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 第 234 页/共 1860 页
○丁酉。谕大学士等、两广总督移咨江浙、缉拏逆犯李捷三等一案。此等事件。该省大员、于接到咨文之日。自应密行知会各该地方。设法捕缉。俾不致骇人观听。且不使逆犯闻风远扬。乃闻浙江按察使徐琳、遍张告示、晓谕民人。以致愚民目为新闻。远近传说。江南狼山总兵陈伦炯、亦曾出示谕众。此等办理。不但起人讹言。且令凶犯兔脱。甚属错缪。可即传谕江浙两省督抚知之。
○大学士等议奏、旗民不准交产。定例禁止。遵行日久。查禁渐疎。请嗣后旗人认买官地。该佐领于年终查明。有无私行典卖之处。呈报都统察核。并令该保正、甲长、查明民人有无典卖旗地。由该州县详报直隶总督稽查。倘私行典卖。将旗民分别按例治罪外。地亩地价。均照例入官。该佐领州县官。失于觉察一并交部议处。从之。
○吏部议准、署两广总督庆复疏报、土田州知州岑应祺之弟岑应伟故。请以其子岑洁、分管阳万等一百九十八村。给与州判职衔。从之。
○戊戌。上诣长春仙馆、问皇太后安。奉皇太后还畅春园。
○己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军机大臣等、前据广西提督谭行义奏称、交夷韦福琯、滋扰谅山一事。有广西崇善县革生叶蓁、广东人周老六、私出外夷。诱教福琯。帮助为逆。事败潜逃。入境被获。朕己降旨令该督抚、酌量办理。今又据巡抚杨锡绂奏称、安南饥民。流入宁明等州。每处三四十人。除老弱病饥者。暂给口粮存恤。俟其病愈。再行押送出关外。其尚能行走者。酌给口粮路费。递送回籍。并严禁内地民人。贩卖夷人子女。希图获利等语。杨锡绂办理之处。颇属妥协。但滇粤界接安南。全在各处关隘。严行盘诘。始不致彼此私行出入。以致滋扰。并或酿成事端。今叶蓁等、私出作奸。而饥夷复偷入内地。则是各处要隘。难免潜出窜入之弊。殊非防范边境之道。尔等可寄信该督抚、令其悉心筹画。嗣后应如何立法整饬之处。会同详酌妥办。具摺奏闻。务使各关隘。盘查禁止。实在严密以靖边疆。
○兵部议覆、署两广总督庆复疏称、粤东各标镇协营。原额兵七万七百六十名。嗣于左翼等各镇协标营。添兵一千八百四十五名。原系通省额兵内、将马改步。将步改守。与额外另募者不同。应如所请。照旧存留。至惠州协、添兵一百四十一名。连阳营、添兵一百名。均属额外另募。自应裁汰。如惠、连、二处地方。实在紧要。必须添兵防卫。则该省原额及增募兵。共七万二千六百五名。该督即可通融抽拨。其惠、连、新添兵。自不便一体存留糜费。从之。
○工部议覆、江南河道总督完颜伟等疏称、据巡漕御史都隆额具奏称、黄河北岸石林、黄村、二口。黄水减洩过多。近河之沛县、铜山等处。多被淹漫。今查勘该二口。原以减洩黄水异涨。归微山湖、以资漕运。乾隆五年、秋汛盛涨。二口漫滩之水。汕刷沟槽。以致洩水过多。经前河臣高斌、堵塞坚实。加筑土坝。镶做防风。与地相平。是以乾隆六年、伏汛盛涨。减水无多。嗣后惟于汛水未发之先。将原筑土坝。修补坚实平整。如遇盛涨漫滩。汕刷沟槽。即行随时填补。则减洩不致过多等语。该总河所议。与侍郎周学健等所奏、将二口坚筑土坝。外堆砌乱石帮护。高与地平。仍与漫滩无异之处。意见相同。应如所题。行令该总河、随时办理。再该总河等所称铜、沛、等县滨河洼地。雨水稍多。即不免于淹漫。是又不仅以二口洩水过多之故。应令该总河、会同江南督抚、悉心筹画。务期河道民生。两有裨益。从之。
○庚子。修南北郊斋宫。谕署户部侍郎三和、天坛地坛旧制。建有斋戒宫。年久倾圯。未经缮修。朕意于大祀前期。至诚赴坛斋宿行礼。其应如何修建之处。尔即前往。敬谨相视。绘图呈览。至兴修之时。著派内府熟悉工程之员。仍会同工部、太常寺、派员。一同监看修理。所需钱粮。由工部行文。向户部咨取应用。
