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经图翼 - 第 30 页/共 61 页
胞肓 在十九椎下,去脊中各三寸半陷中,伏而取之。刺五分,灸五壮、七壮。
主治腰脊痛,恶寒,小腹坚,肠鸣,大小便不利。
秩边 在二十一椎下,去脊中各三寸半陷中,伏而取之。刺五分,灸三壮。
主治腰痛五痔,小便赤涩。
承扶(一名肉 ,一名阴关,一名皮部) 在尻臀下,股阴上约文中。刺七分,留七呼,灸三壮。甲乙经作刺二寸。
主治腰脊相引如解,久痔臀肿,大便难,胞寒,小便不利。
殷门 在承扶下六寸, 上两筋之间。刺七分,留七呼,灸三壮。
主治腰脊不可俯仰,恶血流注,外股肿。
浮 在委阳上一寸,屈膝得之。刺五分,灸三壮。
主治霍乱转筋,小腹膀胱热,大肠结,股外筋急,髀枢不仁。
委阳 在承扶下六寸,屈伸取之。邪气脏腑病形篇曰:三焦合入于委阳。甲乙经曰:委阳,三焦下辅 也,在足太阳之前,少阳之后,出于 中外廉两筋间,此足太阳别络也。刺七分,留五呼,灸三壮。
主治腰脊腋下肿痛,不可俯仰,引阴中不得小便,胸满身热,螈 癫疾,小腹满,飞尸遁注,痿厥不仁。
本输篇曰:三焦下输,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遗溺则补之,闭癃则泻之。
百证赋云:兼天池穴,腋肿针而速散。
委中(一名血 ) 在 中央约文动脉陷中,伏卧屈足取之。足太阳所入为合。刺五分,留七呼,灸三壮。一云禁灸。春月勿令出血,盖太阳合肾,肾王于冬,水衰于春,故春无令出血。
主治大风眉发脱落,太阳疟从背起,先寒后热, 然汗出难已,头重转筋,腰脊背痛,半身不遂,遗溺,小腹坚,风痹髀枢痛膝痛,足软无力。凡肾与膀胱实而腰痛者刺出血妙,虚者不宜刺,慎之!此穴主泻四肢之热。委中者,血 也,凡热病汗不出,小便难,衄血不止,脊强反折,螈 癫疾,足热厥逆不得屈伸,取其经血立愈。
太乙歌云:虚汗盗汗补委中。
玉龙赋云:合人中,除腰脊痛闪之难制。又云:兼居 、环跳,除腿风湿痛。
百证赋云:兼白环俞,治背连腰痛。
千金十一穴云:委中、昆仑,治腰背痛相连。
四总穴云:腰背委中求。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云:腰痛不能举,沉引脊梁酸,风痫及转筋,疼痛难移展,风痹复无常,热病不能当,膝头难伸屈,针入即安康。
合阳 在膝 约文下二寸。刺六分,灸五壮。
主治腰脊强,引腹痛,阴股热, 酸肿,寒疝偏坠,女子崩带不止。
百证赋云:兼交信,治女子少气下血。
承筋(一名 肠,一名直肠) 在 肠中央陷中,脚跟上七寸。灸三壮,禁刺。
主治寒痹腰背拘急,腋肿,大便闭,五痔, 酸,脚跟痛引少腹,转筋霍乱鼽衄。
千金云:霍乱转筋,灸五十壮。
承山(一名肉柱,一名鱼腹) 在兑 肠下分肉间陷中。一云腿肚下尖分肉间。刺七分,灸五壮至七七壮。然灸不及针。
主治头热鼻衄,寒热癫疾,疝气腹痛,痔肿便血,腰背痛,膝肿胫酸眼痛,霍乱转筋,战栗不能行立。凡有邪热者,可泻之。
千金云:灸转筋随年壮神验,霍乱灸百壮。
玉龙赋云:兼长强,灸痔最妙。
席弘赋云:阴陵泉治心胸满,兼此穴而饮食自思。又云:兼鱼际、昆仑,治转筋目眩立消。
灵光赋云:治转筋并久痔。
百证赋云:刺长强兼承山,善主肠风新下血。
天星秘诀云:兼内踝尖,治转筋并眼花。又云:兼阴交,治胸膈痞满,自喜饮食。
马丹阳云:善治腰疼痛,痔疾大便难,香港脚并膝肿,两足尽寒酸,展转成时疫,故栗疟憎寒,霍乱及转筋,刺之立便安。
今时多用此穴,治伤寒立效,亦有初发疟疾者,灸之立已。
飞扬(一名厥阳) 在足外踝上七寸后陷中。足太阳络,别走少阴。刺三分,灸三壮。
主治痔痛不得起坐,脚酸肿不能立,历节风不得屈伸,癫疾寒疟,头目眩,逆气。
千金云:疟实则腰背痛,虚则鼻衄,飞阳主之。
百证赋云:兼支正,可治目眩。
跗阳 在足外踝上三寸,太阳前,少阳后,筋骨之间。阳跷之 。刺五分,留七呼,灸三壮。一云七壮。
主治霍乱转筋,腰痛不能立,髀枢股 痛,痿厥风痹不仁,头重 痛,时有寒热,四肢不举,屈伸不能。
昆仑 在足外踝后五分,跟骨上陷中,细动脉应手。足太阳所行为经。刺三分,留七呼,灸三壮。
主治腰尻香港脚,足 肿痛不能步立,头痛鼽衄,肩背拘急,咳喘目眩,阴肿痛,产难胞衣不下,小儿发痫螈 。
玉龙赋云:兼申脉、太溪,善疗足肿之 。
灵光赋云:能住喘,愈香港脚。
神农经云:治腰尻痛,足痛不能履地,肩背拘急,可灸七壮。又治小儿阴肿,可灸三壮,炷如小麦。
席弘赋云:兼鱼际、承山,治转筋目眩立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