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1041 页/共 3614 页

余根据本法。治一切风。及头面诸风。皮肤不仁。多生瘾疹。手足顽麻。名万金丹。一法于本方前四味减半。后六味等分。制料服饵之。法并同。如病势危急不暇求姜酒。以白汤磨。先搽牙龈。牙关宽使可灌药下即苏。亦名大圣一粒金丹。本方中增防风一两。全蝎一分。治中风瘫痪。涎潮不语。手足麻痹痛痒不知。名大圣镇风丹。一方有僵蚕。孕妇不可服。   龙脑丸   (出圣惠方)   治一切风。   龙脑(一分细研)雄黄(半两细研)朱砂(一分细研)麝香(一分细研)阿胶(一分捣碎炒令黄燥)丁香(一分)天南星(一分炮裂)好墨〔半(两)锭〕牛黄(一分细研)天竺黄(一分细研)上捣罗为末。研令匀。取三月三日以木蜜和丸如豇豆大。每服以热酒研一丸服   乌头汤   (出千金方)   治八风五尸。恶气游走胸心。流出四肢。来往不住。短   气   欲死。   乌头芍药干姜桂心细辛干地黄当归吴茱萸甘草(各二两)上咀。   以水   清神散   (出和剂方)   消风壅化痰涎。治头目昏眩。心忪面热。脑痛耳鸣。鼻   塞   声重。口眼动。精神昏愦。肢体疼倦。颈项紧急。心膈烦闷。咽嗌不利。   檀香(锉)人参(去芦)防风(去苗各十一两)薄荷(去土)荆芥穗(去土)甘草(各二十两)石膏(研四十两)细辛(去苗洗焙用五两)羌活(去苗一两)上为细末。   每服二钱。沸汤点服。或入茶末点服亦得。食前服。   追风散   (出和剂方)   治证与前追风散同。   白僵蚕(去丝嘴炒)全蝎(微炒)甘草(炙)荆芥(各二两)川乌(炮去皮脐)防风(去芦)石膏(研各四两)川芎(三两)麝香(研一两)上为细末。每五分好茶调下。食后临卧服。常服清头目。利咽膈。消风壅。化痰涎。   磁石丸   (出仁存方)   治一切瘫痪暗风等疾。   磁石(一两)蛇含石燕(各一两)石碌(半两并醋淬七次)雄黄轻粉朱砂牛黄(头大。   每服一丸。荆芥薄荷酒化下。如是大段风涎暗风。昏迷不省者。更入轻粉少许。白矾半钱研。用药二丸磨。尽作一服灌下便安。服后有汗出见效。三日一服。小儿一丸分三服。   定风饼子   (出医方大成)   治风客阳经。邪伤腠理。背膂强直。口眼斜。体   热   恶寒。痰厥。头目疼痛。肉筋惕。辛额鼻渊。及饮酒过多呕吐痰沫。头目眩晕如坐车   船。常服解五脏天麻川乌(炮)南星(炮)半夏(炮)川姜川芎白茯苓甘草防风上等分。   用生姜汁为丸如龙眼大。按作饼子。朱砂为衣。每服一饼细嚼。姜汤下。不以时候。但不当生用。仍须炮裂。预服最防风疾。一方无防风。   大省风汤治诸虚风涎潮痰厥。神昏头晕。语涩。手足搐搦。半身不遂。及历节风   痛。筋脉挛急。   川芎半夏防风(各一两)甘草(炙半两)全蝎(去毒三个)附子(生用去皮脐)川乌(去皮脐)木香南星(各半两)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十片。煎温服。   不拘时候。气虚加沉香。气逆加紫苏。胸膈不利为痰。倍加半夏、人参。头晕头痛。加天麻半两。全蝎二钱。煎熟入麝香。热风左瘫右痪。口眼斜。口噤不能言。手足顽麻。于本方中去附子、川乌。一方无防风。   五粒松浸酒方   (出圣惠方)   冬十月以酒服。大治诸风。   五粒松叶(七片)麻黄(七两去节)防风黄独活(炮)秦艽(各二两)牛膝(四两)生地黄(一斤)芎(二两)上切。以无灰清酒四大斗渍。春七日。冬二十日。   夏五日。   加味苦参丸治一切风证。   苦参(一斤)荆芥(半斤)何首乌白僵蚕(二两)香白芷川芎(二两)赤芍药(二两)大黄(一两)加白花蛇(一条)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   不拘时候。温茶清下。   又方   (出圣惠方)白附子(一两炮裂)白僵蚕(一两微炒)干蝎(一两半微炒)蝉壳(半两)天麻(一两)羌活(一两)防风(一两去芦头)侧子(一两炮裂去皮)麻黄上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以腻粉滚过。令干。如中风不语。重者以暖酒研下十丸。当有汗出即瘥。如常服。即空心温酒下五丸。   太白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