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效良方 - 第 348 页/共 521 页
卷之五十六 正骨兼金镞门(附论)
正骨通治方
治金疮中风,角弓反张者。
上用蒜,四破去心顶一升,以无灰酒四升,煮蒜令极烂,并滓,每服五合,顿服之,须臾得汗则瘥。
卷之五十六 正骨兼金镞门(附论)
正骨通治方
治金刃伤破见骨,中风口噤。
上用大豆,炒去腥,半熟,勿使太熟,五升,粗捣筛蒸一馈。顷,倾出盆中,以酒一斗五升淋之,绞去滓,每温服五合至七合,日二夜一,衣盖覆微汗出,别研生杏仁膏,敷于疮上,若脑髓出者难救。
卷之五十六 正骨兼金镞门(附论)
正骨通治方
上取蜡,不以多少,熔化入盐少许,滴在疮上,或先以盐罨疮上,后熔蜡令热得所,灌疮中亦可。
卷之五十六 正骨兼金镞门(附论)
正骨通治方
治金疮中风掣痛,并手足不仁。
上用艾叶生熟者,令揉团得所,内瓦甑中,塞诸孔,独留一目以通气,熏蒸患处,良久,身体自知,立愈。
卷之五十六 正骨兼金镞门(附论)
正骨通治方
治金刃箭伤,生肌长肉,定痛止血,诸疮敛口。
龙骨 滑石 枯矾 寒水石 乳香 没药 黄丹(炒,各半分) 轻粉(少许)
上为细末,每用干掺,外用膏药贴之效。
卷之五十六 正骨兼金镞门(附论)
正骨通治方
治刀斧伤,辟风生肌止痛。
白芨 黄丹 陈锻石(风化) 桑白皮(各二两) 龙骨 南星 白附子(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用干贴之。
卷之五十六 正骨兼金镞门(附论)
正骨通治方
治金疮。
陈锻石(二两) 黄丹(半两) 龙骨 密陀僧 桑白皮(各四两) 麝香(一钱,另研)
上为细末,干掺患处。
卷之五十六 正骨兼金镞门(附论)
正骨通治方
治金疮及一切打损疮。
胡粉 白芍药 薰陆香 干姜(炮,各一两) 油(四两) 黄蜡(二两)
上为细末,以油蜡相和,煎如膏,用贴疮上,日二换之。
卷之五十六 正骨兼金镞门(附论)
正骨通治方
敛金疮,止疼痛。
上取刘寄奴为末,掺患处。一方治汤火疮,以刘寄奴为末,先以糯米浆鸡翎扫伤处,后掺药末在上,并不痛,亦无痕。大凡伤着,急用炒盐末掺之,护肉不坏,然后药敷之。
朱氏《集验方》云:宋高祖刘裕微时,伐狄见大蛇,长数丈,射之伤,明日复至,闻有杵臼声,往视之,见青衣童子数人,于榛中捣药,问其故,答曰:我王为刘寄奴所射,合药敷之。帝曰:吾神何不死?答曰:寄奴王者,不死不可杀。帝吒之皆散,收药而反。每遇疮敷之良验。寄奴高祖小字也。
卷之五十六 正骨兼金镞门(附论)
正骨通治方
上生捣薤白,以火封之,更以为就炙,令热气彻疮中,干即易之,白色者好。亦治金疮中风,水肿痛。
卷之五十六 正骨兼金镞门(附论)
正骨通治方
上以鸡内金,焙为末敷之,立止。
卷之五十六 正骨兼金镞门(附论)
正骨通治方
治刀斧伤,止血定痛生肌。
上用晚蚕蛾,不以多少为细末,每用干贴于疮口上,以绵裹,不须再动,一上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