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第 541 页/共 603 页
每服二十丸,甘草汤下。(《普济》)痰血凝结:紫芝丸:用五灵脂(水飞)、半夏(汤泡)等分为末,姜汁浸蒸饼丸,梧桐子大。
酒积黄肿:五灵脂末一两,入麝香少许。饭丸小豆大。每米饮下一丸。(《普济方》)目生浮翳:五灵脂、海螵蛸各等分,为细末。熟猪肝日蘸食。(《明目经验方》)重舌胀痛:五灵脂一两,淘净为末,煎米醋漱。(《经验良方》)恶血齿痛:五灵脂末,米醋煎汁含咽。(《直指方》)血痣溃血:一人旧有一痣,偶抓破,血出一线,七日不止,欲死。或用五灵脂末掺上,即止也。(杨拱《医方摘要》)血溃怪病:凡人目中白珠浑黑,视物如常,毛发坚直如铁条,能饮食而不语如醉,名曰血溃。以五灵脂为末,汤服二钱,即愈。(夏子益《奇疾方》)大风疮癞:油调五灵脂末,涂之。(《摘玄方》)虫虺螫 :凡蜈蚣、蛇、蝎毒虫伤,以五灵脂末涂之,立愈。(《金匮钩玄》)毒蛇伤螫:五灵脂为末,酒调二钱服。仍以少末掺疮口,妙。(《普济》)。
禽部第四十九卷
禽之三
(林禽类一十七种)
禽部第四十九卷 禽之三
斑鸠
(宋《嘉 》)【释名】斑隹(音锥)、锦鸠(《范汪方》)、鹁鸠(《左传》注)、祝鸠。
时珍曰:鸠也,鹁也,其声也。斑也,锦也,其色也。隹者,尾短之名也。古者庖人以尸祝登尊俎,谓之祝鸠。此皆鸠之大而有斑者。其小而无斑者,曰隹,曰 (音葵),曰荆鸠,曰楚鸠也。鸠之子曰 鸠,曰役鸠,曰糠鸠,曰郎皋,曰辟皋。扬雄《方言》混列诸鸠,不足据。
【集解】禹锡曰:斑鸠是处有之。春分化为黄褐侯,秋分化为斑KT 。黄褐侯,青KT也。
宗 曰:斑鸠有有斑者,有无斑者,有灰色者,有大者,有小者。虽有此数色,其用则一也。尝养之数年,并不见春秋分变化。
时珍曰:鸣鸠能化鹰,而斑鸠化黄褐侯之说,不知所出处。今鸠小而灰色,及大而斑如梨花点者,并不善鸣。惟项下斑如真珠者,声大能鸣,可以作媒引鸠,入药尤良。鸠性悫孝,而拙于为巢,才架数茎,往往堕卵。天将雨即逐其雌,霁则呼而反之。故曰鹪巧而危,鸠拙而安。或云雄呼晴,雌呼雨。
鸠肉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明目。多食,益气,助阴阳(《嘉 》)。久病虚损人食之,补气(宗 )。食之,令人不噎(时珍)。
【发明】时珍曰:《范汪方》治目有斑KT 丸,《总录》治目有锦鸠丸,倪惟德氏谓斑鸠补肾,故能明目。窃谓鸠能益气,则能明目矣,不独补肾已尔。古者仲春罗氏献鸠以养国老,仲秋授年老者以鸠杖,云鸠性不噎,食之且复助气也。
血
【主治】热饮,解蛊毒,良(时珍)。
屎
【主治】治 耳出脓疼痛,及耳中生耵聍,同夜明沙末等分,吹之(时珍)。
禽部第四十九卷 禽之三
青KT
(音锥。《拾遗》【释名】黄褐侯(《拾遗》)。
【集解】藏器曰:黄褐侯,状如鸠而绿褐色,声如小儿吹竿。
时珍曰:鸠有白鸠、绿鸠。今夏月出一种糠鸠,微带红色,小而成群,掌禹锡所谓黄褐侯秋化斑隹,恐即此也。好食桑椹及半夏苗。昔有人食之过多,患喉痹,医用生姜解之愈。
肉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蚁 恶疮。五味淹炙食之,极美(藏器)。
安五脏,助气补虚损,排脓活血,并一切疮疖痈 (《嘉 》)。
禽部第四十九卷 禽之三
鸠
(《拾遗》)【释名】布谷(《列子》)、 (音戛菊)、获谷(《尔雅注》)、郭公。
藏器曰:布谷, 鸠也。江东呼为获谷,亦曰郭公。北人名拨谷。
时珍曰:布谷名多,皆各因其声似而呼之。如俗呼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脱却破裤之类,皆因其鸣时可为农候故耳。或云: 鸠即《月令》 鸠也, 乃鸣字之讹,亦通。《禽经》及《方言》,并谓 鸠即戴胜,郭璞云非也。
【集解】藏器曰:布谷似鹞长尾,牝牡飞鸣,以翼相拂击。
时珍曰:案:《毛诗义疏》云:鸣鸠大如鸠而带黄色,啼鸣相呼、而不相集。不能为巢,多居树穴及空鹊巢中。哺子朝自上下,暮自下上也。二月谷雨后始鸣,夏至后乃止。张华《禽经注》云:仲春鹰化为鸠,仲秋鸠复化为鹰。故鸠之目,犹如鹰之目。《列子》云:鹞之为, 之为布谷,布谷久复为鹞,是矣。《禽经》又云:鸠生三子。一为鹗。
肉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安神定志,令人少睡(汪颖)。
脚胫骨
【主治】令人夫妻相爱。五月五日收带之,各一,男左女右。云置水中,自能相随也(藏器)。
禽部第四十九卷 禽之三
桑
(《食物》【释名】窃脂(《尔雅》)、青雀(郭璞)、蜡觜(雀)。
时珍曰: 意同扈,止也。《左传》少 氏以鸟名官,九 为九农正,所以止民无淫也。桑 乃 之在桑间者,其嘴或淡白如脂,或凝黄如蜡,故古名窃脂,俗名蜡觜。浅色曰窃。陆玑谓其好盗食脂肉,殆不然也。
【集解】时珍曰: 鸟处处山林有之。大如鸲鹆,苍褐色,有黄斑点,好食粟稻。《诗》云“交交桑 ,有莺其羽”,是矣。其觜喙微曲,而浓壮光莹,或浅黄浅白,或浅青浅黑,或浅玄浅丹。 类有九种,皆以喙色及声音别之,非谓毛色也。《尔雅》云春 ,夏窃玄,秋 窃蓝,冬 窃黄,桑 窃脂,棘 窃丹,行 ,宵 啧啧,老,是矣。今俗多畜其雏,教作戏舞。
肉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肌肉虚羸,益皮肤(汪颖)。
禽部第四十九卷 禽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