○吏部议覆、署陕西巡抚岱奇疏称、陕省之同州府知府、通判、经历、并大荔县知县、县丞、典史、教职、又榆林府知府、照磨、知县、典史、延安府捕盗同知、商、乾、邠、鄜、绥德、等州直隶知州、潼关县知县、典史、教职、怀远、靖边、定边、三县知县、典史、及虢川、麻地沟、永丰镇、各巡检等缺。自雍正三年之后。节经裁改添设。均有职守。并非冗旷之员。应如所请。仍照旧设立。无庸议裁。从之。
○刑部议奏、先经臣部议覆福建按察使张嗣昌条奏、嗣后闽省应入秋审人犯。分别州县离省程途远近。于部覆未到者。无庸概行提解。以免守候跋涉之累。行令各该省画一办理等因。今据各省督抚府尹等、各仿照闽省之例。酌定离省程途远近。分别日期。应如各督抚等所议办理。并载入例册。永著为例。从之。
○又议覆、福建按察使王丕烈奏称、福建、广东、二省。向系彼此互流。设粤民寓闽已久。犯罪应流。若依例解回原籍。仍流闽省。是犹以本省人流本省。此等生事之徒。或致别生事端。应如所奏。嗣后如粤民寓闽犯流者。统发回本籍。按所犯道里。改发广西足数之地方安插。仍通行直隶各省。但遇有流寓之人。于该省犯流者。照例解回原籍。若计应流之地。即系该犯流寓之所。未便发往者。亦令各该督抚、按所犯应流之地。计本省及流寓省分之远近。临时声明。分别改发。统期足数。从之。
○奉天府府尹霍备疏报、承德、盖平、永吉、宁海、锦县、义州、等六州县。乾隆六年、开垦荒地五千一百七亩有奇。
○壬寅。谕军机大臣等、御史陈大玠条陈。可发与那苏图阅看。向来台湾地方。产米甚多。是以漳、泉等处。资其接济。后因流寓人多。米价渐贵。乾隆六年。彼地又复歉收。特令禁米出港。今陈大玠此奏。未必即系该地方实在情形。但年岁果属丰稔。而奸商等居奇囤积。亦非便民之道。该督抚等亦当通融办理。
○又谕署户部侍郎三和、天坛斋宫、券殿、宫门内外河道、围廊。应拆应修。或另建殿宇斋宿。以及地坛斋宫殿宇。亦经年久远。应如何修整之处。尔即会同海望、再行详细相度妥议。绘图呈览。
○大学士等议覆、御史王纲振奏称、续获盗首。屡审未认。无凭质证。罪关斩决。仍应监候待质外。其有续获盗犯。供招相符。并非盗首。又未伤人。只因年久赃耗。监候待质。此等人犯。供认既经确实。监禁实无可待。其已入秋审者。不拘年限。令九卿、詹事、科、道、等会审时核明。照未伤人夥盗例。拟以遣罪请旨。行令地方官查明。有无妻室。分别发遣。如并无赃据。屡审不承。良盗尚属未定。并于秋审时。九卿等酌拟保释请旨。令地方官、取具的保释放。俟缉获正凶。再行质审。至现在案内正犯。俱系情重难宽。祇因稍涉疑似。尚应待质。是以仍行监候。与强盗案内、应分决遣者不同。应于秋审时。令九卿等酌其情罪。分别办理。其朝审册内监候待质之犯。亦照秋审案件。一体查办。嗣后秋朝审时。俱依此例办理。从之。
○工部议准、四川巡抚硕色等疏报、提标附郭马厂。开垦水旱田地三十三顷三十一亩。请照抚标退出河铺马厂官地之例。免其升科。从之。
○工部议准、河南巡抚雅尔图疏称、开封府照磨。兼管闸座河渠。其事不简于经历兼管道库大使。请于每年额支养廉银一百两外。照开封府经历之例。增给八十两以资办公。从之。
○以少詹事赵大鲸、充日讲起居注官。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八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九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
