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678 页/共 3614 页

兔肝(两具炙干腊月取)防风(去叉)黄连(去须)地骨皮麦门冬(去心炒)决明子(微炒)甘菊花(各一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   前胡散   (出圣济总录)   治肾脏风毒冲眼。赤痛泪出。   前胡(去芦)羚羊角(屑)茯神(各三分)防风(去芦)川朴硝白芷(各一两)决明子木通(锉)五味子(各二两)玄参地骨皮(各半两)川升麻(二分)上为粗散。每服三钱。水一钟。煎至八分。去滓。温服。食后。日三。   羌活散治目风冷泪。久不瘥。   羌活(去芦二两)木香艾叶(焙)桂(去粗皮)山芋升麻胡黄连(各一两)白附(炮)山茱萸牛膝(酒浸切焙各三分)上为散。每服二钱。空心盐汤调下。午时麦门冬熟水下。   菊花散治目风泪出。   苍术(四两肥者用银石器入河水同皂荚一寸煮一日出皂荚取术以铜刀去黑皮曝干取三两)荆(洗焙三分)蛇蜕(洗炙一分)上为散。用不津器。每服二钱。腊茶半钱同点。空心临卧服。   白芷丸治肝肾虚风。多泪渐昏。及生翳膜。   白芷细辛(去苗叶)五味子枳壳(去瓤麸炒)石决明(洗各一两)茺蔚子(二两)熟干地黄蕤仁(各二两)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后温水下。   每日三服。   治目风泪出。浮翳多脓烂。   干姜决明子矾石蕤仁细辛黄连戎盐(各六钱)铜青(三钱)上咀。   以少许熟药成。绞去滓。以新死大雄鲤鱼胆二枚。和纳药中。又以大钱七枚。常着药底。兼常着铜器中。竹簪绵裹头。以注目头。昼三夜四。不避寒暑。数着药干。又以鱼胆和好。覆药器头。勿令气歇。   细辛丸治冲风泪出外障。   细辛防风(各二两)五味子干地黄(各一半)人参茯苓地骨皮干山药(各一两)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茶下一十丸。一方用盐汤下。日再。   暖肺散治症如前。   茺蔚子细辛五味子(各二两)防风本(各一两半)知母黄芩芎(各一两)上为末。以水一盏。散一钱。煎至五分。食后去滓服。   治头风冷泪。   甘菊花决明子(各三分)白术羌活川芎细辛白芷荆芥穗(各半两)上为细末。温汤调下。食后。日三服之。   蝉蜕饼子治目风冷泪。去翳晕。   蝉蜕(洗焙)木贼(新者)甘菊花(各一两)荆芥穗芎(各二两)甘草(炙锉半两)苍术(米泔浸切焙干三两)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捏饼子如钱大。每服一饼。   食后良久。细   防风饮治风泪眼。   防风(去叉)黄芩(去黑心)葳蕤黄连(去须)甘草(炙锉各一两)竹叶(洗三十片)山   黄末眼药治风眼冷泪赤烂。   诃子(五钱去核)姜黄(一两)干姜(五钱)荜茇黄连(各一钱二分)青盐(一钱)朵   点眼止泪散治冲目风。泪出外障。   雄黄(半两)曾青(一两)龙脑白矾灰细辛干姜灰(各一分)上为末。令十分细如粉面。每至夜后点在眼内。立效。   治肝脏风虚。目视。常多泪出方。   芎甘菊花乌蛇(酒浸去皮骨炙微黄各一两)细辛白芷桂心(各一两)上为细散   天南星丸   (出圣济总录)   治目虚冷风泪。   上捣研为末。以猪子肝细切。拌和捣匀。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后良久。黄连汤下。临卧再服。   仙灵脾散   (出圣济总录)   治风毒冷泪。隐涩疼痛。   仙灵脾射干晚蚕砂(炒)恶实(炒)甘草(炙锉)上等分为末。每服一钱。   食后良久。砂糖水调下。日三。   羌活散   (出圣济总录)   治心肝脏风。热攻眼疾泪出。   羌活(去芦头)黄甘草(一两半生半熟锉)芎(锉半两)白蒺藜(三两水浸曝干去   川芎丸   (出龙木论)   治头风冷泪。   川芎甘菊细辛白术白芷(各一分)上为细末。腊丸如黍米大。夜卧纳一丸目中。一时辰换一丸。荀牧仲尝谓予曰。有人视一物为两。医者作肝气有余。故见一为二。教服补肝药皆不验。此何疾也。予曰。孙真人云。目之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邪中于项。   因逢身之虚。其人沉则随目系。入于脑转。转则目系急。急则目眩以转。邪中其睛。所中者不相比。则睛散则歧。故见两物也。令服驱风入脑药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