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第 537 页/共 603 页

【主治】诸疮阴 。煮食去热(时珍)。   禽部第四十八卷 禽之二   鹬   (音述。《拾遗》)【集解】藏器曰:鹬如鹑,色苍嘴长,在泥涂间作鹬鹬声,村民云田鸡所化,亦鹌鹑类也。苏秦所谓“鹬蚌相持”者,即此。时珍曰:《说文》云:鹬知天将雨则鸣,故知天文者冠鹬。今田野间有小鸟,未雨则啼   肉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补虚,甚暖人(藏器)。   禽部第四十八卷 禽之二   鸽   (宋《嘉 》)【释名】鹁鸽(《食疗》)、飞奴。时珍曰:鸽性淫而易合,故名。鹁者,其声也。张九龄以鸽传书,目为飞奴。《梵书》【集解】宗 曰:鸽之毛色,于禽中品第最多,惟白鸽入药。凡鸟皆雄乘雌,此独雌乘雄,故其性最淫。时珍曰:处处人家畜之,亦有野鸽。名品虽多,大要毛羽不过青、白、皂、绿、鹊斑数   白鸽肉   【气味】咸,平,无毒。诜曰:暖。   【主治】解诸药毒,及人、马久患疥,食之立愈(《嘉 》)。调精益气,治恶疮疥癣,风瘙白癜, 疡风,炒熟酒服。虽益人,食多恐减药力(孟诜)。   【附方】旧一,新一。消渴饮水不知足:用白花鸽一只,切作小片,以土苏煎,含咽。   (《心镜》)预解痘毒:每至除夜,以白鸽煮炙饲儿,仍以毛煎汤浴之,则出痘稀少。   血   【主治】解诸药、百蛊毒(时珍。出《事林广记》)。   卵   【主治】解疮毒、痘毒(时珍)。   【附方】新一。预解痘毒:小儿食之,永不出痘,或出亦稀。用白鸽卵一对,入竹筒封,置厕中,半月取出,以卵白和辰砂三钱,丸绿豆大。每服三十丸,三豆饮下,毒从大小便出也。(《潜江方》)屎名左盘龙 时珍曰:野鸽者尤良。其屎皆左盘,故《宣明方》谓之左盘龙也。   【气味】辛,温,微毒。   【主治】人、马疥疮,炒研敷之。驴、马,和草饲之(《嘉 》)。消肿及腹中痞块(汪颖)【附方】旧四,新六。带下排脓:宗 曰:野鸽粪一两(炒微焦),白术、麝香各一分,赤芍药、青木香各半两,延胡索(炒赤)一两,柴胡三分,为末。温无灰酒空心调服一钱。   候脓尽即止,后服补子脏药。破伤中风,病传入里:用左蟠龙(即野鸽粪)、江鳔、白僵蚕各(炒)半钱,雄黄一钱,为末阴症腹痛,面青甚者:鸽子粪一大炒研末,极热酒一钟,和匀澄清,顿服,即愈。(刘氏)蛊毒腹痛:白鸽屎烧研,饮和服之。(《外台》)冷气心痛:鸽屎烧存性,酒服一钱,即止。   项上瘰 :左盘龙,炒研末,陈米饭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陈米饮下。   (张子和方)头痒生疮:白鸽屎五合,醋煮三沸,杵敷之,日三上。(《圣惠》)头疮白秃:鸽屎研末敷之,先以醋、米泔洗净。亦可烧研掺之。(同上)反花疮毒:初生恶肉如米粒,破之血出,肉随生,反出于外。用鹁鸽屎三两,炒黄为末。   先以温浆水洗,后敷之。(《圣惠方》)鹅掌风:鸽屎白、雄鸡屎,炒研,煎水日洗。   禽部第四十八卷 禽之二   突厥雀   (《拾遗》)【释名】 鸠(音夺)、寇雉。藏器曰:雀从北来,当有贼下,边人候之,故名。时珍曰:案:《唐书》云:高宗时,突厥犯塞。始虏未叛,有鸣 群飞入塞。边人惊曰:此鸟一名突厥雀,南飞则突厥必入寇。已而果然。案:此即《尔雅》“ 鸠,寇雉”也。然则夺寇之义,亦由此矣。   【集解】藏器曰:突厥雀,生塞北,状如雀而身赤。时珍曰:案:郭璞云: 鸠生北方沙漠地。大如鸽,形似雌雉,鼠脚无后趾,歧尾。为鸟憨急群飞。张华云: 生关西。飞则雌前雄后,随其行止。庄周云:青 ,爱其子而忘其母。   