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幼新书 - 第 15 页/共 15 页

作痛,加防风、黄芩。   唇燥舌苔,加热见愁。(备用方)   夹疹,下救苦丹。(备用方)   发红斑,加元参、犀角,下热见愁。   眼眶红肿流泪,加柴胡、胆草、热见愁,外用护法。   咳嗽,加杏仁、桑皮。   咽痛,加元参、射干,外行吹法。   黑陷疔毒,加赛春雷,外点四圣丹。(备用方)   失血干呕,加犀角、热见愁。   呕吐,加陈皮、黄连、猪苓、泽泻。   溺血,加犀角、生地。   溺短涩,加车前、地肤子。   便秘,加枳壳、杏仁、苏梗,倍当归。   便黑,加犀角、桃仁、黄连。   腹胀喘满,目怒而浮,毛直皮焦,加麻黄,下救苦丹。   秘而喘者,加千里马。(备用方)   烦满身热,加花粉、麦冬。调满天秋。(备用方)   泄泻,加猪苓、泽泻。   谵言狂乱,加石膏、知母,调满天秋。   腰痛,加羌活、独活。   伤食膨胀,加楂、朴、曲芽。   腹痛有三:伤食,和中丸。毒攻冲,救苦丹。气滞,加青皮、木香。   凡腹痛俱宜千里马下之,一通即已,不可过。过则毒瓦斯内作,反成他症。   四日五日毒瓦斯盛者,加楂、芷、笋尖。痘至四日,理该易方。若毒盛未除,何可轻易。   唯加人参四五分足矣,此名唤浆法。   凡遇热苔,热见愁不可缺。有下症,千里马不可缺。有壅遏症,救苦丹不可缺。痘欲出不出,干紫焦枯,黑陷疔毒,赛春雷不可缺。若唇舌红赤,小便短少,身热烦渴,痘色干红者,满天秋不可缺。大都凡见热症,满天秋乃第一要药。   或曰:热见愁、千里马,皆苦寒药也,子以舌苔,用热见愁固矣。乃所谓下症者何也。   曰:谓舌苔过甚耳。曰:有舌苔而作泻可乎?曰可。通因通用,此之谓也。   曰:壅热者谓何?曰:谓毒盛郁遏耳。何以验之?曰:腹胀喘满,目怒面浮,毛直皮枯,欲出不出,蒸蒸然烦,翕翕然热是也。   卷五 痘疮   起胀三日诀   曰起胀,是点已定,毒瓦斯尽出时也。本乎上者上之,本乎下者下之。血气定位,毒被制服成脓矣。若白不从顶,红不敛颗,气血毒混而为一,元气弱也。苟能察形色,验唇舌,如转柁回流,一持而正,后断如破竹势矣。   凡痘三日后,先见者先起胀,后见者后起胀,顶白根红,如一颗明珠,坐于胭脂之上,面与目渐浮肿,鼻流涕,口角涎出,眼蒙欲开不开,顺症也。即不然,两腮间,有一二悦目起肿者,顶白根红,亦顺症也。不可妄治。   凡起胀时,色焦紫者,毒盛也。形大皮薄而起皱纹者,毒盛气虚也。顶红满者,血滞也。滞者活之。焦者清之,气虚毒盛,补而兼解之。但面部有一二悦目可爱,用药当节,则枯者润,薄者浓,而生意勃然矣。   方鹿村曰:明此则虚中夹毒,非逆症可知。   痘至五日,而内外症平,宜该起发退红,不尔正气虚也。方中倍加参、。古人以此为唤浆法也。   起胀时诸痘未起,而有一二似脓非脓,色如黄金者,名曰贼胀痘。又四日起,大快亦非吉兆。何者?表虚毒盛也。七日后肿退倒靥,皆此之变,遇此须分虚实预防之。   起胀时,有一等光活可爱,娇嫩艳观,手揉之则破,灯照之如琉璃,此假胀也,名曰空欢喜。急救表,或可幸活,否则痒塌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