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圣惠方 - 第 674 页/共 791 页

真珠(一分末) 天竹黄(一分细研) 朱砂(一分细研) 代赭(半两) 雄黄(半两细研)蜣螂汤浸去皮尖上件药。都研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生姜汤下二丸。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治小儿食痫。心胸痰滞。大小便常多秘涩。防葵丸方。   防葵(半两末) 牛黄(半分) 巴豆(二十枚取霜) 滑石(半两) 腻粉(一分) 蛇蜕皮(一条上件药。同细研。以糯米饭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以粥饮下二丸。量儿大小。增减服之。   治小儿食痫。乳食不消。心腹壅滞。四肢惊掣。宜服此方。   朱砂(一分) 五灵脂(一分) 巴豆(五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上件药。细研如粉。用烧粟米饭和丸。如黄米大。一二岁儿每服。用温水下二丸。以吐利为治小儿乳食不消。心腹结实。壮热烦闷。摇头反目。口吐涎沫。名为食痫。铅霜丸方。   铅霜(一分) 腻粉(一分) 巴豆(五粒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上件药。都研为末。以糯米饭和丸。如粟米大。每服。以通草薄荷汤下一丸。三岁以上。   加治小儿食痫。坠痰涎。金箔丸方。   金箔(五片细研) 腻粉(三钱) 甘遂(一分煨微黄捣为末)上件药。相和研令匀。以枣瓤和作剂子。以五片金箔裹上。更着湿纸裹。 灰火煨匀热。   候冷。取研。丸如绿豆大。每服。以人参汤下二丸。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卷第八十五   治小儿癫痫诸方   夫小儿癫痫者。由风邪热毒。伤于手少阴之经故也。心为帝王。神之所舍。其脏坚固。   不受也。   治小儿心脏积热。时发癫痫。吐呕涎沫。作惊迷闷。铁粉丸方。   铁粉(一两细研) 铅霜(一分细研) 天麻(三分) 水银(半两) 龙齿(一两细研) 天南星(研)上件药。捣罗为末。都研令匀。以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竹沥研化五丸服之。   量儿治小儿癫痫。发动无时。心闷吐沫。雄黄丸方。   雄黄(半两细研) 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 铁粉(半两细研) 猪胆(二枚) 熊胆(一分)上以诸般胆汁。相和令匀。即入诸药末。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金银汤下五丸。量儿大小治小儿五岁至七岁。发痫癫。无时发动。口出白沫。遗失大小便不觉。虎睛丸方。   虎睛(一对细研) 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 露蜂房(半两微炙) 麻黄(半两去根节) 子芩(子仁(一两藓皮(三分)黄(一分细研)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绿豆大。每服。以粥饮下五丸。量儿大小。   加治小儿痫癫螈 。发歇无时。地龙散方。   干地龙(半两微炒) 虎睛(一对微炙) 人参(一分去芦头)以上三味。同捣罗为末。   金箔(分) 铅霜(一分上件药。都细研。入前三味。再研令匀。每服。以温水调下半钱。更看儿大小加减。   治小儿癫痫。至大不瘥。或发。即口出白沫。并大小便出不知。虎睛丸方。   虎睛(一对酒浸一宿微炙细研) 朱砂(一两细研水飞过) 铁粉(一两) 露蜂房(半两微炙)葵(半两) 麻黄(半两分(两)细研水飞过〕上件药。捣罗为末。都研令匀。炼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温水下五丸。更量儿大小。   治小儿癫痫。连年不瘥方。   铅(二两) 硫黄(一两) 水银(二两) 铁粉(一两)上先将铅于铛子中令消。