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第 553 页/共 603 页

【主治】烧灰,麻油调,涂汤火伤,留窍出毒则无痕(时珍。出《袖珍》)。   【附方】新一。   赤白崩中:猪毛烧灰三钱,以黑豆一碗,好酒一碗半,煮一碗,调服。屎(一名猪零)《日华》曰:取东行牡猪者为良。   颂曰:今人又取南行猪零,合太乙丹。   时珍曰:古方亦有用 猪屎者,各随本方。猪零者,其形累累零落而下也。   【气味】寒,无毒。   【主治】寒热黄胆湿痹(《别录》)。主蛊毒,天行热病。并取一升浸汁,顿服(《日华》)。   烧灰,发痘疮,治惊痫,除热解毒,治疮(时珍)。血溜出血不止,取新屎压之(吴瑞)。   【发明】时珍曰:《御药院方》治痘疮黑陷无价散、钱仲阳治急惊风痫惺惺丸皆用之,取其除热解毒也。   【附方】旧一,新十六。   小儿客忤,偃啼面青: 猪屎二升,水绞汁,温浴之。   小儿夜啼:猪屎烧灰,淋汁浴儿,并以少许服之。(《圣惠方》)小儿阴肿:猪屎五升,煮热袋盛,安肿上。(《千金方》)雾露瘴毒:心烦少气,头痛,项强,颤掉欲吐。用新猪屎二升半,酒一升,绞汁暖服,取汗瘥。(《千金》)中猪肉毒:猪屎烧灰,水服方寸匕。(《千金》)妇人血崩:老母猪粪烧灰,酒服三钱。(李楼方)解一切毒:母猪屎,水和服之。(《千金》)搅肠沙痛:用母猪生儿时抛下粪,日干为末,以白汤调服。   口唇生核:猪屎绞汁温服。(《千金方》)白秃发落:腊月猎屎烧灰敷。(《肘后》)疔疮入腹:牝猪屎和水绞汁,服三合,立瘥。(《圣惠方》)十年恶疮:母猪粪烧存性,敷之。(《外台》方)消蚀恶肉:腊月 猪粪(烧存性)一两,雄黄、槟榔各一钱,为末。湿者渗,干者麻油、轻粉调抹。(《直指方》)疽青烂:生于 胫间,恶水淋漓,经年疮不瘥,或瘥而复发。先以药蚀去恶肉,后用 猪屎散,甚效。   白汁出,吮去更敷。有恶肉,再蚀去乃敷,以平为期,有验。(《千金方》)男女下疳:母猪粪,黄泥包, 存性为末。以米泔洗净,搽立效。(《简便单方》)雀 有虫:母猪粪烧灰,以腊月猪膏和敷,当有虫出。(《千金方》)赤游火丹:母猪屎,水绞汁,服并敷之。(《外台》)   猪汤   【主治】解诸毒虫魇饮一碗,勿令病患知。又洗诸疮,良(时珍)。   猪窠中草   【主治】小儿夜啼,密安席下,勿令母知(《日华》)。   缚猪绳   【主治】小儿惊啼,发歇不定,用腊月者烧灰,水服少许(藏器)。   兽部第五十卷 兽之一   狗   (《本经》中品)【释名】犬(《说文》)、地羊。   时珍曰:狗,叩也。吠声有节,如叩物也。或云为物苟且,故谓之狗,韩非云“蝇营狗苟”是矣。卷尾有悬蹄者为犬,犬字象形,故孔子曰:视犬字如画狗。齐人名地羊。俗又讳之以龙,称狗有乌龙、白龙之号。许氏《说文》云:多毛曰 ,长喙曰猃(音敛),短喙曰(音歇),去势曰猗,高四尺曰 ,狂犬曰 (音折)。生一子曰 曰狮,三子曰 。   【集解】时珍曰:狗类甚多,其用有三:田犬长喙善猎,吠犬短喙善守,食犬体肥供馔。   凡本草所用,皆食犬也。犬以三月而生,在畜属木,在卦属艮,在禽应娄星。豺见之跪,虎食之醉,犬食番木鳖则死,物性制伏如此。又辽东有鹰背狗,乃鹰产三卵,一鹰一雕一犬也。   以禽乳兽,古所未闻。详见雕条。又有老木之精,状如黑狗而无尾,名曰彭侯,可以烹食。   