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效良方 - 第 463 页/共 521 页
治小儿吐泻,脾胃虚,困倦不食,腹痛。
人参 木香 诃子(炮) 肉豆蔻(煨) 丁香 藿香 砂仁 甘草(炙,各等分)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白汤化下,不拘时。
卷之六十四 小儿门
小儿证通治方
治小儿脾胃不和,中脘气痞,心腹胀满,全不思食,呕吐痰噫,逆气吞酸,面色萎黄,肌肉消瘦,腹胁刺痛,泄泻不止,便利不调。
苍术(二两,生姜三两同捣烂,炒) 浓朴(姜制) 人参 陈皮(去白) 木香 藿香泽泻 砂仁 广茂(煨) 槟榔 白术 茯苓 青皮(去白) 甘草(炙,各半两) 小红枣(三十四个,去核,焙干)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用淡生姜汤食前调下。
卷之六十四 小儿门
小儿证通治方
治小儿下痢赤色,肚腹虚满,肠鸣 痛。
人参 白术 茯苓 芍药(炒,各七分) 官桂 川芎 当归(各五分) 粟米(一撮)
上作一服,用水一盅,煎至五分,食前服。
卷之六十四 小儿门
小儿证通治方
治小儿虚积痢,腹肚 痛,下痢赤白,里急后重,日夜无度,并皆治之。
粟壳(去隔) 诃子(煨) 白术(炒) 黄 (炙,各七分) 陈皮 当归(各五分)
乌梅 木香 甘草(炙,各三分) 黑豆(炒,四十粒) 淮枣(二个)
上作一服,用水一盅,生姜三片,煎至五分,食前服。
卷之六十四 小儿门
小儿证通治方
治小儿脾胃虚,痢下五色,先因呕吐,复作泄泻,脐腹 痛,胁肋胀满虚鸣,下痢脓血相杂,或如豆汁。
黄 (炙) 陈皮 粟壳(炙) 木香 白芍药(炒) 地榆 当归 白术 诃子(炮,各五分) 枳壳 黄连 甘草(炙,各三分) 黑豆(炒,四十粒) 乌梅(一个) 淮枣(一个)
上作一服,用水一盅,煎至五分,食前服。
卷之六十四 小儿门
小儿证通治方
治下痢赤白,里急后重。
乳香 没药(各五钱) 杏仁(十四个,去皮尖) 巴豆(二十五粒,去油) 黄蜡 黄丹(飞,各一两)
上为末,用黄蜡熔化为丸,如黍米大,每服七丸,赤痢甘草汤下,白痢干姜汤下,不拘时。
卷之六十四 小儿门
小儿证通治方
治小儿下痢脓血。
木香 肉豆蔻(煨,各半两) 黄连 地榆 当归 白芍药(炒,各七钱半)
上为细末,蒸乌梅肉丸,如麻子大,每服二十丸,用枣汤送下,食前服。
卷之六十四 小儿门
小儿证通治方
治小儿热泻久痢,皆可服。
黄连(二钱半,炒) 没石子(大者,五枚) 诃子(炮,七个) 木香(炒,二钱) 肉豆蔻(七个,炮)
上为末,捣烂饭为丸,如黍米大,每服二十丸,白汤送下,食前服。
卷之六十四 小儿门
小儿证通治方
治伏热中暑,霍乱吐泻,烦闷燥渴,小便赤涩。
猪苓 泽泻 茯苓 白术 甘草(炙,各一钱) 官桂(一两半) 干葛(半两,炒) 杏仁(一两,去皮尖,炒,另入)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用新汲水调下,不拘时服。
卷之六十四 小儿门
小儿证通治方
治小儿吐泻,胃虚呕逆。
陈皮(一两) 丁香(二钱) 诃子(炮) 肉豆蔻(煨) 甘草(炙,各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食前米汤化下。
卷之六十四 小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