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 第 272 页/共 1860 页

○庚辰。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户部右侍郎署湖南巡抚阿里衮奏请。从前盐价。每觔定银一分。彼时钱价平贱。每银一分。约收十文。嗣因钱价昂贵。小民零买用钱准之银数。已系一分二三厘。应请以银数定盐价。照钱价准银数。总以时价折算。不得以银一分收钱十文。再盐铺所用银戥。俱名老广法。比官法马较重。应请以官法马为准。得旨。是。酌中执法办理可也。   ○是月。直隶总督高斌奏。天津、河间赈济事宜。一、令地方官赴乡。先查户口。分别极贫次贫。并就近晓谕不可离乡外出。再选一二贤能佐杂协办。至强劲勒借之风。更宜严禁。一、将恩赏通仓运津备赈粜粟米。分运各州县。照该地方时价。大加核减。以平市价。一、地亩无论旗民。但查无力购种者。即借与麦种。赶种秋禾。如地主外出。即责成该地邻右承种。倘地主闻信归来。计到日迟早。所收之麦。公平分给。一、开赈不宜太早。自今冬十一月起。至明春三月止。极贫赈五个月。次贫将日期伸长、赈四个月。其十月以前。惟于极贫户中。令道府亲查实在乏食饥口。酌给口粮。一、口外地方。连年丰收。请于各该处添建仓廒收贮。以及运蓟运通。且径运津属。以济赈务。得旨。所奏俱妥。即照此实力为之。   ○又奏报、得雨寸数。得旨。览。前此虽得透雨。然雨后所种晚田。又复望雨。虽数日可待。而实切望霖矣。   ○又奏报、二麦收成分数。得旨。麦虽半收。大田现望泽孔殷。且京师旱暵特甚。病暍者多。此皆朕不德。小民其何辜耶。朕别无他谕。想卿同此心。惟有望上天早赐惠一日。即早解一日之忧耳。   ○直隶布政使沈起元奏请。立平粜一定之章程。悉照米谷本价为准。得旨。本价少于时价。固可如此平粜。设时价少于本价。又将如何。若谓时价断无少于本价之理。则年复一年。秋成之际。仍买米存贮否。不通之极。与督臣看。   ○直隶提督保祝奏。直隶沿边各口。添设旗兵。有泠口新到之兵。不遵法纪。该管官办理不善。现在严饬查办。得旨。汝虽提督。实系满洲大臣。此等不法兵丁。即应唤至汝前。重处示警。参其所管之人。方称合理。如此迟回。不愈滋事耶。   ○天津都统阿扬阿、副都统常久等奏。水师营事务繁冗。请添左右二司。每司拣选协领一员为司章京。并铸给关防钤记。报闻。   ○天津水师营副都统常久、总兵官傅清奏。满洲水师营。原设满洲兵二千名。战船二十只。每年按期习练水战。归城旱操。虽皆无误。但纪律不能严明。以致技艺生疎。现惟亲加督率。务期技勇纯熟。尽除游惰。得旨。所奏俱悉。交常久加意整顿可也。   ○署两江总督尹继善、江苏巡抚陈大受奏。赈恤事宜。铜山、沛县、极贫之户。给赈六七两月。次贫给赈七月一月。海州、沭阳、乏食贫民。亦赈一月。阜宁情形。虽觉稍轻。然秋获尚遥。应接济一月。其各卫所。随州县坐落地方。一体分别查办。得旨。所奏俱悉。督抚率属员妥办可也。   ○漕运总督顾琮奏。漕运应办事宜。一、漕白各帮全粮到坝。恐不肖旗丁。见今年余米较多。明年所带空重食米。在次少为折乾。过淮盘验时。藉口在途食用过多。现严饬监兑经徵各官。将全数兑足。以凭盘验。并饬各州县。不许折乾给丁。一、江广帮船体重大。吃水过深。宜随带剥船以济运行。得旨。好。皆属妥协也。   ○江南河道总督白钟山奏报。秋汛内湖河各工平稳情形。得旨。览奏稍慰。但今年非比常年。盖灾伤之后。元气未复。所宜倍加兢业也。至秋汛踵至。尤应妥办。朕起程在即。卿其慎重机宜。有应行料理者。一面料理。一面奏闻。   ○闽浙总督那苏图奏报雨水情形。并拏获抢米奸徒。现在各属宁静。得旨。欣慰览之。又拨十万漕粮接济。可速出告示。以慰民心。   ○又奏、漳浦县吴林二姓。各恃族大丁繁。持械格斗。除拏获首犯究治外。仍饬令各该房长族正开导其余俾知愧悔改过自新得旨。此正未易言也时常留心可耳。又奏办理闽省钱价将存贮场馆钱文搭放市价己臻平减。并拏获私铸奸徒究办。得旨。好。应如是留心者。若能再获则犯者益少矣。   ○湖北巡抚晏斯盛奏准原任荆关监督。将税务关防移送到臣该关距臣驻劄之武昌计程千里。耳目难周请设监督一员。前往该关。专司其事。得旨。有旨谕部。但汝此奏巧矣朕固知汝是此等人此等事尚可。若诸事如此。后悔莫及。慎之戒之。亦不必尽批示。汝会意可耳。   ○又奏、楚北地当五达商旅云集。不逞之徒。易于潜伏。巡查不可不严。臣等各遣本标官兵。分途游缉。如荆口、簰洲、嘉鱼、新堤、罗山、临湘、岳州、此五百里内。则系督臣标下千总一员。带兵四名。又水师头舵水手兵四名。驾船一只。往来游巡。轮班更替其青山、八吉堡、白浒镇、三江口、黄州、武昌、蕲州、道士洑、以迄九江、此数百里内。系臣标千总一员。带兵如前数。更番游巡。此水路之游巡也。其陆路之上游。如汉川、沔阳、天门、潜江、荆门、安陆、钟祥、宜城、襄阳、枣阳、吕堰、以迄豫省接界。暨荆州、松滋、公安、石首、监利、至湖南交界。并岳州、蒲圻、咸宁、等境。则系督臣标下千总一员。带兵六名。巡环绕截。其下游武昌、黄州、蕲水、广济、黄梅、以迄安徽之安庆。江省之九江各接壤。并本省麻城、豫省信阳交界之武胜关、广水、小河溪、杨店、黄陂、等境。则系臣标千总一员。带兵六名。如前游缉。再弭盗之最善者。莫如保甲。现在遵条例极力整顿。务令各属实力奉行。而又随事化诲。先之以节俭。示之以纯朴。使乡曲小民。潜消其邪僻之念。得旨。是。实力行与朕看。空言无补也。   ○署湖南巡抚蒋溥奏。楚南盗匪公行。宜实行保甲。以杜盗源。如烟户迁徙改业必督责保正、牌头、随时禀换门牌。改注册籍。至于查点。亦不必拘定时日。则奸伪自无所容。再缉拏盗贼。设立赏罚规条。分别轻重办理。得旨。是。现在固应如是。永久更当如是。   ○山西巡抚刘于义奏报雨水情形。并陈酌量赈恤。得旨。览奏俱悉。朕今前往盛京。不可以此而误民瘼。赈恤之事。一面办理。一面奏闻。   ○广西巡抚杨锡绂奏。粤西怀远县之富禄寨、与贵州永从县之云洞寨、苗民。上年互争田土。至今未结。现饬右江道前往勘审。得旨。此等隔省之事。向有各庇属员之习。汝等痛改此弊。公同和衷妥办可也。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五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六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 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八年。癸亥。秋。七月。辛巳朔。享太庙。遣和亲王弘昼恭代行礼。   ○上诣安佑宫行礼。   ○壬午。吏科给事中钟衡奏、请嗣后热审时。将案情通查。除情罪相符。仍照原拟外。倘有临期极口称冤。按之情罪。稍未允协。即细加研鞫。果系从前枉断。十分冤屈者。立即改正题达。以便令三法司再行确勘。若固执己见。回护前非。甚至明知舛错。含糊题结。别经发觉。或九卿科道察出。即行参处。得旨、所奏是。著照所请行。该部知道。   ○礼科给事中邹一桂奏、嗣后奉旨发议之事。科道官有不侍部覆。而越职议奏者。应发还申饬。以为摭拾浮嚣者戒。得旨、科道职司言路。凡有见闻。自应陈奏。但如邹一桂所奏、摭拾浮嚣、搀越渎陈。种种情节。则大不可。嗣后有交部议事件。而科道不待部覆。参差具奏者。该部于议覆本内、将伊等意见参差之处。声明请旨。   ○天津都统阿扬阿、以年老休致。