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类方 - 第 213 页/共 217 页

上二味为细末,每服五大钱,新汲水调下,顿服,一时久,当吐毒出。此药入口,其味甘甜,并不觉苦味者是也。   雄朱丸 治蛊毒从酒食中着者。端午日合。   麝香(二钱半,别研) 雄黄 朱砂(俱另研,水飞过) 赤脚蜈蚣(微炙,去足) 续随子(各一两)   上为细末,入雄黄、朱砂、麝香研匀,以糯米煮粥和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热酒吞下,毒当与药俱下。   桔梗散桔梗(去芦,不以多少,择味苦者,锉碎微炒)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米饮调服,不拘时候。此药不吐不痢,加之易为收买,多服有益。如服吐痢药后,日进两三服,使毒瓦斯日渐消散,不致再发动也。   石刻方 治蛊毒,无论年代远近,但煮一鸭卵,插银钗于内,并噙之约一食顷,取视钗股俱黑,即中毒也。   五倍子(二两) 硫黄末(一钱) 丁香 麝香 轻粉(各少许) 糯米(二十粒) 甘草(三寸半生半炙)   上用水十分,于瓶内煎七分,候药面生皱皮为熟,绢滤去滓,通口服。病患平正仰卧,令头高,觉腹中有物冲心者三次,即不得动;若吐,以盆桶盛之,如 鱼之类,乃是恶物,吐罢饮茶一盏,泻亦无妨,旋煮白粥补。忌生冷油腻 酱十日,后服解毒丸三五丸,经旬平复。   七宝丸 治蛊毒。   败鼓皮 蚕蜕纸(各烧存性) 刺 皮 五倍子 续随子 朱砂(研) 雄黄(研。各等分)   上为细末,糯米稀糊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七丸,空心用熟水送下。   东坡雄黄丸 治蛊毒及虫蛇畜兽毒。   雄黄 明矾(生用。各等分)   上于端午日合,研细,熔黄蜡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念药王菩萨、药王菩萨七遍,白汤送下。   蜜髓煎 治中蛊毒,令人腹内坚痛,面目青黄,病变无常。   蜜(一碗) 猪骨髓(五两,研)   上同煎令熟,分作十服,日三服即瘥。   马兜铃根汤 治五种蛊毒,及草蛊术,在西京处及岭南人若行此毒,人人咽刺痛欲死者。用马兜铃根一两,细锉,以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空心顿服,当时吐出蛊,未吐再服,以快为度。一方,以苗为末,温水调服。一方,用根捣末,水服方寸匕。   治诸蛊毒方上用鳗鲡鱼干末,空心服之,三五度瘥。一方,烧炙令香食之,尤佳。其鱼有五色纹者良。   铁精丸 治食中有蛊毒,腹内坚痛,面目青黄瘦瘁,淋露骨立,病变无常。   铁精(乃 铁炉中如尘紫色轻者为佳,不拘多少)   上为细末,以生鸡肝捣和,丸如梧桐子大,曝干。每服五丸、七丸,温酒下。   治中蛊毒上用山豆根,不以多少,密遣人和水研已,禁声,服少许,不止再服。   槲皮散 治蛊毒下血,如烂肉片,心腹 痛,如有物啮,若不即治,食人五脏乃死。   槲木(北阴白皮) 桃根白皮(各四两,并细锉) 皮灰 乱发灰(各一两) 火麻子汁(五升)   上先以水五盏,煮槲皮、桃根皮,取浓汁二盏,和麻子汁,每服暖汁一盏,调 皮灰、发灰二钱匕,令患人少食,旦服,须臾用水一盏,以鸡翎引吐于水中,如牛涎,诸蛊并出。   治中蛊毒,下血如肝。   蓖麻子(一粒,去皮) 朴硝(一钱)   上细研作一服,新汲水调下,连作二三服效。   地榆散 治蛊毒下血,或腹痛,或不痛,百治不效,烦渴不止。   臭榆根(东引根白皮,密炙焙干) 地榆(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热米饮调下。   苦瓠汤 治蛊毒吐血,或下血如烂肝。   上用苦瓠一枚切,以水二大盏,煎取一盏,去滓,空心分温二服,吐下蛊即愈。《范汪方》云:苦瓠毒,当临时量用之。《肘后方》云:用苦酒一升煮令消,饮之神验,一名苦葫芦。   疗卒中蛊下血如鸡肝者,昼夜出血石余,四脏皆损,惟心未毁,或鼻破待死者。   上以桔梗捣屑,以酒服方寸匕,日三服。不能下药者,以物拗口开灌之。心中当烦,须臾自定,服七日止。当猪肝 以补之,神良。   茜根散 治蛊注下血如鸡肝,体热,心腹中烦闷。   茜根 川升麻 犀角屑 地榆(锉) 黄芩 黄连(炒。各一两)   上为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煎六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雄黄散 治中蛊毒吐血。   雄黄(二钱五分,研) 伏龙肝(半两,研) 斑蝥(去足翅,糯米炒,十四枚,去糯米) 獭肝(如枣大,炙)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匕,空心以酪浆调下。或吐蛤蟆及蛇虫等出是效。   麦面散 治中蛊吐血。   上用小麦面二合,分为三服,以冷水调下,半日服尽,当下蛊即瘥。   黄龙汤 治因食中毒。   上将灶底当釜直下掘取赤土为细末,以冷水调,随多少服之。或以犀角水磨取汁饮,亦治食六畜肉中毒,大效。   解一切食毒,及饮酒不知中何毒,卒急无药可解。   荞 甘草(生用。各二两)   上细锉,以水五盏,同煎取二盏,停冷去滓,分三服。一方,解一切药毒,加蜜少许同煎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