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类方 - 第 209 页/共 217 页

一字散(《必用》) 治喉闭气塞不通,饮食不下。   雄黄(另研) 白矾(生研) 藜芦(各一钱) 猪牙皂角(七锭) 蝎梢(七枚)   上为末,每用一字,吹入鼻中,实时吐出顽涎愈。   玉粉丸(见喑。)   第八册 咽喉   咽痛   三黄丸(见发热。)   龙麝聚圣丹(《宝鉴》,下同) 治心脾客热,毒瓦斯攻冲,咽喉赤肿疼痛,或成喉痹,或结硬不消,愈而复发,经久不瘥。或舌本肿胀,满口生疮,饮食难咽,并宜服之。   南硼砂(研) 川芎(各一两) 生地黄 犀角屑 羚羊角屑 琥珀(研) 玄参 桔梗 升麻铅白霜(研) 连翘(各五钱) 赤茯苓 马牙硝 脑子(研) 人参 麝香(各三钱) 朱砂(飞) 牛黄(研。各二钱)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十丸,用金箔五十片为衣。每服一丸,薄荷汤或新汲水化下,或细嚼,或噙化津液咽下皆可,食后临卧服。   祛毒牛黄丸 治大人小儿咽喉肿痛,舌本强硬,满口生疮,涎潮喘急,饮食难进,胸膈不利。   牛黄(研,三钱半) 人参 琥珀(研) 犀角(取细末) 桔梗 生地黄(沉水者佳) 硼砂(各半两)   雄黄(一两,飞) 玄参 升麻(各三钱) 蛤粉(水飞,四两) 寒水石( ,二两) 朱砂(飞研,七钱) 铅白霜脑子(各一钱)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小弹子大,金箔为衣,瓷器内收。每服一丸,浓煎薄荷汤化下,或新汲水化服亦得,食后,日进二三服,噙化亦得。   咽喉备急丹青黛 芒硝 白僵蚕(各一两) 甘草(四两)   上为细末,用腊月内牛胆有黄者,盛药其中,荫四十九日,多时为妙。   增损如圣汤(《宝鉴》) 治风热攻冲会厌,语声不出,咽喉妨闷肿痛。   桔梗(二两) 炙甘草(一两半) 枳壳(汤浸,去瓤,二钱半) 防风(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大盏,煎至七分,去渣,入酥如枣许,搅匀,食后温服。   利膈汤(《本事》) 治虚烦上壅,脾肺有热,咽喉生疮。   鸡苏叶 荆芥 防风 桔梗 人参 牛蒡子(隔纸炒) 甘草(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沸汤点服。如咽痛口疮甚者,加僵蚕一两。   桔梗汤(东垣) 治咽肿,微觉痛,声破,季冬合之。   麻黄(存节,五分) 桔梗(一钱) 黄芩(三钱) 甘草(一钱) 白僵蚕(三钱) 马屁勃(一两) 桂枝(少许) 当归身(三分)   水二盏,煎去渣,稍热服,食后,徐徐呷之。   金沸草散 辰砂化痰丸(俱见咳嗽。)   发声散(《宝鉴》) 治咽痛不妨咽物,咽物则微痛,不宜用寒凉药过泄之,此妨闷明热也。   栝蒌(一个) 白僵蚕(半两,炒) 桔梗(新白者,七钱半,炒) 甘草(二钱,炒)   上为末,每用少许,干掺咽喉中。若大肿痛,左右有红,或只一壁红紫长大,而水米不下,用此药一钱,朴硝一钱匕,和匀,干掺喉中,咽津。如喉中生赤肿,或有小白头疮,用此药一钱匕,白矾半钱,细研如粉,和匀,干掺之。   碧云散白矾(明净,一钱) 巴豆(一粒,去壳)   上以白矾为末,瓦上熔成,入巴豆在矾内,候矾干为度,细研,分作四服,每一字以竹管吹入咽中,涎出为效。又方,用青矾。   鸡苏丸(见吐血。) 辰砂五苓散(见消瘅。)   第八册 咽喉   乳蛾   罗青散(《瑞竹》) 治单双乳蛾。   蒲黄(五钱) 罗青 盆硝(研。各三钱) 甘草(二钱)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冷蜜水调,细细咽之;吞不下,鸡翎蘸药,喉内扫之,立效。   粉香散 吹乳蛾即开。   白矾(三钱) 巴豆(三粒,去皮油) 轻粉 麝香(各少许)   上于铁器上熬矾令沸,入巴豆在矾内,候枯,去巴豆不用,将矾研末,入粉、麝,吹喉中。   干姜散(《三因》) 治悬痈热,卒暴肿大。   干姜 半夏(汤洗去滑,等分)   上为细末,以少许着舌上,咽津。   玄参散(《本事》) 治悬痈痛,不下食。   玄参(一两) 升麻 射干 大黄(各半两) 甘草(二钱半)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用水一盏煎至七分,放温,时时含咽,良验。   射干丸 治悬痈肿痛,咽喉不利。   射干 炙甘草 杏仁(汤洗,去皮尖及双仁,麸炒微黄。各半两) 川升麻 川大黄(微炒) 木鳖子(各二钱半)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小弹子大,常含一丸,咽津。   烧盐散 治喉中悬痈垂长,咽中妨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