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圣惠方 - 第 457 页/共 791 页

治痈疮已溃。白芷散方。   白芷(一两) 黄连(一两去须) 地榆(一两锉)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用。以鸡子白调。涂布上贴疮。日三四度换之。   治诸痈溃后。生楸叶贴方。   上取生楸叶十重贴之。以布缓裹。勿令急也。日三易。止痛消肿。蚀脓血良。   治痈肿溃后。脓不断。及诸物刺伤。疮不瘥方。   硫黄(半两细研)上以筋一只。锤令头碎。温之。点硫黄刺疮孔中。日三用之。以疮瘥为止。   治痈疮。溃后烂方。   上取陈久酱汁和面。拓疮上。日三易之。   治痈肿溃后。脓流不尽。或更移结肿。松脂封方。   上以松脂蜡等分。同溶成汁。蜜封之良。   卷第六十一   治热毒疖诸方   夫疖者。由风湿冷气搏于血。结聚所生也。人运役劳动。则阳气发泄。因而汗出。遇冷湿气搏于经络。血得冷折。则结涩不通。而生疖。肿结如梅李也。又云。肿一寸二分为疖也。   其腋治热毒生疖。五脏壅滞。大黄散方。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栀子仁(半两) 黄芩(一两) 川升麻(一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取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得快利为度。   治热毒痈疖。漏芦散方。   漏芦(一两) 木通(三分锉) 川升麻(一两半) 赤芍药(一两) 桑根白皮(三分锉) 黄芩(一两半) 枳壳(一两麸炒微黄去瓤) 甘草(三分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日三四服。   治热毒疮疖肿硬。生干地黄丸方。   生干地黄〔一(二)两〕 川大黄(三两锉碎微炒) 赤芍药 赤茯苓 甘草(生锉) 王不留行子 远志(去心) 桂心 川升麻 黄芩 麦门冬(去心焙) 人参(去芦头以上各一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温水下三十丸。   治疮疖初生。热毒始结。疼痛妨闷。硝石散方。   川硝石(三分) 紫檀香(半两) 甜葶苈(一分) 莽草(一分) 白芍药(一分) 川大黄(半两生用) 白蔹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以浆水旋调。稀稠得所。涂于肿上。干则易之。以热退肿消为度治痈疖。结肿赤热者方。   上水磨半夏涂之。燥复更涂。   治痈疖无头者方。   上取鼠粘叶粘贴。又用水和雀粪敷之。   又方。   上以狗头骨灰。芸苔子末。各等分。醋和封之。   治软疖。乳香膏方。   乳香(半两细研) 腻粉(一分) 油(一两) 黄蜡(半两) 松脂(一分) 密陀僧(一分细研)上件药。先取油煎蜡松脂乳香。烊后。下粉密陀僧调和成膏。看患大小。用帛上摊贴。   日二换之。   治热毒恶疖。及诸疮肿。胡粉散方。   胡粉(一两) 黄连(一两去须) 水银(一两与胡粉同研令星尽) 糯米(二十粒) 赤小豆(十四粒)上件药。捣罗为末。以麻油和诸药。并水银调令匀。薄薄涂之。   治软疖。赤肿疼痛不可忍方。   天灵盖(一枚涂酥炙令微黄) 麻鞋底(一只多年故者烧灰)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以油和涂之。   治软疖虽出脓水。热痛不止方。   赤小豆(四十九粒) 乳香(半分) 腻粉(半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先去脓水。后贴药末。三两上效。   治软疖。热毒不散。疼痛不止方。   食草猪粪 冬瓜皮(等分烧灰)上件药。都研为末。先用盐浆水洗了。以生油调涂。以瘥为度。   又方。   上以麻油四两。熬乱发如鸡子大。成膏。入乌猫儿粪末一分。调令匀。涂于绯帛上。贴之。   又方。   鲫鱼上取蒿柴火烧令焦。捣罗为末。入生油调贴于疖上。   卷第六十一   治痈大小便不通诸方   夫痈者。此由寒客于经络。寒搏于血。血涩则不通。壅结成痈。藏热不泄。热入大小肠。故大小便不通也。   治痈疽。脏腑气壅。大小便不通。木通散方。   木通(一两锉) 黄芩(一两) 栀子仁(三分) 漏芦(一两) 木瓜根(一两锉)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甘草(一两炙微赤锉) 川朴硝(二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二(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以通利为度。   治痈疽。脏腑壅热太过。心神烦闷。大小便不通。宜服大黄散方。   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 川升麻(半两) 栀子仁(半两) 川朴硝(半两) 葵子(半两)上件药。锉碎。以水二大盏。煮取一盏三分。去滓。分温三服。以快利为度。   治诸痈。排脓止痛。利大小便。蘧麦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