料银二十三万九千一百余两。部议著落该管河员、照数赔补。原以该处旧有土坝。致被冲决。应照疎防之例赔修。第闻石林土坝。系乾隆五年间。河臣率民修筑之工。并未动用钱粮。与永定官堤、疎防冲决者有间。且七年黄水异涨。亦非寻常可比。动项既多。该管各员。势必艰于赔偿。著格外加恩。免其追赔。嗣后凡有堤防处所。务须先事绸缪。毋得再蹈前辙。若稍有疎虞。决不宽贷。该部即遵谕行。   ○又谕、向例满洲郎中、京察一等者。吏部奏请考试。于引见时记名。以道府用。如不敷选用。再令各部保送考试。其从前引见未经记名人员。不在保送之例。嗣后亦著一体考试。带领引见。吏部将该员前次未经记名之处。于引见摺内声明。   ○以通政司右通政梅珏成为宗人府府丞。   ○乙酉。中元节。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   ○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园寝。   ○上诣安佑宫行礼。   ○谕曰、吏部尚书高斌、于河工事务。素所熟练。今虽内用。仍在直隶地方。著兼管直隶河道总督印务。如有应行查勘相度之处。即从京师前往。   ○户部议准、奉恩辅国公兼护军统领恒鲁等奏称、随围借俸。请照兼管职任。一并支给。得旨、恒鲁、功宜布著照部议借给。即民公以下世职官员。亦应照伊等现兼职任。借与俸禄。该部嗣后照此办理。   ○又议覆、署广西巡抚托庸奏称、粤西乾隆七八两年、因收成歉薄。拨运湖南漕米四万石。分给桂、平、梧、浔、柳、庆等府州县平粜。今已陆续易买谷石交还。请仍留贮各属。于每年青黄不接时。出借兵民。除歉岁照例免息外。其年岁在八分以上者。每石止收息谷八升。并将此项价银解贮司库。以备地方公用等语查粤西地处边徼。户鲜盖藏。若将漕米易谷之项。留备粜济。垂之久远。有禆民食。府如所请。其粜卖息谷银。亦准入于存公项下备用。至出借仓谷。向例每石收息一斗。未便从减。应一例办理。从之。   ○以广东澄海协副将陈谢勇、为福建金门镇总兵。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十四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十五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 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十年。乙丑。七月。丙戌。谕、朕向来巡幸所过地方。曾派员严查随从官兵人等。不许蹂躏农田。滋扰百姓。此次启行之时。正值秋成在望。禾稼尚未登场。诚恐约束不严。以致践踏禾黍。有妨农务。著都统阿兰太、护军统领法诸那管理。多派官兵。沿途察看。严加钤辖。其随从官员兵丁。亦令将家人跟役、自行管束。如有不遵禁令。伤及田禾者。即行查参。并行令该督、提、等遴委员弁。一体稽查。毋得玩忽。   ○户部议准、升任直隶总督高斌疏称、直属文安、河间、献县、阜城、肃宁、交河、吴桥、东光、沧州、庆云、静海、盐山、青县、西宁、赤城、宛平、大兴、霸州、保定、大城、涿州、房山、良乡、固安、永清、香河、密云、通州、三河、武清、宝坁、苏州、宁河、滦州、卢龙、迁安、抚宁、临榆、清苑、满城、安肃、定兴、新城、唐县、博野、庆都、容城、完县、蠡县、雄县、祁州、束鹿、安州、高阳、新安、任邱、宁津、故城、天津、南皮、正定、获鹿、元氏、藁城、栾城、无极、赞皇、平乡、广宗、钜鹿、唐山、内邱、任县、磁州、邯郸、成安、曲周、广平、威县、清河、东明、延庆、宣化、万全、龙门、怀来、冀州、并所属之新河、武邑、衡水、赵州、并所属之柏乡、隆平、临城、宁晋、高邑、深州、并所属之武强、饶阳、安平、定州、并所属之曲阳、深泽、易州、并所属之涞水、广昌、遵化州、并所属之丰润、玉田、又延庆卫、热河、喀喇河屯、等一百一十二州、县、卫、厅、因春夏雨泽愆期。二麦被旱歉收。兼有被雹伤损者。俱经酌借籽种口粮并令及时布种秋禾。其应否加赈蠲免。俟秋获时勘明分数办理。得旨、依议速行。   ○丁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时届新秋。正当禾稼登场之际。诚恐各省雨旸不齐。收获不一。或有至于成灾者。其经理之处。不容刻缓。若该省督抚、有请免请赈本章。应照例办理者。朕巡幸口外。降旨未免稍迟。著留京总理事务之王、大学士、等四人。照前年之例。一面将副本交部查办。一面奏闻。部议之后。亦即一面行文该省。一面奏闻。如此则事得速办。不致或有稽延。   ○又谕、今年直隶地方。雨泽不匀。朕心深为轸念。降旨令高斌、确查筹画具奏。据高斌奏称、宛平等六十四州、县、卫、厅、于六月内有未经得雨者。