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圣惠方 - 第 439 页/共 791 页
雷丸〔二(一)两〕 紫参(半两) 当归(一两) 白芷(半两) 槐子仁(一两微炒) 乱发()分去翅足炒令微黄〕 石南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饮下三十丸。
治五痔。及肠风泻血等方。
鹰头草(半两) 甘菊花(半两) 地榆(半两锉) 黄 (一两锉) 金萝藤(半两)黄药(半两) 藤子(半两煨用肉)上件药。捣罗为末。以软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饮下三十丸。
治五痔下血。疼痛不止。槐子丸方。
槐子仁(一两微炒) 龙骨(一两) 槲叶(三分微炙) 干姜(三分炮裂锉) 当归(三分锉微炒)锉碎微炒)乱发上件药。捣筛为末。炼蜜和捣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温粥饮下三十丸。
治五痔下血不止。众治无效。宜服此方。
石南(一两半) 槐实(一两半微炒) 黄 (一两半) 贯众(一两微炒)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 皮(一矾(一两烧灰) 乱发灰(一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空腹及晚食前。煎桑枝汤下三十丸。
治五痔必效方。
枳壳(二两麸炒微黄去瓤) 胡荽子(一合微炒) 皂荚(一挺炙令黄去皮子)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煎黄 汤下三十丸。
治五痔有头。疼痛不可忍。宜用此药熏之。神效方。
槐胶(二两用水煎成膏) 皂荚(二两去皮子) 麝香(一分细研) 鳗鲡鱼(半两) 雄黄(半两细研) 丁香(半两) 莨菪子(半两)上件药。捣罗为末。都研令匀。用槐胶膏和。分为五丸。取一净瓶纳。着炭火烧一丸。
以物盖之。于盖子上钻一孔子。掘地埋瓶与地面平。于上正坐。当痔上熏之。日可二度。痔上汗治五痔。槐黄散方。
槐黄(二两微炒)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粥饮调下一钱。
治五痔熨药方。
桃叶(切二升) 槐花(一升) 胡麻(一升)上件药。合捣蒸之。以热熟为度。旋取一升。以绵裹熨痔上。冷即频换熨之。
治五痔悉主之方。
蛇蜕皮(二两)上件药。烧为灰。入麝香一钱。同研令细。每于食前。以粥饮调下二钱。
又方。
桑耳(二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粥饮调下二钱。
又方。
腊月牛脾(一具)上煮令熟。食之令尽。
又方。
苍耳茎叶(二两五月五日采阴干者)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清粥饮调下二钱。
又方。
牛角 (二两炙令黄焦)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粥饮调下一钱。
又方。
蒲黄(二两微炒)上件药。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粥饮调下一钱。
又方。
莨菪子(一合水淘去浮者生用)上件药。捣罗为末。以饧和丸。如莲子大。绵裹纳下部中。日三四度易之。
又方。
槐根(五两细研) 艾叶(三两)上以水一斗。煎至五升。去滓。冷暖得所。淋下部。日二用之。
又方。
皮(一枚细研)上入于瓶内。烧烟熏痔上瘥。
又方。
莨菪根(中指大)上以湿纸裹。煨令熟。去纸。以蜜涂。纳下部中三分。冷即出之。有虫下便瘥。
又方。
上取槐脂捏作丸。半枣许大。每日纳下部中。不过十上瘥。
卷第六十
治痔肛边生鼠乳诸方
夫痔肛边生鼠乳者。由人脏腑风虚。内有积热。不得宣泄。流传于大肠之间。结聚所成也。
醉饱下治痔肛边生鼠乳。及大腹疼痛。坐卧不得。皂荚丸方。
皂荚(十挺不 肥长一尺者汤浸去皮涂酥炙令黄焦去子) 黄 (锉一两) 枳壳(一两麸炒微黄炒) 槐子(一两焦黄) 乌蛇(二两酒浸去两锉碎微炒)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温粥饮下三十丸。
治痔。肛边生鼠乳。及成疮。痛楚至甚。穿山甲散方。
穿山甲(二两炙令焦黄) 麝香(一分细研)上件药。捣细罗为散。入麝香。同研令匀。每于食前。煎黄 汤调下二钱。
治痔。肛边生鼠乳。气壅疼痛。宜服鳖甲散方。
鳖甲(三两涂醋炙令黄去裙 ) 槟榔(二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粥饮调下二钱。
治痔疾。鼠乳生肛边。烦热疼痛。槐子丸方。
槐子仁(一两微炒) 黄芩(一两)上件药。捣罗为末。以水浸蒸饼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于食前煎桑耳汤下二十丸。
治痔疾。下部痒痛。肛边生肉。结如鼠乳。肿硬疼痛。宜用槐白皮膏涂方。
槐白皮(五两锉) 赤小豆(五合捣碎) 白芷(二两) 甘草(二两) 木鳖仁(二两) 槐子(三两捣碎) 楝子(三两) 当归(三两)上件药。细锉。以猪膏一斤半。以慢火煎。候白芷黄赤色。绵滤去滓。取膏涂摩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