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类方 - 第 18 页/共 217 页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蜜一匙,同煎至八分,通口服。   补肺脏劳极。虚成散枳实(去瓤,麸炒) 秦艽(去芦) 白茯苓 芍药 麻黄(去节) 玄胡索 当归(洗净) 茴香(炒。   各半两) 甘草(二钱半,炙)   上为极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银环一对,蜜五点,煎至八分,通口服。   补肾脏虚劳。育婴散香附子(二钱半,炒) 黑附子(一枚,炮) 白蒺藜(二钱半,去角) 木香(一钱) 白茯苓(半两) 甘草(钱,炙)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七片,葱白同煎至七分,空心服。   紫河车丹 治飞虫鬼疰,虚劳羸瘦,喘嗽气。其法:取首胎男子者,以皂角水洗净,次以铫子内用米醋渫洗控干,将一小小焙笼,以纸周遭密糊,不令失火气,或无小焙笼,只用小篮子去系,蜜糊,安紫河车于上,用烈火焙,更将盖子盖之,焙令极干,约只有十二三文重,候极干,更入后药。   人参(一两半) 白术(炒) 白茯苓 茯神 当归 熟地黄(各一两) 木香(半两) 乳香(另研)   没药(各四钱) 朱砂(二钱,另研) 麝香(二分)   上为细末,诸药和匀,以红酒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煎人参汤下,空心服之,日午四服。或炼蜜为丸亦可。   犀角紫河车丸(《宝鉴》) 治传尸劳,三月必平复。其余劳证,只消数服,神效。   紫河车(一具,用米泔浸一宿,洗净焙干) 鳖甲(酥炙) 桔梗(去芦) 胡黄连 芍药 大黄败鼓 皮心(醋炙) 贝母(去心) 龙胆草 黄药子 知母(各二钱半) 芒硝 犀角(镑) 蓬术(各一钱半) 朱砂(研,二钱)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朱砂为衣。空心食前,温酒服二十丸,如膈热食后服。重病不过一料。   秘方鬼哭饮子 专取传尸劳虫。   天灵盖(酥炙) 鳖甲(醋炙) 软柴胡(各二钱半) 木香(一钱二分) 鼓心(醋炙黄) 阿魏 安息香甘草(各一钱) 桃仁(去皮尖,另研,十一枚) 贯众(二钱半) 青蒿(半握)   上十一味,细切,杵为粗末,先以童便二升隔夜浸,露星月下,至四更时,煎至八分,去滓,分作三服,每服调蜈蚣散一钱,五更初温服,稳卧至三点,又进一服。至日出时,觉腹中欲利,如未利再进一服,已利勿服。   蜈蚣散赤脚蜈蚣(以竹筒盛,姜汁浸,焙干,一条) 乌鸡粪(二钱半,先将鸡于五日前以火麻子喂之,然后取其粪用) 槟榔(二钱半) 辰砂(一钱二分半) 麝香(一钱,另研)   上以五味为细末,和匀,入前煎药内服。凡合药宜六甲建除日,忌妇人、孝服、鸡、犬见之,亦不可令患者知。如利下恶物并虫,急用火烧,其病者所穿衣服被褥尽烧之。食葱粥将息,以复元气,务要清心静养。   第一册   发热   三黄丸(东垣) 治丈夫妇人三焦积热。上焦有热,攻冲眼目赤肿,头项肿痛,口舌生疮;中焦有热,心膈烦躁,饮食不美;下焦有热,小便赤涩,大便秘结。五脏俱热,即生痈疖疮痍。及治五般痔疾,肛门肿痛,或下鲜血。   黄连(净) 黄芩(净) 大黄(各十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熟水吞下。视脏腑虚实加减。小儿积热亦宜服。(一方,用脑、麝为衣,丸如豆大,夜间噙化一二丸,亦好。)   泻白散(钱氏)   桑白皮(炒黄) 地骨皮(各一两) 甘草(炒,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粳米百粒煎,食后服。易老加黄连。(海藏云:治肺热传骨蒸热,自宜用此以直泻之。用山栀、黄芩方能泻肺,但当以气血分之。)   凉膈散 治大人小儿积热,烦躁多渴,面热唇焦,咽燥舌肿喉闭,目赤鼻衄,颔颊结硬,口舌生疮,谵语狂妄,肠胃燥涩,便溺闭结,睡卧不安,一切风壅。   栀子仁 连翘 薄荷 黄芩 甘草(各一两半) 大黄 芒硝(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一两,水二盏,竹叶七片,煎至一盏,去滓,入蜜少许,食后服,加姜煎亦得。去六经热,减大黄、芒硝,加桔梗、甘草、人参、防风。治肺经邪热,咳嗽有痰,加半夏。凉膈与四物各半服,能益血泄热,名双和散。钱氏去连翘,加藿香、石膏,为泻黄散。(《宝鉴》连翘四两,硝、黄各二两,余各一两。)   《本事方》治大人小儿五脏积热,烦躁多渴,唇裂喉闭,目赤,鼻颔结硬,口舌生疮。阳明证伤寒,发狂见鬼谵语,大小便闭。一切风壅,并皆治之。   山栀仁 甘草 赤芍药(各一两) 大黄 朴硝 连翘 薄荷叶 干葛(各二两)   上为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竹叶七片,蜜三匙,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服。唯阳明证伤寒忌下。(此药《局方》亦载。缘味数与用药大段不同,予侄妇忽患热病欲死,付之一服立效,后来累服验,幸毋忽。)   白虎汤(仲景)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地骨皮散(钱氏) 治壮热作渴。   地骨皮 茯苓 甘草 柴胡 半夏 人参 知母(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一二钱,水煎。   泻心汤(钱氏)   黄连一两,去须,为极细末,每服一字至半钱、一钱,临卧温水调下。(海藏云:易老单方泻心汤出于此,乃实邪也,实则泻其子。)   导赤散(钱氏 丹溪云:导赤散正小肠药也。)   生地黄 木通 甘草(各等分)   上同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竹叶七片,同煎至五分,食后温服。(一本用黄芩,不用甘草。)   朱砂安神丸(见虚烦。)   钱氏安神丸麦门冬(去心,焙) 马牙硝 白茯苓 干山药 寒水石(研) 甘草(各半两) 朱砂(一两,研) 龙脑(一字,研)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实大。每服半丸,砂糖水化下,无时。   千金地黄丸(《本事》) 治心热。   黄连(四两,为末) 生地黄(半斤,研取汁,连滓拌黄连末,和匀,晒干用)   上再为细末,炼蜜丸,桐子大。门冬汤下三十丸。   门冬丸 治心经有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