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藏膏丹丸散方剂 - 第 31 页/共 32 页
上为细末。
专治痰核流注,结聚疙疸,不红不作脓,行长行消,肉色不变。用姜汁调,频频敷贴,蜜水
玉容散
白附子(二钱) 细辛(一钱) 白芷(一钱) 白蔹(一钱) 白芨(一钱) 防风(一钱) 荆芥(钱) 羌活(一钱) 独活(一(二钱) 山柰(二钱) 红枣(八个) 丝专治面生黯 ,或生小疮,或生痤痱、粉刺之类,并皮肤瘙痒。每清晨洗面,久久自愈。
六圣散
乳香 没药 川芎 雄黄 白芷(以上各二钱) 盆硝(五钱)
上为细末,每用少许。
专治头风牙疼赤眼,脑泻耳鸣,偏正头疼,鼻塞声重,及蜈蚣蛇蝎所伤。用时口噙凉水,以
龙脑散
硼砂(一钱) 冰片(一分) 儿茶(二分) 雄黄(二分) 牛黄(一分) 青黛(水飞,五厘) 延上为细末,搽患处。此药与加味八宝清胃散治法相同。
观世音菩萨救苦神膏
大黄(一两) 细辛(七钱) 木鳖子(一两,研) 三棱(一两) 芫花(八钱) 白芷(八钱) 天(四两,研,收膏用) 甘柏(八钱) 枳实(八钱) 独活(七钱)
全蝎(七钱,去勾) 五倍子(七钱) 皂角(八山甲(七钱) 香附(七钱) 羌活(八钱) 当归(一两五钱(七钱) 麻黄(八钱) 巴豆(八钱) 防风(七钱) 川乌(一两) 肉末,取膏放入) 飞过黄丹二斤四两,收膏放入。
制法:地道药材称准,用真香芝麻油六斤,浸瓷盆内□日,然后熬膏。用桑皮纸摊成大小膏世音此方系天师业法善,以世人苦难莫多于病患,诚心济世。此膏不拘大小病症,用之无不神效醒,不一治偏正头风,右患贴右,左患贴左,正患贴印堂,并卷条塞鼻孔中,口含甘草汤咽之。
一治眼科七十二症。肿病,将耳上角针刺血出贴上。星障翳膜,卷毛倒睫,迎风流泪等症,一治喉咙三十六症。单双蛾、喉闭、喉风,贴喉上。口含甘草水。要速效,将膏口含化下,一治牙疼,贴上即止,勿服甘草汤。
一治诸般腹疼、胃口疼痛、丹田疼,即于疼处贴之,服甘草汤。丹田穴在脐下一寸七分。
一治中风瘫痪,左患贴左,右患贴右,服甘草汤。不省人事,痰声如锯,作丸清汤送下,其一治劳瘵病,贴夹脊穴、尾闾穴、脐口,饮甘草汤,七日痨虫尽死。咳嗽吐痰,贴前后心,空处一治臌胀,水臌、气臌、血臌,俱贴脐下丹田穴,不可饮甘草。
一治噎膈,气膈、食膈、痛膈,俱贴胃口、肚脐,常服甘草水。如塞在咽,口咽不下,即贴一治哮喘、咳嗽诸症,俱贴前心后心,饮甘草水。如痰盛气塞不通,或作条塞鼻孔中,或作一治大小便闭,俱贴肚脐,饮甘草汤自通。如数日不通,危在旦夕,作丸送下,空心用葱汁一治伤寒时疫,贴肚脐,饮甘草酒,一醉汗出即愈。如五六日不便,作丸吞下,便解而愈矣一治疟疾,一日、二日、三日,俱贴肚脐,饮甘草汤。如发过四五次者,作早晨服下,饮热一治妇人赤白带下,贴肚脐及丹田穴,常服甘草水。
一治各种痢疾,俱贴胃口肚脐。四五日不愈,红用圆眼壳核打碎七个,煎汤送丸下;白用不一治妇人难产逆生,胞衣不下,作丸热酒送下,立刻便产。产门、小腹,煎甘草汤频洗,不一治小儿惊风目翻上,气喘痰壅气不通,作条塞鼻孔,贴一膏于脐上。如急作丸服之,勿饮一治小儿诸疳症,贴肚脐上。口疳贴牙床上。口疳不必饮甘草水。