有得雨未能透足者。当八月开徵之期。所有应徵新旧钱粮。应遵旨暂缓徵收。将来是否成灾。尚难豫计。俟秋收后酌看收成情形。再行奏闻。分别办理。至庆云一县。目下旱象已成。现委道府亲赴查勘。拨领漕米。以为赈借之用等语。庆云一县。既已成灾。著加意抚绥。毋致失所。其余州县、俱著缓徵。又思此等州县、将来收成如何。目下虽难豫定。著那苏图、悉心体察。若有成灾之处。可豫为筹算。速行办理。毋得稍有稽迟。其上年奉旨缓徵之景州等十二州县、亦一体查办。   ○大学士等议覆、给事中卫廷璞、御史孙灏、奏称、直省丙寅年地丁钱粮。现经奉旨蠲免。请令有产之家。酌减佃租。并劝谕节俭各等语。查恩免之年。令业户减租惠佃。是在督抚大吏、董率有司。多方开导。俾田主知公溥之义、佃户无顽抗之风。以周惠恺而息争端。若必限定让租分数。绳以官法。其势徒滋纷扰。所奏应毋庸议。至积年民欠。遇蠲租之岁。既予停徵。小民至愚。幸有赢余。不知撙节。及来岁新旧兼徵。未免仍属拮据。应如所请。饬令地方官、训民节俭。俾将来开徵之日。得以急公完纳。从之。   ○吏部议覆、钦天监、会同管理国子监算学太仆寺少卿成德等议奏、汉算学生、由举人出身者、期满以天文生补用。与生童充补者无别。请即以博士升补。其算学期满之助教、教习、遇有五官正、灵台郎、挈壶正、博士等缺出。请与钦天监应升人员。相间补用。先用助教、教习、一次。后用应升人员一次。再钦天监额设三科。术业不同。所有算学馆议叙候补俸缺之天文生、请各按伊等素习之业。补用本科之缺。均应如所请。至所称满洲、蒙古、汉军、汉人、天文生、中式举人者。照笔帖式中式举人之例。在任候升。遇应用班次。归本班选用。又蒙古算学生、既补满洲天文生。而满洲天文生应升。有博士六缺。挈壶正二缺。主簿一缺。灵台郎三缺。五官正二缺。蒙古则止有五官正二缺。其蒙古天文生、与满洲天文生如何升用之处。并请酌议等语。查天文生向例止以本监之缺升用。自不便如笔帖式、通升部院等衙门之缺。惟中式举人者、有应选知县之班。不得以其在天文生任内。即行扣选。嗣后满洲、蒙古、照例考试。汉军、汉人、照例拣选。遇应选知县之年。归班选用。至蒙古五官正员缺。定例由理藩院等衙门出身者。以理藩院应升之缺升用。由吏部等衙门出身者。以六部应升之缺升用。今蒙古算学生、升至五官正。如论俸应升之时。不论六部理藩院。准一体升用。从之。   ○浙江巡抚常安奏、浙西嘉、湖、二府、向有一种奸匪。迷拐幼孩。肆行残害。惨毒难言。今据嘉善县知县陈以刚详称、拏获拐犯富大、陈大、二名。讯认实情不讳。又究出各处余党多人。比时看审人民。同声指詈。并将富大、立刻殴毙等语。臣当经飞檄各路。密拏务获。至富大既经拘执。自应听候审拟正法。何以该邑民人。遽行殴毙。现在饬查有无别情。另行办理。得旨、是。此必有其党羽。恐露踪迹所为耳。且该县亦属无能矣。应查参。又批、此案应彻底详查。不可使一人漏网。仍将作何办理处。具摺奏闻。   ○戊子。谕、目下伏汛已过。秋汛尚在长发之时。所有修防抢护事宜。督河诸臣、自必相机料理。其中或有具疏应交部议者。著留京总理事务之王、大学士等、一面交部查办。一面奏闻。部议后、亦一面行文该省。一面奏闻。庶不稽迟时日。   ○又谕、闻齐齐哈尔地方。两泽缺少。近日曾否得雨。如有被旱田亩。作何筹办。所有彼处仓粮。及呼兰谷石。可否足敷赈给。或运何处米谷接济之处。著将军傅森、详悉酌议具奏。   ○缓徵安徽寿州、宿州、凤阳、临淮、怀远、虹县、灵璧、凤台、阜阳、颍上、泗州、五河、等十二州县。凤阳、凤中、宿州、等三卫、水灾、凤台、颍上、蒙城、等三县、雹灾额赋。赈贷饥民。   ○以镶蓝旗蒙古副都统莫尔浑、为归化城右翼副都统。   ○旌表守正被戕之四川灌县民曹金荣女曹氏。   ○己丑。礼部议准、四川学政蒋蔚疏称酉阳一州僻处川东生童向赴重庆府考棚应试往返二千余里。路险难行。孤寒盘费维艰。请照夔州、宁远、二府之例。岁科连考。从之。   ○庚寅。谕、各省捐收监谷。原欲广为储积。以济民生。使仓储日渐充裕。且出有余以备不足。亦不似一时采买。致有谷贵之患。乃州县或恐折耗赔垫。或恐有干例议。往往视为畏途。每遇投捐之人。故为刁难恐吓。是以生俊畏葸不前。又复多布浮议。以摇惑上司之听闻。地方大吏、不思善于督率。转为其所愚。即如湖广总督鄂弥达、奏请监谷收银。并称州县畏惧霉烂。难望其实力奉行。是明知州县有留难之弊。不行查禁。而为之迁就其说。楚省为产米之乡。尚且如此。又何怪他省之有名无实也。夫捐谷乃利民之善举。但非州县之所乐从。即欲顾惜赔累。亦当设法筹办。使不致于霉变。岂可听其腾口阻格。而明露姑息之意。著各该督抚、实心整理。严行申饬。务将从前积习涤除。使生俊乐从仓庾充实。庶于民生实有裨益。该部即通行各督抚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