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圣惠方 - 第 427 页/共 791 页

治大小便。关格闭塞方。   上用蔓荆子油一合。空腹服之即通。通后汗出勿怪。   治大小便关格不通。肚胀气筑心闷绝方。   上用乌臼树东面白皮。阴干。捣罗为末。如五七日不通。以熟水调下二钱。如急用。火上焙干为妙。   又方。   蜀葵花(一两烂捣) 麝香(半钱细研)上相和。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服之。如无花。即取根拍破用之。   治大小便关格不通。经三五日方。   上用无 皂荚烧灰。细研。以粥饮调下三钱。立通。   卷第五十八   治大小便难诸方   夫大小便难者。由冷热不调。大小肠有游气。游气在于肠间。搏于糟粕。小便不得通流。故大小便难也。诊其尺脉。滑而浮大。此为阳干于阴。其人若小腹痛满。不能尿。尿即阴中痛治大小便难。心腹满闷。不能可遏。宜服大黄散方。   川大黄(二两锉碎微炒) 川芒硝(二两) 赤芍药(半两) 大麻仁(二两) 桑根白皮(一两锉) 蘧麦(一两) 防葵(一两) 榆白皮(一两锉)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空腹温服。如人行十里再服。以大小便利为度。   治大小便难。腹胁胀痛。气急。白术散方。   白术(一两) 牵牛子(一两微炒) 木通(一两锉)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槟榔(一两) 川朴硝(一两)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空腹温服。如人行十里再服。以利为度。   治大小便难。宜服此方。   木通(一两锉) 川朴硝(一两) 车前子(一两) 黄芩(一两) 郁李仁(一两汤浸去皮微炒)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前温服。   治大小便难。脐腹妨闷。赤芍药丸方。   赤芍药(半两) 桂心(半两) 羌活(半两)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郁李仁(一两汤浸去皮微炒) 川芒硝(一两) 槟榔(一两) 大麻仁(二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   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腹。以温水下三十丸。晚再服。   治大小便难。腹肚胀满。短气。宜服此方。   荆芥(一两) 虫(三十枚微炒) 川大黄(二两锉碎微炒) 芎 (一两) 蒲黄(一两)当归仁麸炒微黄)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百余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煎生姜葱白汤下三十丸。   治大小便难。腹中有燥粪。寒热烦迫。短气。汗出腹痛。宜服此方。   葛根(一两锉) 猪膏(一两)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上件药。以水二大盏。煎葛根大黄。取汁一盏半。去滓。下猪膏。煎取一盏。分为二服治大小便难。神效方。   木香(半两) 青黛(半两) 麻油(二合)上件药。以水一大盏。同煎令水尽。唯有油。去滓。分为二服。如人行十里服尽。   又方。   苋实末(半两)上分二服。以新汲水调下。   卷第五十九   治水谷痢诸方夫水谷痢者。由体虚。腠理开。血气虚。春伤于风邪之气。留在肌肉之内。后遇脾胃大肠虚弱。而邪气乘之。故为水谷痢也。胃者脾之腑也。为水谷之海。脾者胃之脏也。其候身之肌为传表里气虚者。则为风邪所伤。客在肌肉之间。后因脾胃气虚。风邪又乘虚而弱者。不能化于水谷。故糟粕不结聚。而变为水谷痢也。   治水谷痢。腹内疼痛。两胁虚胀。不思饮食。浓朴散方。   浓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木香(半两) 人参(半两去芦头) 诃黎勒(三分榆(三分锉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治水谷痢。心腹胀满。不能饮食。宜服肉豆蔻散方。   肉豆蔻(一两去壳) 木香(一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干姜(一两炮裂锉) 浓朴(一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用水一中盏。入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治水谷痢不止。腹内疼痛。草豆蔻散方。   草豆蔻(一两去皮) 白石脂(一两) 当归(一两锉微炒) 干姜(一两炮裂锉)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二钱。   治水谷痢。无问老少。日夜百余行。神妙橡实散方。   橡实(二两) 干楮叶〔一两炒(炙)〕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煎乌梅汤调下一钱。   治水谷痢。日夜百度。马蔺散方。   马蔺子(一两微炒) 干姜(一两炮裂锉) 黄连(一两去须锉微炒)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二钱。   又方。   橡 (五枚盛莨菪子总满炒黑) 龙骨(半两) 柿蒂(七枚)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一钱。   治水谷痢。腹胁虚胀。时复疼痛。不欲饮食。诃黎勒丸方。   诃黎勒(一两煨用皮) 干姜(三分炮裂锉) 当归(一两锉微炒) 黄连(一两去须微炒)白术(一两) 木香(三分锉) 浓朴(一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下三十丸。   治水谷痢。脐腹冷痛。日夜数行。四白丸方。   白石脂(二两) 白矾灰(二两烧灰) 白龙骨(二两) 胡粉〔三(二)两炒良〕上件药。捣研为末。用粳米饭。和捣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饮下三十丸。   治水谷痢。日夜数行。腹内疼痛。龙骨丸方。   龙骨(三分) 艾叶(一两微炒) 赤石脂(三分) 白矾(三两烧令汁尽) 黄连(三分去须微炒) 当归(三分锉碎微炒)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饮下三十丸。   治水谷痢。及冷气。腹肚虚鸣。菖蒲丸方。   菖蒲(三两) 干姜(一两半炮裂锉)上件药。捣罗为末。用粳米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饮下三十丸。   又方。   龙骨末(三两) 巴豆(二七粒去心皮研压去油)上以粟米稠粥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陈米粥饮下三丸。如或微转。即以井华水下。