一治妇人经闭不通,贴丹田穴。脐如痛久,作丸服之,小腹上用甘草末、葱汁涂抹,不可服一治血块痞积,贴脐上,并贴痞上,饮甘草汤。人健壮者,作丸服之,便泄下矣。
一治外科疔疮,内服外贴,勿饮甘草水。背疽各痛疖毒,俱贴患处,饮甘草水。痈,作丸服一治 疮香港脚,摊上反贴,上盖以纸,以带缚定,一日洗换,十日即愈。
一治大便肠风下血,梦遗白浊,俱贴肚脐,饮甘草水。
一治痔漏,内则卷条插入,外则贴之。
一治跌打损伤,贴患处,饮甘草水自愈。
龙虎丸
化龙骨(四两) 大熟地(四两) 当归(四两) 桂圆(四两) 真虎骨(四两) 破故纸(四两)
两) 陈皮(四两) 炒杜神曲(二两) 甜桔梗(二两) 贯众两) 枣仁(四两) 石膏(二两) 浙贝(二两)
共为细末,炼蜜为丸,重三钱。
此药专治诸虚百损,五劳七伤,头目眩晕,耳鸣,自汗盗汗,遗精便浊,四肢无力,饮食少则阴
延龄长春丹
人参(三两) 当归(三两) 黑芝麻(八两,酒洗,九蒸,俱晒干) 何首乌(八两,酒浸,九炒) 天冬(二两) 白朮(二两,炒) 柏子仁(二两) 复盆子(二两) 黄精(八两,酒浸,蒸,晒干) 远志(五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久服延年益寿。
此药专治元气不足,形体瘦弱,诸虚百损,五劳七伤,腰痛耳鸣,四肢酸软,老人精寒,阴血
宁坤至宝丹
益母草(三两) 野于朮(五钱) 白芍(五钱) 砂仁(三钱) 生地黄(五钱) 广橘红(六钱)
(六钱) 落水沉(五钱)
钱) 生甘草(一两) 明朱砂(三钱)
共研细末,炼蜜为丸,重一钱五分,金衣,蜡皮封固。
此丹专治妇人胎前产后诸般百症,大能调经养血,安胎种子,真妇科之妙药,故名宁坤至宝一治经水不行,或前或后,及寒热往来,骨蒸盗汗,童便老酒下。
一治心气疼痛,临经腹痛,赤白带下,用香附、陈皮汤下。
一治经水紫黑成块,腹胀胁痛,用红花、青皮汤下。
一治经水过多,血崩不止,及胎动不安者,用条芩、白朮汤下。如漏红,加艾叶汤下。
一治呕吐,姜汤下;咳嗽痰喘,杏仁、桑皮汤下。
一治四肢浮肿,大腹皮、赤苓汤下;小水不利,赤苓、木通汤下;大便失血,黄连、地榆汤一治产后瘀血作痛,童便、苏木汤下;胞衣不下,归尾、枳壳、红花汤下;头疼,白芷、川以上诸症,诚恐药引不便采买,宜用老酒、童便或姜汤下。
胎前产后及无痛妇人常常服之,百病不生,妙难尽述。忌生冷、油腻、煎炒等物,忌用铁器
普济药茶
南藿香(六两四钱) 苍朮(七两二钱) 木香(七两六钱) 半夏(七两五钱) 苏薄荷(七两八瓜(七两八钱) 枳两,生) 安化茶(二十斤)共研细末,拌匀听用。
此茶专治胸膈膨闷,腹脘嘈杂,食后倒饱,四时感冒不正之气,头疼发热恶寒,伤风咳嗽,
午时茶
山楂肉(四两) 麦芽(四两) 陈皮(二两) 枳壳(二两) 浓朴(二两) 紫苏(二两) 香附(荷(一两) 甘草(一两) 木通(二两) 没药(二两) 细陈茶(半斤,愈细愈陈者更好) 法制半夏(二两)
上药俱研细末,各包,候端阳日午时,用朱砂二钱研细末,水飞,投烧酒一大碗内搅匀,泡时专治风寒积热,潮热恶寒,遍身疼痛,头昏目暗,肚胀腹胀,不思饮食等症。可代神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