以镶蓝旗满洲副都统富昌、为天津都统。   ○癸未。谕、河防关系重大。兹值秋汛长发之候。一切修防抢护机宜。事存呼吸。其应行办理之务。督河诸臣。自可相机速办。若有具疏应交部议者。著留京总理事务之王大学士等四人。一面交部查办。一面奏闻。部议之后。亦一面行文该省。一面奏闻。庶不至稽迟时日。   ○谕、我满洲旧俗淳厚。于骨肉宗族中。最为亲睦。近见八旗袭职。率多争讼。伊等俱系同祖子孙。今虽疎远。本属一体。岂可因世隔已远。遂不念祖宗耶。且袭职一事。朕特派王大臣等查明根源。虽俱行开列。而引见时。朕仍视其应得者。始令承袭。初不因伊等之争而与之也。嗣后务当各念乃祖乃宗。敦孝弟而亲骨肉。共成和睦之风。将此通谕八旗知之。   ○谕军机大臣等、办理流民一事。朕前降旨。令各省督抚、务于平日谆切劝谕。俾各知安土重迁。及至歉象已形。渐不能支。即设法安顿。不致越境四出。原欲其先事绸缪。临时调剂也。但恐地方官错会朕旨。不善抚循。惟事拦禁不许出境。转致阻其谋生之路。尔等可传谕各省督抚。转饬属员。如有本地灾民。加意经理安插。其有不得不流移他处者。所到之处。该地方官亦必善为抚恤。无使失所。   ○大学士鄂尔泰等奏请更定考试贴写中书之例。查内阁满汉本房贴写中书缺出。向系行文吏部。将愿考人员。咨送到阁。臣等会同吏部考取补用。因缺出前后不齐。又不便久悬。是以一二缺出。即照例咨取数十人考试。臣等派员监查。虽代考传递。可以杜绝。而应考人员。同在一院。或不免私相授意。且缺既零星。人复众多。易滋请托营求之弊。应请将臣衙门满本房额设贴写中书共二十四缺。汉本房共十六缺。统照乾隆七年、臣等奏准、考取汉中书之例。豫期行文吏部。将八旗愿考人员。转行咨取。汇齐人数。知会内阁。臣等定期请旨。特派阅卷大臣。在贡院内编号弥封。秉公考试。并令覆试。以防换卷代考之弊。其繙译试题。恭候钦命。仍咨都察院、派监试满汉御史二员。臣等派侍读典籍各一员。先一日进贡院。御史等散卷扃试。阅卷大臣、量人数之多寡。择繙译通顺者。每旗取四名为率。以备汉本房贴写中书之用。满本房虽职系缮写清字。将来皆有办事之责。若仅考大小清字。恐取中不识汉字之人。应择清字精工。粗晓繙译者。每旗取六名为率。以备满本房贴写中书之用。其试题、令阅卷大臣量出。倘该旗佳卷无多。则宁缺勿滥。取中试卷。进呈钦定。拆封交吏部注册。缺出、各论旗分缺额。挨次补用。将完时。再行文吏部、咨送考取。贡院内一切饭食供应。并应用人役物件。照上次考试汉中书之例。顺天府备办报销。从之。   ○引见考取保送御史之吏部郎中钱度等二十六员。得旨、钱度、杨开鼎、官献瑶、伍起、胡蛟龄、陆秩、欧堪善、张惟寅、史积琦、沈景澜、冯秉仁、冯元钦、吴云从、储燧、宋邦绥、毛旭旦、王应彩、李清载、彭肇洙、范廷楷、时均辙、俱记名以御史用。   ○贷安徽宁国、贵池、和州、含山等四州县、雹灾饥民。并缓徵本年分额赋。   ○甲申。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诣大高殿行礼。   ○还宫。礼部议、盛京三陵。应一例增设爵垫。殿内应用白蜡。祝案应设羊角镫一。又三陵殿内。陈设罏瓶五供。及香合朝镫。应一式制造。祭祀所用帷幕。改用黄缎。从之。   ○乙酉。上御太和殿视朝。文武升转各官谢恩。   ○诣宁寿宫、视顺懿密太妃病。   ○云南总督张允随奏、云南普洱镇总兵崔善元呈称、生母尹氏。在籍病故。因伊母先曾夺志。格于成例。未敢呈报丁忧。可否准照出继为人后之例。给假三个月。回籍料理丧事。得旨允行。下部知之。   ○丙戌。上御乾清门听政。   ○军机大臣等议奏、安南连年不靖。奸徒乘机窃发。其中顺逆曲直。难以剖晰。然揆厥情势。一时断难宁息。今复纠众侵逼都竜。贼势颇盛。查滇南开化地方。临边仅百余里。虽奸徒贼夷。