肉   【气味】甘,热,无毒。   【主治】补虚暖中(藏器)。   禽部第四十八卷 禽之二   雀   (《别录》中品)【释名】瓦雀、宾雀。时珍曰:雀,短尾小鸟也。故字从小,从佳。佳(音锥),鸟之短尾也。栖宿檐瓦之间,驯近阶除之际,如宾客然,故曰瓦雀、宾雀,又谓之嘉宾也。俗呼老而斑者为麻雀,小而黄口者为黄雀。   【集解】时珍曰:雀,处处有之。羽毛斑褐,颔嘴皆黑。头如颗蒜,目如擘椒。尾长二寸许,爪距黄白色,跃而不步。其视惊瞿,其目夜盲,其卵有斑,其性最淫。小者名黄雀。   八九月群飞田间。体绝肥,背有脂如披绵。性味皆同,可以炙食,作 甚美。案:《逸周书》云:季秋雀入大水为蛤。雀不入水,国多淫 。又《临海异物志》云:南海有黄雀鱼。   常以六月化为黄雀,十月入海为鱼。则所谓雀化蛤者盖此类。若家雀则未常变化也。又有白雀,纬书以为瑞应所感。   肉   【气味】甘,温,无毒。弘景曰:雀肉不可合李食,不可合酱食。妊妇食雀肉、饮酒,令子多淫;食雀肉、豆酱【主治】冬三月食之,起阳道,令人有子(藏器)。壮阳益气,暖腰膝,缩小便,治血崩带下(《日华》)。益精髓,续五脏不足气。宜常食之,不可停辍(孟诜)。   【发明】宗 曰:正月以前、十月以后,宜食之,取其阴阳静定未泄也。故卵亦取第一番者。颂曰:今人取雀肉和蛇床子熬膏,和药丸服,补下有效,谓之驿马丸。此法起于唐世,云明皇服之有验。时珍曰:《圣济总录》治虚寒雀附丸,用肥雀肉三、四十枚,同附子熬膏丸药,亦祖此【附方】新六。   补益老人:治老人脏腑虚损羸瘦,阳气乏弱。雀儿五只(如常治),粟米一合,葱白三茎,心气劳伤:朱雀汤:治心气劳伤,因变诸疾。用雄雀一只(取肉炙),赤小豆一合,人参、赤茯苓、大枣肉、紫石英、小麦各一两,紫菀、远志肉、丹参各半两,甘草(炙)二钱半,细肾冷偏坠疝气:用生雀三枚,燎毛去肠,勿洗,以舶上茴香三钱,胡椒一钱,缩砂、桂肉各二钱,入肚内,湿纸裹,煨熟,空心食之,酒下,良。(《直指方》)小肠疝气:用带毛雀儿一枚去肠,入金丝矾末五钱缝合,以桑柴火煨成炭,为末。空心无灰酒服。年深者,二服愈。(《瑞竹堂方》)赤白痢下:腊月取雀儿,去肠肚皮毛,以巴豆仁一枚入肚内,瓶固济, 存性,研末。   以好酒煮黄蜡百沸,取蜡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一、二十丸。红痢,甘草汤下;白痢,干姜汤下。(《普济方》)内外目障:治目昏生翳,远视似有黑花,及内障不见物。用雀儿十个(去毛翅足嘴,连肠胃骨肉研烂),磁石( ,醋淬七次,水飞)、神曲(炒)、青盐、肉苁蓉(酒浸炙)各一两,菟丝子(酒浸三日,晒)三两,为末。以酒二升,少入炼蜜,同雀、盐研膏和,丸梧桐子大。每温酒下二十丸,日二服。(《圣惠方》)   雀卵   【气味】酸,温,无毒。五月取之。   【主治】下气,男子阴痿不起,强之令热,多精有子(《别录》)。和天雄、菟丝子末为丸,空心酒下五丸,治男子阴痿不起,女子带下,便溺不利,除疝瘕(孟诜)。   【发明】弘景曰:雀利阴阳,故卵亦然。术云:雀卵和天雄服之,令茎不衰。   颂曰:按:《素问》云: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故月事衰少不来。治之以乌 鱼骨、 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饭,饮鲍鱼汁,以利肠中及伤肝也。饮后药先为后饭。本草三药并不治血枯,而经法用之,是攻其所生所起耳。   时珍曰:今人知雀卵能益男子阳虚,不知能治女子血枯,盖雀卵益精血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