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2020 页/共 3614 页

治一切泄泻痢不已,诸脉浮洪者,及多日不已,脉小者,立止。   巴豆皮、楮实叶(同烧存性)上为末,蜡蜜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丸,煎甘草汤下。   消内灵砂丹   治泻痢,去积滞。   黄蜡(一两)巴豆(十四枚去壳作两片入黄蜡内熬巴豆黑为度)上件去巴豆不用,将砂二候冷白姜如病尽热可用   治泻痢   用正气散一贴,加乌梅枣子罂粟壳煎服。   治暴泻痢   用百草霜研末,米饮调下。   止泄痢,下食,开胸膈痰实结气,下气止渴。   用干橘皮一斤,捣为末,蜜为丸,每食前酒下三十丸,治下焦冷,又取陈皮一斤,杏仁五两   胜金丸   治泻久痢。   当归(二两用吴茱萸一两用炒香熟去茱萸不用只用当归)黄连(三两)上为细末,炼蜜丸如   三神丸   (出和剂方)   治清浊不分,泄泻注下,或赤或白,脐腹刺痛,里急后重,用台乌头三个,去皮   尖,一个炮,一个醋煮、透,一个烧成灰存性,为末,醋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二三   十丸。水泻,用逆流水下,赤痢,甘草汤下,白痢,干姜汤下,赤白痢,甘草干姜汤下   ,一方醋煮者只生用亦可,一方云草乌。水泄井花水并空心服,忌腥臊热毒,生冷,大   人五   治泄痢,并下痢赤白。   (出仁存方)用败毒散,陈米五十粒,煎服,治禁口痢妙。一方加姜枣煎服,一方治禁口痢,昼夜无度,方。   治寒热泄痢,瘴疟寒邪,气泄下痢,阴气不足,止渴及病酒头痛。   用小豆花,于锅中煮三沸,调和作羹食之。   肉豆蔻方   治脾泻。   以豆蔻二颗。米醋面调裹之,置灰中煨令黄焦,和面研末,更以炒了子末一两相和,又焦   治泄痢益气和中,去当风卧湿、遇冷,所中等病。   用黄凉米作饭食之。   治泻痢。   取艾叶,三月三日采,作煎,其治冷者,患冷气取热艾面裹作馄饨,大如弹子,一方为干饼   白泽丸   治脾元积冷,脏腑虚寒,真元不固,肠虚泄痢,心腹攒痛,气逆呕吐,自汗无时。   阳起石(火通赤研)附子(炮去皮脐取末各半两)白檀香(取末)滴乳香(别研)麝香(服一丸,水一盏两   火轮散   治虚滑泄,下寒不禁,及暴脱欲死。   (案:此方原缺药味,制法及服法)   治诸色泻痢方。   (出朱氏集验方)夏日脏气不和而泻,宜以香薷汤调胃苓散,若有里急后重,宜进胃气汤,加枳壳,仍以面炒   梅胶丸   (出十便良方)   治泻痢。   黄连(四两)乌梅(二两)诃子阿胶茯苓当归(各一两)上为细末,汤浸蒸饼糊丸,   固肠散   主泻痢,日久不止,羸不能食。   肉豆蔻(生用)木香(不见火)诃子(炮去核)干姜(炮)阿胶(炒)陈皮(去白)罂粟壳   御米丸   (出朱氏集验方)   治一切泻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