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幼科 - 第 2 页/共 215 页

悲焦声 声悲焦有燥,恐怖欲生风,重浊声沉静,疳攻必耳聋。   啼哭声 但哭无啼只是惊,多啼不哭痛分明,声轻颤嗄风痫病,速缓声频吐泻成。   HT 煎声 HT 煎烦躁病难安,燥促声音为感寒,语短气微尿主涩,长迟声细痢多般。   迟缓声 语短声迟缓,肠鸣泄泻频,嗄声多不响,风热肺家因。   卷之一·初生门 证治通论   脉法   候儿脉,当以大指按三部,一息六七至为平和,八九至为发热,五至为内寒。   脉弦为风痫,沉缓为伤食,促急为虚惊,弦急为气不和,沉细为冷,浮为风,大小不匀为恶候、为鬼祟,浮大数为风、为热,伏结为物聚,单细为疳劳。凡腹痛,多喘呕而脉洪者为有虫,沉而迟、潮热者胃寒也,温之则愈。诀曰:小儿脉紧风痫候,沉缓食伤多呕吐,弦急因知气不和,急促急惊神不守,冷则沉细风则浮,牢实大便应秘久,腹痛之候紧而弦,脉乱不治安可救,变蒸之时脉必乱,不治自然无过缪,单细疳劳洪有虫,大小不匀为恶候,脉沉而迟有潮热,此必胃寒来内冠,泻利脉大不可医,仔细酌量宜审究。(云岐子云:未及五岁、不可视听者,未可别脉,五岁以上,方可以脉别浮沉迟数。按:钱氏论,又不拘五岁上下也。)   脉应杂病:诸数脉 为热,属腑。   诸迟脉 为冷,属脏。   阳数脉 主吐逆,不吐必发热。   阴微脉 主泄泻,不泻必盗汗。   沉数脉 寒热,寒多热少,亦主骨蒸热。   紧数脉 寒热,热多寒少,又主骨热,急则惊痫。   沉紧脉 心腹痛,短数同,亦主咳嗽。   沉细脉 乳食不化,亦主腹痛下痢。   沉伏脉 为积聚,亦主霍乱。   微缓脉 乳不化,泄泻,沉缓亦同。   微涩脉 螈 筋挛。   微急脉 寒热唾血。   浮滑脉 宿食不消,亦主咳嗽。   浮紧脉 疳气耳聋。   浮弦脉 头疼身热。   紧滑脉 吐血恶。   心脉急数 惊痫。不惊者疳淋。   肝脉急甚 颠痫风痫,痰涎流液。   肺脉浮实 鼻塞,并大小便不通。   关脉紧滑 主蛔虫,尺脉沉,亦主蛔。   尺脉微细 溏泄冷痢,乳食不化。   尺脉微涩 便血,无血者必盗汗。   脉过寸口入鱼际 主遗尿。   审脉逆顺:惊搐脉 浮数顺,沉细逆,身温顺,肢冷逆。   夜啼脉 微小顺,洪大逆,身冷逆。   心腹痛 沉细顺,浮大逆,身温顺,肢冷逆。   伤寒脉 洪弦顺,沉细逆,浮大顺,微伏逆。   汗后脉 沉细顺,洪紧逆,困睡顺,狂躁逆。   温病脉 洪大顺,沉细逆,身热顺,腹痛逆。   咳嗽脉 滑浮顺,沉细逆,身温顺,肢冷逆。   霍乱脉 浮洪顺,迟微逆,身温顺,肢冷逆。   吐 脉 浮大顺,沉细逆,身温顺,肢冷逆。   泄泻脉 缓小顺,浮大逆,身温顺,肢冷逆。   诸痢脉 沉细顺,浮大逆,身温顺,肢冷逆。   诸渴脉 洪数顺,微细逆,身温顺,肢冷逆。   诸肿脉 浮大顺,沉细逆,脏实顺,肠泄逆。   腹胀脉 浮大顺,虚小逆,脏实顺,泄泻逆。   痰喘脉 滑大顺,沉细逆,身温顺,肢冷逆。   寒热脉 紧数顺,沉细逆,倦怠顺,强直逆。   疳劳脉 紧数顺,沉细逆,脏实顺,脾泄逆。   虫痛脉 紧滑顺,浮大逆,身温顺,唇青逆。   诸失血 沉细顺,浮数逆,身温顺,发热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