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七年。壬戍。六月。甲辰。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户部议准、甘肃巡抚黄廷桂疏称、宁州、环县、合水、安化、四州县接管之庆阳一卫。地界甘省极东。天气视各府差暖。民间种粟者多。是以向徵粟米一色。原为便民起见。查该卫地亩。多在高山坡坎之间。可种粟者。止十之一二。余仅堪树蓺麦豆。屯民易米完赋。不无亏折。且甘属河东、河西、各卫屯粮。均系麦豆杂粮兼收。今应照例、将该卫额徵粟米。自乾隆癸亥年为始。改为米麦豆三色兼收。从之。
○旌表守正捐躯之河南阳武县民李谦妻牛氏。广东永安县民廖文升妻杜氏。
○乙巳。大学士等议奏、大祀圜丘坛、祈谷坛、方泽坛、向来陈设笾豆。在圣驾未临之先。惟进俎在献玉帛之后。厨役始于坛下舁进。其香炉灯几。均由官员拱捧。仓猝安设。未免进退不齐。非所以肃礼仪也。请嗣后所进之俎。亦如笾豆、豫先陈设。至献玉帛后。典仪官唱进俎。赞引官恭导皇上诣神位前。拱举进俎。无庸厨役舁进。并停止官员拱捧香炉灯几。以肃坛壝。得旨。是。依议。
○又议奏、嗣后大祀圜丘坛、祈谷坛、方泽坛、如遇皇上亲诣行礼。应于别殿斋戒二日。斋宫一日。或遣官恭代。亦诣坛斋宿。其朝日、夕月、先农等坛、均系中祀。致斋二日。如遇皇上亲诣行礼。亦祇于别殿斋戒。得旨。是。依议。
○户部议准、前署山东巡抚布政使魏定国疏报、东省济、泰、东、三府之历城、章邱、邹平、长山、新城、齐东、济阳、临邑、长清、陵县、德州、德平、平原、肥城、东阿、平阴、博平、茌平、清平等十九州县卫。麦禾被旱。请将新旧钱粮。缓王秋后徵收。以纾民力。惟各州县秋禾。虽已饬借耔种。但距西成尚早。应于存仓谷内。酌量借给。仍于秋后免息还仓。倘本处仓谷不敷。即于邻近州县拨运借给。得旨。依议速行。
○工部议准、原任福建巡抚王恕疏报、永定县东门外大桥等桥、及兴化司巡检衙署。被水冲塌。有碍行旅往来。并巡检无所栖止。请动项兴修。从之。
○铸给河南卫辉府河捕粮盐水利通判关防。许州之印。许州儒学记。峡石驿驿丞兼巡检关防。从巡抚雅尔图请也。
○丙午。户部尚书海望等、绘呈天地坛斋宫、拆修改建地盘式样。得旨。样留览。其朝日坛、夕月坛、旧有之具服殿。尔等亦前往敬谨相视。应作如何修理之处。详细妥议具奏。
○户部等部议准、原任福建巡抚王恕疏报、闽县、侯官、惠安、顺昌、连城、霞浦、福安、永春、等州县。共缺额寺田五十六顷一十七亩六分零。无徵银九百九十二两七钱零。米四十一石二斗零。请自乾隆三年为始。照数豁除。从之。
○户部议准、御史陈大玠奏称、减价平粜。原以惠济贫民。若使奸商蠹役。彼此串通。假作贫民赴官包买。囤积居奇。闾阎仍不得均沾实惠。请行令各该督抚、转饬地方官。务须实力稽查。如有前项情弊。即行严拏惩治。从之。
○工部议准、调任江南总督那苏图疏报、各州之太阳河、姥下河、来安县之龙尾坝。急应挑浚。请动项兴工。其和州之牛屯河、含山县之铜城闸河。既称河流畅达。应停疏浚。从之。
○丁未。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军机大臣等、孙嘉淦参劾冶大雄贪纵不法一案。著将冶大雄革职。交与该抚严审定拟。但孙嘉淦参款内。有冶大雄派买谷石。短发价值。及贱买鸡鹅等项。朕思行军之际。自以秋毫无犯为贵。然亦只能去其太甚耳。若购买米石食物。偶与市价不符。亦势所不免。今若以此发审。必须与苗人对质。宣播于众。万一再有用兵之事。苗人借此居奇。转致掣肘。颇有关系。况冶大雄劣迹已多。亦不在此一节。可删截发抄。并寄信与孙嘉淦知之。
○又谕、今年粮艘抵通。较往年为迟。若回空再复濡滞。则明春更不能如期北上矣。可传谕仓场侍郎。再派御史二员。于收米之后。督令迅速南回。并行文沿途督抚催趱。毋令停搁。该部知道。
○谕户部尚书海望等、天坛斋宫。准照样新建正殿五间。左右殿六间。其诸旗房。不必盖造。地坛大殿五间。准照样拆盖。两边配殿。俱改建五间。随墙围廊俱拆去。其余俱照样准做。寻海望等绘呈朝日夕月坛、地盘式样。得旨。夕月坛、具服殿。准照样如式修理。其朝日坛、具服殿。旧制建于祭台之南。临祭时必径过神路。始至殿所。似于诚敬之仪未协。著将具服殿。移建祭台之西北角。其西北角、现有道官衙署。移于具服殿地基盖造。
