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藏膏丹丸散方剂 - 第 13 页/共 32 页

红枣肉(二两) 核桃肉(二两) 大榧子(一两) 水银(二两)   须共合一处,捣烂成泥,用白布包裹,以微火烤,搽患处。   夫癣之生也,因风毒邪热客于皮肤之间,以致遍身走散,痛痒不止,或疾如瘾疹,或形如圆此药   太乙紫金锭   文蛤末(二斤) 大戟末(一斤) 山慈菇末(一斤六两) 麝香(三两) 千金子(十两) 朱砂末共为细末,糯米面打糊为丸,每料重五斤十五两五钱,入糯米面打糊为丸锭,共重三十斤,此药内可服,外可上,随症调引,起死回生,真为卫生至宝。治一切饮食、药毒、虫毒、瘴水风消宜姜急关水烂黄不涂   补中益气丸   黄 (一两五钱,蜜炙) 茯苓(一两) 陈皮(一两) 白朮(二两,土炒) 白芍(八钱,酒炒)   共为细末,用红枣、生姜各一两,熬水为丸,如梧桐子。   内伤之症,起于饮食,当食不食,过食过饱,一饥一饱,元气渐伤,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难。   知调少年   防风通圣丸   防风 大黄 白朮 川芎 白芍 石膏 当归 荆芥 黄芩 栀子 桔梗 滑石 连翘(各共为细末,水迭为丸,如梧桐子大。   治风热郁结,寒火相激,头目不清,咽喉不利,或疼或肿,发热发赤,咳嗽痰,溲便淋闭,疽风   桂附地黄丸   即六味地黄丸加附子、肉桂二两。   此药专治老人命门火衰,不能生土,形体瘦弱无力,脾胃虚寒,饮食少思,或脐腹寒痛,或钱   三黄宝蜡丸   藤黄(二两) 天竺黄(二两) 大戟(一两) 归尾(一两) 刘寄奴(一两) 牛黄(一两) 麝香钱。务炙死合匀,倘遍共为细末,用净黄蜡十二两为丸,重一钱。   此药破顽痰,保元气,解诸毒,活经络,接筋骨,消瘀血。专治跌打、扑伤、损伤,闪腰岔男子人事丸,药三可见   仙药茶   六安茶(一斤) 石菖蒲(二两) 鲜苏叶(二两) 陈皮丝(二两) 鲜姜丝(二两)   于五月五日午时共合一处,用水拌匀,入磁缸封贮,三日取出凉干,仍封于磁缸内存放。   此药专治四时令序皆有不正之气,感冒风寒,停食积滞,胸膈饱满,呕吐恶心,头眩头痛,腹痛腰酸,憎寒壮热,手足战栗,咽嗌不利,百节酸痛,或口中发苦,鼻孔燥干,皆治之。   七厘散   藏红花(一两五钱) 三七(二两) 生军(二两) 桃仁(一两五钱) 归尾(一两五钱) 猴姜((四钱) 血竭(二两)   钱) 麝香(二钱)   共为细末。   此药专治跌打损伤,坠车落马,瘀血凝结,棒疮疼痛难忍者,用此药救之,无不神效。   可服   冰硼散   冰片(二分) 硼砂(四分) 火硝(三分)   共为细末。   专治胃火上升,痰滞积热,怕食热物,喜食凉,牙齿疼痛,时作时止,不时举发。每用药末   化腐生肌散   灵药(二钱,煮过三次) 轻粉(二钱) 冰片(二分)   共为细末。   此散专治化腐生肌,凡疮毒破后,脓水淋漓,脓烂腥臭,强肉紫黑,难于收口,用此散掺于   灵药方   白矾 黑矾 食盐 火硝 水银(以上各五钱)   将前四味药为极细末,安于锅底,将水银居中,上用碗盖,盐水合泥封固,湿沙盖其上,以此药专治一切疮疡溃后,拔毒去腐生肌长肉。疮口坚硬,肉黯紫黑,用此药少许,鸡翎扫上   蒸脐祛病法   夜明砂(一两) 两头尖(五钱) 人参(三钱) 白茯苓(三钱) 莲须(三钱) 川附子(三钱)   石(五钱,另包,临时此药治风痫,撮口脐风,或常出黄水。凡诸般脐症,此药贴脐上,烤热鞋底熨之,无不神效   治体气药方   枯矾(一两二钱) 海螵蛸(五钱) 密陀僧(火 ,童便漫淬,二两)   用童便一碗,将密陀僧 ,入便内漫淬,不计遍数,以便尽为度。   上各药为细末和匀,每用些须,干则用唾津调搽,湿则干搽之,不过数次见效。   治体气不和,风湿袭入腠理,以致或白或紫,不疼不痒,凡遇此症,并皆治之。   洗药   荷叶(二两) 吴茱萸梗(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