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圣惠方 - 第 441 页/共 791 页
治痔。生疮肿痛。下血不止。蜗牛散方。
蜗牛(五枚炙令黄) 蛴螬(三枚炙令黄) 蝼蛄(三枚炙令黄) 赤石脂(一分) 白龙骨〔二(一)分〕 麝香(一分细研入)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用粥饮调下一钱。
又方。
白花蛇(二两酒浸去皮骨炙微黄) 羌活(三分) 藤子(一两取仁) 当归(三分锉微炒)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粥饮调下一钱。
治痔疾。风热毒瓦斯攻下部。生疮肿痛。露蜂房散方。
露蜂房(二两微炒) 槐花(二两微炒) 黄 (二两锉)上件药。捣细罗。每于食前。以粥饮调下一钱。
治痔疾。下部生疮肿痛。宜服此方。
皮(一枚炙令黄) 牛蒡子(一合微炒)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粥饮调下一钱。
治痔疾。生疮破后。恐成 。宜服此方。
鹁鸽粪(半升) 麝香(半两细研)上件药。以鸽粪。于净地上。周回用火烧令烟尽。取麝香。同细研为散。每于食前。以粥饮调下二钱。
治痔疾。大肠疼痛生疮。槟榔丸方。
槟榔(二两捣末) 白矾(三两捣碎) 黄丹(一两)上件药。将白矾黄丹。入瓷瓶子内。以五斤火烧令通赤。候冷取出。细研。入槟榔末。
相拌令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饮下二十丸。
又方。
朱砂(一分) 麝香(一分) 蛇蜕皮(一分微炒)上件药。都细研为散。每用。先以盐汤洗疮。拭干。以蜜和涂之。
又方。
湿生虫(一百枚炒干) 五倍子(半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用新口脂调药。涂于有头处。疼当便止。
治痔疾。生疮肿下血。马齿煎方。
上取马齿苋。洗去土。熟捣绞取汁。缓火煎成膏。停冷。每日取少许作丸。纳所患处验又方。
上涂熊胆于痔疮上。日三五度神效。
卷第六十
治痔肛边痒痛诸方
夫痔肛边痒痛者。由脏腑久积风热。不得宣通。毒热之气。留滞于大肠。冲发于下部。
故令肛边或痛或痒。或乃生疮。时时下血。亦曰脉痔也。
治痔疾。下部肿结。痒痛不止。枳壳散方。
枳壳(二两麸炒微黄去瓤) 槐子(二两微炒令香) 防风〔二(一)两去芦头〕 羌活(一两)黄(一两锉) 白蒺藜(一两微炒去刺)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粥饮调下二钱。
治痔疾。大肠久积风毒。下部痒痛不歇。似有虫咬。蛇床散方。
蛇床子(一两) 蓄(一两) 黄 (一两锉) 苦参(一两锉) 白桐叶(一两)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上件药。捣细罗为散。食前。粥饮调下二钱。
治痔疾久不瘥。肛边痒痛不止。薏苡散方。
薏苡根(二两) 独活(二两) 枳实(二两麸炒微黄) 莽草(一两微炒) 猪后悬蹄甲〔二两炙黄燥(焦)〕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黄 汤调下二钱。
治痔疾。肛边痒痛。桑木耳散方。
桑木耳(一两微炒) 槐木耳(一两微炒) 皮(一两炙黄焦) 枳壳〔三(二)两麸炒微黄去瓤〕 当归(一两锉微炒) 羌活(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粥饮调下二钱。
治痔疾。肛边痒痛不止。皂荚刺丸方。
皂荚刺(二两烧令烟尽) 臭樗皮(一两微炙) 防风(一两去芦头) 赤芍药(一两)枳壳(一两麸炒微黄去瓤)上件药。捣罗为末。用酽醋一升。熬一半成膏。次下余药。和丸。如小豆大。每于食前。煎防风汤下二十丸。
治痔疾。肛边痒痛。发歇不止。露蜂房丸方。
露蜂房(一两微炒) 威灵仙(一两) 枳壳(二两麸炒微黄) 皂荚〔一两炙令黄燥(焦)〕蓄(一两) 薏苡根(一两) 卷柏(一两微炙) 桑花叶(一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槐子汤下三十丸。
治痔疾。风毒攻注。肛门痒痛不止。宜用此方。
枳壳(一两) 蛇床子(一两) 防风(半两去芦头) 莽草(半两) 桑根白皮(半两) 苦参(一柳枝(锉二合上件药。都细锉。以水一斗。煎取五升。去滓。于避风处。用软帛蘸汤。乘热熨痔上。
治痔疾。肛门边肿硬。痒痛不可忍。救急熨方。
芫花(三两) 风化锻石(三两) 灶突内黑煤(二两)上件药。捣罗为末。分作两分。于铫子内点醋炒。候稍热。以帛裹熨之。冷则再换。自然肿消。痒痛俱息。
又方。
胡粉(半两) 水银(半两)上件药。以枣瓤和研。令星尽。捏如莲子大。以绵裹。夜卧时。纳于下部中。
又方。
白矾(三分锉)上以童子热小便二盏。化白矾以洗痔上。日二用效。
卷第六十
治痔下血不止诸方
夫痔下血不止者。由大肠风冷。肺脏积热。热毒留滞。乘于经络。血性得热则流散。复遇大肠虚寒。血乃妄行。故令因便而清血随出。亦曰血痔也。
治痔疾。大肠风冷。下部疼痛。血不止。宜服椿根散方。
臭椿树根(一两锉) 地榆(一两锉) 黄 (一两锉) 伏龙肝(一两细研入) 当归(三分锉微炒)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粥饮调下二钱。
治痔疾。下血无度。或发或歇。没石子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