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2021 页/共 3614 页
肉豆蔻诃子白茯苓白术(各一两)石莲肉枣肉当归(各半两)罂粟壳(一两半蜜炙)乳归罂粟壳
泽兰散
(出朱氏集验方)泽兰叶(微炒川中谓之荀苗)米囊皮(姜汁或蜜汁炙去膜)甘草(炮)以五月五日用干姜
和气饮
(出续易简方)
治腹痛肠鸣泄痢。
苍术(一两四钱)桔梗(一两二钱)枳壳(去粗皮微炒)橘皮(各六钱)白芍药白芷川皮姜制)煎至八分,去前通口服,二滓并煎。
大霍香散
(出如宜方)
治心肺脾胃气变泄痢,心腹攒痛。
藿香木香青皮神曲肉豆蔻大黄柏人参甘草(炙)浓朴(制)干姜(半两)诃白茯苓陈皮(各一两)上为末,每服二钱,陈米饮入盐调热服,大治脾泄。
小丁香散
(出王氏博济方)
治肠虚泄痢。
丁香(一分)附子(一两炮制去皮切作片子)生姜(去皮二两细细切用)上件三味除丁香外
木香热呷散
(广南四时摄生)
治一切泻痢
木香(半两)肉豆蔻(一斤去皮湿纸里炮)肉桂(去无味者一分)陈橘皮(一分)紫花术(热呷,如霍
地榆散
治泻痢或血痢。
地榆(微炒)当归(微炒)阿胶(糯米炒)黄连(去须)诃子肉(炒取肉秤)木香(怀干)陈米饮孙亿来
蔻香丸
(出家藏经验方)
和脾顺气,止泄痢,治腹疼,并脏寒,大便青色,腹肚虚鸣,频并木香人参甘草(炙各一两)罂粟壳(盖房炒黑色二两)肉豆蔻(十枚醋面裹煨黄赤色去惊风入脾,霍乱吐泻,不纳奶食,大便不消化,痢下赤白,石榴皮煎汤化下,临时黄掌书元善三世医小儿共有数十万皆妙,此一也,吾家诸孙服之有效,大人亦可服之。
温中浓朴汤
老人虚,平时多腹胀,心下痞,有妨饮食,或刺痛泄痢,气痞。
浓朴(去皮细锉)甘草(细锉)生姜(细切洗)青州枣(切以上各等分)上上二味杵令为末末,
治泄痢。
以建茶合醋煎服之。
止泄痢并渴。
以钩粟子食之。
止泻痢调中去热健人。
用小麦面作饼食之。
止泄。
以甜藤叶捣汁服之。
治肠虚泄痢。
用五倍子为末热汤服。
治痢泄。
以青蒿为末,饭饮调五钱服之。
治四时暴泄痢,四肢冷,脐腹疼。
用坐深汤中浸至腹上,频频作,生阳佐药无速于此,虚寒人始坐汤中心战,仍常令只守。
卷二百八 泄痢门
诸泻
(附论)夫有脾泻。有肾泻。脾泻者。肢体重着。中脘有妨。面色虚黄。腹肚微满。肾泄者。肤腠怯冷。腰膂酸疼。上咳面黧。脐腹疼痛。治脾泻用苍术、白术、浓朴、干姜、木香、生豆蔻。治肾泄用补骨脂及安肾丸、震灵丹辈。
方
参连丸治肠胃虚弱。冷热不调。泄泻肠鸣。日夜无度。
艾叶(用糯米糊拌匀焙取细末秤二两半)干姜(炮取末二两用艾末米醋一升半慢火熬成膏)诃子(煨去核一两)宣连(一两半锉如麻豆大用吴茱萸一两半同黄连炒色紫拣去茱萸不用)人参(去芦)白术木香(一两半别用黄连一两为粗末将木香浸水一升慢火煮尽水去黄连不用切焙干)乌梅(去核焙干秤)百草霜(别研)白茯苓(去皮)酸石榴皮(炒)当归(洗焙各一两半)赤石脂(一两三分)龙骨(一两三分炙)地榆(一两半)阿胶(二两拌粉炒)罂粟(二两蜜炙)上为末。将前项艾膏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五六十丸。陈米饮下。
敛肠丸治久泻
木香丁香附子(炮去皮脐)缩砂仁诃子皮罂粟壳(炒去顶瓤)川姜(炮)没石子梓州浓朴(姜制)白龙骨赤石脂肉豆蔻(面包煨)禹余粮(醋淬七次以上各一两)上为细末。面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米饮下。空心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