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圣惠方 - 第 675 页/共 791 页
凡小儿疳在内。眼涩腹胀。痢色无常。或如泔淀。日渐羸瘦。此候可疗。若鼻下赤烂。
自揉其鼻。头上有疮。生痂痛痒。渐渐引绕于两耳。时时目赤。头发稀疏。脑皮光紧。头大项细。肌体羸瘦。亦可治也。若唇口被蚀。齿龈作五色。或尽峭黑。舌下有白疮。上 有窍子。口中时有臭气。齿龈渐染欲烂。必可治也。若下部开张。有时赤烂。痒不可忍。下痢无恒。亦可治也。若疳蚀脊膂。十指痒。自咬指甲。发竖作穗。脊骨如锯。有时腹胀。有时下痢。
卷第八十六
小儿五疳不可治候论
凡小儿肝脏疳。若目睛带青脉。左胁下硬。多吐涎沫。眼角左右有黑气所冲。不可治也。
心脏疳。若爱惊啼。常好饮水。便食辛味。耳边有脉。舌上有黑靥者。不可治也。脾脏疳。
若肚大唇无血色。人中平满。下痢无度。水谷不消。好吃泥土。皮枯骨露。不可治也。肺脏疳。若咳逆气促。多吐白沫。身上有斑。生如粟米大。色若黑者。不可治也。肾脏疳。若爱食酸咸。饮水无度。小便如牛乳。牙齿青黑。耳脑干燥。肩竖骨枯。不可治也。又五疳有五绝候。一衬着脚中。指底不觉疼。二抱着手足。垂 无力。三病未退。遍身不暖。四脏腑泻青涎。及沫不止。五项筋舒展无力。如此候皆不可治也。凡医用药。切在审详也。
卷第八十六
治小儿五疳诸方
治小儿五疳。头热眼涩。胸高脚细。头大腹胀。面黄鼻干。惊悸盗汗。肌肉羸瘦。寒热不定干蟾(一枚大者涂酥炙令焦黄) 胡黄连(一分) 地龙(半两微炒) 朱砂(一分细研) 蛇蜕皮分细研)莨菪上件药。捣罗为末。都研令匀。以糯米饭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粥饮下三丸。量儿大小小儿五疳。面色黄瘦。身体壮热。虽吃乳食。不能消化。眼目涩痛。胸膈痰涎。
爱食酸咸胡黄连 母丁香 黄连(去须微炒) 芦荟(细研) 熊胆(以上各半两) 蟾头(一枚涂酥炙焦上件药。捣罗为末。用牛胆和丸。如绿豆大。若小儿心脏疳。煎芜荑甘草汤下三丸。食疳泻和酒治小儿五疳。头大项细。心腹胀满。皮肤干皴。毛发焦黄。鼻下赤烂。口舌生疮。泻利不止大蟾(一枚去却四足劈开腹去肠肚入胡黄末一两在腹内以线缝合用湿纸三两重裹以泥四面固芦荟上件药。同研令细。以面糊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粥饮或奶汁下三丸。日三服。三岁以治小儿五疳。乳食不成肌肤。心腹胀满。或时下痢。壮热昏沉。眼涩口干。爱吃生冷。毛发青黛(细研) 雄黄(细研) 麝香(细研) 芦荟(细研) 熊胆(研入) 胡黄连 黄连(去须) 龙胆(去芦头) 苦楝根 白鳝鱼(炙令焦黄) 虾蟆灰 蜗牛(炒令微黄) 夜明沙(微炒) 蟾以上各一分)上件药。捣罗为末。都研令匀。用粳米饭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粥饮下五丸。日三服。
治小儿五疳。面色萎瘁。头热发干。胃气不和。心腹满闷。宿食不消。或时下痢。瘦弱无力使君子 丁香 没石子 熊胆(细研) 胡黄连 夜明沙(微炒) 青黛(细研) 黄连(微炒去令黄焦)麝上件药。捣罗为末。烧粟米饭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粥饮或新汲水下五丸。日三服。
三治小儿五疳。羸瘦。毛发干黄。吃食不恒。雄黄丸方。
雄黄(细研) 麝香(细研) 黄连(去须) 胡黄连 芦荟(细研以上各一分) 朱砂(半两细研上件药。捣罗为末。都研令匀。以猪胆汁和丸。如绿豆大。每一岁一丸。以新汲水下。
