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效良方 - 第 310 页/共 521 页

治内外 疮。   当归 白芷 黄连 五倍子 雄黄 没药 血竭 海螵蛸 白芨 白蔹 黄柏 浓朴(以上各半两) 黄丹(六钱) 乳香(二钱半,研) 轻粉(一钱)   上为细末,研匀,用清油调成膏,用油纸贴药,敷疮上,绢帛缚定,有脓水,解开刮去,不洁再贴药,如此数次即愈。须先用烧盐汤洗净,片帛拭干,待片时,水气干,然后贴药。   卷之五十四 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龙骨(二钱半) 轻粉(少许) 槟榔(半两) 乳香 没药(各一钱) 干猪粪(半两,烧存性)   上为细末,先以烧盐汤洗疮,以软绢帛拭干,清油调敷,疮湿则干掺之。   卷之五十四 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白石脂 龙骨(各半两) 白矾(一两,枯) 五倍子(二两,烧存性) 黄丹(三钱,飞) 雄黄(少许)   上为细末,先将葱盐汤洗疮,见赤肉,然后将前药敷疮上,用药如法。浓者却用帛子包缚着,不要动,直候干,自脱去疮皮。   卷之五十四 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黄丹 轻粉 白芨 樟脑 败船灰(各等分)   上研细末,以桐油调成膏,摊在油纸袋内,先煎温葱汤洗净,以帛拭干,将药置疮上扎住,用了一面,番转如前洗贴。一方无轻粉,若用粪船灰亦妙。   卷之五十四 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詹武子年三十岁时,曾患此,用之屡效。   白芨 白蔹 黄柏 黄丹(另研,各等分)   上为极细末,入轻粉些少,研匀,以炼蜜和成剂,捏作饼,贴疮上,深者填满,以帛片包扎,一日一换。后来疮渐干,或有裂处,只须干掺,以瘥为度。   卷之五十四 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治肾藏风毒,下注生疮。   驴蹄(二十片,烧灰) 密陀僧(一分,研) 轻粉(一钱匕) 麝香(半钱匕)   上研极细末,以帛拭去脓,用些少干掺,日三四次瘥。   卷之五十四 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治 疮。   沥青(一两) 铜绿(研) 黄蜡(各二钱) 乳香(研) 没药(研,各一钱)   上将铜绿以油调匀,将沥蜡火上熔开,下绿搅匀,次入乳没末,仍搅匀,倾在河水盆内拌匀,以油纸裹口嚼,旋捏作饼子,贴疮,以绯绢包,直候疮好,其药自脱。   卷之五十四 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桑树菰 牛屎菰(又名锻石菰,生地上,如有石成块者,碎其中有灰起) 肥株树菰 胎发(男用男,女用女,三个)   上将三菰焙干,各五钱,胎发烧灰存性,三钱,并为细末,研匀,湿则干搽,干则清麻油调涂。   卷之五十四 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冬青叶 腊猪胆 百草霜(二味,和匀)   上将冬青叶与本人嚼烂,先以葱椒汤洗净疮口,以胆霜敷后,却敷嚼药在上,三四次即可。   卷之五十四 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治远年日久内外 疮。   山栀子(不拘多少,烧作灰,研为细末) 乳香(另研,各半钱) 轻粉(少许)   上研匀,以磁器盛,每用时,先以葱白花椒煎汤洗净疮,稍歇,再以温浆水又洗一次,候恶水去尽,再将白水煎百沸,候温再洗,但疮口无脓水血丝,清水各尽,多用粉帛片拭干,然后敷药。如干者香油调敷,湿者干掺,但将疮口实满,软绢帛护之。坚硬不作脓者未可用,肿如软有脓者,根据前法再洗后敷贴之,三二次即愈,乃一药二洗之功也。   卷之五十四 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赵子固母刘氏,年八十,左足面一疮,下连大指,上延外踝,以至 骨,每岁辄数发,发必兼旬,累月昏暮痒甚,抓搔移时,出血如泉流,呻吟痛楚,殆不可忍,夜分即渐已,明日复然。每一更药,则疮转大而剧,百试不验,如是二十余年。淳熙甲辰仲冬之末,先生为太府丞,一夕母病大作,相对悲泣无计,困极就睡,梦四神僧默坐一室,旁有一辰榻,子固亦坐,因而发叹。一僧问其故,子固答之以实。僧云:可服牛黄金虎丹。又一僧云:朱砂亦好。既觉,颇惊异,试取药半粒,强服之,良久大痛,举家相泣且悔,俄而下 物如铁石者数升,是夕疮但微痒不痛而无血,数日成痂,自此遂愈。朱砂之说,竟不复试。先生因图僧像如所梦者,而记其事。金虎丹出《和剂局方》,本治中风,痰涎壅塞,所用牛黄龙脑腻粉金箔之类,皆非老人所宜,今乃取奇效,意热积脏腑,而发于皮肤,岁久根深,未易洗涤,故假凉剂以攻之,不可以常论也。神僧之梦,盖孝感云。   卷之五十四 疮疡门(附论)   疮科通治方   牛黄(研,二两半) 龙脑(生研,五两) 腻粉(研,二十五两) 雄黄(研飞,一百五十两) 白矾(枯过,二十五两) 金箔(八十片,为衣) 天雌(去皮脐,研,十二两半) 天南星(汤洗,焙,二十五两,碾为末,用牛胆汁和作饼子,焙干,如无牛胆,即用法酒蒸七昼夜,研) 天竺黄(研,二十五两)   上为细末,炼蜜搜和,每一两半作十丸,以金箔为衣,每服一丸,新汲水化下,有孕妇人不可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