无情化有情,精灵之变也。   【气味】咸、酸,温,无毒。反商陆,畏杏仁。同蒜食,损人。同菱食,生癫。   思邈曰:白犬合海 食,必得恶病。   时珍曰: ,小鱼也。道家以犬为地厌,不食之。凡犬不可炙食,令人消渴。妊妇食之,令子无声。热病后食之,杀人。服食人忌食。九月勿食犬,伤神。瘦犬有病, 犬发狂,自死犬有毒,悬蹄犬伤人,赤股而躁者气臊,犬目赤者,并不可食。   【主治】安五脏,补绝伤,轻身益气(《别录》)。宜肾(思邈)。补胃气,壮阳道,暖腰膝,益气力(《日华》)。补五劳七伤,益阳事,补血脉,浓肠胃,实下焦,填精髓,和五味煮,空心食之。凡食犬若去血,则力少不益人(孟诜)。   【发明】弘景曰:白狗、乌狗入药用。黄狗肉大补虚劳,牡者尤胜。   大明曰:黄犬大补益人,余色微补。古言薯蓣凉而能补,犬肉暖而不补。虽有此言,服终有益。但因食秽,不食者众。   震亨曰:世言犬能治劳损阳虚之疾,然人病多是阴虚。若阳果虚,其死甚易,亦安能措手哉?时珍曰:脾胃属土,喜暖恶寒。犬性温暖,能治脾胃虚寒之疾。脾胃温和,而腰肾受荫矣。若素常气壮多火之人,则宜忌之。丹溪独指阴虚立惫诸虚证,有黄犬肉丸,药多不载。   【附方】旧三,新六。   戊戌酒:大补元气。用黄犬肉一只,煮一伏时,捣如泥,和汁拌炊糯米三斗,入曲如常酿酒。候熟,每旦空心饮之。(《养老》方)戊戌丸:治男子、妇人一应诸虚不足,骨蒸潮热等证。用黄童子狗一只,去皮毛肠肚同外肾,于砂锅内用酒醋八分,水二升,入地骨皮一斤,前胡、黄 、肉苁蓉各四两,同煮一日。去药,再煮一夜。去骨,再煮肉如泥,擂滤。入当归末四两,莲肉、苍术末各一斤,浓朴、橘皮末十两,甘草末八两,和杵千下,丸梧桐子大。每空秘韫》)虚寒疟疾:黄狗肉煮 。入五味,食之。   气水鼓胀:狗肉一斤切,和米煮粥,空腹食之。(《心镜》)浮肿屎涩:肥狗肉五斤熟蒸,空腹食之。(《心镜》)猝中恶死:破白狗拓心上,即活。(《肘后方》)痔漏有虫:《钤方》:用狗肉煮汁,空腹服,能引虫也。危氏:用熟犬肉蘸浓蓝汁,空心食,七日效。   蹄肉   【气味】酸,平。   【主治】煮汁饮之,能下乳汁(《别录》)。   血   (白狗者良。)【气味】咸,温,无毒。   弘景曰:白狗血和白鸡肉、乌鸡肉、白鹅肝、白羊肉、蒲子羹等食,皆病患。   时珍曰:黑犬血灌蟹烧之,集鼠。   【主治】白狗血:治癫疾发作。乌狗血:治产难横生,血上抢心,和酒服之(《别录》)。   补安五脏(《日华》)。热饮,治虚劳吐血,又解射罔毒。点眼,治痘疮入目。又治伤寒热病发狂见鬼及鬼击病,辟诸邪魅(时珍)。   【发明】时珍曰:术家以犬为地厌,能禳辟一切邪魅妖术。按:《史记》云:秦时杀狗磔四门以御灾,风俗通义云今人杀白犬血题门以辟不祥,则自古已然琅琊有女子,右股病疮,痒而不痛,愈而复作。佗取稻糖色犬一只系马,马走五十里,乃断头向痒处合之。须臾一蛇在皮中动,以钩引出,长三尺许,七日而愈。此亦怪证,取狗之血腥,以引其虫耳。   【附方】旧三,新三。   热病发狂:伤寒、时气、温病六七日,热极发狂,见鬼欲走。取白狗从背破取血,乘热摊胸上,冷乃去之。此治垂死者亦活。无白犬,但纯色者亦可。(《肘鬼击之病:胁腹绞痛,或即吐血、衄血、下血,一名鬼排。白犬头取热血一升,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