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藏膏丹丸散方剂 - 第 28 页/共 32 页
此药专治 疮湿毒,及遍身热毒。
立效散
石膏(一两, ) 青黛(五钱) 轻粉(五钱)
共为细末。
此药专治黄水疮,腊油调搽患处。
神仙通嗌散
白硼砂(二钱) 儿茶(一钱) 蒲黄(六分) 青黛(一钱) 牙硝(六分) 寒水石(二钱) 枯矾共为细末,吹喉中。
专治咽喉肿痛、生疮。
蛤粉散
黄柏(五钱,炒) 寒水石(三钱, ) 蛤粉(二钱) 轻粉(一钱)
上为细末,凉水调搽患处,一日二次。
此药专治一切湿疮,初起如粟米,时时作痒,破时作痛,外因风邪,内因湿热,黄水浸淫等
榆矾散
榆树白皮(四两) 大黄(五钱) 枯矾(二钱五分) 皮硝(二钱五分)
上为细末,凉水调敷患处。
治痈疽末成脓者。
绛雪散
元明粉(一钱) 硼砂(一钱) 冰片(一分) 牛黄(一分) 朱砂(五分)
共为细末,用苇筒吹患处。
此药专治咽喉肿痛。
追虫散
大黄(一钱,生) 苦楝根皮(一钱) 使君子(一钱) 槟榔(一钱) 贯众(一钱)
青皮(一钱)
共为细末,空心用黄酒调服。
此药专治虫动腹痛。
贴头疼散
白芷(三钱) 川芎(三钱) 大黄(三钱) 牙皂(三钱) 干蝎尾(一钱) 冰片(一分)
共研极细,青茶卤调浓,摊布贴之。
神效活络丹
草乌(三两) 川乌(三两) 乳香(四两) 没药(四两) 蚯蚓(十条,白颈)
共研极细末,蜜丸一钱五分重。每早晚服一丸,老酒蒸化服。
此药专治中风痰气,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瘫痪不仁,手足麻木,肩臂疼痛,筋脉不舒,腰
坎宫锭子
京墨(一两) 胡黄连(二钱) 雄胆(三钱) 麝香(五分) 儿茶(二钱) 冰片(七分) 牛黄(上七味为末,猪胆汁为君,加生姜汁,大黄水浸取汗,酽醋各少许,相和药成锭,用凉水磨此锭子治热毒肿痛, 赤诸疮,并搽痔疮,最效。
离宫锭子
血竭(三钱) 朱砂(二钱) 胆矾(三钱) 京墨(一两) 蟾酥(三钱) 麝香(一钱五分)
上六味为末,凉水调成锭,凉水磨浓涂之。
此锭子治疔疮毒肿,一切皮肤不变漫肿,搽之甚效。
白锭子
白降丹(四钱) 银黝(二钱) 寒水石(二钱) 人中白(二钱)
上四味共为细末,以白及面打糊为锭,大小由人,不可入口。每用以陈醋研汁,扫敷患处,此锭子专敷初起诸毒痈疽,疔肿流注,痰色恶者,及耳痔、耳挺等症。
万应膏药
川乌 草乌 生地 白蔹 白芨 象皮 官桂 白芷 当归 赤芍 羌活 苦参 乌药甘以上十九味,定粉在外,用净香油五斤,将药浸入油内,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候日数已一斤此膏治一切痈疽、发背、对口诸疮,痰核、流注等毒,贴之甚效。
加味太乙膏
白芷 当归 赤芍 元参(各二两) 柳枝 槐枝(各十尺) 肉桂(二两) 没药(三钱) 大黄星) 黄丹(四十两,上将当归、白芷、赤芍、元参、肉桂、大黄、木鳖、生地八味并槐枝、柳枝,用真麻油称足用血余火气味香馥者,其膏已成,即便住火。将膏滴入水中,试软硬得中。如加老热油,如稀加炒丹各少许。渐渐加火,务要冬夏老嫩得候下宜为佳。烟尽掇锅来,方下阿魏,切成薄片,散于膏上化尽。次下乳香、没药、轻粉,搅匀,倾入水中,以柳棍搂成一块。又换凉水浸片时,乘温每膏半斤,扯拔百转成块。又换冷水浸。随用时每取一块,铜勺内复化,摊贴,至妙。
此膏治发背痈疽,及一切恶疮,湿痰流注,风湿遍身筋骨走注作痛,汤烫火烧,刀伤棒毒,又男子遗精,女人白带,俱贴脐下。脏毒肠痈,亦可丸服。诸般疮疖,血气癞痒者并效。
吕祖一枝梅
雄黄(五钱) 巴豆仁(五钱,不去油) 朱砂(三分) 五灵脂(三钱) 银朱(一钱五分) 蓖麻上各研细,于端午日净室中,午时共研,加油胭脂为膏,磁盒收藏。勿经妇人之手。临用豆此药治男妇老幼新久诸症,生死难定之间。芡实大一饼,贴印堂之中,点官香一枝,香尽去。如贴药处一时后不肿不红,皮肉照旧不变,谓之白云漫野,病虽轻浅,终归冥路。小儿急慢惊风,一切老幼痢疾,俱可贴之。凡病用之,皆可预知生死也。
五虎丹
当归 防风 白芷 南星 红花(各一两六钱) 没药(一两,去油) 乳香(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