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类方 - 第 193 页/共 217 页
安息香 桑白皮 阿魏(各一两半) 朱砂(半钱)
上用巴豆七个,蓖麻仁七个,大蒜七个,研烂,入药末和匀,枣核大,每用一丸,绵裹内耳中,如觉微痛即出之。
又方 用驴生脂和生姜熟捣,绵裹塞耳。一方,有川椒,无生姜。
又方 用附子,以醇醋煮一宿,削如枣核,以绵裹塞耳中。一方,治风聋,仍灸上星二七壮,令气通耳中即愈。
又方 取龟一枚,安于盒中,荷叶上养之,专看叶上有尿,收取滴耳中。一方,用秦龟雄者,置碗或盘内,以镜照之,龟见镜中影,往往淫发而失溺,急以物收取用之。又一法,以纸炷火上 热,以点其尻,亦能失尿。
又方 以干地龙入盐,贮在葱尾内,为水点之;一方为末,用绵裹如枣核大塞耳中;一方用白颈者,安葱叶中,面对头,蒸熟化为水,以滴耳中。
蓖麻子丸 治久聋。
蓖麻子(二十一个,去油用) 皂角(煨,取肉,半锭) 生地龙(中者一条) 全蝎(二个。焙) 远志(去心) 磁石(火 醋淬七次,研细水飞) 乳香(各二钱)
上为细末,以黄蜡熔和为丸,塞耳中。
又方天雄(二钱五分) 附子(一枚)
上为细末,将鸡子开一孔,取去黄,用清和药,仍入壳中封固,令鸡抱之,俟雏出药成,取出,以绵裹塞耳中,取瘥为度。
又方通气散穿山甲 蝼蛄(各半两) 麝香(一钱)
上为细末,以葱涎和剂塞耳;或为细末。葱管盛少许,放耳中。
又方水银(二钱半) 蚯蚓(中者一条)
上就楼葱丛内,以一茎去尖头,入水银。蚯蚓在内,即紧却头,勿令倾出,候蚓化为水,滴入耳中。
又方 用大蒜一瓣,一头剜一坑子,以巴豆一粒去皮,慢火炮令极热,入在蒜内,以新绵裹定,塞耳中。
胜金透关散川乌头(一个,炮) 细辛(各二钱) 胆矾(半钱) 鼠胆(一具)
上为细末,用鼠胆调和匀,再焙令干,研细,却入麝香半字,用鹅毛管吹入耳中,吹时口含茶清,待少时。
蒲黄膏 治卒耳聋。
细辛 蒲黄(各一分) 曲末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各三分)
上为末,研杏仁如膏,和捻如枣核大,绵裹塞耳中,日一易。
龙脑膏龙脑(一钱二分,研) 椒目(半两,捣末) 杏仁(二钱半,去皮)
上件捣研合匀,绵裹枣核大,塞耳中,日二易。
治暴耳聋 用鸡心槟榔一个,以刀子从脐剜取一窍,如钱眼大,实以麝香,坐于所患耳内,从上以艾炷灸之,不过二三次效。
第八册 耳
耳鸣
通圣散(见眩晕。) 四物汤(见虚劳。) 补中益气汤(见劳倦。) 八珍汤(见虚劳。) 小柴胡汤(见寒热。) 地黄丸即六味丸(见虚劳。) 正元散(见自汗) 黑锡丹(见诸逆冲上。) 安肾丸(见喘。)
龙齿散 治肾虚热毒乘虚攻耳,致耳内常鸣如蝉声,不可专服补药。
龙齿 人参 白茯苓 麦门冬(去心) 远志(去心,各半两) 丹砂 铁粉 龙脑 牛黄麝香(各二钱半,俱另研)
上为细末,研匀,每服半钱匕,食后用沸汤调服,日三次。
黄 丸黄 (一两) 沙苑蒺藜(炒) 羌活(各半两) 黑附子(大者一个) 羯羊肾(一对,焙干)
上为细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空心食前煨葱、盐汤下。
五苓散(见消瘅。) 青木香丸(见气。)
芎归饮川芎 当归 细辛(各半两) 石菖蒲 官桂 白芷(各三钱)
每服三钱,水二盏,入紫苏、姜、枣,煎至一盏,去滓,不拘时服。如虚冷甚者,酌量加生附子。
柴胡聪耳汤 治耳中干耵,耳鸣致聋。
柴胡(三钱) 连翘(四钱) 水蛭(半钱,炒,另研) 虻虫(三个,去翅足,研) 麝香(少许,研) 当归身人参 炙甘草(各一钱)
上除另研外,以水二盏,入姜三片,煎至一盏,稍热下水蛭等末,再煎一二沸,食远稍热服。
芷芎散 治风入耳虚鸣。
白芷 石菖蒲(炒) 苍术 陈皮 细辛 浓朴(制) 半夏(制) 辣桂 木通 紫苏茎叶炙甘草(各一分) 川芎(二分)
上锉散,每服三钱,姜五片,葱白二根,煎,食后临卧服。
麝香散 治耳内虚鸣。
麝香(半钱) 全蝎(十四个) 薄荷(十四叶,裹麝香,全蝎,瓦上焙干)
上为细末,滴水捏作挺子,塞耳内,极妙。
疗耳鸣沸闹吴茱萸 巴豆(去皮,炒) 干姜 石菖蒲 磁石 细辛(各一分)
上为末,用鹅膏和少许,以绵裹塞耳中,以盐五升,布裹蒸熨耳门,令暖气通入耳内,冷即易之,如此数次。瘥后常以乱发卷塞耳中,慎风。一方,无磁石。
第八册 耳
耳痛
生犀丸 治耳中策策疼痛。
犀角(镑) 牛黄(研) 南星 白附子(炮) 干姜(炮) 丹砂(研) 没药(研) 半夏(汤洗) 龙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