从未敢稍犯内界。但都竜厂、内地人民。聚集甚众。贼兵进攻。厂民惊避。若使一拥入关。办理殊费周章。防范更宜严密。兹据该督张允随等奏报、交贼勾通攻打。土目翁桂、弃城先遁。厂民汹惧。一面刊发告示。不许贼众伤害商民。并饬令文武整肃军纪。不许贼匪擅入界内。而交夷亦一一遵奉。不敢稍违。办理颇属妥协。至开化镇总兵赛都、以防边与出师、所费相等。请调集官兵。用彰天讨等语。不知交夷小丑。仰视天威。莫不震叠。若敢于侵边。自应立加翦灭。乃该国素无逆命之端。又无仰吁救援之请。忽焉越境挞伐。师出无名。即使传檄可定。亦非国家柔远之意。此万不可行者。但开化一镇。逼近贼氛。逃窜民夷。纷纷不一。自应防守弹压。据该督奏称、已经调拨广罗协兵三百名。临元镇兵三百名。星往贴防。臣等酌议、交夷必不敢犯界。兵数似已足用。倘添防添汛。仍或不敷。广罗广南兵。仍可酌调。内地土兵。亦可派拨。止须于我界声威。盖交地炎蒸。瘴疠甚盛。我兵驻劄。恐不免捐伤。既无关要害。且易启惊疑。故不如添兵加防。镇静俟之之为得也。得旨依议速行。   ○又议覆、江南提督吴进义奏请照例暂停采买兵米。其有须借给时。即将所留米价银。令自行零籴。并各省提镇标营。照例遵行等语。查采买米谷。借济兵丁。较之常平仓储。虽为数无多。而事同一例。在兵食固属紧要。亦不宜有妨民食。与其官为采买。取足于一时。或致市价渐昂。何如即留此银。于应行接济之时。酌量借给。俾兵自行零籴。于民食不致相妨。诚为两益。应如所奏、变通办理。并敕下各省提镇。照例暂停。俟价减之年。再行酌买。从之。   ○礼部奏、我朝列祖列宗。圣圣相继。溯自龙飞东土。以至定鼎神京。圣德神功。同符两大。文谟武烈。丕冒万方。是以大经大法。靡不载在实录。尊藏天府。垂之万年。永永无极。钦惟我皇上孝德光于四海。精诚格于九庙。以克笃前烈为心。以率由旧章为事特念奉天为国家发祥之地。实录为列圣纪事之书。命各缮满汉文一部。送至盛京尊藏。仰见我皇上至孝至诚。善继善述。大表章而崇根本。恢钜典以示来兹。乃睿虑所独周。实亘古所未有。臣等遵即行文实录馆、敬谨缮写。所有送往尊藏仪注。俟缮写完备时。臣等遵旨详议具奏。臣等伏思在京有皇史宬尊藏实录。其奉天尊藏之处。查崇政殿后有凤凰楼。高敞壮丽。堪以尊藏。请敕下奉天将军、会同盛京礼工二部、及奉天府尹、敬谨办理。其尊藏之柜。应照在京式样置备。至将来需官守护之处。应令该将军等妥议具奏。得旨、是。依议。   ○工部议覆、署两广总督策楞奏称、广东通省外海战船。向分四厂。内高、雷、廉、三府属战船。在高州芷<?艹了>地方设厂成造。嗣因木植稀少。另设子厂于龙门地方。专造龙门协战船。其高、雷、两府战船。仍在芷<?艹了>成造。惟是芷<?艹了>地处偏隅。所产木植有限。自设船厂。迄今已二十年。不独附近水次木植无余。即深山邃谷。亦渐无可采。恐误船工。应如所请。将芷<?艹了>一厂、改设省城河南地方。高、雷、二府属战船。届修造之期。驾赴厂所。仍令高、雷、等府属文武大员。监督修造。由该管道员查核估销。龙门子厂、照旧办理。又调任总督庆复奏、修造战船。不必定用栎木。不如松杉等料。更为驾驶便益。且料易购买。亦应如所请、嗣后不必采用栎木。以致扰民误工。从之。   ○銮仪卫奏、巡幸盛京。起驾至驻跸所接驾。细乐奏与不奏之处。请旨遵行。得旨、此次巡幸。需日甚久。每日迎送。不必奏乐。至热河之日。奏乐迎接。早晚仍照旧奏乐。   ○以左佥都御史任启运、为宗人府府丞。通政使司右通政张若霭、为光禄寺卿。   ○丁亥。上以诣盛京恭谒祖陵。先期祗告奉先殿。   ○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幸圆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