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方 - 第 34 页/共 43 页

白 茹散漆头 茹散黄 散上三方,并一物单行,随多少舂下筛用耳。   治缓疽,初作即以小豆薄涂之,亦消也。   卷第十   治附骨疽与贼风相似诸方   附骨疽,一名 疽,以其无头附骨成脓故也。又名痈疽,以其广大竟体有脓故也。附骨急疽,与贼风实相似也。其附骨疽者,由人体盛有热,久当风冷入骨解中,风与热相搏,其始候,为欲眠、沉重、惚惚耳。急者热多风少,缓者风多热少也。   贼风者,其人体平无热,中暴风冷,则骨解深痛。附骨疽久者则肿见结脓,贼风久则枯或结瘰 ,以此为异也。是附骨疽而作贼风治,则益其病,深脓多也。是贼风而作附骨疽治,则加其冷,风增遂成瘰 、偏枯、挛曲之疾也。   附骨急疽者,其痛处壮热,体中乍寒乍热,索索恶寒不用热,小便或赤,大便或难,无汗也。即得治下去热,便得消也。纵不消尽,亦得浮浅近外易得坏溃,其不复附骨也。贼风之证,但痛应骨不可按抑,痛处不壮热,体不仁,乍寒乍热,但觉体KT 以冷,欲得热,热熨痛处即小宽,时有汗也。即得针灸熨,服治风温药,便效也。   初得附骨疽,即服漏芦汤下之,敷小豆薄得消也。下利,利已虚而肿处未消者,可除大黄用生地黄及干地黄也。热渐退余风未歇者,可服五香连翘汤除大黄也。余热未消,可敷升麻膏佳。若失时不消成脓者,用火针膏散如治痈法也。   卷第十   治KT病似疽诸方   治KT 病方。   宜服漏芦汤自下,外以锋针数 去血气,针泻其结核处,敷小豆薄则消,皆可根据治丹法消之,亦用治痈三物甘焦薄薄也。及至溃成脓,火针、敷膏散,亦如治痈法之。   卷第十   治痈疖诸方   《经》言:寒气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气凝涩不行,壅结则为痈疽也,不言热之所作。其成痈久,寒化为热,热盛则肉腐烂为脓也。根据经诊候之,由人体中有热,被寒冷搏之,血脉凝涩不行,热气拥结则为痈疽也。是以治痈疽方有灸法者,治其始。其始,中寒未成热之时也。其用冷薄贴者,治其热已成,以消热使不成脓也。今人多不悟,其始不用温治及灸法也。   今出要方,以治其成形者耳。赤色肿有尖头者,根广一寸以还,名为疖;其广一寸以上者,便为小痈也;其如豆粒大为 。   治作痈令消方。   取鹿角就磨刀石上水摩之,以汁涂,燥复涂,则消也。内宜服连翘汤下。   又方生舂小豆下筛,鸡子白和如泥涂之。   治始作痈,正赤热痛方。   单烧鹿角作未,苦酒和薄之,干复涂之,自消。   又方单捣大黄,苦洒和薄之,温则易。   治痈及疖始结肿赤热方。   水摩半夏涂之,燥更涂,得KT 便消也。山草中自可掘取半夏乃佳,神验。   有石痈者,始微坚,皮核相亲着,不赤,头不甚尖,微痛热,热渐自歇,便极坚如石,故谓石痈,难消,又不自熟,熟皆可百日中也。   初作便服防己连翘汤,白针气写之,敷练石薄,积日可消。若失时不得治,不可消。已有脓者,亦用此薄,则速溃,脓浅易为火针。诸痈溃后用膏散,根据治缓疽法,初作即以小豆薄涂之,亦消也。   治痈结肿坚如石,或如大核,色不变,或作石痈不消者方。   鹿角(八两,烧作灰) 白蔹(二两) 粗理黄色磨石片(一斤)   烧石极令赤,纳五升苦酒中,复烧,烧竟复更纳苦酒中,令减半止,捣石作末,并鹿角屑、白蔹屑,以余苦酒和如泥,浓涂痈上,才干更涂,取消也。   治石痈方。   单磨鹿角、半夏涂,不如上方佳也。   治始发诸痈疽发背及乳痈方。   半夏末,鸡子白和,涂良。生者神验,以水和涂之。   有 者,始结肿与石痈相似,所可为异者,其一种中按之垒垒有数核便是也。   初作喜不痛、不热,即以练石薄敷之,内服防己连翘汤下之,便可得消。若失时不治结脓者,亦以练石薄薄令速熟,熟用火针、膏散,如治痈法。初作即以小豆薄涂之,亦消。   又桐君说:赤小豆 白蔹 黄芩 黄 牡蛎凡五物,分等,下筛,酒服方寸匕。   卷第十   治乳痈妒乳生疮诸方   治乳痈方。   大黄(二分) 草(二分) 伏龙肝(二分) 生姜(二分)   凡四物,合筛,以姜并舂治,以醋和,涂乳最验。   单地黄煎,主补虚除热,散乳石痈疽疮疖等热方。   生地黄随多少,取汁于铜钵中重汤上煮,勿盖釜,令气得泄,煎去半,更以新布滤绞,去粗滓秽又煎,令如饧成矣。此用地黄须肥大味浓者,作煎甘美,东南地黄坚细味薄,作煎咸不美。   治奶发诸痈疽发背及乳方。   神效水磨。   治妒乳方。   以鸡子白和小豆散,涂乳房,令冷,以消结也。   又宜以赤龙皮汤、天麻草汤洗之,敷黄连胡粉膏。   赤龙皮汤槲树皮切三升,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夏月冷用之,秋冬温之,分以洗乳。   天麻草汤天麻草切五升,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一斗,随寒温分洗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