日三治小儿五疳。毛发干竖。枯瘦烦热。肚大脚细。蟾头丸方。
蟾头(一枚炙令黄焦) 青黛(细研) 龙脑(细研) 巴豆(去皮心纸裹压去油) 干蝎(微炒)(细研)雄黄(上件药。捣罗为末。入青黛等。同研令匀。以水浸蒸饼和丸。如绿豆大。每一岁。以粥饮下治小儿五疳。寒热腹胀。四肢瘦弱。煞疳丸方。
青黛(二钱) 蝉壳(五枚微炒) 朱砂(一钱细研) 雄黄(一钱细研) 胡黄连(一分) 瓜蒂(细研) 芦荟上件药。捣罗为末。都研令匀。熬 猪胆汁。浸蒸饼和丸。如黄米大。每服。以薄荷汤化破治小儿五疳。形体羸瘦。蛇蜕皮丸方。
蛇蜕皮(一条烧灰) 麝香(半分细研) 蚱蝉(四枚微炒去翅足) 夜明沙(一分微炒) 地龙(上件药。捣罗为末。以糯米饭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粥饮下五丸。日三服。量儿大小。
治小儿五疳。烦热羸瘦。不欲乳食。青黛丸方。
青黛(三分细研) 麝香(一分细研) 诃黎勒皮(三分) 芦荟(一分) 熊胆(一分细研)朱砂上件药。捣罗为末。都研令匀。以粳米饭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沙糖水下三丸。日三服治小儿五疳。百病无辜。一切痢。肌肤羸瘦。牛黄丸方。
牛黄(一分细研) 代赭(半两细研) 赤石脂(半两细研) 牡蛎粉(一分) 人参(一分去芦头)皮心研纸裹上件药。除杏仁巴豆外。捣罗为末。都研令匀。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一岁。以冷水下一治小儿五疳。惊热。保童丸方。
青黛(细研) 干蟾头(炙微焦黄) 黄连(去须) 芦荟(细研) 熊胆(研入以上各半两)夜明上各一分)龙上件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令匀。以糯米饭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粥饮下三丸。
量儿治小儿五疳。面黄发枯。头热盗汗。卧则合面。饥即食土。疳虫蚀于口鼻。泻痢日夜无恒。
芦荟(半两细研) 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 麝香(半分细研) 龙脑(半两细研) 胡黄连(半去翅足) 熊胆(研入) 蚺蛇胆 倒钩棘针 瓜蒂(以上各一分) 蟾酥(一钱研入)上件药。捣罗为末。都研令匀。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奶汁研一丸。点入鼻中后。
丸服之。
治小儿五疳能充肌肤。悦泽颜色。宜常服此保生丸方。
干虾蟆(一枚于小罐子内以瓦子盖口勿令透气烧灰) 蜣螂(微炒去翅足) 母丁香 麝香(细上各半两)上件药。捣罗为末。以软粟米饭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粥饮下三丸。量儿大小。以意加又方。
鲤鱼胆(二枚) 胆(三枚) 狗胆(一枚) 乌贼鱼骨(一分炙令黄) 白附子(一分炮裂)上件药。先捣乌贼鱼骨。并白附子为末相和。纳入诸胆中。候干。捣细罗为散。每服。
以暖治小儿五疳。不生肌肉。酒煎干蟾丸方。
干蟾(一枚用无灰酒一升煎其酒半升以来却去蟾骨煎令熟以后于乳钵内并酒一时研令如膏次(半两研入)黄连(半两去上件药。捣罗为末。都研令匀。入蟾膏内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粥饮下五丸。日三四服治小儿五疳。羸瘦。定命牛黄丸方。
