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效良方 - 第 351 页/共 521 页

卷之五十七 眼目门(附论)   眼目通用方   清心明目,益肝退翳。   远志(水浸,去心晒干,姜汁蘸焙) 车前子 白蒺藜(炒,去刺) 细辛(各七钱半)   全蝎(五枚) 蝉壳(一两,洗焙) 熟地黄(洗焙) 茯神(去木) 川芎 人参 茺蔚 羌活 川芎 防风 旋复花(以上各半两) 楮叶 楮实 蝉蜕 苍术(米泔浸,去皮,不见火) 木贼 甘菊 桑叶(八月采,阴干) 甘草(以上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茶清调下,早晚食后临卧各一服。合时不得犯铁器。及不得见火,忌湿面及酒诸热毒物。   卷之五十七 眼目门(附论)   眼目通用方   治肝虚,积热外障。   青葙子(二两) 车前子 菟丝子 熟地黄 茺蔚子 五味子 细辛 防风 人参 泽泻茯苓(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用茶清送下。   卷之五十七 眼目门(附论)   眼目通用方   镇肝明目。   羌活 甘菊花 细辛 柏子仁 官桂 五味子 白术(以上各半两) 黄连(三分) 羯羊肝(一具,新瓦盆爆干,更焙之,肝若大,只用一半)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食前用温水送下。一方有地黄,无柏子仁。   卷之五十七 眼目门(附论)   眼目通用方   治用力劳心,肝虚,风热攻眼,赤肿羞明,渐生翳障,乘肝肾风毒,热气上冲,目痛,久视伤血,血主肝,故动劳则伤肝而目昏,肝伤则目生风,而热气上凑,目昏亦盛,不宜专服补药,当益血镇肝,而目自明矣。   熟地黄(一两半) 甘菊花 防风 光明(朱砂) 羌活 桂心 没药(以上各半两) 决明子 黄连(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熟水下,日三:晋范宁尝苦目痛,就张湛求方。湛戏之曰:古方宋阳子少得其术,以授鲁东门伯,次授左丘明,遂世世相传,以及汉杜子夏,晋左大冲。凡此诸贤,并有目疾,得此方云:省读书一,减思虑二,专内视三,简外观四,旦起晚五,夜早眠六。凡六物,熬以神火,下以气筛,蕴于胸中,七日然后纳诸方寸。修之一时,近能数其目睫,远视尺棰之余,长服不已,非但明目,及亦延年。   审如是而行,非可谓之嘲戏,亦奇方也。   卷之五十七 眼目门(附论)   眼目通用方   治肝虚,两胁满痛,筋脉拘急,不得喘息,眼目昏暗,而多青色。   防风(去叉) 细辛(去苗) 柏子仁 白茯苓(去皮) 官桂(去粗皮) 山茱萸 蔓荆子(去浮皮) 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 甘草(微炒,各等分)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入大枣二枚,擘破,同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时温服,日再服。   卷之五十七 眼目门(附论)   眼目通用方   治肝虚血弱,日久昏暗。   石决明 五味子 菟丝子(酒浸一宿,别捣为末,各一两) 山芋 知母(焙) 细辛(去苗) 熟地黄(焙,各一两半)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用米饮送下。   卷之五十七 眼目门(附论)   眼目通用方   治肝受风毒,眼目昏朦,渐生翳膜。   甘菊(四两) 蝉蜕(去足) 白蒺藜(炒焦,去刺) 木贼(童便内浸一宿,晒) 羌活(以上各三两) 荆芥穗 甘草(各二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下。   卷之五十七 眼目门(附论)   眼目通用方   治肝虚,风热攻眼,赤肿羞明,渐生翳膜。   杏仁 防风 黄连(去须) 赤芍药 当归尾(各半两) 铜青(二钱) 薄荷叶(三钱)   上锉碎,每用二钱,极沸汤泡,乘热先熏后洗,冷则再暖用,日两三次,一方入白盐少许,闭目沃洗,盐亦散血。   卷之五十七 眼目门(附论)   眼目通用方   治男子妇人肝经不足,风邪内乘,以攻眼睛,泪出羞明怕日,多见黑花,翳膜遮睛,睑生风粟,或痒或痛,隐涩难开。兼久患偏正头风,牵引两目,渐觉细小,视物不明,皆因肾水不能既济肝木。此药久服,大补肾脏,添目力。   枸杞子 菊花(各二两) 肉苁蓉 巴戟(酒浸一宿,去皮心) 牛膝(各一两) 川椒(三两,去目) 黑附子(青盐二钱,以泔水三升同煮,水尽,去皮脐)   上为细末,浸药酒,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空心酒送下。世人服药,多不知根源,往往不效。   卷之五十七 眼目门(附论)   眼目通用方   治肝经不足,内受风热,上攻眼目,昏暗痒痛,隐涩难开,及多眵赤肿,怕日羞明,不能远视,迎风有泪,多见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