○户部议覆、甘肃巡抚黄廷桂疏称、安西提标各营。地处口外。所有额饷。向系按季差弁兵赴兰请领。往返数月。耗费旷操。实有未便。应如所请。自本年秋季为始。照例两季兼发。豫领银两。交与安西道厅卫所贮库。季首、文武员弁。会同散给。并请嗣后安西各营。豫领冬夏二季饷银时。如协饷不敷。准于司库不拘何项银内、借支给领。从之。
○以福陵左翼副总管桑格、为福陵总管。
○戊申。上御勤政殿听政。
○训饬地方官实心经理平粜。谕、各省地方。每遇歉收。米价昂贵。国家动发仓储。减价平粜。乃养民之切务。然有司经理不善。即滋弊端。是以乾隆四年。张渠奏请减价粜谷。于成熟之年。每石照市价减五分。于米贵之年。每石照市价减一钱。盖欲杜奸民贱籴贵粜。囤积网利之弊也。朕思寻常出陈易新之际。自应照此例行。若遇荒歉之岁。谷价高昂。非减价一钱。可以济贫民之困者。是以本年二月间、特降谕旨。令该督抚等、于地方歉收平粜之时。酌量情形。应减若干之处。豫行奏闻请旨。今朕再四思维。地方当饥馑之时。黎民乏食。朝廷百计区画。方且开仓发粟。急图救济。一赈再赈以安全之。岂有于平粜一节。豫防奸民之贱籴贵粜。不为多减价值。而使嗷嗷待哺之穷民。仍复艰于糊口乎。况赴仓籴买官米。与赴店籴买市米。其难易判然。又可历数。银色有高低之不等。戥头有轻重之不同。道里有远近之各殊。守候有久暂之莫定。此在平时且然。何况年荒乏米之日。若官价照市价略为减少。则所差几何。是国家徒有平粜之恩。而闾阎未受平粜之益也。朕痌癏在抱。言念及此。再行明白宣谕。凡各省大小官员。皆朕设立以牧养斯民者。倘于此等要紧政事。视为具文。苟且塞责。则罪不可逭。嗣后务将该地方实在情形。必须减价若干。方于百姓有益之处。确切奏闻请旨。至于奸民当歉收之年。图利囤积。将官谷贱籴贵粜。则惟在州县官严行查拏。倘或疎漏隐匿。该督抚即刻严参。从重治罪。是亦并行而不悖也。
○又谕、朕已降旨举行雩祭之礼。大学士礼部等定议。在于圜丘。朕思明代既建有崇雩坛。国朝会典内亦载之。而书云今不举。今既议举行雩祭。乃舍此坛而在圜丘。恐生后人议论。似应在专坛行礼。著大学士会同礼部、酌古准今。再行详察典礼具奏。
○命大学士陈世倌、工部右侍郎德龄、教习庶吉士。
○以少詹事赵大鲸、为太仆寺卿。
○铸给直隶蓟州中营巡检司及遵化州半璧山巡检司印。从总督高斌请也。
○旌表守正捐躯之山西灵石县民郝州妻王氏。
○己酉。谕、前据都统盛安奏称、充<?衤异>之子弘旺。在正阳门外过宿等语。弘旺本系锢禁之人。朕因笃念皇祖。将伊等释放。加恩赏给红带子。置立产业。俾得生路。伊等自应守分安居。乃复如此妄为。实属不知悛改。又闻现在侍卫上行走。及闲散近派宗室内。亦有品行卑鄙者。伊等皆系皇祖之孙。无论当差闲居。均应仰体皇祖。顾惜颜面。今竟忘其本源。在侍卫上行走者。輙甘与大臣侍卫。平等相交。闲散者肆行妄为。伊等如此卑鄙。独不念及朕躬乎。庄亲王、履亲王、辈属尊长。系朕之叔。凡似此者。即应教诲。焉有族中尊长。而不教其子侄之理。若置之不问。将欲令朕教之乎。朕日理万几。何暇及此。嗣后著庄亲王、履亲王、遇有不肖之徒。随时管教。如不听从。即行奏闻。其中材堪造就。守分安居之人。或有原分产业淡薄。生计维艰者。亦应奏闻。候朕酌量加恩。寻常臣仆。朕尚俾各得生理。享盈宁之福。况朕骨肉至亲。有不顾恤者乎。果能引导训诲。使我近派宗室。人人皆底于善。庶我皇祖皇考在天之灵。亦欣慰矣。
○吏部议驳、江苏巡抚陈大受等奏请、拣选知县佐杂。发苏差遣。与例不符。应无庸议。得旨。江苏现有赈济事务。未免需员办理。著照该抚等所请。拣选发往。后不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