牛黄 朱砂 雄黄 麝香 龙脑(以上各一钱) 瓜蒂(三十枚为末) 丁香(一分末)蟾酥上件药。同细研。用温水浸蟾酥和丸。如黍米粒大。每服。先以温水化二丸。滴两鼻中。
令治小儿五疳羸瘦。蛇蜕丸方。
蛇蜕皮(一分) 干蟾(半两) 干地龙(一分) 蜗牛(一分)以上四味。入瓷盒子内。泥封闭。使炭火烧令通赤。即住。候冷取出。研罗为末。更入黄丹上件药。同研今匀。以蒸饼和丸。如麻子大。每于空心。以熟水下二丸。量儿大减服之。
治小儿五疳。金粟丸方。
谷精草(寒食前后花出时收令干一两) 白蔷薇根(花出时收用一两) 丁香末(一两)虾蟆〔上件药。取上二味。端四日用水一斗宿浸。端午日煎至三升。去滓澄清。重于小铛中煎成膏岁三恐白为治小儿五疳。齿焦。四肢黄瘦。百 后至十五岁以前。并宜服此五蟾丸方。
干蟾(五个大者细锉和骨用好酒五升文火煎至二升滤去骨于砂盆内研以绢滤去滓入熟蜜四两去皮)上件药。捣罗为末。入前煎内和丸。如麻子大。每服。用人参汤下三丸。乳汁下亦得。
量儿治小儿五疳。麝香丸方。
麝香 熊胆 蚺蛇胆 牛黄 赤小豆(为末以上各一分) 蟾酥(如柳叶二片)上件药。同研如粉。用瓜蒂半两。煮取汁。和丸如麻子大。一二岁每服。空心以粥饮下三丸
卷第八十六
治小儿一切疳诸方
夫小儿疳疾者。其状多端。虽轻重有殊。形证各异。而细穷根本。主疗皆同。由乳哺乖宜。
一治小儿一切疳。腹肚胀满。手脚枯细。眼目口鼻生疮。身体壮热。痢下泔淀。日渐羸瘦。面青黛(细研) 雄黄(细研) 朱砂(细研水飞过) 石盐(细研) 白矾(烧令汁尽)薰陆香(研通赤)黄矾黄) 干姜浸令芽出焙干炒上件药。捣细罗为散。同研令匀。如疳在内。三岁每服。以井华水一合调下半钱。一岁一字引涎涂之治小儿一切疳。五胆丸方。
龙胆(去芦头) 虎胆 熊胆 猪胆 芦荟(亦名象胆) 麝香 白矾灰 荆芥(以上各一分)上件药。都碾为末。先取东引石榴根半升(斤)碎锉。以水三大碗。煮至半碗。去滓。
以慢鼻揩下部治小儿一切疳。肌肤消瘦。泻痢不止。口鼻生疮。腹胀脚细。水谷不化。白矾丸方。
白矾灰 虾蟆灰 密陀僧烧(醋淬三遍) 乌贼鱼骨(炙令焦黄) (以上各一分) 麝香(半两)上件药。都研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温水下三丸。日三服。量儿大小。
增减治小儿一切疳。面肿项细。腹肚胀满。四肢羸瘦。身上生疮。鼻流清涕。头发稀疏。日渐夜明沙(微炒) 芦荟(细研) 熊胆(细研) 朱砂(细研) 蜣螂(微炒去翅足) 蛇蜕皮(烧灰) 蝉壳(微炒) 青黛(细研以上各半两) 蟾头(一枚炙黄熟) 麝香(一分细研) 牛黄(一分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以糯米纳在猪胆中。水煮熟。取出糯米。和丸如绿豆(黍米)大。
每服。以薄荷汤下五丸。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治小儿一切疳。青金丸方。
虾蟆(三分涂酥炙黄焦) 鹤虱(半两) 黄连(去须) 腽肭脐(酒刷炙微黄) 麝香(细研)夜明沙(微炒) 砒霜(以熟绢裹取生猪肉半斤重裹炙猪肉熟取出) 芦荟(以上各一分)上件药。捣罗为末。研入麝香令匀。煮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三岁以下。以粥饮研破一丸治小儿一切疳。青金丹。一名还命保生丹。神秘。百发百中极验方。
雌蟾(三枚仍以端午日午时取之用绳子系双脚稍宽得所勿令损伤以胡黄连一寸许当心以线系下有分)上件药。用瓷瓶一个。纳药入瓶中。密盖瓶口。黄泥固济。候干。以炭火烧之令通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