即下硫黄。炒不住手。就铛研搅。待硫黄烟气似息。入水银又搅。   绿豆治小儿癫痫等疾方。   光明朱砂(二两颗块者)上以金箔。随朱砂颗块大小各裹之。用磁石末。入固济了瓶子中。实筑中心。留一小坑子。   文火即食治小儿癫痫欲发。即精神不足。眼目不明。螈 恶声。嚼舌吐沫。雌黄丸方。   雌黄(一两细研炒令褐色) 黄丹(一两炒令褐色) 麝香(一分)上件药。相和细研如粉。用牛乳一升。慢火熬成膏。可丸即丸如绿豆大。每服。以温水下二治小儿癫痫。发歇不定。朱砂丸方。   朱砂(一两细研水飞过) 铅霜(一两) 铁粉(一两) 马牙硝(一两)上件药。细研如面。以枣肉和丸。如绿豆大。每于食后。以熟水下三丸。量儿大小。以意加   卷第八十五   治小儿患痫病瘥后复发诸方   夫小儿痫发之状。或口眼相引。目睛上摇。或手足螈 。或腰脊强直。或头项反折。或屈指气软手治小儿诸痫复发。不问风之与热。发作多少般般。并宜服紫金散方。   紫金粉(一两半名赤乌脚) 麻黄(三分去根节) 石膏(一两细研水飞过) 寒水石(一两)地炙令黄)虎葛粉(半川大黄(三上件药。捣细罗为散。都研令匀。每服。煎竹叶汤调下半钱。更量儿大小。以意加减服之。   治小儿惊痫复发。眩闷倒蹶。或汤火不避。及除百病。铅丹丸方。   铅丹(半两) 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 铁粉(半两) 细辛(一分) 独活(一分)牛黄(一分去芦头)汉防头(一枚去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绿豆大。每服。以粥饮下五丸。量儿大小。   以治小儿诸痫复发。使断根源。天浆子丸方。   天浆子(十四枚去壳别捣) 芎 (半两) 蚱蝉(半两去翅足微炙) 川大黄(一两半锉碎微炒)生干地黄(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绿豆大。每服。以粥饮下三丸。日三服。   更量治小儿风痫。至长不除。天阴即发动。食饮坚强。亦发百脉挛缩。行步不正。言语不便者。   茵芋叶(半两) 黄丹(半两) 秦艽(半两去苗) 钩藤(半两) 石膏〔半(一)两细研水飞过〕分) 蜣螂(五枚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黍米大。每服。以粥饮下五丸。量儿大小。   加治小儿惊痫。发动经年。不断根源。 (鸱)头丸方。   (鸱)头(一枚臭者炙令黄色) 蜣螂(七枚去翅足微炙) 桂心(半两) 茯神(半两)赤芍药两炙微赤锉) 当归(半两锉微炒) 芎 (半两) 丹参(半两) 麝香(一分细研) 牛黄(半两细研)莨菪子(半两炒令黑)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绿豆大。每服。以温水下五丸。看儿大小。   加减服之。   卷第八十六   小儿五疳论   夫小儿托质胞胎。成形气血。诞生之后。骨肉轻软。肠胃细微。哺乳须是合宜。脏腑自然调适。若乳母寒温失理。动止乖违。饮食无恒。甘肥过度。喜怒气乱。醉饱伤劳。便即乳儿。致成疳也。又小儿百日以后。五岁以前。乳食渐多。不择生冷。好食肥腻。恣食甘酸。   脏腑不和。并生疳气。凡五疳者。一曰肝疳。其候摇头揉目。白膜遮睛。流汗遍身。合面而卧。目中涩痒。肉色青黄。发竖头焦。筋青脑热。腹中积聚。下痢频多。久而不痊。转甚羸瘦。此是肝疳。亦名风疳也。二曰心疳。其候。浑身壮热。吐利无恒。颊赤面黄。胸膈烦满。   鼻三曰脾疳。其候。腹多筋脉。喘促气粗。乳食不多。心腹胀满。多啼咳逆。面色萎黄。骨立毛焦。形枯力劣。胸膈壅闷。水谷不消。口鼻常干。好吃泥土。情意不悦。爱暗憎明。肠胃不和。痢多酸臭。此是脾疳。亦名食疳也。四曰肺疳。其候。咳嗽气逆。皮毛干焦。饶涕多啼。咽喉不利。揉鼻咬甲。壮热憎寒。口鼻生疮。唇边赤痒。腹内气胀。乳食渐稀。大肠不调。频频泄痢。粪中米出。皮上粟生。此是肺疳。亦名气疳也。五曰肾疳。其候。肌骨消瘦。齿龈生疮。寒热作时。口鼻干燥。脑热如火。脚冷如冰。吐逆既增。乳食减少。泻痢频并。下部开张。肛门不收。疳疮痒痛。此是肾疳。亦名急疳也。今以一方同疗之。故曰五疳也   卷第八十六   小儿五疳可治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